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苯咪唑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药理作用本品通过与线虫的微管蛋白结合发挥作用,与β-微管蛋白结合后,阻止
其与a-微管蛋白进行多聚化组装成微管,微管是许多细胞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有丝分裂、蛋白装配及能量代谢等细胞繁殖过程所必需的。
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海水养殖鱼类由双鳞盘吸虫(鳃部)、贝尼登氏吸虫和淡水养
殖鱼类由指环虫、三代虫以及粘孢子虫等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
用法用量拌饵投喂 鱼 每100Kg体重用本品20g 一日一次 连用4-7日。
鳗鲡病害及处理:单殖吸虫病的发生与治疗
单殖吸虫于鳗鲡寄生主要种类有:拟指环虫、指环虫、三代虫。
单殖吸虫病是鳗鲡养殖中广泛流行的疫病,一般春末夏初、秋末流行广泛,尤其在雨季容易 发生。由于其对鳃组织的机械损伤及刺激,导致鳃粘液增生,呼吸下降,从而影响其摄食, 严重时甚至绝食,创伤组织易受其他病原感染,如细菌,真菌,从而引起烂鳃病的暴发,尤 其在高温季节,单殖吸虫病常与脱粘病、败血症合并发生,因而给疾病的治疗带来障碍。
由于养殖鳗鲡单殖吸虫病普遍流行,而养殖中常用处理药品为化学制品,如有机磷、 菊酯类、咪唑类,这些药品的长期频繁使用,使病原产生了耐药性,同样环境中的浮游动物 对这些药品的耐受能力亦在不断提高。日本鳗鲡养殖中常使用的敌百虫、马速展、高锰酸钾 等,欧洲鳗鲡、美洲鳗鲡养殖中使用的甲苯咪唑、阿苯哒唑等,均难以处理这些病原体,即 使剂量提高到鳗鲡安全浓度以上亦难以驱逐这些单殖吸虫,而剂量的提高,势必导致鱼体产 生应激反应,严重者导致鳗鲡中毒现象的发生,尤其是甲苯咪唑其作用原理为阻止糖转化为 ATP从而阻断生物体能量供给,因而鱼体对其反应,往往要36小时以上才显示中毒症状,另 外甲苯咪唑对鱼体的毒性随水温高而加强,因而在使用时如果未考虑鱼体规格、水温等,易 导致鳗鲡中毒现象的发生。甲苯咪唑的中毒,在近二年的鳗鲡养殖中已屡见不鲜,这主要是 由于养殖者盲目加大用量未考虑水温、水质等因素引起。由于中毒现象的发生,如果未针对 性进行妥善的解毒处理,使环境剧变或其他药品对鳗鲡进一步刺激,极易导致狂游性死亡症 的发生。同样原因有机磷中毒现象亦常发生。
针对上述情况,现许多鱼药生产厂家及科研单位在进行专用药物的研究,并推出了一些 产品如敌菌散、杀虫王、百虫杀、百虫克等,但这些药品在实际生产应用中疗效不明确并且 随环境不同其疗效显著差异,因而加强这些专用处理药物及方案的研究迫在眉睫
回答
苯扎溴铵不仅能够对水体进行消毒杀菌,而且对于由细菌性感染所引起的水产养殖动物出血、烂鳃、腹水、肠炎、腐皮等疾病,该药剂也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在使用时宜将它稀释成300-500倍之后再全池遍洒,需注意,在使用之后需要注意增氧,保证池水中有足够的氧气,而对一些冷水性鱼类(比如鲑鱼)以及水质比较清的养殖水体应慎用苯扎溴铵。一、苯扎溴铵在水产养殖的作用
1、作用 (1)在水产养殖中,苯扎溴铵可以给养殖水体进行消毒杀菌。 (2)苯扎溴铵还能防治由细菌性感染所引起的水产养殖动物出血、烂鳃、腹水、肠炎、疖疮、腐皮等疾病。 2、如何使用以及注意事项 (1)使用方法 1用水将苯扎溴铵稀释300-500倍之后再全池遍洒。 2用于治疗时,每1立方米的水体可以使用苯扎溴铵2-3g(1次量),一般每隔2-3日用1次,连用2-3次。 3用于预防的时候,每1立方米的水体可以使用苯扎溴铵2-3g(1次量),一般每隔15日用1次。 (2)注意事项 1不能将苯扎溴铵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碘化物和过氧化物等物质进行混用。 2对于软体动物、鲑等冷水性鱼类应慎用苯扎溴铵。 3对于水质比较清的养殖水体应慎用苯扎溴铵。 4在使用苯扎溴铵之后,应注意给池塘进行增氧。二、苯扎溴铵属于哪类消毒剂
1、种类 苯扎溴铵属于一种季铵盐类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是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除了包含苯扎溴铵之外,还包含了苯扎氯铵、度米芬等种类。 2、苯扎溴铵简介 (1)苯扎溴铵一般呈黄白色的蜡状固体或者胶状体,因为具有耐光、耐热、无挥发性的特点,因此可以长期存放。 (2)常将苯扎溴铵当做一种消毒剂或者防腐剂进行使用,能够对物品的表面和室内环境进行消毒,但是不能够对医疗器械进行灭菌处理,也不宜将它当做长期浸泡保存无菌器材的注水杀菌剂。 (3)苯扎溴铵具有良好的杀菌力和去污力,将它用在油田中时一般可以作为注水杀菌剂。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5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