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用来给菜浇水,对种出来的菜有影响吗?
随着人口爆炸时代的到来,人越来越多,需要吃的东西也越来越多,种粮食、蔬菜需要的水资源也越来越多。但同时,清洁的水资源却越来越有限。怎么办呢?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将废水处理一下,变废为宝,再用废水来种菜。废水种菜并非无稽之谈,有数据调查在以色列,再生水(经过处理的废水)已经占了农业灌溉用水的半壁江山;在西班牙,17%的灌溉用水是再生水;在加州,这个数字则是6%。为此研究者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再生水分组实验,研究者们召集了34名志愿者,随机地给一部分人吃再生水灌溉的蔬菜,另一部分则吃净水灌溉的蔬菜,并持续监测志愿者尿液中卡马西平(废水中残留药物)——及其代谢物的含量,同时检测了不同灌溉方式下的蔬菜。
最后实验结果显示,食用再生水灌溉蔬菜的志愿者们,不论实验开始时尿液中是否出现卡马西平,在实验结束时无一例外地都在尿检中发现了卡马西平。当然,因食用再生水灌溉蔬菜而在尿液中出现药物的量远低于服药时的水平,但是这依然反映出再生水灌溉使消费者们暴露在了药物污染中。
病毒感染:然后是来自美国的病毒科学家,他们使用数学模型,评估不同人群食用未经消毒的再生水灌溉蔬菜(花椰菜、包菜、黄瓜和生菜)后暴露于肠道病毒中的风险。他们发现不同人群食用蔬菜的习惯也大相径庭:亚洲人吃蔬菜最多,美国本土印第安人明显少吃包菜和生菜,而黑人黄瓜吃得少。尽管如此,各类人群通过食用蔬菜感染肠道病毒的风险差距却很小,但亚洲人的确因为吃菜最多而风险最大。由于这项研究并没有将蔬菜处理方式纳入考虑范围,一并默认生吃。所以理论上亚洲人因为良好的洗菜和炒菜习惯可以扳回一局
重金属污染:接下来是来自亚非两洲的重金属研究者们,摄入重金属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后果,除了人们熟知的致癌,还会导致神经、骨骼、循环系统、内分泌以及免疫系统的损伤,并且可能破坏肝、肾、肺的正常功能。研究者们就选择了一个有污水处理厂的城市,检测再生水灌溉作物(土豆、西红柿和黄瓜)中铜、锌、铅、镉的含量,并与阿尔及利亚的其他地区农作物对比。结果出乎意料:再生水灌溉蔬菜的重金属含量反而比别处低,食用这种蔬菜可以减少高达85%的重金属日摄入量。这大概就是“只要处理做得好,废水也能变成宝”?
蔬菜中的营养成分和化学物质:还有的废水可能不用处理就是宝,例如啤酒废水,理论上不仅不含有毒物质,还含有很多有机物和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在山东某啤酒厂附近,就有研究者们设置了三处试验田:清水灌溉、废水灌溉和清废混合灌溉进行,他们种了韭菜、大葱、小白菜、莴苣、土豆、包菜六种作物。在丰收的季节,研究者们检测了三块试验田作物的维生素C、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发现啤酒废水灌溉能显著提升莴苣、土豆和包菜的维生素C含量,这看起来是个好消息。不过另一方面,废水提高了小白菜、莴苣和包菜中硝酸盐的含量,增加了韭菜和土豆的亚硝酸盐含量。只有大葱则坚定地表示:不管你浇什么水,我该怎么长还怎么长。
总地来说,现今的人类是很难绕过废水处理后成为农业用水的生产模式了。诸多研究发现表明,再生水灌溉有利有弊,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关键问题也很清晰:污水该如何处理?处理后的再生水是否能达到灌溉标准?使用未经处理或即使经过处理也未达标的富含污染物的农业用水,无异于饮鸩止渴。实例表明,只有处理得当,再生水才能在保证人类健康的前提下稍稍缓解地球水资源的压力。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4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