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用占世界多少比重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多少比重的人口
中国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22%的世界人口。
我国是农业大国,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22%的人口。我国生产的粮食、棉花、油菜籽、烟叶、肉类、蛋类、水产品、疏菜、水果等九类农产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谷物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4,肉类占1/3……但发展到今天,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却面临着巨大问题。
2015年农业部部署提出,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力争到2020年,化肥利用率和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0%以上,分别比2013年提高7个百分点和5个百分点,实现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
“我们已站在生态农业、绿色发展的十字路口,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过去,也不得不思考我们的未来。”中国三农生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冉超说。
扩展资料:
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有力回击“谁来养活中国”的质疑;以基本医保全覆盖、养老保险覆盖9亿多人,形成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网;以7.4亿贫困人口的脱贫,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改革开放催动了中国40年不停歇的前行,极大改善了近14亿人的生活,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的巨大贡献。进入新时代,中国更是以年均对世界经济增长超过30%的贡献率,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改革开放40年,中国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这个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成长为外媒眼中引领经济全球化的“新旗手”。30多年前,肯德基在中国刚开业时,门前还满是好奇的眼睛;如今,浙江义乌的纪念品出货量,已成为能感知世界杯热门的“大数据”。
2016年,在“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学习时,莫桑比克财政部顾问说:“我想学习中国的发展模式,找到适合我们国家发展的道路。”1979年,中国的人均收入,还不到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的1/3;而今天,非洲的许多国家正在学习中国,孵化出自己的“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人民网-三农生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农业发展注入“碳能量“
人民网-人民日报评论部:中国的发展属于全世界
一楼讲的对,楼主,你应该将清楚一点!有针对性!
我国生物农药每年使用量达4亿亩次
已占我国农药总产量12%的生物农药以及其他生物防治和生态控制技术,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和环境保护上,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由于大面积使用昆虫性激素防治虫害,我国部分菜果产区的化学农药使用减少了10%~30%;以频振式杀虫灯为主的物理诱杀害虫的技术已在我国31个省的水稻、棉花、玉米、蔬菜的农田和果园开始得到大面积推广,主要害虫为害率大大下降;植物源农药在菜、果、茶、棉等生产基地的推广应用和绿僵菌等微生物农药在蝗区的大面积应用,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环保效益。这是记者从前不久在广西北海市召开的全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新技术研讨会上了解到的。
我国农作物病虫灾害常年发生面积为60亿亩左右,经大力防治后每年仍损失粮食1600万吨,全国每年需要80多万吨化学农药防治农业病虫草害。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无公害农业生产技术,而利用生物活体、代谢物和提取物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的生物农药,是发展无公害生产重要的技术支撑。据中国农科院的专家统计,我国已有约400家生物农药生产企业;2004年我国已注册登记的生物农药产品411个,年产量12~13万吨制剂,约占农药总产量的12%;每年新研制成功和登记注册的生物农药品种还在以4%的速度递增。我国已有杀虫、杀菌抗生素类农药29种,年产制剂8万多吨,是国际上生产农用抗生素的大国。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植物抗病增产激活蛋白的研究取得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还建立了位居世界前五名的虫生真菌菌种库,已建成年产1000吨的真菌杀虫剂生产基地。我国生物农药2004年的总产量已经比“九五”末提高4.5%,产值达3亿美元,占我国农药年产值10%;使用面积达4亿多亩次。我国科学家利用高新技术人工合成昆虫性信息素,结合诱捕器配套,防治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菜蛾和桃小食心虫等,使用区域可以减少化学农药10~30%。物理诱杀技术已在我国31个省(区、市)大面积推广,主要防治对象为水稻、棉花、玉米、蔬菜和果树主要害虫。在新疆通过引导棉农在部分棉田周围种植苜蓿,有效地保护利用天敌,控制了棉蚜。全国农技中心还联合山东、河北、河南和陕西等省植保站大力推广生态控制技术,改造蝗区,可持续控制蝗灾,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我国的植物源农药和天敌工厂化生产也发展迅速,其中除虫菊是国内生产技术最完备的植物杀虫剂品种,种植面积已经达到9万亩,产量达到5000吨,约占国际市场的1/4。
来自31个省(区、市)植保推广部门和生防技术企业的代表参加了由全国农技中心、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综合防治专业委员会等联合召开的全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新技术研讨会。专家指出,虽然各地生物防治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目前我国生防技术的覆盖率仅占整体的5%;生物农药原创性拳头产品少;工艺和剂型的技术落后,产业规模小;植物源农药和生物制剂的农药市场占有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0~60%的水平。全国农技中心副主任钟天润强调,要加速提高植保科技水平,从“和谐植保”的理念出发,做好技术选择与组装;因地制宜,加大生物防治与生态控制的比例!
希望对你有帮助!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3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