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花应该怎么浇水?
花离不开浇水,合理的浇水,能诱使新生根发达,茎杆茁壮,叶片鲜嫩,花朵亮丽,既可及时抢占花卉市场,又可增添家庭温馨气氛。浇水不宜,常常抑制花卉的正常生长。浇水过量,土壤中的空气被排挤出来,使根系处于缺氧状态,导致烂根窒息,地上叶片发黄,时间一长,就会整株失去光泽,有时表现为叶片边缘焦枯,花蕾干疵,花朵小,开放迟,或者落花、落果,严重时,也会整株枯死。
为了使所养的花卉达到理想的观赏价值,在浇水的技术上,必须加以改进和提高。
一、区别不同花卉,掌握浇水原则。对于湿生花卉,如蒲菖、龟背竹、马蹄莲等,由于在潮湿环境中才能良好生长,浇水的原则应该“宁湿勿干”;对于耐旱花卉,如仙人掌等,由于茎叶能贮藏大量水分,耐旱力强,忌渍涝,浇水的原则应该“宁干勿湿”;对于半耐旱花卉,如山茶、杜鹃等,由于叶片呈蜡质状或有大量毛茸比较耐旱,浇水的原则应该“干透浇透”;对于中生花卉,如月季、石榴等,由于土壤过干或过湿都会生长不良,浇水的原则是“见干见湿”;对于水生花卉,如荷花、睡莲等,由于离水不能生活,浇水的原则是“源源不断”。
二、因种因时制宜,确定浇水的数量。花卉浇水量的多少,应根据不同品种、生育阶段、不同季节及花盆大小酌情掌握。对水生花卉,不能断水。对喜欢潮湿的应多浇水,对耐旱的应少浇水,或者间隔数天再浇水。对于幼苗期和结果期的花卉应控制浇水,在营养生长旺盛和开花期应多浇水。夏季应当加大浇水量,增加浇水的次数。冬季要少浇水或不干不浇。花盆大的适量多浇水。花盆小的少浇水。连续晴天干旱时应多浇水,连续阴雨时节不浇水,还要注意排除盆中渍水。高温季节性宜于早晚浇水,冬季宜中午前后浇水。
三、提高浇水质量,明确浇水部位。盆栽花卉的用水质量,一不要用塘堰、沟渠中的污水污染花苗,二不要直接用当日自来水,以防氯离子过量中毒,自来水应在缸或桶中存放2—3天后用效果较好;三应忌用含盐量高的硬水浇花,宜采用含盐量低的软水浇花;四要提倡贮用天然雨水浇花。一般花卉宜于根部浇水,观叶的花卉可于叶面喷水,但观花的植物不宜叶面喷水,如仙客来、君子兰等,花芽灌水后易腐烂,失去观赏作用。同时,还要注意,在炎热的高温季节,特别是中午前后,不宜用冷水浇花,以免强烈的气温反差造成生理失调,致使植物当即蔫萎。
如果简单地按一年四季每天浇水的合适时间,大致可以是:夏季早晚浇;春秋上、下午浇;冬季中午浇。
对于植物盆景爱好者来讲,仅凭知道每天什么时间浇水最好是远远不够的。要养好花卉先要过好浇水关,要多加实践,注意观察,不断总结经验,既借鉴前人经验,又不死搬硬套,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只有做到判断正确,才能掌握好浇水要令,真正做到见干见湿,保证植物盆景的正常生长。
浇水是花木盆景一项最经常、最基本的工作。浇水几乎每天都要进行,看似十分简单,其实是最难掌握,最为严格的工作。浇水不当是造成植物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浇水不仅仅是为了维持植株的生命,更可以通过浇水来调控植物生长的节律。因此,对于浇水这项看似十分简单的工作决不可掉以轻心。
“见干见湿”。这是向内行人请教时经常听到的经典回答。此话说起来挺容易,可做起来却相当难,难就难在什么叫“干”,怎样称“湿”。笔者化了十几年才悟出一些道理,但也仅能做到“不会干死、不会淹死”的程度。可以这样说,初养盆景者,盆景的死大凡都是被水淹死的,被干死的则相对较少,因为喜欢,生怕干着就不断浇水,灾难也就发生了。
怎样来识别盆土是干还是湿呢?这里有一些前人的经验之谈,你不妨了解一下:一是看,二是弹,盆土发白,盆土边沿的土出现裂痕,是盆土干的迹象;盆土深褐、无裂缝,是土湿的表现。用手指弹击、敲打盆壁,听声音清脆为土已干,音浑浊则土尚湿。也可凭感觉,弹击时有空壳感说明盆土已干,有结实感是盆土尚湿。应该注意的是,盆土的干湿不一定都是以此为标准的,新土和老土、土粗和土细、盆厚和盆薄所听到和所看到的情况都会有差异,因此,最好再通过观察植株的叶色和叶态,按一下盆土的软硬,棒一棒盆的轻重等多种方法综合来加以判断。还应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盆的干湿都一样,应分别对待,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该不该浇水,浇多少水。最根本的是平时注意观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才能做到判断正确、浇水量得当。
以下再说说怎样浇水。
1 要干透浇足
做到这点,有利于植株根系正常生长和水分的吸收。盆土不过分干并不至于影响植株的生长。但是,如果夏日炎炎,又是在阳台上,水不浇足会造成盆土表层温度低、盆土底层温度高的状况,极易引起烂根。因此,遇此情况必须浇足水,使盆土充分降温,达到保护根系的目的。
