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鼠方法有哪些
为了控制鼠害,创造一个基本无鼠害的良好环境,必须开展多种形式的灭鼠活动。灭鼠的方法有很多,其主要方法有:物理灭鼠、化学灭鼠、生物灭鼠和生态环境控鼠4种。
(1)物理灭鼠:物理灭鼠主要是利用物理学的原理(力学平衡原理和杠杆作用)制成捕鼠器械灭鼠。物理灭鼠的历史较久,应用的方式较多。也叫物理学灭鼠方法。主要是利用各种器械对老鼠进行捕杀。其优点是对人、畜安全,尤其是对大的家畜,一般不会造成伤害,对环境无残留毒害,鼠尸易清除,灭鼠效果明显。适于小面积灭鼠,对家庭捕杀和野外迁入室内的少数鼠类或大面积灭鼠后的残留鼠将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是目前室内广泛采用的灭鼠方法。缺点是费工、成本高、投资大。现有的器械约有百余种,包括压、卡、关、夹、翻、灌、挖、粘和枪击等。主要有夹类、笼类、套扣类、压板类、刺杀类,以及水淹法、扣捕法、电子捕鼠器法等。物理灭鼠也讲究科学技术,如安放鼠笼(夹)要放在鼠洞口,应与鼠洞有一定距离,有时用些伪装,可以提高捕杀率;鼠笼上的诱饵要新鲜,应是鼠类爱吃的食物。一般第一个晚上鼠类不易上笼,因有“新物反应”,2~3天后上笼率会提高。
(2)化学灭鼠:化学灭鼠是指使用有毒化合物杀灭鼠类的方法,又称药物灭鼠法或毒饵灭鼠法,是目前国内外灭鼠最为广泛应用的方法。从未来灭鼠的发展趋势看,无论城市、农村,还是鼠类严重的农田,化学灭鼠仍是鼠害综合治理的主要手段之一。它突出的优点是灭效高、见效快,无论在害鼠大量发生为害以前,还是已经大量发生为害,化学药物灭鼠都可及时收到显著的防治效果。化学灭鼠包括胃毒剂、熏杀剂、驱避剂和绝育剂等。化学灭鼠的优点是方法简单、工效高、灭效好、见效快、经济。缺点是易污染环境,如果灭鼠药使用不慎或保管不当,易引起人、畜中毒。
化学灭鼠使用的化学药物品种主要有抗凝血慢性杀鼠剂和急性杀鼠剂两大类。第一代抗凝血慢性杀鼠剂品种主要有敌鼠钠盐、杀鼠灵、杀鼠迷、特杀鼠2号等,第二代有溴敌隆、大隆、杀它仗等,这类药剂对人、畜比较安全,也有特效解毒药品,要避免家禽、家畜误食。抗凝血慢性杀鼠剂灭鼠效果好,尤其是大面积应用十分显著。急性杀鼠剂常用的有磷化锌、毒鼠磷(限制使用)、灭鼠安等,在使用时要切实注意安全,严密组织,以防中毒,限制应用于野外,室内不宜使用。灭鼠前需将杀鼠剂配制成新鲜的毒饵或成型的毒饵后对老鼠进行灭杀。化学灭鼠应严禁使用氟乙酰胺(1081)、氟乙酸钠(1080)、毒鼠强(424)、毒鼠硅和甘氟等国家禁止使用的危险性杀鼠剂进行灭鼠,确保人畜安全。
(3)生物防治:是指利用鼠类的天敌捕食鼠类或利用有致病力的病原微生物消灭鼠类以及利用外激素控制鼠类数量上升的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天敌灭鼠,鼠类的天敌很多,主要是食肉目的小兽:如黄鼬、野猫、家猫、狐等和鸟类中的猛禽,如鹰、猫头鹰等和蛇类。二是利用对人、畜无毒而对鼠有致病力的病原微生物灭鼠,这种方法要求条件很严,进展很慢。控制鼠类的微生物主要指一些能使鼠类致病的致病病原生物,如肉毒梭菌就是其中的一种。三是采用引入不同遗传基因或用物理、化学的诱变因素改变鼠类种群基因库,使之因不适应环境或丧失种群调节作用而达到防治目的。
(4)生态控制:生态控制又称生态学灭鼠法,主要包括环境改造,断绝鼠粮,防鼠建筑,消除鼠类隐蔽场所等。改变、破坏害鼠生活的环境条件并不能直接或立即杀灭鼠类,但对鼠类生活不利,可减少鼠类的增殖或增加其死亡率,从而降低害鼠的密度。改变生态环境,造成不利于害鼠生存和繁殖的条件,以降低害鼠密度,是生态防治的重要手段。生态灭鼠涉及面广,也是一种综合性措施,虽然只着眼于防而不能直接杀灭鼠类,收效较慢,但与其他方法配合进行,就会提高其灭鼠效果,而且可使其防治效果持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生态学灭鼠是鼠害综合防治中很重要的一环。
