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茬虾养殖模式应掌握哪些技术关键?
多茬虾养殖,是指一年内饲养2~3茬青虾和热带虾的养殖模式。青虾一年内有两个生长高峰期,一是上半年的4、5月;二是下半年的8、9月,多茬虾的养殖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它是目前提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该模式水体利用率高,单产水平高,经济效益好。要搞好多茬虾的养殖,关键是安排好养殖茬口和苗种衔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并按照相应的技术操作要点进行。
(1)茬口衔接
该模式一般通过塑料大棚培育罗氏沼虾或南美白对虾早繁苗,5月下旬移入室外养殖,通过强化培育,8月初开始上市。8月中旬养一茬秋虾,12月至翌年的5月再养一茬春虾,一年之内养三茬虾。
(2)塘口条件
多茬虾养殖的虾池面积以5~10亩为宜,形状为长方形,东西向,池坡比为1∶2.5,池底平坦,池埂厚实,不渗漏,水深1.5~2米,池底中央设有集虾沟。同时,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符合国家规定的养殖用水标准,进排水系配套,配备增氧设施。
(3)苗种要求
搞好多茬虾的养殖,苗种配套很重要,必须按时间要求衔接好。冬、春季养青虾,以放大规格虾种为主,一般为3厘米左右的虾种,每亩可放1.5万~2万尾;夏、秋季养青虾,放养虾苗为当年培育,规格要求2厘米左右,每亩可放4万~6万尾。罗氏沼虾或南美白对虾为规格0.8~1.2厘米的虾苗,每亩可放4万~5万尾。放养的虾苗种都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活力强。
(4)饲养管理
多茬虾养殖的特点是,养殖的时间短,换茬快,因而搞好饲养管理十分重要。一是饵料质量好,适口性好,日投饵量、投饵方法和投饵次数,均可参照池塘主养青虾进行,确保青虾吃饱吃好;二是要搞好水质管理,重点是增加换水次数,适时增氧,科学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好水质,确保虾池水质处于肥、活、嫩、爽状态;三是加强管理,坚持每天巡池检查,做好虾池环境的维护等工作。(5)捕捞销售
搞好养殖虾的捕捞销售,实现增产增收,是开展多茬虾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一是要做到按茬口需求组织上市;二是要搞好茬口衔接必要的暂养管理。多茬虾的养殖,茬口安排紧,到时就得干池起捕。因而,起捕上来的虾要妥善安排暂养,及时上市。
芽孢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及其产品现状
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无公害水产品,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养殖户的收入,又可以保护水生态环境。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要点,包括产前、产中、产后等一系列环节,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产地环境要求?;选择和保持无公害水产养殖环境是无公害养殖的前提,包括大气环境质量、渔业水域环境和渔业水源水质。其中,大气环境中的悬浮颗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氟化物等四种污染物的浓度要在限定量以下;水域环境要求渔业水域土壤中汞、镉、铜、砷、铬、锌等含量低;渔业水源水质要求水质的感官标准即色、嗅、味(不得使水产品带有异色、异嗅、异味)。
培育和选用健康苗种;?用于繁殖的亲本必须来源于原良种场,质量符合相关标准。生产条件和设施应符合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苗种质量须经具有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检验检疫。控制适宜的养殖密度;合理的放养密度是无公害水产养殖的重要内容。超负荷养殖易引起养殖环境恶化,疾病爆发蔓延,水产品质量下降和商品率低等问题。养殖密度必须严格控制,确保良好的养殖环境。提供优质的饵料;饵料营养是无公害水产养殖的物质基础,合理地选择饵料品种,科学地投喂是无公害水产养殖的关键环节。提倡使用配合饲料。使用新鲜杂鱼,应及时投喂,确保鲜度;使用冷冻杂鱼,应严格控制解冻时间,避免在阳光下暴晒致使腐败变质。合理使用渔药?;疾病预防和合理使用渔药是无公害水产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用药应使用“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毒性小、副作用小、用量小)的渔药。准确计算药量,合理施放。在充分了解常见病及其流行的基础上,做好积极的预防工作,必须合理使用渔药,避免残药对水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
