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蕅益大师的净土思想及行持

现代人欲了生脱死、解脱成佛,则必须依于佛言祖语作为起修、实践的参照坐标,反之就会南辕北辙,永远难有成就的一天。而在历代众多的祖师中,蕅益大师无疑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一位,他作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被后人尊奉为净土宗第九代祖师,其宏博的净土思想、崇高的德学风范以及精严的净业行持对中国佛教影响深远。本文仅略述三个方面,旨在增强现代人对念佛法门的信心,并能够遵循过来人的足迹,不走弯路,从而直达西方净土之妙高峰顶,得无量光寿之究竟乐。

蕅益大师的净土思想及行持

生平简述

蕅祖应世于明末清初(公元1599~1655年),法名智旭,号西有,别号八不道人。俗姓钟,江苏吴县(今苏州市吴中区、相城区)人,其父亲持念大悲咒十年,由母亲金氏梦见观音菩萨送子而生。

蕅祖七岁就菇素,幼年好儒学,发誓灭佛、道二教,并作论数十篇大破之。十七岁时,偶然阅读到净宗八祖莲池大师的《自知录序》《竹窗随笔》,顿然反省,遂将之前所著的辟佛论全部焚毁。二十岁注《论语》而大悟孔颜心法,该年冬天丧父,闻《地藏菩萨本愿经》而发出离心。二十二岁专志念佛,每日持诵佛名。天启元年(1621 年)二十三岁,发四十八愿,自命为「大朗优婆塞」。第二年(1622 年),一月之内三次梦见憨山大师,当时憨师远在曹溪(今广东韶关曲江区东南),因而就近在憨师门人雪岭法师座下剃度,时年二十四岁。蕅祖仰崇莲池大师而作私淑弟子,二十五岁受具戒于云栖和尚像前,二十六岁受菩萨戒于云栖和尚塔前。二十七岁遍阅律藏。二十八岁时母病亡,为报母恩,在丧葬之后掩关深山。关中大病,乃以参禅功夫求生净土。之后,多次组织结坛,率僧俗二众闭关念佛,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蕅祖的大力弘扬,有效扭转了当时轻视净土念佛之势,莲风一时大振。

永历八年(1654 年)夏,蕅祖在浙江灵峰病卧。在病期间,于十二月仍启建净土念佛社,作发愿文。次年一月(五十七岁)示疾,遗命弟子将自己火化后的屑骨和粉,分施水陆禽鱼,以结西方缘。圆寂三年后,门人如法荼毗,见蕅祖趺坐巍然,发长覆耳,面貌如生,火化后,牙齿俱不坏,与鸠摩罗什尊者的舌相不坏同一征信。门徒们因不忍遵从遗命,便奉灵骨建塔于灵峰。

蕅祖一生著述颇多,是净宗祖师当中最多的一位,约四十多部三百余卷。此等钜著,远播海外,流传千古,对后世影响极大。如净宗重要著述《弥陀要解》,但凡净业行人,无人不知,且依于修学,并深得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的赞许:「自佛说此经以来第一注解,妙极确极。纵令古佛再出于世重注此经,亦不能高出其上矣。」再如,在三次遍阅律藏而撰述的《重治毗尼事义集要》,自明代至今,都是习律之士的参照坐标。弘一大师更是赞为「明清诸师,律学著述,此书最精湛」。

据上可知,蕅祖的本迹不可思议,印祖常云其乃法身大士再来。

净土思想

蕅祖博通三藏、了达世典,上顺诸佛意,下应群生机,秉承了净宗历代祖师一脉相承的思想和理念。他不仅自己笃修净土,更以此化导他人,在《弥陀要解》中判言:信愿是决定能否往生西方的关键,若具足信愿,散心称名也能往生(下品下生)。从蕅祖示寂后「牙齿俱不坏」这一有力征信,足以证明此一判释真实不虚,实乃金口诚言。

蕅祖的净土思想丰富无比,见地精纯,以下略述三点:

(一)持名念佛是简易圆顿、第一方便的成佛妙法

对于如何快速解脱生死、成就佛道,蕅祖推尊信愿念佛,求生净土,其原因在《弥陀要解》中有明确阐述:持名一法,至简易、至稳当、至直捷、至圆顿,能普遍加被上、中、下三种根机的众生,八万四千法门都不能超过其上。这句佛号,无论男女老少、贫富智愚,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念,因此具有「收机最广,下手最易」的特点。又如他在《示明西》中提出:「出三界火宅有横、竖两途:以自力断惑超生死者,名竖出三界,事难功渐;以佛力接引生西方者,名横超三界,事易功顿。」接着,又引佛经进一步说明:「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可得度脱,如乘船渡海,不劳功力。」

对念佛法门的胜异殊特,蕅祖在《弥陀要解》中给予了精辟剖析,称其为「《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我们知道,《华严经》是众经之王,是释迦佛一代时教中阐述一生成佛的法门,然而《华严经》的最终归宿是在《普贤行愿品》,而《普贤行愿品》却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经》中,文殊菩萨智慧第一,普贤菩萨行愿第一,他们和华藏世界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统统以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作为究竟归依处,由此奠定了往生净土一法作为此经归宗结顶之法的超胜地位。

