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注意!国家发改委发一级预警!养猪面临一大利好、两大危机!

元宵已过,猪价却持续低迷!随着亏损的不断扩大,不少养猪人对今年猪价的信心越来越低,毕竟全国能繁母猪高达4390万头,超过正常保有量290万头!但国家发改委也正式宣布,即将启动猪肉收储!并且根据目前猪市动向,养殖户也将迎来重大利好。

注意!国家发改委发一级预警!养猪面临一大利好、两大危机!

国家发改委发布一级预警春节后,全国猪价毫无意外的持续下跌。

一周前,国家发改委才发布猪粮比价进入过度下跌二级预警,准备收储冻猪肉为市场托底;没想到2月6日全国就迎来了真正的猪粮比价一级预警,国家发改委也正式宣布要启动收储,提振生猪市场行情!

2月6日,国家发改委消息——1月30日~2月3日当周,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4.96∶1,进入《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确定的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启动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并指导各地同步收储。

这意味着,猪肉收储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当中,不久后就会落地到市场。

从以往猪肉收储的经验来看,有关部门一次性收储的总量不会太大,但对于市场依旧有一定的提振作用,尤其是收储前后两天可以看到猪价小幅回暖,建议养殖户要把握时机适时出栏。

因为随着元宵节一过,就意味着春节假期彻底结束,全国绝大部分务工人员都已返岗工作,餐饮业也迅速恢复,此时此刻的猪价低迷,绝不仅仅是大家对猪肉的渴望度不高,毕竟在外吃饭猪肉依旧是最常见的荤菜!更大原因,还是在于去年末存栏大猪依旧在消耗当中。

因此养殖户要注意的是,随着未来收储落地,猪价小幅反弹,千万不能继续压栏,以为猪价会就此步步回升!压栏的产能已经整体延长了猪价回暖期限。

不少养殖户认为,猪价跌至谷底不可怕,最怕的是猪价一直在“磨底”,这会导致本该去产能的猪场持续硬扛,而增加整个供应市场的负担,导致猪价低迷期延长!而根据有关部门的监测,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生猪养殖头均亏损为274.52元。

并且在头均亏损近300元的背后,要看到掌握大产能的集团猪企成本优势明显,注定有一部分猪场亏损更高!据读者反馈,众多中小猪场及散户的亏损在500元/头以上!

但养殖户也不必惊慌,生猪产业自有其周期运转,低迷行情中也潜藏着盈利机遇,未来随着我们战胜“两大危机”,自然将迎来“一大利好”!

战胜两大危机第一,气候深刻的影响着农业发展,对于畜牧业来说也同样如此!2023年2~3月已经迎来了倒春寒,一周前,部分地区的温度甚至出现了“一夜变天,暴跌20℃”!

倒春寒带来的温度骤降,很容易导致仔猪腹泻或其它症状,最终使得仔猪健壮水平下降,影响其整体生长性能!但必须要注意的是,虽然此时猪价低迷,可现阶段的仔猪养大后也要到2023年下半年,届时大概率会迎来猪价上升期,因此养殖户一定要高度重视,战胜眼前的“低温危机”,保住小金猪。

第二,2022年俄乌形势影响了全球粮价,而就在约两周前俄罗斯空袭了乌克兰重要粮港,双方紧张气氛不减,对全球粮食贸易潜藏着危机!

此外,乌克兰农业生产者联盟本身也表示,由于农民缺钱和停电,2023年乌克兰的玉米播种面积可能下降30%~35%。

乌克兰行业官员表示,2023年乌克兰谷物产量预计下降,可能导致国内供应短缺,引发有关出口禁令的讨论。

也就是说,乌克兰身为全球重要的“粮仓”之一,在2023年依旧有产粮出口方面的危机;而且对于欧美的粮食大厂商来说,他们“炒作粮食危机,哄抬粮价”的意愿强烈,很难保证他们不会在2023年重复这一手段。

不过,危机中总是伴随着发展机遇,一方面饲料产业正加速推动“减量替代”,务求使得饲料成本对冲粮价危机的能力更强!另一方面,国家也正在大力扩宽玉米进口渠道,减少从一些喜欢“哄抬物价”的国家进口,转向新合作、新渠道。

