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病虫害
桃对病虫害虽有较强的抗性,但在花前果后仍时有发生,危害花蕾幼果,造成落花落果现象,必须及时防治。桃植株对药剂颇为敏感,一些渗透性和内吸性强的有机磷药剂和氧化乐果易发生药害,不宜使用。
要病害有桃缩叶病、细菌性穿孔病、果实炭疽病、疮痴病、褐腐病及枝干流胶病等。主要害虫有红颈天牛、桃蛀螟、梨小食心虫、桃蚜、桑白蚁、叶蝉和刺蛾等。现将桃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分述如下:
一、桃红颈天牛
是桃树的重要蛀干害虫,幼虫蛀食桃树枝干皮层和木质部,使树势衰弱 者,寿命缩短,严重时桃树成片死亡。
防治方法:1、6月中下旬成虫发生期开展人工捕杀;幼虫危害阶段根据枝上及地面蛀屑和虫粪,找出被害部位后,用铁丝将幼虫刺杀。 2、6月上旬成虫产卵前,用白涂剂涂刷桃树枝干,防止成虫产卵。白涂剂配方为生石灰10份、硫黄(或石硫合剂渣)1份、食盐0.2份、动物油0.2份、水40份混合而成。 3、绿色威雷是新型触杀剂--微胶囊剂,喷于树干上,天牛成虫足踩触时胶囊立即破裂,放出高效农药,粘于天牛足上,进入虫体内杀死,未踩的胶囊完好保存,持效期长达52天,在40天内杀死成虫90%以上。用喷雾器常规喷雾,喷雾稀释300-400倍。另外还可喷洒1%噻虫啉。4、注药防治:可用注射器往蛀孔注射苯氧威、氯胺磷等药剂。
二、桃蛀螟
又叫桃蠹螟、桃斑螟,是桃树的重要蛀果害虫,除桃树外,还能为害多种果树及玉米、高梁等作物。以幼虫蛀入果实内取食为害,受害果实内充满虫粪,极易引起裂果和腐烂,严重影响品质和产量。
防治方法:1 、果实套袋。在桃长到拇指大小、第二次自然落果后进行套袋,防止螟蛾在果面上产卵。?2 、药剂防治。在成虫发生期和产卵盛期,用10%吡虫啉4000~6000倍液或20%的除虫脲4000-6000倍稀释喷雾防治。 3、桃园内不可间作玉米、高粱、向日葵等作物,减少虫源。冬季及时烧毁玉米、高粱、向日葵等作物残株,消灭越冬幼虫。
三、桃小食心虫
俗称“桃小”,是为害桃树果实的主要害虫。成虫产卵于桃果面上,每果一粒。幼虫孵化后蛀入果内,蛀孔很小。幼虫蛀入果实后,向果心或皮下取食籽粒,虫粪留在果内。
防治方法:?1、 在幼虫出土期?6~7月 ,用1.2%烟碱·苦参碱乳油2000倍液喷洒树根周围的地面,喷后浅锄树盘。?2、 在成虫盛发期,喷洒25%灭幼脲Ⅲ悬浮剂3000-4000倍液或20%的除虫脲4000-6000倍稀释喷雾防治。,杀灭卵和初孵幼虫。?3 、发现虫果,及时摘除深埋或烧毁。
四、桃蚜
危害桃树梢、叶及幼果,严重影响桃树生长结果,并诱发烟煤病。
防治方法: 以药剂防治为主,掌握在谢花后桃蚜已发生但还未造成卷叶前及时喷药。药剂可用10%吡虫啉4000~6000倍液。由于虫体表面多蜡粉,因此药液中可加人适量中性洗衣粉或洗洁精,以提高药液粘着力。桃树萌芽前可喷洒波美5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卵。
五、桑白蚧
又名桑盾介壳虫和桃白介壳虫,是桃树的重要害虫。以雌成虫和若虫危害桃树新梢、枝干和果实,使树势严重衰弱,果实产量和品种大减,甚至全树枯死。