至于「第一方便」,蕅祖这样阐释:「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故即以执持名号为正行,不必更涉观想、参究等行。」为了进一步说明念佛法门是第一方便,在《灵峰宗论·答邓靖起三问》中,蕅祖又举《观经》中「诸佛有异方便,令汝得见」的经文为证,只要能至诚称念弥陀名号,无论解与不解,都能「如染香人,身有香气」,念念都是成佛的正因,念念都能得到弥陀的慈悲摄受。

据上可知,一句阿弥陀佛,实在是阿伽陀药。从契理契机的角度看,因为它不靠自力修证,唯依佛力摄受,胜异方便,直捷圆顿,而收获的利益却非常的究竟圆满,所以是最适合五浊恶世这个时代的法门。若能信愿念佛,即可超越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是为简易;带业往生,横超三界,是为直捷;一得往生,便圆证三不退,一生圆满佛果,是为圆顿。这正是蕅祖推崇信愿专持名号的原因所在。

(二)信愿称名,万修万去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信愿行乃净宗的核心纲目,有信才能发愿,有愿才会起行,才会有最后证得菩提道果。在蕅祖的净土思想中,「信愿行」同样占据着核心地位,此类开示甚多,以下略述三点:

1.信愿行的重要性及内在关系

蕅祖在《要解》中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这一针见血的论述,将信愿行的重要性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盘托出。能不能往生西方净土,完全在于你有没有信愿。若无信愿,即便将名号念得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那般,亦无得生之理。反之,在具足信愿的前提下,散心称名也能往生。

蕅祖在《弥陀要解》中的开示足以发人深省。首先,他引述永明延寿大师的「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来说明凡夫在秽土靠自力修行很难成办,因受业力所牵,即便是悟门深远、操履潜确之人,倘若分毫习气未除,未免随强偏坠;其次,又举出「初果昧于出胎,菩萨昏于隔阴」,圣人靠自力解脱成佛尚且如此之难,生死凡夫就更不用说了。那怎么办呢?蕅祖明确指出了生死凡夫唯有信愿持名,才能仗佛慈力了生脱死,除此别无他途。

2.信愿持名即是大善

根福德因缘在这短暂的生命里,如何快速获得大善根、大福德,从而成就往生西方净土的大因缘,应该是每一个念佛人所关注的问题。对此,蕅祖在《弥陀要解》中明确提出了「信愿称名,即大善根大福德,即无上菩提心」的观点。他首先界定了善根的定义,即「菩提正道名善根,即亲因」;然后提出了往生极乐的助道因缘,即「种种助道施(布施)、戒(持戒)、禅(禅定)等名福德,即助缘」。为了简别大善根福德的是非究竟行相,蕅祖进一步列举二乘和人天的善根福德的陋劣,指出唯有信愿持名才是多善根、多福德之因。声闻、缘觉之所以善根福德少,是因为他们没有发菩提心,仅仅为求自利、自安;而人天有漏福业福德少,是因为人天有漏福业不可常保,悉皆散坏。因此,以上二类皆不可生净土。那么,从念佛法门的角度,如何快速积聚往生净土的资粮呢?就此,蕅祖明确指出当以信愿庄严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则一一声皆具足多善根多福德,这就是成就往生的大因缘。这与莲池大师的「执持名号,愿见弥陀,诚多善根、大善根、最胜善根、不可思议善根」之说一致。

再者,深信切愿念佛,其目的是为了求生西方,生西方是为了成佛,而成佛正是为了度一切众生,这就是大乘的无上菩提心。

3.信愿称名万罪灭

《观无量寿佛经》云:「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这句经文明确阐述了念佛是忏悔罪业最好的行法,但还是有很多人对此心存疑虑。曾有人如此请教蕅祖:平时至心念佛,或者散心念佛,能否除罪?蕅祖回答:「如日出,群暗消;称洪名,万罪灭。 」的确,就连世间的太阳,其光芒尚能破除山河大地所有的黑暗,更何况是阿弥陀佛的万德洪名呢?蕅祖在《自赞像》中说:「信得‘是心是佛’,乃信‘是心作佛’……无论专心散心,声声灭罪八十亿劫。」散心称名,不仅能除罪,还是成佛的种子,这种子千生万劫犹如金刚永远不坏。蕅祖还举了公案来证明:「佛世有一老人求出家,五百圣众(大阿罗汉)皆谓无善根。佛言:‘此人无量劫前为虎逼,失声称南无佛,今此善根成熟,值我得道,非二乘道眼所知也。’」

(三)念佛方法

就观想、观像、实相、持名这四种念佛方法,蕅祖则拈出持名念佛。他认为,持名念佛一法,含摄了观想、观像及实相这三种念佛。又说:「有事持理持。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弥陀佛,而未达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决志愿求生故,如子忆母,无时暂忘。理持者,信西方阿弥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为系心之境,令不暂忘也。」

说到念佛的要点,蕅祖则强调:「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同时,他还特别提出,念佛最忌的是,今日张三,明日李四;遇教下人,又思寻章摘句;遇宗门人,又思参究问答;遇持律人,又思搭衣用钵。此则头头不了,帐帐不清。又说,无论老少智愚贫富,都要深信切愿来念佛,要制定好每日念佛的数量作为功课,若三万、五万、七万,在念佛的时候,用数珠记好数字,莫论散心、定心,这样尽形寿去念,以决定不缺为准,如此而不得往生者,三世诸佛便为诳语。

