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油菜春季田间管理的做法有哪些?
一是早施苗肥(薹肥),促弱转壮。以促为主是今年冬油菜春季田间管理的主要策略,也是预防倒春寒和后期根系早衰及提高角果期抗倒性的重要措施。重点针对去年迟播油菜秋冬发严重不足、冻害发生较重的问题,及早追肥,狠抓油菜春发、促弱转壮。苗肥(薹肥)应在1月底至2月上旬及早施用,亩追施尿素5公斤和氮磷钾(15-15-15)复合肥5-7.5公斤,均匀混合后施用。高产地区可适当增施苗肥(薹肥)。
二是清沟排渍,防虫除草。气象资料显示,2月份还会持续出现阴雨天气,需尽早清沟理墒,确保“三沟”排水通畅,尤其是低洼田,要求做到雨止田干、沟无积水。如遇春季干旱,有条件的结合春季施肥适时灌水一次。“旱生虫,涝生病”。干旱年份虫害往往较重,可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维菌素等防治菜青虫,选用抗蚜威、吡虫啉等防治蚜虫。迟播油菜对草害的抑制能力较差,草害偏重,在开春温度回升后及时喷施选择性除草剂,或进行浅中耕锄草,抑制杂草生长。
三是一促四防,防病增产。与往年相比,今年苗情较弱,后期菌核病有加重发生的可能,要突出抓好初花期“一促四防”工作。在初花期一周内结合防治菌核病,喷施磷酸二氢钾、硼钼肥等混配液,促进生长结实,防治菌核病、防花而不实、防后期早衰、防“老鼠尾巴”。有条件的应积极推广无人植保机或大型机械喷雾,实行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和作业效率,降低防治成本。特别是“一菜两用”种植模式,油菜因摘薹造成的植伤,会加重菌核病侵入发生,要更加重视菌核病防控。若春季(3月以后)气温高,部分地区油菜可能因生长较快易倒伏,可酌情提前化控防倒。
四是机械收获,提质增效。大力推广油菜机械化分段收获,油菜提前腾茬,还可降低收获损失率,减轻下季油菜田间实生苗危害,减少商品菜籽中的绿籽率,提高油菜籽和菜籽油的品质。分段收获可在全田80%左右油菜植株呈枇杷黄时,采用油菜割晒机或人工割倒,在田间晾晒5-7天后,用油菜自走式捡拾脱粒机捡拾脱粒,或人工拣拾后用全喂入式普通稻麦收割机脱粒。对抗裂荚、抗倒性强、熟期早的品种,也可在全田所有油菜植株全部呈现枯黄状态时,采用油菜联合收获机一次收获。
定植最好选择无风的晴天进行。
阳畦育苗已经切块的,可带土坨定植
纸袋育苗的可带袋定植
塑料钵育苗的随定植随将塑料钵取下
注意事项
定植时可先栽苗后灌水,或先灌水后栽苗。
栽苗时不要过深或过浅。
栽植深度以土坨和地表相平或稍深一些为宜,秧苗栽植过深地温低,不利于根系生长,缓苗慢;栽植过浅扎根不稳,易倒伏。
如果秧苗在苗床因管理不善而徒长,定植时可进行卧栽(露在上面的茎尖稍向南倾斜),以减少秧苗在地面上的高度,促发不定根,防止倒伏。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3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