防治方法:1、结合修剪,冬季及时剪除有虫枝条,集中烧毁。 2、科学管理,少施氮肥,多施巴内达碧卡磷钾肥,种植密度不宜过大。 3、对于发生程度较重的果园,采用人工消灭虫卵的方法。方法是:带厚手套或用刷锅用的钢丝清洗球撸死树干幼虫。此法省时省药,效果可达80%以上。 4、药剂防治:用蚧杀特800-1000倍液或蚧死净800-1000倍液喷洒树干,另外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还有速扑杀、水胺硫磷、蚧脱等,效果可达95%以上。
六、桃流胶病
枝干、新梢、叶片、果实上都可发生流胶现象,以枝干最严重。发病枝干树皮粗糙、龟裂、不易愈合,流出黄褐色透明胶状物。流胶严重时,树势衰弱,并易成为桃红颈天牛的产卵场所而 加速桃树死亡。
造成桃树流胶的原因很多,如遭受病虫危害,施肥不当(缺肥或偏施氮肥)、土质黏重排水不充,夏季修剪过重,定植过深,连作及遭受雹害、旱涝、冻害、日灼、机械损伤等,都会造成桃树的流胶。老弱树发生较重。
防治方法:1、加强综合管理,促进树体正常生长发育,增强树势。 2、流胶严重的枝干秋冬进行刮治,伤口用波美5—6度石硫合剂或100倍硫酸铜液消毒;或用1︰4的碱水涂刷,也有一定的疗效。
桃子裂果的可能原因有:水分失调、缺ca及黑星病。黑星病的症状为果面上有星状黑斑,并有霉状物。防治方法:应及早使用三唑类药剂如福星、大生等。
发病时间为6-7月份,正为雨季,裂果原因可能为水分失调,即前期干旱,突然下雨所致。
症状
多发生在桃果成熟期,有的白果顶到果梗方向发生纵裂,有的在果顶部发生不规则的裂纹,降低商品价值,且易腐烂。
压突然剧烈变化而使果肉膨胀,果皮开裂。
发病规律
果实在成熟期,果汁渗透压增高,吸水性强,如此期间降雨多或降雨时间长,易发生裂果。
防治方法
●多雨年份及早采果,可分多次采收,树上不留过熟果。
●果实近成熟期喷洒浓度为o.08%一0.1%的比久(b9)。
桃裂果套袋防治技术
:一、桃树套袋的好处。①套袋果个大。可增产9.3-14%,晚熟品种增产效果更为明显。②套袋可提高品质。鲜食品种套袋可使果面洁净、色泽艳、茸毛少而短嫩、果肉鲜嫩细腻;油桃品种可明显减轻锈斑和裂果;制罐头品种可减少果肉红色素,提高加工利用率。③套袋可免除部分病虫害。使套袋果免受桃疮痂病、桃穿孔病和桃小食心虫、桃蛀螟对果实的危害。④套袋果售价高。套袋果在市场上是抢手货,平均比不套袋果每公斤高0.5-1.0元。
二、套袋时间。结合疏果,随定果随大头套袋,直到幼果硬核后期是套袋的适宜时期,有桃蛀螟危害的果园要在桃蛀螟产卵期前进行。
三、套袋对象。主要对中熟和晚熟品种,特别是晚熟品种,如八月脆、国光密、处暑红、红雪桃等。一般极早熟和早熟品种不套袋。
四、果袋选择。①自然果袋。在经济条件有限或购袋条件不足时,可利用废旧报纸自制果袋。②购置果袋。可根据预套桃果大小,购买不同型号的袋。规格为20厘米×16厘米的普通白色薄塑料食品袋,购置后要在袋面上打12个透气孔,袋下面两角靠内剪2个各长2厘米的排水孔或购置桃果专用的塑料袋或纸袋。
五、解袋时间。对于鲜食品种的桃和油桃,套纸果袋可于采果前7-10天解除,套白色薄塑料袋和制罐用桃,因不影响着色,可不解袋,待采果时连同果袋一起采摘。
六、套袋注意事项。①影响套袋的叶片全部摘掉,不可把叶片套入袋内。②套袋前全园打一次防治病虫害的药剂。
七、主要配套措施。①果实套袋前认真做好疏花疏果工作。②果实套袋前打一次防治病虫害药,根据各桃园具体情况确定。③果实膨大期,初着色期和采前15天各喷一次400倍的万得福或500倍的奥普尔液肥可明显增色、增产、提高品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3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