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茬麦田恶性杂草早熟禾防除技术
受地下水位和灌溉方式以及长期单-用药等因素影响,稻茬麦田中的恶性杂草早熟禾发生量逐年上升,成为主要杂草之一。苏南地区以稻茬麦为主,田间的早熟禾发生更为严重。抓住适期及早用药能有效防除麦田早熟禾。
骠马等麦田常用除草剂对早熟禾没有什么防除效果。防除小麦田早熟禾,可以在播后苗前或麦苗2一3叶期,每亩用5O%异丙隆可湿性粉剂l5O一l75克加水5O千克喷雾。对前期除草效果差的田块,可以在杂草3一5叶期(lO月下旬至l1月中下旬)用阔世玛防除。
阔世玛能有效防除冬小麦田几乎所有的禾本科杂草及大部分阔叶杂草。冬小麦田施用阔世玛,最好在冬前小麦3一6叶期、禾本科杂草2一5叶期(2个分蘖前)施药,最晚不能迟于次年3月1日施药。一般情况下,防除硬草、早熟禾、碱茅、棒头草、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及常见阔叶杂草,每亩用3.6%阔世玛水分散粒剂2O克。防除饶草、婆婆纳等恶性杂草,每亩用3.6%阔世玛水分散粒剂2O一25克。施药前必须桶混药液量O.2一O.7%的表面活性剂,如每亩混用与其捆绑销售的伴宝6O一lOOml。每亩加水量,手动喷雾2O一3O千克,弥雾机喷雾l5一2O千克。
阔世玛的施用技术要求严格,施用不当会产生药害。施药时田间不能有积水,施药前后2天内不能大水漫灌。遇阴雨天田间过湿、低洼积水,或者麦苗受涝害、冻害、盐碱危害、病虫危害及植株营养不良不能用药。施药后4天内遇大雨和霜冻(最低气温低于3摄氏度)会产生药害。硬质(强筋或角质)小麦品种对该药敏感,使用前应先进行小范围安全性试验,把握安全经验后再大面积使用。该药不能与2,4一d和长残效除草剂混用。
叶龄种植技术是水稻种植中的常用技术。它以水稻人体器官的生长规律为参考依据,综合水稻叶柄叶片生长状况所采取的对策。可对水稻不同阶段进行合理的肥水管理方法,合理提高水稻种植综合经济效益。
叶龄观察技术
叶龄种植技术的应用首先要创造一个有效的叶龄切入点,可以帮助技术人员明确水稻叶龄的转化情况,然后根据水稻叶龄的转化情况采取有效的对策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叶龄切入点的选择应根据水稻品种、稻茬和水稻的具体生长状况。应根据综合水稻的不同特性,建立不同的叶龄切入点,并在水稻新叶上标出相对叶龄,以便技术人员随时随地观察水稻叶龄的生长变化。
种植技术改进
在确立水稻叶龄转化状态的基础上,根据转化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种植技术改进,为水稻生长创造更有利的自然环境。水稻种植技术改进应综合观测数据信息、水稻具体生长状况、水稻品种、绿色生态特征、生产制造标准等因素,制定各种种植技术,寻找质量最高、质量最好的种植技术。最合适、成本最低 只有通过对肥水管理方法的科学研究进行调控,才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水稻的种植水平。
改进水稻田间诊断技术
水稻病害如果发生,就会出现大规模的限产和死亡,给种植者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因此,在日常管理的工程项目中,有必要根据水稻的生长方式,改进水稻的田间诊断技术,及时处理水稻的短板。水稻在叶龄、定植叶龄和定植后孕穗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害。因此,我们要确保对不同的症状有基本的了解,能够从水稻的生长状况中区分水稻的崛起,判断水稻存在的病害,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大大减少种植者的财产损失。
以上就是对叶龄水稻种植技术改进对策的相关接受,供大家了解学习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3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