综上可见,在蕅祖的净土思想中,无论是对净土法门胜异殊特的阐释,还是对信愿行核心地位的强调,都比以前莲宗诸祖又有了登峰造极的阐扬。另外,在他的净土著述中,信愿行贯穿始终。他如此强调信愿,无非是更加表明念佛法门实在是极难信之法,其义理之深邃,唯佛与佛乃能究尽。如《弥陀要解》所云:「为浊世众生说渐法犹易,说顿法难;为浊世众生说余顿法犹易,说净土横超顿法尤难;为浊世众生说净土横超、顿修、顿证、妙观已自不易,说此无藉劬劳修证,但持名号,迳登不退,奇特胜妙超出思议第一方便,更为难中之难。」因为以上的种种难,蕅祖发出弘愿:「天下古今,信鲜疑多,辞繁义蚀,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呜呼!寥寥数语,字字包含了蕅祖救众苦、兴莲宗的大悲。

匡扶圣教的精严行持

蕅祖不仅是一位建树甚巨的儒佛思想巨匠,也是一位笃志精勤的大行者,操履雪亮,德匡众人,以下兹举二点以申之:

(一)弘律护教

蕅祖除了专修专弘净土外,也因为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而在早年发出以弘律为己任之志,欲借戒之威德,匡正僧众,绍隆三宝。蕅祖的律学造诣非常深厚,对大、小乘戒律皆通达精练。早年因「目击法轮坏」,深深感到导致教内衰微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对「戒律」的不重视,于是提出了「我思救苦方,无越毗尼藏」的呐喊。他认为法赖僧弘,要想建立正法幢,则必须先绍隆僧宝,那么当务之急就是要广泛弘扬律法,令僧众学戒持戒,先建立自行,然后众行才能建立。如此,佛法就能兴隆并久住世间。

在此前提下,蕅祖发出「求五比丘如法共住,令正法重兴」之志,撰有大小乘律宗著述多部,如《梵网经合注》《菩萨戒本经笺要》《重治毗尼事义集要》《沙弥十戒威仪录要》等。此等著述不仅利益了当时的僧尼,同时也对后世大有裨益,成为后世出家人建立僧格、如法持戒的轨范。

蕅祖志向远大,悲心切切,曾多次宣讲毗尼,听者最多的时候十余人,能力行者仅二三人。因此,蕅祖曾感叹:「半世倾肠腑,寥寥有几知。庶几二三子,慰我半生思。」又云:「目击法轮坏,欲挽力未能。良由无始世,不植胜善根。今以决定心,求生极乐土。」由此可知,蕅祖此时的思路已经发生转变,他要先解决自己的生死,再来此土兴隆佛法。而解决生死的方法,他选择的是净土法门。

(二)持戒念佛

蕅祖虽然不再求五比丘共住,但他自己严净毗尼,且以持戒功德回向西方。那么,是否只需持戒就能究竟解脱呢?蕅祖这样开示:「专护性遮令清净,仍须念佛求生西。」因为「苟无信愿,则戒感人天,定感色、无 *** ,慧克二乘权果而已」。也就是说,若不信愿念佛、求生净土,而仅仅是持戒,那所得到的只是人天福报,即便是僧尼的戒条全部持守清净,获证的也只是声闻极果阿罗汉。因此,蕅祖劝诫众人在持戒的同时,必须信愿念佛,并将持戒等所有功德回向西方净土。他还提出:「若知回向,虽误作恶行,速断相续心,起殷重忏悔,忏悔之力,亦能往生。」在《自像赞》中也说:「设能信愿求彼土,虽曾有犯亦成机,是以我今但念佛,一句弥陀法界师。」这与净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所持的「即使因烦恼力强而导致破戒,然念佛忏悔,亦可往生」的观点同出一辙。

如果说以上是针对只持戒、不信愿念佛者的开示,那么,对于认为持名为径、学律为纡之辈,蕅祖更是作了圆满的拨正。他说:「 持戒、念佛,本是一门,原非异辙,净戒为因,净土为果。」又说:「一心念佛者,必思止恶防非,而专精律学;专精律学者,方能决定往生,而一心念佛。」最后他又将以上种种回归到念佛上,他说,只要一句阿弥陀佛念得熟,不仅三藏十二部最高深的教理,禅宗的千七百公案,大小乘律的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三聚净戒,乃至于菩萨的四弘誓愿、六度万行,皆在里许,全部收摄尽。以上精辟的开示,无不包含着蕅祖的智慧与悲心。

综上可知,无论是弘律还是弘净,蕅祖都本着将佛陀伟大的悲智传递给每一位众生的本怀,尤其是后来专修专弘净土法门,就是希望每一位众生都能毕生念佛、同生净土,获得当生了生脱死的无上大利。蕅祖的悲愿与行持,是末法时期僧俗二众效彷的楷模!

