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猪为什么越来越难养?

现在养猪越来越难了,这是养猪行业里每一个从业者的共识,不论是散户饲养或者规模饲养,都有共同的感受,现在遇到的问题是:猪为什么越来越难养?

猪为什么越来越难养?

这个问题的答案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猪发病越来越多,疫病是原因之一。

改革开放前,大家养猪常见的猪病主要是猪瘟、猪肺疫、猪丹毒和仔猪副伤寒等、猪场完全可以非常有效地控制,即使发病也比较容易治愈(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等),对养猪生产基本没有产生太大危害,更没有出现过如同2006年那样影响范围广的神秘猪病(蓝耳)。现在则不然了,猪病太多了,危害最为严重的猪瘟变成非典型了,又出现多种严重危害养猪生产安全的猪病:蓝耳病(还在发生变异)、圆环病毒感染、伪狂犬病、猪流感、细小病毒感染、萎缩性鼻炎、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感染、链球菌病感染等等,而且感染形式复杂化,大多是混合感染,单一病原感染的情况基本上不存在,以至于通过临床剖检,看什么病像什么病(主要脏器的出血性素质变化已经不具有特异性了),通过实验室检验,一定是多病原感染。由于疫病种类太多,(如蓝耳病、圆环病毒感染等)没有便捷可操作的控制办法,所以,养猪人都抱怨:猪越来越难于饲养,控制疫病非常难。

2、免疫抑制类疾病(蓝耳、圆环等)是原因之二。

1996--2006年,我国开始流行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又称蓝耳病,自此,猪病的流行和危害“更上一层楼”,由于蓝耳病病毒,还包括猪瘟病毒、伪狂犬病毒、猪流感病毒,都可以影响猪的免疫功能,又称为免疫抑制病毒,一旦被这类病毒感染后,猪的免疫能力下降,免疫应答水平降低甚至丧失,因此猪完全被暴露在多病原包围的环境中,结果只能被感染发病,造成的危害是持续的和持久的,成为生产安全的持续杀手,现在我国的养猪生产被这类病原感染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

3、高生产力水平的廋肉型猪对饲养管理条件有更高的要求是原因之三。

现在养猪生产采用工厂化生产工艺,对猪品种要求很高,要求产仔数量多(每窝产仔11~15头,每年产仔2.3~2.6窝)、生长速度快(每天长1公斤)、饲料转化率高(2.5公斤饲料长1公斤活重)、肉质品质好(肌间脂肪)等等。现代的瘦肉型猪品种的遗传潜力可以实现这样的目标,但必须配套相应的环境条件(营养和饲养、环境控制等),和减轻不良环境的刺激。在传统养猪生产中,一般的饲料,甚至不用全价饲料就可以把猪养好,但是饲养瘦肉型猪就很不一样了,在现代化养猪生产中,对饲料、饮水、密度、温度、有害气体等都有严格的要求而,为了预防疫病的发生,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大量抗生素、营养增强剂、免疫增强剂、抗应激制剂等等,而且产品五花八门,推销人员如同蚂蚁一样多,介绍产品口如悬河,多种产品良莠参杂,造成猪场管理者眼花缭乱,不知如何选择?

4、在切断传染源锁链缺乏有效的控制机制是原因之四。

传染病流行离不开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这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构成传染病流行的传染锁链,因此控制疫病也必须从有效切断传染锁链的角度考虑。从扑灭传染源的角度来讲,必须首先解决种猪场带毒(病)生产的问题,种猪场是养猪生产的源头,我国有庞大的种猪生产规模,2007年我国种猪场447个,当年出栏种猪近1120万头,相当全年存栏母猪数量的25%,种猪场的影响已经覆盖全国,种猪的健康水平影响全国养猪生产的安全,至关重要。但事实上,相当多的种猪场同样存在多种疫病感染和带病生产的问题。为了有效控制疫病影响,把种猪场的健康管理起来十分必要。

扑灭传染源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染疫猪的合理扑杀补贴和及时到位。为了在最短的时间控制和扑灭疫病,获得疫情信息是非常重要的,现行的疫情报告制度依靠养殖场户自觉报告和各地的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监督发现。实践中,饲养场畜主是最先获得猪群疫病信息,甚至也知道得了什么病,本来他们应该最先报告给有关部门,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但是现行疫病报告制度没有给报告人带来任何帮助,报告人没有因为报告疫情而得到必要帮助(如治愈疾病),也没有因为报告疫情扑杀染疫猪而得到合理的经济补偿,反而带来一系列麻烦,(配合扑杀染疫猪、追查疫源、划定封锁、主管部门的批评等)畜主不但承担经济损失,还要搭上时间等。如果将病死猪卖了,不仅可以得到经济收益(那怕少一点),当追究他时,他完全可以用“不知道”而搪塞,而疫病管理部门对此没有一点办法,(甚至管理部门也不乐意知道,因为知道后也必须逐级上报,谁也不乐意报告本地有疫情!现行的疫病管理办法是报告制度,报告了就有,不报告就是没有,其实不报告不一定没有!)这样做的结果是扩大了疫病的传播。

造成猪越来越难养的原因简单总结为:发病多、病后难治疗、生产成绩差、传染源控制机制差。尽管硬件设施、饲养管理和营养水平都改善了,依然问题很多(发病多、难治愈、生产成绩差)。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发病多?病后难治疗?生产成绩差?

