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养猪污水怎么处理,养猪污水会造成什么样的污染

养猪污水怎么处理,养猪污水会造成什么样的污染

1、方案一:养猪污水→格栅集水池→厌氧反应器→沼液坝→达标排放。2、方案二:养猪污水→格栅集水池→固液分离机→初沉池→水解酸化池→UASB厌氧反应器→二级接触AO氧化池→二沉池→混凝沉淀池→紫外消毒→达标排放。3、方案三:养猪污水→格栅集水池→固液分离机→黑膜沼气池→初沉池→中间水池→MSBR池→混凝沉淀消毒池→生态塘→达标排放。

一、养猪污水怎么处理

养猪场污水主要包括猪尿、猪粪以及猪舍冲洗水,属于高浓度有机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以及处理后的水质标准如下:

1、处理工艺流程

(1)方案一:养猪污水?格栅集水池?厌氧反应器?沼液坝?达标排放。

(2)方案二:养猪污水?格栅集水池?固液分离机?初沉池?水解酸化池?UASB厌氧反应器?二级接触AO氧化池?二沉池?混凝沉淀池?紫外消毒?达标排放。

(3)方案三:养猪污水?格栅集水池?固液分离机?黑膜沼气池?初沉池?中间水池?MSBR池?混凝沉淀消毒池?生态塘?达标排放。

2、水质标准

CODcr(重铬酸盐指数)400mg/L,BOD5(生化需氧量)150mg/L,SS(固体悬浮物浓度)200mg/L,氨氮含量80mg/L,总磷量8mg/L,PH6-9之间。

二、养猪污水会造成什么样的污染

1、饲料中的氮、磷元素,生猪的吸收效率大约只有30-50%,而剩余的氮、磷会随着猪的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其中母猪、断奶仔猪、育肥猪的氮排出量占据总摄入量的76%、46%、67%,母猪、断奶仔猪、育肥猪的磷排出量占据总摄入量的75%、38%、63%,这导致养猪污水中的氮、磷含量较高。

2、养猪污水在进入自然水体之中后,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从而使得水体之中的藻类以及其他浮游生物快速繁殖,水体中的氧气溶解量大幅度下降,水质快速恶化,水体中的大量生物最终死亡。

3、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一旦进入水体之中并扩散开来,会危害到水产动物,甚至是人体的生命健康安全。

4、饲料中添加有微量的重金属元素,比如铜、锌、砷等,能够起到抑制有害菌、减少疾病发生、加快猪的生长的作用,但是这些重金属元素大多会随着粪尿排出猪体外,一旦污水未得到处理或处理不到位,就会导致水体污染。

中国是养猪大国,猪肉是国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物。然而,养猪带来的污染,也成为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瓶颈。

浙江嘉兴是传统的养猪大市,长年存栏在200万头以上,市场行情好的年份养猪量接近300万头。尤其在一些重点镇村,养猪占到农民收入比例的50%以上,每出栏一头猪,利润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

近年来,嘉兴在生猪养殖治理上探索出了干湿分离、雨污分离并配套建设干粪堆积池、沼气池、沼液池的资源化利用、生态化生产的治理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养殖污染问题得到了较大的改观,水环境质量有所好转。但从长远来看,突出问题是养殖总量难以控制,面广量大的分散养殖户难监管,污染治理的服务支撑体系建设还不健全,污染治理缺乏长效机制,环境状况也易出现反复。

目前大部分生猪污染物采用资源化利用的办法用于还田,因而比较简便和粗略的办法,可以用耕地数量来确定养殖总量,如一亩田配置饲养一头猪。此外,在一些敏感区域,如重要水源保护地、重要水系两侧、城镇规划区范围及周围等必须划定禁养区,以保护环境。

对于分散养殖监管难的问题,可采用控制散户养殖数量、适度发展规模化养殖场的办法来解决。如嘉兴市饲养户有14万多户,而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只有200多家,大量的是饲养量在几十头或一两百头的小规模养殖户,他们个人承包的农田消纳不了污染,治理污染又没有足够的资金。所以,一方面可按每户农民承包田的数量配置养殖数量,以保证实现排泄物的循环利用,有效降低污染;一方面要通过建设规模化的养殖场,吸引农户租用统一养殖,以实现有效监管。

对已经过度养殖的重点区域,还应该考虑出台鼓励农民退养的政策,给退出养殖的农民以适当的补助或奖励并签订退养协议,而且还要对其转投其他产业特别是二、三产业给予指导和扶持,鼓励农民选择其他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得更好的产业进行发展。

(作者为浙江省嘉兴市环保局局长)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86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