结语

纵观蕅祖的一生,通宗通教,知律知净,最终选择专修专弘净土,以此广利人天。他极力倡导信愿念佛,将禅、教、律融归于净土,又明确指出念佛一法,圆超禅、教、律,是一代藏教之指归。作为明清佛教的中流砥柱,蕅祖的净土情怀,在其身口意三业中处处显现,就连名字、法号,也在宣扬弥陀净土。「西有」是蕅祖的号,源于《佛说阿弥陀经》所说的在此世界的西方,有世界名曰极乐(依报);彼土有佛,号阿弥陀(正报)。很显然,他要向世人告示,西方净土的依、正二报为实有。而「蕅益」也表达了精修净业之意,「蕅」为 「莲」之因,随之而生荷,进而开华结莲,来晓谕世人:念佛之人,当一心念佛,自然能够乘坐九品莲台,横超三界,往生西方,直趣无上佛果,得究竟真实利益。

蕅祖笔耕不辍,著作等身,此等千古文章,实在是他宝贵的经验所在,对整个中国佛教贡献巨大,其德业功绩,令后人敬仰赞叹。他的净土思想与行持,犹如无明长夜中的智慧火炬,为后世行人指明了方向。他被尊为净宗九祖,名副其实,当之无愧。吾辈行人,实在应该见贤思齐,死尽偷心,老实将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方不负我蕅祖之深切婆心!

猪肝可以多吃吗?

“心洁脑净”不是成语,”心“开头的成语如下:

心惊胆战 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心猿意马 心意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

心狠手辣 心肠凶狠,手段毒辣。

心花怒放 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象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

心怀叵测 心怀:民心,存心;叵:不可。指存心险恶,不可推测。

心术不正 指人用心不忠厚,不正派。

心甘情愿 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多指自愿做出某种牺牲。

心浮气躁 形容人性情浮躁,做事不踏实。

心乱如麻 心里乱得象一团乱麻。形容心里非常烦乱。

心织笔耕 比喻靠卖文生活。

心心相印 心:心意,思想感情;印:符合。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心惊肉跳 形容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

心急如焚 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心高气傲 态度傲慢,自以为高人一等。

心潮澎湃 澎湃:波涛冲击的声音。心里象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心胆俱裂 俱:都。吓破了心和胆。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

心闲手敏 闲:熟悉;敏:灵敏。形容技艺熟练了,心里闲静,手法灵敏。

心广体胖 广:宽广,坦率;胖:安泰舒适。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

心不在焉 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

心如刀割 内心痛苦得象刀割一样。

心粗气浮 形容人不细心,不沉着。

心烦技痒 烦:烦燥;技痒:指某人想表现其技艺以显示于人。形容擅长及爱好某种技艺,一遇机会就急于表现的情态。

心腹之患 心腹:比喻要害。比喻隐藏在内部的严重祸害。也泛指最大的隐患。

心照神交 心照:心里了解;神交:忘形之交。心意投合,相知有素的友谊。

心悦诚服 悦:愉快,高兴;诚:硬实。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真心地服气或服从。

心到神知 旧时指只诚心敬神,就用不到烦琐的礼仪。比喻对人表示钦佩,不必有什么虚文浮礼。

心力交瘁 交:一齐,同时;瘁:疲劳。精神和体力都极度劳累。

心活面软 比喻自己没有一点主见,就是相信别人的话。

心如铁石 心象铁石一样坚硬。比喻心肠硬或意志十分坚决。

心满意足 形容心中非常满意。

心如死灰 死灰:已冷却的灰烬。原指心境淡漠,毫无情感。现也形容意志消沉,态度冷漠到极点。

心虔志诚 虔:恭敬。心意恭敬、诚恳。

心长发短 心长:智谋深;发短:指年老。头发稀少,心计很多。形容年老而智谋高。

心醉魂迷 形容佩服爱幕到极点。

心弛神往 弛:心神向往。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形容一心向往。

心如刀绞 内心痛苦得象刀割一样。

心服口服 服:信服。心里嘴上都信服。指真心信服。

心安理得 得:适合。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心病还须心药医 心里的忧虑或恋念成了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

心小志大 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心坚石穿 意志坚决,能将石头穿透。比喻只要意志坚定,事情就能成功。

心旷神怡 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心如古井 古井:年代久远的枯井。内心象不起波澜的枯井。形容心里十分平静或一点也不动情。

心向往之 对某个人或事物心里很向往。

心急如火 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心明眼亮 心里明白,眼睛雪亮。形容看问题敏锐,能辨别是非。

心宽体胖 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

心如悬旌 形容心神不定。

心去难留 去:离开。心已在别处,难以挽留。

心劳日拙 心劳:费尽心机;日:逐日;拙:笨拙。现多指做坏事的人,虽然使尽坏心眼,到头来不但捞不到好处,处境反而一天比一天糟。

心平气和 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心手相应 形容手法熟练,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

心慌意乱 心里着慌,乱了主意。

心口如一 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一样。形容诚实直爽。

心有余悸 悸:因害怕而心跳得厉害。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心里还害怕。

心灵手巧 心思灵敏,手艺巧妙(多用在女子)。

心之官则思 心:古人以为心是思维器官,所以把思想的器官、感情等都说做心,现指脑筋;官:官能,作用。脑筋的官能就是思维。

心谤腹非 口里不说,心里谴责。指暗地里反对。

心领神会 领、会:领悟,理解。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

心血来潮 来潮:潮水上涨。指心里突然或偶然起了一个念头。

心有灵犀一点通 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比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心神不定 定:安定。心里烦躁,精神不安。

