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茶种植前景分析
野生茶,是指存在于天然林和开发过的天然林中已有成百上千年之久远与栽培茶种有亲缘关系的茶组植物。
以小乔木居多,因有人工管理、矮化,便于采摘。嫩叶多银毫,叶缘较野生型锐齿,亦有无锯齿者。叶身较野生型乔木为薄,毛茶颜色多呈深绿或黄绿色。主副叶脉 明显。茶性较野生型强烈而茶质相当,香气较扬,口感较野生型水略薄而刚烈。山茶科植物均为乔木(有主根系),经过人工阡插无性生殖方为灌木。云南许多晒青茶菁来源多属于野放茶,为茶园经栽种过后少有人工管 理,不洒人工化肥与农药,只稍做锄草与翻土整理。茶龄约在五六十年以上至百年左右。茶种因种生而稍有变异,叶质肥厚、色泽较深,香气口感介于栽培型野生茶 与茶园茶之间。野放茶的特性,主要在于其兼具野生茶与茶园茶优点。香气较茶园茶为沉稳,但比野生茶扬香。汤质不若野生茶软水,但较茶园茶甜而绵。喉韵虽不 如野生茶内敛,但口感更具全面性。以后续陈化价值,五十年树龄以上的野放茶不见得比野生茶差。
若是茶园栽培的普通茶树,则其往往叶缘细密锐齿,叶身最薄,毛茶多呈浅绿、黄绿色。相较前三者,茶园茶的茶性最烈、茶质则多数较薄,香气最扬,口感刺激性也最强,回甘快却留存较短,水薄甜 而较不稳定。以现在云南学界业界所认同的茶种改良,朝向香气扬而水轻甜的趋势十分明显,随着市场不断扩大,绿茶化口感也随之被初学者所接受。
茗星号-2009年野生茶王(9张)
现况:目前整个中国地区的野茶分布较为零散,云南、四川、福建、贵州、广东、广西、浙江等地,因野生茶分布零散,采摘麻烦,而且一年可采摘大多只可采春茶,故目前市场上可喝到的野生茶数量较少,价格也比常茶高些。总体来说,野生茶的口感往往比茶园的茶要霸道、独特,耐泡度高,营养成分较为丰富。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4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