生姜怎么种植最好
一、适期播种
一般来说,当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5℃时即可播种生姜,冀中南地区一般年份时间应掌握在4月20日~5月初。
二、掰姜种。
对催芽时姜块较大的姜种按60克大小掰开。若有条件,尽量将姜块留大一些,最小不得少于30克。每个姜块只留1个短壮芽,其余芽全部抹掉。选用短壮芽是丰产的基础。短壮芽标准:顶端钝圆,芽身粗壮,花生仁大小,色泽鲜亮,芽基部出现第3轮纹,芽长0.5~2厘米,芽粗0.6~1厘米。掰姜时,按姜块的大小和芽子的强弱进行分级,分区来种植,姜苗一致,便于田间管理。
三、浇好底水,施足底肥
由于生姜根系不发达,应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排灌良好、保水保肥力强的微酸性土壤种植。一般每亩底施腐熟有机肥5000~8000公斤、过磷酸钙30~50公斤。整地后开沟,沟距约55厘米,沟深15—20厘米、宽30厘米,留土埂25厘米,沟长不超过20米。开沟后,每亩再沟施生姜专用肥25公斤或氮磷钾复合肥25公斤,在播种前1~2小时浇透底水,为便于播种,底水不宜太大。
四、姜块消毒
把待播姜种放入0.2%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5分左右进行消毒,捞出晾干待播。姜种消毒可减少腐烂和姜瘟病的发生。
五、播种
水渗后,将姜种按18~20厘米株距摆放在沟内,水平按入泥中,使姜身与泥面相平。姜芽上盖少许土,以免被阳光灼伤。种姜摆好后进行覆土,土厚4~5厘米。注意:姜芽方向要保持一致,便于以后遮阳和“挖老姜”。东西向沟姜芽一般朝南,南北向沟姜芽一律朝西。亩株数6500~8000株,亩用姜种500公斤左右,一般20天后即可出苗。
六、播后管理
(1)插姜障。 姜喜欢花荫,忌阳光直射。因此,播种后,趁土壤松软,用谷草或玉米秸插成高度为70—80厘米、倾斜度为10度的花篱遮阳,或是当姜出苗生长后,用遮阳网搭1.6米高的姜棚。
(2)及时灭草。因姜出苗时间长且苗期生长缓慢,为避免杂草与苗争肥、争水、争阳光,播后趁土壤潮湿,可亩用拉索150~250克或氟乐灵50~100克对水75~100公斤,均匀喷洒地表,出苗前一般不浇水,若土表过干,可喷洒补水。
综上,生姜是百姓必备食材,种植前景广阔,为了获得生姜高产,一定要适期播种、掰姜种、浇好底水、施好肥、合理密植后,做好田间管理,即可获得生姜高产。
生姜最简单种植方法:
一、育苗
选择好一点的姜种,去掉一些发霉的破损的地方,留下新鲜饱满的,上面有小芽的是最好的,如果生姜没有发芽的,我们可以事先放在湿润的沙子里面,土培一段时间,发芽后再栽种。
二、切块栽种
如果生姜是很大一块地,我们可以切开栽种,每块上面留有一个到两个小芽就可以了。
三、准备花盆和土壤
花盆直径最好略大一些,这样后期才会有足够的生长空间,直径最好是20厘米以上。盆土要疏松肥沃,加入一些腐叶土,河沙园土等等,栽种后,覆盖大约三四厘米厚的土壤层。浇透水后,放在散光又通风的地方,一般小芽一周左右就会顺利长大,冒出土壤表面。
四、多给有机肥
小苗长大后,渐渐增加光照,然后适量浇一些有机肥水,或是给一点有机肥,促使它长得更加旺盛。给一两把的鸡粪埋在盆土里,覆盖一点土壤,浇透水,只要盆土深厚,保持一定的光照时间,因为生姜比较耐阴,在散光下也可以继续生长。那么它就能长得枝叶茂盛。
五、病虫害防治
生姜的病虫害主要包括姜瘟病、斑点病、叶枯病、眼斑病、炭疽病、溃疡病、细菌软腐病、姜螟、姜蛆、斜纹夜蛾等,夏季是病虫害高发时期,及早预防,针对性进行防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86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