心痒难挠 形容高兴得不知如何才好。

心余力绌 心里想做但力量不够。

心怀鬼胎 比喻藏着不可告人的心事。

心回意转 心、意:心思;回、转:掉转。改变想法,不再坚持过去的意见。

心神恍惚 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形容精神不集中或神志不清楚。

心长力短 心里很想做,但力量够不上。

心慕手追 慕:羡慕;追:追求。心头羡慕,手上模仿。形容竭力模仿。

心无二用 指做事要专心,注意力必须集中。

心拙口夯 心思笨,又不善于说话。

心有余而力不足 心里非常想做,但是力量不够。

心直口快 性情直爽,有话就说。

心腹之交 指知己可靠的朋友。

心照不宣 照:知道;宣:公开说出。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

心心念念 心心:指所有的心思;念念:指所有的念头。心里老是想着。指想做某件事或得到某种东西。

心急火燎 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心无挂碍 挂碍:牵挂。原为佛教用语,指内心没有任何牵挂。

心无旁骛 旁;另外的;骛:追求。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心不两用 谓一个人的心思一时只能专注于一事。

心不应口 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不一致。谓为人虚伪。

心不由意 谓不出于本意。

心长绠短 喻力不从心。

心驰神往 形容一心一意的向往

心驰魏阙 见“心在魏阙”。

心慈面软 心地慈和,拉不下脸面。

心慈手软 心怀恻隐而不忍下手。

心粗胆大 心地粗疏,胆子很大。形容野心勃勃,肆无忌惮。亦作“心粗胆壮”。

心存目想 谓凝目注视,用心思索。

心胆俱碎 见“心胆俱裂”。

心荡神迷 荡:摇动。形容心神不定,难以自持。

心荡神摇 谓神魂颠倒,不能自持。亦谓情思被外物吸引而飘飘然。

心荡神怡 见“心荡神摇”。

心低意沮 情绪消极低沉。

心烦虑乱 同“心烦意乱”。

心烦意乱 烦:烦躁;意:心绪。心思烦躁,思绪杂乱。形容内心烦闷焦躁。

心烦意冗 同“心烦意乱”。

心非巷议 心里不满,而在私下议论。

心腹大患 见“心腹重患”。

心浮气粗 见“心粗气浮”。

心浮气盛 形容人性情浮躁,态度傲慢。

心服首肯 谓心里信服,并点头同意。

心腹之病 同“心腹之疾”。

心腹之疾 指体内致命的疾病。比喻严重的隐患。

心腹之忧 犹心腹之疾。

心腹重患 指严重隐患或要害部门的大患。

心甘情原 非常愿意,没有丝毫勉强。

心孤意怯 谓心虚而胆气不壮。

心贯白日 谓心地与太阳一般光明。极喻坦诚,磊落。

心寒胆落 同“心寒胆战”。

心寒胆战 形容十分惊恐。

心狠手毒 犹言心狠手辣。

心花怒发 犹心花怒放。

心慌撩乱 心里慌张忙乱,心绪混乱。

心慌意急 同“心慌意乱”。

心灰意败 犹心灰意懒。

心灰意懒 灰:消沉;懒:懈怠。灰心失望,意志消沉。形容丧失信心,不图进取。

心灰意冷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心焦火燎 心里急得像火烧着一样。形容十分焦急。

心焦如焚 心里焦躁,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焦灼难忍。

心焦如火 内心焦躁得如着火一般。形容焦灼难忍的心情,亦作“心焦如焚”。

心惊胆颤 见“心惊胆战”。

心惊胆寒 同“心惊胆战”。

心惊胆裂 同“心惊胆战”。

心惊胆落 同“心惊胆战”。

心惊肉战 见“心惊肉跳”。

心旌摇摇 心神不定,情思起伏,就像旌旗随风飘摇一样。

心开目明 犹心明眼亮。

心口不一 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形容人的虚伪、诡诈。

心口相应 想的与说的相一致。

心旷神飞 犹言心境愉悦,飘飘欲仙。

心旷神恬 同“心旷神怡”。

心旷神愉 同“心旷神怡”。

心辣手狠 见“心狠手辣”。

心劳意攘 犹心慌意乱。

心劳意冗 同“心劳意攘”。

心力衰竭 也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心脏因疾病、过劳、排血功能减弱,以至排血量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代谢的需要。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喘息、水肿等。

心领神悟 见“心领神会”。

心灵性巧 心思灵巧。

心领意会 见“心领神会”。

心膂股肱 膂:脊骨。股:大腿。肱: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心、膂、股、肱都是人体的重要部分,比喻亲近得力之人。

心满意得 心中满足,洋洋得意。

心满原足 见“心满意足”。

心忙意急 犹心慌意乱。

心忙意乱 犹心慌意乱。

心摹手追 用心揣摩,追随仿效。

心凝形释 精神专注,达到忘形的境界。

心平气定 心气平定,没有杂念。

心乔意怯 谓心神不定,感到害怕。

心巧嘴乖 心思灵巧,能说会道。

心如刀搅 犹心如刀割。

心如刀锯 犹心如刀割。

心如刀锉 犹心如刀割。

心如槁木 犹心若死灰。

心如寒灰 见“心若死灰”。

心如火焚 心中好象火烧一样。形容焦急万分。

心如金石 犹心如铁石。

心如止水 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

心若死灰 形容不为外物所动的一种精神状态。现多用以形容灰心失意。

心上心下 形容心神不安。

心神不宁 定:安定。形容心情不平静。

心事重重 心里挂着很多沉重的顾虑

心手相忘 极言得心应手。

心术不端 心地不正派;居心不良。

心头鹿撞 见“心头撞鹿”。

心头撞鹿 心里像有小鹿在撞击。形容惊慌或激动时心跳剧烈。

心往神驰 谓一心向往。

心细如发 亦作“心细于发”。极言小心谨慎,考虑周密。

心细于发 见“心细如发”。

心乡往之 对某人或某些事物心里很仰慕。

心雄万夫 形容极有抱负,气概不凡。

心绪如麻 犹心乱如麻。

心逸日休 谓不费心机,反而越来越好。

心怡神旷 同“心旷神怡”。

心慵意懒 情思倦怠,精神萎靡。

心悦神怡 犹心旷神怡。

心殒胆落 形容十分惊恐。

心殒胆破 见“心殒胆落”。

心在魏阙 《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谓臣民心在朝廷,关心国事。魏阙,古代天子和诸侯宫外的楼观,其下悬布法令,因以代称朝廷。