据报道,我国目前持有370万吨美国玉米的合同,将于2022/23年度交付,同比去年大幅减少70%!而海关数据也显示,2022年10月和11月,美国每月向中国出口玉米仅约60万吨左右,创下两年来最低月进口量。

并且到了2023年1月,随着第一艘货轮运载巴西玉米到港,正式意味着我国与巴西在玉米贸易上深度合作双赢开始。

其实早在去年5月,我国就与巴西重新签订了《植物检疫议定书》,并在11月初更新了136家巴西玉米出口商名录。

当然,如果国际形势推高粮价,那么总之还是会影响到饲料价格,只是程度轻重的问题!因此对于养殖户而言,要看到国家会尽可能保障与稳住玉米价格,但同时咱们自身更要做好“增效降本”,应对可能出现的成本挑战。

一大利好除了上述两大危机以外,其实不少养殖户也面临着一大利好。

随着当前仔猪价格不断走低,但仔猪市场的行情却依旧低迷,很多人还处于观望状态。

这体现出大家对后续行情的谨慎,从行业大势上来看,这也是健康发展的体现!

不过就猪市行情来看,当前全国仔猪均价约33.5元/公斤,对广大需要外购育肥的养殖户来说,确实是一种利好,因为此时购入一头10公斤仔猪仅需335元!并且观察仔猪价格曲线不难发现,后续仔猪价格还有小幅下跌空间,随后就会触底反弹!

笔者分析认为,此时外购仔猪在成本上有优势,而育肥5个月后出栏的话,可能正好遇上猪价上升期!这是重要的行情利好。

除此之外,养殖户要注意一个讯号,那就是仔猪的回暖节奏会稍快于肥猪,也就是说在未来生猪价格磨底的情况下,我们如果看到仔猪价格强力回暖,基本可以判断猪价也即将回暖。

其实对于猪价变化,最大的不利因素并非产能,而是情绪!养殖端情绪因素的影响,导致猪周期规律紊乱,很多养猪老手都难以把控猪价变化。

所以说对于行情一定要保持敬畏心理,无论您持有哪种观点,看涨还是看跌,在经营操作上都要谨慎与适度,同时要有一定的逆大流心理!

所有人都认为对的行情,很可能就是陷阱........

生猪养殖场最高补助500万,养猪都有什么风险?

最近一个月,饲料不断传出涨价的消息,养殖成本持续拉升。

好在最近猪市行情不错,全国大多数地区猪价都达到了13-14元/斤,养猪利润可观。

但是,饲料涨价可不止在行情好的时候出现。

今年3-4月猪市行情低谷,饲料也经历了几波涨价潮。

那个时候可谓是“雪上加霜”。

可以说,不论行情好坏,养猪业都面临着挑战。

原料价格上涨,养猪成本上升

先说一个行业共性问题,养殖成本上涨。

猪好多数据监测显示,2022年1月1日,全国豆粕均价为3710元/吨,而2022年10月19日,全国豆粕均价涨到了5557元/吨。

短短10个半月的时间,国内豆粕均价上涨了1847元/吨。

机构分析称,豆粕每上涨100元/吨,直接拉动养猪成本上涨0.09元/公斤。

按照这种计算方法,年初到现在,光受豆粕带动,一头10公斤的仔猪长到110公斤,养殖成本就直接增长了166.23元。

以上只是单说了豆粕对养猪成本的影响。

而实际上,玉米、小麦等价格波动也会给成本带来影响,只是这些原料价格短时间内波动不大,也就很少被提及。

当然,农业农村部正在加速推进低蛋白低豆粕日粮方案,以减少豆粕价格对养殖成本的影响,但这还需要时日,短时间内难改养猪成本上涨的局面。

降本增效依然是重中之重。

养猪成本上涨也关联着卖不卖猪的问题。

业内预期过于一致:卖猪or不卖猪?

