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种植石斛
一、栽培设施的选择
栽培温室的建立一般要满足以下条件:棚的大小要根据种植规模的大小合理设计,温室一般长30m、宽6 m(或者8m),肩高1.8 m,总高4 m左右;种植苗床之间要预留宽l m左右的道路,方便管理。温室构建可选择钢构骨架,耐用,但一次性投入成本较高;也可选择水泥柱搭建,一次性投入成本较低,但寿命短,多年后总成本不比前者低。棚顶覆盖塑料无滴薄膜和遮荫度为70%的遮荫网,大栅四周和人口装上防虫网。育苗大棚要通水、通电、通路。且最好在棚内安装自动或手动控制的喷雾系统(喷雾、喷肥、喷药)。
二、苗床的准备
棚内搭建高架种植苗床,使其能够轻松控制水分,并透气。从而为组培苗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可用角钢、木条等材料作为苗床的框架,苗床长度跟温室一样,宽1.2 m.架空高度40 Cm左右。床与床之间配有通道,以便栽培操作。若为了充分利用大棚空间,栽培床也可采用手摇活动式苗床,这样留一个通道,既可增加栽培面积,也可以满足操作的要求。栽培床底部一般采用钢丝网铺设,为了使基质不从空隙间漏出,在钢丝网上铺设一层40目的防虫网。然后,将准备好的基质倒于栽培床上,厚度为7-15cm。
三、基质的准备
基质的选择对铁皮石斛移栽的成活率、生长、繁殖和产量影响很大,因此移栽前基质的选择至关重要。可用于铁皮石斛移栽的基质多种多样。不同的研究人员得到的最佳基质种类也有所不同。袁正仿等分别用河沙粗麻石、碎砖石、珍珠岩(100%)、珍珠岩+椰糠(1:1),椰糠(100%)、泥炭土(100%)栽种铁皮石斛组培苗,结果发现,以泥炭土的效果最好,椰糠和珍珠岩+椰糠次之,其他效果较差。付开聪等认为,在几种基质中,不论是铁皮石斛的成活率、产量、粗状程度还是高度,均以木块+苔藓的组合的效果最好,生长优劣情况表现为:木块+苔藓>木块+锯末>木块+腐质土>锯末+河沙>锯末+腐质土。白美发等将铁皮石斛无菌试管苗(苗高5 cm)分别移栽石灰岩碎石滤水层5 cm+腐叶土8 cm+活苔藓2 cm、石灰岩碎石滤水层5 cm+碎苔藓8 cm+活苔藓2 cm、石灰岩碎石滤水层5 cm+锯末8 cm+活苔藓2 cm等栽培基质中,结果发现以石灰岩碎石滤水层5 cm+锯末8 cm+活苔藓2 cm为基质时铁皮石斛长势最好、产量最高。邓君浪采用2 cm大小的木块与苔藓按4:1的比例混合使用,经过高温消毒灭菌,在使用前用清水浸泡24小时,使其充分吸水,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以上几种基质,各地栽培人员根据不同的实际进行选择。
四、定植
据研究,组培苗根长在0.5-1.0cm时是移植的最佳时期。栽培前,将铁皮石斛组培苗放在室内炼苗20~25天后,用清水洗净组培苗根上的培养基,用0.1%的百菌清液消毒,以防组培苗根腐烂。栽培时,按15 cm×20 cm的株行距种植,种植时使根系自然舒展,将基质覆盖住根为宜,轻轻提苗,使苗根系能与基质充分接触,浇足定根水。铁皮石斛为丛生植物,多株种植比单株种植长势更好,以3株1丛种植更适宜。栽培时间以3~6月为宜,其间栽培组培苗成活率较高,可达95%以上,且生长健壮。
移栽时间气温过低或过高时均不宜移栽。在铁皮石斛主产地,一般来说,除最冷的1—2月和最热的7。8月外均可移栽,但一般选择4—5月。云南普洱地区铁皮石斛最佳栽培季节顺序依次为:3月中旬至6月中旬>9月上旬至11月下旬>6月下旬至l0月下旬>12月上旬至次年3月上旬。
移栽方法移栽时可在基质上挖深2—3 cm的小洞。轻轻将炼苗、出瓶洗净后的组培苗根部放人小洞.注意不要弄断石斛的肉质根,然后用基质盖好。付开聪等研究发现,在最佳生长季节移栽.铁皮石斛试管苗的大小与成活率关系不明显,而产量与试管苗长粗关系极为明显;他进一步分析认为.苗小与体内积存的有机物和能量都较少有关,小苗适应外界的能力和抵抗力都很差,生长较为缓慢。所以应将裸根苗、少根苗和污染苗与正常苗分开栽培,以便管理。
五、温室条件管理
(1)光照 铁皮石斛为耐蒴性较强的附生植物,在上午10时前有直射光为佳,其余时间需有20%~30%的散射光。在温室大棚一般采用75%的活动遮荫网。夏季适当增加遮光度,避免因光线过强而使叶面变黄脱落,冬季应适当增加光照强度,避免因光照不足而造成叶片生长柔弱。铁皮石斛生长的最适光照强度为5 000—10 000 lux。
(2)温、湿度 大棚内温度白天保持在25~30℃,夜晚15—20℃,低温不要低于8℃,高温不要高于35℃。湿度控制在60%~80%,若夏天高温低湿,可采取遮荫及微喷等措施进行降温加湿,但在保温的同时要注意通风,特别是夏天高温天气,更要注意空气流通,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冬季气温低时,可通过加温控制其在10℃左右即可。移栽后1周内空气湿度宜保持在90%左右,1周后空气湿度可保持在70%~80%。