心瞻魏阙 见“心在魏阙”。

猪肝能多吃吗?

1、营养学界推荐吃猪肝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食品与营养卫生教授周韫珍教授说,猪肝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和B族以及钙、磷、铁、锌等矿物质,均属人体所必需且又容易缺乏的营养物质。营养学界经常会推荐大家吃猪肝,特别是对儿童、孕妇、乳母、老年人以及贫血等人群,猪肝一直是首选食物。

2、猪肝不宜食用过多

周韫珍又说,一个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胆固醇不应超过300毫克,而每100克新鲜猪肝中所含的胆固醇竟高达400毫克以上,所以,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最好不要吃猪肝。健康成人,一天吃猪肝不要超过50克。猪肝吃法有讲究周韫珍指出,猪肝作为体内解毒和排泄某些物质的主要场所,猪肝中会积累代谢产生的毒素,分散存在于数以万计的肝血窦中。因此,刚买回的鲜肝不要急于烹调。应将其放在自来水龙头下冲洗10分钟,然后切成片放在水中浸泡30分钟,反复换水至水清为止,以彻底清除滞留的肝血和胆汁中的毒物。浸泡肝脏的水以淡盐水为佳。

她特别强调。为了消灭残存在猪肝里的寄生虫卵或病菌,在烹调时,时间不能太短,至少应该在急火中炒5分钟以上,使猪肝完全变成灰褐色,看不到血丝才好。切不能贪图口感爽脆缩短加热时间。

猪肝为什么不能多吃?

吃多了有还健康,胆固醇会升高。

猪肝为什么不能多吃:

肝脏是动物体内储存维生素A的重要器官,100克猪肝中约含有5000微克维生素A。而维生素A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就是维持眼角膜的正常结构,维持视网膜的正常功能,对于保护正常视力有重要作用。如果缺乏维生素A,会出现干眼症、夜盲症等症状。所以,对于缺乏维生素A的人来说,猪肝的确可以较快地补充维生素A,对于维持视力健康有一定作用。

不过,维生素A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维生素A是脂溶性的,不易从身体中排出,摄入过量时可能带来毒性,可能导致骨骼生长异常,对孕妇的影响更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男性的每日维生素A推荐摄入量是800微克,成年女性是700 微克,转换成猪肝的重量,大约在14~16克。

但猪肝并不是补充维生素A的唯一膳食途径。其实,很多绿色、**和橙**的蔬菜和水果中都富含类胡萝卜素,其中部分类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具有维生素A活性,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其中维生素A活性最高、食物中含量最多的就是Beta胡萝卜素了。对于我国大多数居民来说,Beta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主要膳食来源。

植物性的维生素A源,即胡萝卜素,没有维生素A的毒性,相对来说更加安全,更有利于健康。

过多食用猪肝有风险

动物肝脏是动物体内重要的解毒和代谢器官。猪肝可谓猪体内最大的“解毒器”和毒物“中转站”,进入体内的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兽药、农药等都是在肝脏中经过代谢、转化、解毒并排出体外。当肝脏功能下降或有毒有害物质摄入较多时,肝脏就会蓄积这些有害物质。

调查发现,猪肝中重金属镉与铅的含量较高,分别为0.149毫克/千克和0.703毫克/千克,均超出我国食品卫生标准,不宜多吃。

除了重金属,猪肝往往也存在更高的兽药残留。成都有丹查发现,市售动物制品中,猪肝中兽药残留较高,虽然大多并没有超标,但是相比猪肉、牛肉等还是比较高的。总体来说,猪肝、猪心等动物内脏的毒素往往是偏高的。

此外,猪肝的胆固醇含量也很高, 100克猪肝的胆固醇含量为288毫克。胆固醇摄入过高,尤其是低密度胆固醇摄入过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为健康考虑,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胆固醇含量应不超过300毫克。总之,为了所谓的“明目”效果而吃大量的猪肝,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常吃猪肝对身体有害吗?