2 浇水不能过勤
浇水要浇足,浇足不等于浇勤,浇水过勤盆土会过湿,特别是连续浇水过多,盆土始终处于湿泺状态,土内空气被排斥,长期得不到补充,就会造成根部缺氧引起腐烂。烂根后进而影响吸水,长期如此恶性循环,盆树必死无疑。因此,如发现盆土不易收干,表明根部吸水受阻,就必须减少浇水。如已有烂根现象,最好将烂根修去,并强修枝叶后重新种植,经细心养护尚可望复原。因浇水遗漏盆土太干,往往造成大量落叶或顶梢部分枝片枯萎,如干得时间不长,及时浇水,精心养护,尚有复原可能。如长期土壤过湿,根部全部腐烂,自下而上干枯,就难以挽救,初学者应多加注意。
3 不浇半边水和半截水
盆要放平,水要浇匀,不能浇半边水。盆不放平水自然往一边淌,盆土长期半边干半边湿,会直接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发育,甚至因局部缺水而“回片”。
所谓半截水是指浇水量过少,水不能渗到盆底,造成上半截湿下半截干,长期如此亦会导致树木死亡。有时盆土过干开裂严重,浇水时水从裂缝中很快流失,此时,应稍等片刻,让土稍许澎张一点,再补浇一到两次,直至盆土湿透;盆面贴有青苔的,在干燥状态水会从青苔上滑落,浇不进去,此时就应多浇几次或先向盆面喷水使苔藓湿润后再浇水,水才容易渗入土中。
4 雨中(后)要查盆
雨天,尤其是雷雨天,当雨量很大时,会造成盆中积水,应及时处理,勿使积水久留盆中。有时雷声大雨量小、时间短,看似盆土已湿,往往只是表面潮湿,中、底部仍是干土,此时不能大意,应如平时一样正常浇水。
5 浇水时间有变化
要随季节变化安排好浇水时间,尤其冬夏两季更应注意。冬季浇水数日一次,以维持盆土微湿为宜,中午气温较高,此时浇水最为适宜;夏季浇水要切记避开烈日,尽量在日落后进行,补水可在上午8点以前,下午的一次水要浇足,上午的一次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6 浇水方法有讲究
浇水方式有两种,一是根部浇水,另一种是叶面喷水。自然生长在高山云雾之中的植物品种,如杜鹃、松、柏等,自春到初秋经常喷叶水则生长良好。刚栽的树木浇足连根水后短时间内,也都以喷叶水来维持树木的生理需要。落叶树木如经常喷水则会促使枝叶徒长,节间拉长,嫩而不壮,影响树形美观。花果盆景常喷叶水不利花芽形成。这两类盆树多不能经常喷叶水,只在清除其叶面积灰时才给叶面喷水清洗。另外,同时要浇水和喷水的,应先浇根水再喷叶水,以防漏浇根水。
7 花果盆景浇水要节制?
一般情况下花果盆景在花芽分化期要注意控水,减少浇水量,以促使枝条粗短,花芽增多,而在花期及座果期,应适当多浇水,否则易导致掉花落果的情况发生。
植物需要大量的水。 植物中的一系列生化反应是在水的参与下进行的。植物会因为缺水而枯萎或死亡;过多的水分会导致根 部腐烂、茎杆腐烂、落花落果,甚至死亡。
1.水分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花卉在生长过程中种子萌发需要较多的水分,水分渗透到种皮中,有利于胚根的吸收,为种子胚提供必需的水分。发芽后,在幼苗状态下,由于根系较弱,在土壤中分布较浅,抗旱性极弱,必须保持湿润。之后要逐渐降低土壤水分,防止幼苗过度生长,促进植株成熟;在花芽分化过程中,相对干旱会抑制枝条伸长和生长,体内储存的营养物质可以供给花芽分化。开花后如果土壤水分过多,花朵会很快完成授粉掉落,种子也不会饱满。为了延长花期,尽量少浇水,多浇水观察花朵,以满足果实发育的需要。
2.水对颜色的影响
一般缺水时颜色变浓,因为此时色素较多。在花卉栽培中,当水分不足时,会出现萎蔫、叶片和叶柄收缩下垂的现象,尤其是一些叶片较薄的花卉更容易露花。到了中午,由于叶片蒸发大于根系吸水,往往表现出暂时的萎蔫状态。此时,如果在低温、弱光、少通风的条件下迅速恢复;如果让它枯萎很长时间,较老和较低的叶子就会脱落并死亡。水分过多时,部分根系受损,土壤缺乏空气,根系失去正常功能,吸水量减少,呈现异常干旱状态;过多的水分通常会导致叶子变黄或植物徒劳地生长。很容易摔倒被病菌侵袭。因此,水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生长。
既然水量对花卉种植如此重要,我们要如何浇水呢?
对于半耐旱花卉,应掌握彻底干燥和浇水的原则。对于中性花,要掌握干湿原则,即保持60%的土壤含水量。要防潮花卉,要掌握好湿重干的原则。大部分花卉需要80%以上的空气湿度,使繁殖材料长时间保持鲜嫩状态,防止萎蔫,提高成活率。花草在生长过程中,一般需要湿润的空气,尤其是耐潮湿的花卉,需要较大的空气湿度,但空气湿度过大容易造成过度生长。开花结果时,空气湿度要低,否则会影响开花和花粉从花药中扩散,减弱授粉。
以上就是一些花卉生长过程中水分的影响分析以及浇水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0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