我们历经十年研究发现:

1、导致猪越来越难养的直接原因是猪自身健康模型出了问题、机体的组织?器官损伤是导致发病多、病后难治疗、生产成绩差的最直接原因。

2、导致机体组织器官损伤的核心原因是毒素,毒素有量变发生到质变,损伤组织器官,导致免疫力低下,疫苗效果差,病后难治愈。

3、猪群发病模型

毒素--损伤组织器官--机体常在的病原菌趁机繁殖--免疫力低下--生长不均匀--疫苗效果差--病后难治愈。

究竟是什么毒素导致的组织器官损伤?

饲料原料的重金属残留、农药残留、六号汽油等毒素,是引起机体组织器官损伤,是猪难养的核心原因,普通的药物难以清除这些毒素,这些毒素比霉菌毒素要厉害的多,且国家没有标准,很多专家找不到原因就把矛头指向霉菌毒素,试想一下20年前饲料发霉严重还是现在饲料发霉严重?答案肯定是20年前饲料发霉严重,但20年前猪发生霉菌毒素中毒比例较少,这就说明霉菌毒素有危害不等于饲料里面的霉菌毒素有危害,因为现在饲料里面的霉菌毒素较少。

当前临床疾病绝大多数是组织器官损伤为罪魁祸首,病毒、细菌作为继发病症出现,所谓的用药效果差或反反复复的疾病都是原因没找到,治疗方向错误,抗病毒控制继发感染都是解决的标证,解毒修复,恢复机体自愈功能才是治本的关键,组织器官无损伤,病毒发病率很低,即使发病很容易治愈。针对当前猪难养的核心原因,清除毒素、修复受损组织器官、恢复机体自愈功能是保障猪群健康的有效方案。

技术交流热线:18037796925? 13783603865

猪价“破8”为啥这么难?到底谁拖了二师兄的后腿?

因为该工作环境比较脏、乱、差,而且行业的地位不高,年轻人不愿意涉足养猪行业;养猪行业对人员素质要求提升了,而综合型人才比较缺乏;薪资待遇不高,大部分的求职者对就业期望值比较高,所以导致招不到人;养猪场实行封闭式管理,员工难以忍受长期的封闭式管理。

养猪行业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是与猪待在一起,工作环境比较脏、乱、差,而且行业的地位不高,这样就导致年轻人不愿意涉足养猪行业。

扩展资料

养猪行业对人员素质要求也提升了,目前养猪不只是给猪喂饲料、打扫猪粪这么简单了。工业集约化养猪关系到猪场的设计、基因育种、饲料营养、环境卫生等等,所以综合型人才的缺乏也制约养猪业的发展,从而导致招不到人。

人都是不断成长和进步的,同时也明白只有能力不断提高才能获取更多的尊重。若是长期生活在猪场,无法与外界获得交流,能力提高会受到限制,甚至于一些老板为防止技术人员与外界交流,直接限制人员进出,阻断外界联系,完全不利于人员稳定。所以猪场之间学习交流是重要的。

1、我国对于猪肉的进口下降,在2022年前半年,相较于2021年前半年来说,猪肉进口的下降比例达到了60%,这对于养猪大户是一种契机,这也意味着我国的猪肉市场可以自给自足。

2、储备猪肉问题,为了稳定猪肉的市场价格,中央会在一些养猪大户手中储备冻猪肉,但随着饲料价格越来越贵,养猪难度越来越高,中央定下的储备猪肉,有些养猪大户没有办法生产,这也让市场中的猪价上涨。

3、市场对于猪肉的需求量增加,因为疫情影响,前半年的很多商家都没有赚到钱。如今人们开始报复性消费,会经常出入一些饭馆店铺,这也让猪肉的市场更加庞大,很多餐厅为了供应客人所需食物,只好加大对猪肉的购买力度,这也导致了猪肉价格上涨,猪肉生产受限,市场供应出现缺口。

4、养猪大户都没有赚钱,因为市场价格下降,甚至有些地方的猪肉只需要五元就可以购买一斤,这对于养猪人来说是个噩耗,因为养猪耗费的不光是精力,还有饲料等金钱,这样的价格和投入不成正比,因此养猪人开始出现亏损的状态。

5、有些商家为了赚钱而造谣,比如这次猪肉价格上涨就非常迅速,按理说猪肉市场没有出现绝对的变化,价格却飞速上涨,这有可能是有人在背后恶意炒作和造谣,如今猪肉是消费淡季,但因为上涨原因,很多人都觉得猪肉可能会重回巅峰价格,于是大家开始囤积,这样一来,猪肉价格就会越来越高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0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