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的水质有什么要求?
观赏鱼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水质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鱼儿的寿命健康。那么,什么颜色的水会更适合养鱼呢?怎样的水才能被称之为“好水”呢?为此,作为一名资深的养鱼者,一定要懂得如何观察水质的颜色,辨别水质的好与坏。
从专业科学的角度来看:
1.当水呈现褐色的时候,就表示水中的腐殖质比较多,此时的水是呈酸性的;
2.当水质环境呈现淡红色的时候,就代表水中的溶氧量比较低,浮游植物少而水蚤则比较多;
3.当水变成黄绿色的时候,此时水环境中的浮游植物是比较多的,特别是硅藻多,而绿藻则比较少。
如果,你的水是无色透明的,那这一般多为纯净水。作为一名专业的养鱼者,一般不会直接用这种水来养鱼(比如说,纯净的自来水,井水,这些都不能直接用来养鱼哦。)。
曾经有网友总结过:当水变成茶褐色、黄绿色、草绿色、青色的时候,这是比较适合养鱼的时候。反之,如果水环境呈现蓝绿色、灰**、淡红色的时候,这都是不适合养鱼的时候。
水质要求清洁,应对鱼池进行清整消毒,每平方米水面用0.2千克生石灰,均匀泼洒全池。消毒后清洁水灌满全池。在放养时鳝苗运输容器中的水温与鱼池中的水温不能相差过大(3-5℃)。
水质需要一定营养物质,其生长的适宜水温是15-30℃。水温低于10℃时停止摄食,进入冬眠;水温开至15℃以上,开始正常捕食;当水温超过30℃时,钻入洞穴度夏。
扩展资料:
黄鳝的价值:
为经济性食用鱼,一般以活鱼贩售,市场上的黄鳝多是人工养殖,以南部养殖较多。在台湾多以切片油炒食之;在华人地区视为补血强壮剂。黄鳝肉嫩味鲜。营养价值甚高。
每1百克鳝鱼肉中蛋白质含量达17.2-18.8克,脂肪0.9-1.2克,钙质38毫克,磷150毫克,铁1.6毫克;此外还含有硫胺素(维生素B1)、核黄素(B2)、尼克酸(维生素PP)、抗坏血酸(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
黄鳝不仅为席上佳肴,其肉、血、头、皮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黄鳝有补血、补气、消炎、消毒、除风湿等功效。黄鳝肉性味甘、温,有补中益血,治虚损之功效,民间用以入药,可治疗虚劳咳嗽、湿热身痒、肠风痔漏、耳聋等症。
百度百科—黄鳝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6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