(3)水分 在刚定植完的1个星期内,保持基质处于湿润状态,但不积水。喷水仅用于增加空气湿度,防止叶面水分过度蒸腾而引起萎蔫。在新根萌动后,以间干间湿的原则进行浇水,一次浇足后,待基质表层发白后再浇,不能浇半吊水。不同季节浇水量也不同,夏天气温高、蒸发量大,基本上需要天天浇水;冬天温度低、水分不易散失,因而需根据基质含水量而定,栽培基质若偏干可补充一些水分。
(4)肥料 铁皮石斛气生根的营养主要靠根系的兰菌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但是施加适当的肥料能促进茎部增大,叶片肥壮。在新根萌动后即可开始喷施液体肥,如磷酸二氢钾液,或磷酸二氢钾加尿素液等,浓度均为0.1%左右,一般10天左右喷施1次。1~2个月后,待移栽苗已逐渐适应新的环境,新根已长出lO cm左右时,可以施加缓效颗粒肥,帮助其茁壮成长。
朱艳等认为,组培苗移植15 d后施放1/2倍营养液为最好。白美发等研究了铁皮石斛施用营养液(主要由硝酸钾、硫酸铵、硫酸镁、硫酸铁和磷酸二氢钾等组成.浓度为0.2%)对铁皮石斛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浇灌适当浓度的营养液可较大幅度地提高铁皮石斛的产量。铁皮石斛常用的肥料为叶面肥,白美发认为喷施叶面肥(N:P205:K20=25:13:13,其N、P、K总含量为51%,微量元素B、Fe、Zn、Cu、Mn、Mo总含量为l%)可促进铁皮石斛茎叶伸长生长,茎节、直径加长加粗,平均单株鲜重明显高于对照。
(5) 植物生长调节剂 付开聪等研究认为,施用外源生长素(如GA<赤霉素>、6-BA)对促进产量效果明显;滕建北等研究表明。激素处理能增强活性氧清除剂的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作用产生的MDA,有助于提高铁皮石斛的抗逆性。莫昭展等认为,在低浓度条件下,随着ABA(脱落酸)浓度的增加,原球茎的增殖速度加快,当ABA浓度为0.5mg/L时增殖最大。
种植铁皮石斛一般要求室内温度达0—30℃,生长温度达15—30℃。在夏季的时候,室内注意遮阳并且通风,常浇水或者常喷雾来保湿降温;在冬季的时候,则要注意室内的温度,注意为植物保温。
铁皮石斛的种植要求适度恰当,而湿度的调节是根据温度的高低而变化的,高温要求湿度高,低温要求湿度低。石斛的种植技术在生长旺盛期的时候,要将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60%—90%。
在栽培铁皮石斛的时候要求使用弱酸性水或者中性水,并且要求在栽培的时候使用的基质易透气、易漏水、多空隙。
铁皮石斛的栽培场地要求有良好的通风设施。室内要求温暖、湿润、弱光、通风。
栽培技术可以分为选附主、繁殖、田间管理、防治病虫等四个方面。
1.选附主 树栽选树皮厚、水分多、树冠茂密、树皮有纵沟的阔叶树种;石栽选地粗糙、易吸潮、表面附着腐殖土或苔藓的石块;荫棚栽培,选择在较阴湿树林下,用砖或石砌成高15cm的高厢,将腐殖土、细砂和碎石拌匀填入厢内,厢面上搭100~120cm高的荫棚。
2.繁殖 可用分株扦插和高芽繁殖,以分株繁殖为主。选择1年生或2年生、色泽嫩绿、萌发多、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植株作种株,剪去过长的须根,将株丛切开,分成小丛,每丛有5~7根带叶茎株,即可种植。
3.田间管理 3.1 除草施肥每年应除草两次,通常于每年春分至清明和立冬前后进行,除去杂草和枯枝落叶,结合除草进行追肥。 3.2 调节荫蔽度贴树栽培的,应在冬春适时剪去附主植株过密的枝条;荫棚栽培的,冬季应揭开荫棚,以透光。 3.3 修枝每年春季发芽时或采收时,应剪去部分老枝或枯枝,以及生长过密的茎枝,促进新芽生长。 3.4 翻兜根据生长情况进行翻兜,除去枯根、老根,进行分株,另行栽培,促进种植生长。
4.病虫害防治常见害虫是蜗牛,它危害幼茎、嫩叶、花蕾和幼果,可用人工捕杀、毒饵诱杀或撒石灰防治。 关于铁皮石斛繁殖的研究在国内已取得一定进展,石斛的种植技术但是如何将无菌苗移栽到自然环境是一大难题。有人提出的种子伴菌法对解决这个问题很有用,即利用真菌与根系的共生特点,寻找有利于种子萌发的真菌,使种子在萌发后有良好的微环境,有利于壮苗和移植。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5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