每年的11-12月是猪肉消费旺季,业内对于此时段的猪价预期相当高,今年也不例外。

但例外的是,今年9月猪肉开始放储,单月放储量20万吨,创下新高。

这才10月,还没到消费高峰,猪价已经达到了历史高价14元/斤,这是除2019-2020年特殊时期之外的同期超高价格。

此时养猪户最纠结:现在的猪,卖还是不卖?不卖,猪到了一定体重长得慢,而养殖成本在上涨;卖,后续如果再有高价,会感觉自己“亏大了”。

从这一路上涨的猪价来看,还是有大部分养猪户选择压栏。

而这压栏操作也使得官方频频发布预警。

10月9日,国家发改委消息:国内生猪产能总体合理充裕,后期生猪价格不具备持续大幅上涨基础。

10月1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当前猪价过快上涨,是市场出现了非理性的过度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等行为。

专家认为后期生猪价格存在下行风险,建议养殖户及时出栏生猪。

10月19日,国家发改委再发消息:10月10~14日当周,36个大中城市精瘦肉零售价格周均价比去年同期上涨超过40%,进入过度上涨一级预警区间,国家将投放今年第6批中央猪肉储备。

可以看出,官方在全力引导市场出栏和加大猪肉供应,保障猪市稳定!但是,由于业内预期过于一致,部分养殖户还是坚定等行情,市场目前稳价效果并不明显。

那压栏和二次育肥真的能等来持续的高价吗?

市场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是,11-12月或将出现集中出栏带来的行情回落局面。

9月二次育肥和10月压栏的猪源,都将集中在11-12月出栏,加上12月养殖场一般有年底冲量操作,2023年春节时间较早,市场出栏压力偏大。

而且由于今年猪肉价格相比去年偏高,腌腊灌肠消费或会随之减少。

叠加经济形势及疫情影响,猪肉消费可能不达预期。

第二种是,看好今年后两个月猪价。

根据机构的观点,当下猪肉消费低迷,但猪价却连续上涨,说明市场供应紧张。

从母猪用具、饲料、疫苗等多组数据分析,猪市前期的产能去化是足够充分的,今年冬至猪价或有惊喜,而且这一轮的景气周期有望维持到明年8月。

至于年底猪价能不能再冲高,谁也不能完全确定。

大家应该要结合自身实力,对压栏这件事作出合理判断。

综合来说,豆粕价格的上涨让养猪成本再度高升,但当前压栏惜售现象明显,对于养猪人来说,追求高位行情无可厚非,不过盲目随大流可能会落入圈套。

按8元/斤成本,14元/斤猪价计算,一头240斤的猪,利润可以达到1440元,稳妥还是冒险,就看个人的选择了。

另外,官方多次提醒,当前生猪产能充足,后续猪价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础。

那说明14元/斤的猪价已经基本接近顶点价格,你会选择什么时候卖猪呢?

养猪并不是我们认为的那么简单,这里面还是有很多的风险的,生病的风险,市场的风险,还有成本的风险都是必须考虑到的。

每次猪价上涨,都会有一批人跃跃欲试,包括一些外行,都想加入这个行业。中小养殖户所不知道的一个事实是,这几年来,话语权其实一直操纵在几家大型屠宰加工企业手中。如今在补栏成本较高的情况下,继续盲目地扩大规模是不明智的。根据自己猪场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存栏结构即可。

疫病风险。这种风险,来自行业内部。从2006年起,高热病、5号病、仔猪腹泻等等疫病相继肆掠,不但令许多养殖企业和养殖户损失惨重,也极大改变了猪价周期与价格走势。目前,行业中已经形成共识,疫病是决定猪价的首要因素。

成本风险,由于玉米、豆粕等饲料不断涨价,导致养殖成本攀升,利润空间下降。通过功能微生物发酵剂的使用,可充分利用各种动物粪便、秸秆、农村作物的副产物等,发酵成发酵饲料,替代部分全价料,可在保证猪只正常生长的同时降低饲料成本15%左右。另外,利用干撒式发酵床养猪也可降低饲料成本,每头猪大约可节省饲料100斤左右。由于发酵床养猪不用冲圈清理粪便,还可节省水费和劳力费。

市场风险。这个风险,也主要来自行业内部。如果市场大环境不好,单个的企业老板再怎么牛逼,也很难逆势反弹。从投入上考虑,养殖业存在种猪、饲料原料、工人工资、土地租金、电力费用等成本,虽然各企业有差距,但总体而言,标准化的猪场成本相差不会太过离谱,否则就是某个猪场管理者能力有问题了。

养猪之前,一定要学好养猪的技术,想在养猪过程中才积累经验的,通常都是钱的教训。养猪真的很辛苦,寝食难安,猪生病了,大家都睡不着,猪价下跌,也跟着忧心,养猪真的是一种风险高的投资。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5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