猪肝好吃但不能多吃

许多人喜欢吃猪肝,但要讲究科学。

有关专家测定,一般猪肝中分散残存著不少有毒血液,有的毒物可以万计为单位。这样,若猪肝不经认真长时间反复冲洗,就“嫩爆”、“鲜渗”,对人体健康是不利的。它不仅可以诱发白血病等顽疾,还可以导致癌变而致命。

当然,这绝非让人谈猪肝而色变,只要在吃前认真冲洗,再浸没1~2个小时,就可去掉散存于肝血窦中的毒物和毒汁,可安全食用。如果立等进食,可将肝切成几块置于盆中轻轻拍洗,再置于网中在自来水龙头下冲洗干净。

另外,在烹调中,不可追求“快炒急渗”,不可以烹食鲜嫩“落锅即起”,这样会保存猪肝中病源和虫卵的生命而伤害自身。烹调时,时间应尽量长一点,以确保食用安全。实验还证明,科学洗烹猪肝,并不会损失其中营养。

参考资料:

ccldok/...1

经常吃猪肝对人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吃猪肝既有好处也有坏处

肝脏是动物机体中最大的解毒器官

猪从出后到屠宰中间用了不少的药物来治疗一些疾病,还有疫苗的注射。大量的药物残留都集中在肝脏上,体质差的人海了以后容易出现食物中毒或者过敏现象。

但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锌”元素,能促进骨格的生长发育。不过这种元素可用花生米来代替

所以说最好是不要吃肝,包括所有动物的肝脏

功效 : 猪肝营养丰富,其中铁的含量为猪肉的18倍多,蛋白质含量也远高于瘦肉,因此是

滋补气血的佳品,可防治视力模糊两目干涩,夜盲及目赤等眼疾。幼儿常吃猪肝,

可使眼睛明亮精神充沛

猪肝的营养含量是猪肉的10多倍,动物肝中维生素A的含量超过奶、蛋、肉、鱼等食品能保护眼睛,维持正常视力,防止眼睛干涩、疲劳。

除此之外,补充维生素B2,维持健康的肤色,维持正常生长和生殖功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反应,抗氧化、防衰老。

猪肝含丰富的蛋白质及动物性铁质,是营养性贫血儿童较佳的营养食品。它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有助于幼儿的骨骼发育.

猪肝富含维生素A、C,每百克含维生素A10000单位,含维生素C20毫克。此外,还含蛋白质、脂肪、硫胺、核黄素及钙、磷、铁等矿物质。这些营养成分不仅对养生健体有益,更重要的是它具有补血补铁、补肝明目的作用。

会有一些病毒,烹饪前用淡盐水浸泡一段时间在拿出来吃。

经常吃猪肝好吗?

肝脏是动物机体中最大的解毒器官猪从出后到屠宰中间用了不少的药物来治疗一些疾病,还有疫苗的注射。大量的药物残留都集中在肝脏上,体质差的人吃了以后容易出现食物中毒或者过敏现象。但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锌”元素,能促进骨格的生长发育。不过这种元素可用花生米来代替所以说最好是不要吃肝,包括所有动物的肝脏功效: 猪肝营养丰富,其中铁的含量为猪肉的18倍多,蛋白质含量也远高于瘦肉,因此是滋补气血的佳品,可防治视力模糊两目干涩,夜盲及目赤等眼疾。幼儿常吃猪肝,可使眼睛明亮精神充沛猪肝的营养含量是猪肉的10多倍,动物肝中维生素A的含量超过奶、蛋、肉、鱼等食品能保护眼睛,维持正常视力,防止眼睛干涩、疲劳。除此之外,补充维生素B2,维持健康的肤色,维持正常生长和生殖功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反应,抗氧化、防衰老。猪肝含丰富的蛋白质及动物性铁质,是营养性贫血儿童较佳的营养食品。它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有助于幼儿的骨骼发育.猪肝富含维生素A、C,每百克含维生素A10000单位,含维生素C20毫克。此外,还含蛋白质、脂肪、硫胺、核黄素及钙、磷、铁等矿物质。这些营养成分不仅对养生健体有益,更重要的是它具有补血补铁、补肝明目的作用。会有一些病毒,烹饪前用淡盐水浸泡一段时间在拿出来吃。

猪肝是不是不能多吃啊?

肝它本身就是解毒功能的,多多少少会留下毒素,一个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胆固醇不应超过300毫克,而每100克新鲜猪肝中所含的胆固醇竟高达400毫克以上,所以,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最好不要吃猪肝。健康成人,一天吃猪肝不要超过50克。

猪肝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和B族以及钙、磷、铁、锌等矿物质,均属人体所必需且又容易缺乏的营养物质。营养学界经常会推荐大家吃猪肝,特别是对儿童、孕妇、乳母、老年人以及贫血等人群,猪肝一直是首选食物。

猪肝作为体内解毒和排泄某些物质的主要场所,猪肝中会积累代谢产生的毒素,分散存在于数以万计的肝血窦中。因此,刚买回的鲜肝不要急于烹调。应将其放在自来水龙头下冲洗10分钟,然后切成片放在水中浸泡30分钟,反复换水至水清为止,以彻底清除滞留的肝血和胆汁中的毒物。浸泡肝脏的水以淡盐水为佳。

为了消灭残存在猪肝里的寄生虫卵或病菌,在烹调时,时间不能太短,至少应该在急火中炒5分钟以上,使猪肝完全变成灰褐色,看不到血丝才好。切不能贪图口感爽脆缩短加热时间。

经常吃猪肝对人身体有损害吗?