随着高密度水产养殖的普及,投喂量的增加,池塘中有机物积累问题日益突出,具备超强有机质分解能力和抑菌能力的芽孢杆菌成了调节水质和底质的常用投入品。面对鱼目混杂的巿场现状,作者据其从业经验给出若干购买指南,以期为养户带来帮助。
芽孢杆菌(bacillus)是细菌的-科,生命力强,分布广,目前可利用的芽孢杆菌有枯草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等。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主要是枯草芽孢杆菌,其可以直接应用于养殖水体或添加到饲料中使用,而最广泛应用的是作为水质改良剂。
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短杆状、无荚膜能运动的革兰氏阳性细菌,严格好氧,是我国农业部正式批准使用的益生菌,其耐酸、耐盐、耐高温,能强烈分解碳系、氮系、磷系、硫系污染物,分解蛋白质和复杂多糖,对水溶性有机物分解也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以与养殖环境中的有害藻类及水产致病菌竞争,形成优势种群,抑制有害藻类及水产致病菌,芽孢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随着枯草芽孢杆菌类产品巿场需求越来越大,巿场上各种产品也鱼目混杂。特别是在巨大的商业利益诱惑下,很多厂家不择手段,致使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危害了微生态制剂在水产中的应用。所以,养殖户选择枯草芽孢类产品时,要学会分辨产品好坏。笔者根据产品本身性能和作用原理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
1、菌株性能
枯草芽孢杆菌的种类有上百种,并不是每一种都有较强的水质改良性能,这需要大量的实验验证和筛选,而很多厂家则直接批量购买芽孢杆菌原粉然后发酵扩增,缺乏定向的原发性筛选,当然对该菌株的理化特性也没有充分了解和研究,用到池塘中效果如何只能看运气了。
2、菌株复配
目前最新研究发现,多种功能协同的枯草芽孢杆菌复配,能大大提高产品性能。而限于研发及资源整合能力,巿场上复配产品基本上是盲目混合而成,缺乏对菌株间协同拮抗性能和菌株特性的研究,导致功能稳定性差、无法协同增效。而国外应用的芽孢产品研究较为充分。
3、发酵工艺
在枯草芽孢杆菌繁殖过程中,液体和固体发酵工艺各有优势(如表l)。液体发酵扩增速度快、固体发酵获得产物酶系更丰富。因此巿场上优质厂家会采用固液联合发酵工艺,使其优劣势互相补充。
4、商业模式
国内水产药品厂家限于成本考虑,无法组建自已的加工厂,更不能投资专业的生产设备,多为直接买入菌粉和复配物进行简单混合、分装,凭借终端低价抢占巿场,而巿场实际需求与产品研发之间完全脱节,只是凭感觉做产品,导致产品质量稳定性较差。
5、加工工艺
从枯草芽孢杆菌的特性来看,休眠菌株必须依附到载体上保存;从产品应用角度看,其需要尽可能粉碎,增加其在水体中的分散度,使菌体分布更均匀,也能增大接触面积,提高产品功效。从目前效果较好的产品特性看,8O目粉碎最合适,过细或过粗都无法协调应用和菌株需求两者之间的平衡。
巿场上常见的产品分为两类:一种是购买菌粉,然后超微粉碎载体,再混合(大于l2O目,粉碎细度极力满足产品应用,但菌株性能被抑制);另一种是直接用经过充分实验和筛选的复合菌株进行发酵,然后得到发酵产品,然后在不影响菌株性能基础上适当粉碎,一般粉碎细度是8O目。所以在选择产品时,不能单纯判断粉碎越细越好,综合效果评估,选择第二类比较有质量保障。
6、产品包装
常见的枯草芽孢杆菌类产品价格差别很大,包装很多,也不完全符合相关标准,存在包装简陋、虚标菌数、以次充好、夸大功能等现象,并以此误导消费者,还有的包装单薄,运输过程中就导致大量休眠体萌发并死亡,失去应有功效。
小结
枯草芽孢杆菌在水产养殖中拥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也能解决很多养殖问题,但在选择巿场产品时,一定要擦亮眼睛,选择正规厂家、质量过硬的合格产品,避免贪图小便宜造成养殖损失。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7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