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猪场环境的措施有哪些?
猪场环境取决于生产工艺、场址选择、场地规划布局、猪舍建筑设计、饲养管理设备选型配套、粪便污水处理和利用、兽医卫生防疫等,不仅对猪群生产力、健康和产品品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也与周围环境相互影响,必须因地制宜、考虑建筑设备投资和能源消耗,采取综合措施。
(1)采用合理生产工艺
猪场生产工艺包括猪群组成和周转方式、饲养方式、饲养密度、清粪方式、饮水方式、饲喂方式等。生产工艺的确定除考虑畜牧兽医技术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外,还应有利于防疫和环境改善,如采用全进全出的转群制度和相应的猪舍建筑或专业场设置;采用干清粪方式和相应的设备等。
(2)改善场区环境
新建场场地应与居民点、工厂、其他牧场、交通干线保持一定的卫生间距;场地规划应区分为场前区(生活、行政、生产附属用房)、生产区(各种猪舍)和隔离区(病猪隔离舍、粪便污水及病死猪处理设施等);场内道路应净、污分设;规划出隔离、防风、行道、遮阳等绿化地;猪舍布置应考虑防疫、生产联系,并保持适当间距,采用多点式专业场工艺时,各分场应相距3千米以上;设置消毒、淋浴、更衣、种猪展示、外销猪装运等设施。
(3)猪舍环境调控
舍内环境调控应遵循既要保障猪群生产和健康的基本要求,又尽量减少建筑、设备投资和能耗的原则。
①要通过改善场区环境和加强饲养管理来改善舍内环境,不应单纯依靠猪舍建筑和通风、供暖、降温等环境调控设备。
②充分考虑猪的适应能力并给以适当的锻炼,不要盲目追求环境参数标准。
③尽量利用自然环境的有利因素和时段(如春秋季节、夏季夜晚的温度和冬季白天的太阳辐射等),实行自然和人工设备调控相结合。
④尽量进行猪体周围局部环境的调控和供暖、降温、通风、排污的综合调控。如采用管道正压机械通风,既可实现空气加热、降温、除尘、消毒等处理,并将处理过的空气送至猪体周围,潮湿、污浊空气自然被排出舍外,又克服了负压通风存在的冬季进风端冷、出风端空气污浊,通风必须关窗不能利用自然有利条件等弊端,还可大大降低分别设通风、供暖、降温等设备的投资和能耗。
一猪场的基本区域,猪场在总体布局上至少应包括几个功能性区域。即:生产区、生产辅助区、管理与生活区。
1、生产区:包括种猪舍、各种类型的生产车间、消毒室、消毒池、药房、兽医室、出猪台、病死猪处理室、隔离舍、维修室及仓库、值班室、粪便处理区;
2、辅助区:包括饲料厂及仓库、水塔、锅炉房、屠宰加工厂、车库等;
3、管理与生活区:包括办公室、食堂、职工宿舍等;
二、规模化养猪场主要技术设备猪在繁殖、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对环境条件有不同的要求。工厂化养猪就是利用现代技术设备,创造良好的小气候环境条件。为此,就必须有成套的养猪设备和合理的生产设施等。特别应注意设备、设施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集成化。养猪配套设备是养猪设备的配套使用设备,包括高培保育床,母猪产床,单体定位栏等。生猪生产特别是生猪规模养殖业之所以出现大起大落,关键在于没有建立稳固的种猪繁育基地。养猪配套设备母猪产床设施的不完善,当生猪生产达到一定规模、生猪产品市场过剩时,就会出现的两种现象迫使生猪养殖跌入低谷。建议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投资建立生猪良种繁育试验基地,完善养猪设备母猪产床设备体系,提高供种能力。同时,要加大对畜牧兽医技术的投入力度,保障全市畜牧业的稳健发展。猪栏
①公猪栏与配种栏可采用待配母猪与公猪分别相对隔通道配置;
②母猪栏:以大小相结合的群养,并有群外运动场较好;
③产仔栏:产仔栏又称母猪产床,采用高床母猪产仔栏,这种栏设在离地面20CM高处。金属网上装有限位架、仔猪围栏、仔猪保温箱、饮水器、母猪食槽和小猪补料槽、漏粪地板等组成;床底采用金属丝网编织漏粪地板和塑料漏粪地板可选,高培保育床边框采用金属丝网和40角铁焊接而成,料箱为1.2mm钢板结构,高培保育床常用规格为:1800*2200*1000mm,1700*2200*1000mm。
④保育栏和育成栏:我国广泛采用高床网上保育栏,它能给小猪提供一个清洁、干燥、温暖、空气清新的生长环境。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6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