楼上的已经说得具体了。猪肝不要经常吃,毕竟有害,一周一两次就够了。是补血的,对眼睛也好。

大家都知道猪肝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营养保健功能,是最理想的补血佳品之一。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和维生素B族以及钙、磷、铁、锌等矿物质是人体所必需又容易缺乏的营养物质。吃猪肝有明目补血、护肝养颜和防治夜盲症的食疗保健作用。

这里主要向大家推荐4款猪肝汤的健康煮法,补血养颜,让每个爱美的mm在秋天拥有好气色,眼睛更雪亮。

一、麻油番茄猪肝汤

调味料:麻油3汤匙;米酒半汤匙;盐适量。

做法:

1.猪肝用水冲净切片,用冷水或淡盐水浸泡30分钟,至水清,中间换水2~3次;捞起用少许盐、生粉和生抽腌好备用;

2.番茄洗净,每个切6瓣;

3.葱和香菜洗净,分别切末;

4.热锅放3汤匙麻油,下姜片爆香,放切好的葱白略炒,再加入番茄片一起拌炒,倒入6碗水烧开,下猪肝和米酒煮至猪肝熟,下盐调味,撒入葱青和香菜即可品尝。

功效:

补肝养血、促进子宫恢复。

二、菊花猪肝汤

材料:猪肝250克,鲜菊花10朵。

做法:猪肝洗净,切薄片,用清水浸泡至水清,用适量生粉、油和盐腌10分钟;鲜菊花洗净,取花瓣。先将菊花放入清水锅内煮10分钟,再放入猪肝,煮至猪肝熟下盐调味即成

功效:有滋养肝血,养颜明目功效。

三、韭菜猪肝汤

材料:猪肝250克、韭菜200克、姜3片。

做法:猪肝洗净,切薄片,用清水浸泡至水清,用适量生粉、油和盐腌10分钟;韭菜去根切段;将适量清水和姜片放入煲内烧开,放入韭菜和猪肝滚熟,下盐和鸡粉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养肝补血,助益阳气。

四、菠菜猪肝汤

材料:猪肝250克、菠菜200克、姜3片。

做法:猪肝洗净,切薄片,用清水浸泡至水清,用适量生粉、油和盐腌10分钟;菠菜择洗干净,焯水(去涩味)后捞起切段;将适量清水和姜片放入煲内烧开,放入菠菜和猪肝,滚熟后下盐和鸡粉调味即可。

功效:生血养血,润燥滑肠。

小贴士:

如想汤水更香浓,可将番茄多煸炒片刻至出汁。

不过也有不少人嫌猪肝一股腥气很难除掉,而且怕猪肝不熟时容易煮老,失去滑嫩的口感,于是坊间有不少处理猪肝的“秘笈”,如用盐水浸泡“排毒”,加米酒或牛奶腌制可去腥等等。

这里给大家介绍台湾名厨阿基师的方法,教你如何煮出滑嫩猪肝:首先要用流动水冲洗,切片后充分浸泡后捞起,倒入适量酸奶搅拌均匀,腌5分钟,让酸奶的乳酸去除猪肝腥味,然后冲净,沥干水分;再用淀粉均匀沾裹肝片,以锁住猪肝的营养又保留滑嫩;将猪肝放入90摄氏度的汤锅中汆烫5分钟捞起,放入冷水中搅拌降温,让猪肝不因后热而老化,也能去除血水杂质。经过这样处理的猪肝,不论滚汤或是炒制都很滑嫩爽口,而且汤水清透、炒菜不糊。

猪肝能多吃吗,吃多会不会有什么不好?

猪肝不宜多吃,里面的脂肪及胆固醇含量特别丰富,三高人群尽量少吃或不吃。不过猪肝口感清香鲜美,一般适量食用有补血活血健脾养胃的功效。教你做好吃的炒猪肝做法

1.蒜瓣去皮备用

2.猪肝洗净,沥水切片、加盐、黄酒拌匀,进行腌制

3.薄皮青椒洗净切片、白菜杆斜切片

4.干锅小火,将锅预热,入油

5.油微热倒入猪肝

6.晃动锅,猪肝可滑动时加蒜瓣

7.加盐和糖,加生抽,加点水,炒匀,加盖转中火焖

8.焖至猪肝熟了,加入白菜杆、青椒片,大火翻炒,青椒变色,加一勺熟猪油,继续翻炒,猪油融化

9.关火,撒味精,炒匀,装盘,上桌

儿童可以多吃猪肝吗?

首先看看猪肝的营养成分。每100克猪肝含有蛋白质21.3克、铁25.0毫克、维生素A 8700国际单位。与100克的肥瘦猪肉比较,后者的蛋白质为9.5克、铁1.4毫克、维生素A为零。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基础,儿童体格的增长,器官功能的发育等生命活动都是以体内组织蛋白质的合成与积累为基础的。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原料,可起到治疗和预防的作用。维生素A与眼睛的正常视力有密切关系;与体表和体内的上皮细胞的形成和功能有关;又与糖蛋白的合成有关,免疫球蛋白也是糖蛋白的一种,缺乏维生素A后,可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

由上所述,可见猪肝确实是儿童所需要的营养食品。但烹调方法要注意小儿的消化能力,如婴儿吃可以做成肝泥,幼儿可吃卤猪肝、溜肝尖等。猪肝虽好也要适量吃,每周吃23次即可。如同时也服鱼肝油,要注意剂量,防止维生素A过量。

看了上面的介绍,我要告诫各位家长,买猪肝的时候千万不要买多啊,就算买多了也不要煮那么多,因为小孩子都是喜欢吃这东西的。

猪肝可以每天吃吗?一天吃多少算合理?

婴幼儿每天食猪肝的量,4~5克左右,一周20克左右;成人每天食猪肝量为10克左右,一周50克左右。可以每天吃,也可以每周吃3次左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5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