怎样灭老鼠
消灭老鼠的办法
灭鼠方法般可分为:物理学灭鼠、化学灭鼠、生物学灭鼠和生态学灭鼠。
1、环境灭鼠:老鼠需要水、食物以及隐蔽的栖息条件,才能生存和繁殖。因此,创造一个不适宜其生存的环境,就能使一个地方的鼠量大大下降,并能使灭鼠成果容易得到巩固。所以我们首先要搞好环境卫生、清除住宅周围的杂草、随意堆放的物品,经常清扫室内外卫生,各种用具杂物收拾整齐,衣箱、衣柜以及书籍、鞋帽等要经常检查,不使鼠类营巢。
断绝老鼠的食物:鼠的食物不仅包括人的食物,还包括饲料、垃圾、食品行业的下脚料、粪便等,这些东西要存放在加盖的而且没有缝隙的容器内,使老鼠得不到食物而被动地去吃投放的毒饵,以达到消灭老鼠的目的。
2、物理学灭鼠法:又称器械灭鼠法,应用较久,应用方式也较多。它不仅包括各种专用捕鼠器,如鼠夹、鼠笼,也包括压、卡、关、夹、翻、灌、挖、粘和枪击等。物理学灭鼠也讲究一定的的科学技术,如安放鼠笼(夹)要放在鼠洞口,应与鼠洞有一定距离,有时用些伪装,可以提高捕杀率;鼠笼上的诱饵要新鲜,应是鼠类爱吃的食物。一般第一个晚上老鼠不易上笼因有"新物反应",二、三天后上笼率会提高。
3、化学灭鼠法:又称药物灭鼠法,是应用最广、效果最好的一种灭鼠方法。药物灭鼠又可分为肠毒物灭鼠和熏蒸灭鼠。作为灭鼠所用的肠道灭鼠药,主要是有机化合物,其次是无机化合物和野生植物及其提取物。胃肠道灭鼠药要求对鼠有较好的适口性,不会拒食,毒力适当。由它为主制成各种毒饵,效果好,用法简便,用量大。其次是毒水、毒粉、毒胶、毒沫等。熏蒸灭鼠,如磷化铝、氯化苦可用于仓库、轮船熏蒸灭鼠。
4、生物学灭鼠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天敌灭鼠,鼠类的天敌很多,主要是食肉目的小兽如黄鼬、野猫、家猫、狐等,鸟类中的猛禽如鹰、猫头鹰等,还有蛇类。因此保护这些鼠类天敌,对减少鼠害是有利的。
5、生态学灭鼠:也就是通过改良环境,包括防鼠建筑、断绝鼠粮、农田改造、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清除鼠类隐蔽处所等,也就是控制、改造、破坏有利于鼠类生存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使鼠类不能在那些地方生存和繁衍。生态学灭鼠是综合鼠害防治中很重要的一环。
灭鼠药物
1、根据灭鼠药进入鼠体后作用快慢,分为急、慢性两类。
急性灭鼠药,又称急性单剂量灭鼠药,鼠类一次吃够致死量的毒饵就可致死。这类药的优点是作用快、粮食消耗少,但它们对人畜不安全,容易引起二次中毒,同时在灭鼠过程中老鼠死之前反映较激烈易引起其它鼠的警觉,故灭效不及慢性鼠药。这类药有磷化锌、氟乙酰胺、毒鼠磷、毒鼠强溴代毒鼠磷、溴甲灵、敌溴灵等。氟乙酸胺和毒鼠强、甘氟由于毒性强,无特效解毒剂,很容易引起人、畜中毒,国家已明令禁用。
慢性灭鼠药,又称缓效灭鼠药,可分第一代、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如敌鼠钠盐、杀鼠灵、杀鼠迷(立克命)杀鼠酮、氯敌鼠等,如要达到理想灭鼠效果就要连续几天投药。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的急性毒力相对较强,老鼠吃二次、三次就可致死,且对第一代灭鼠药有抗性鼠也能杀灭。这类药有溴敌隆、大隆、杀它仗、硫敌隆等。
、为什么慢性灭鼠药比急性灭鼠药好?
慢性灭鼠药的优点是:用量小,鼠不拒食,至死方休,因而灭鼠效果好,家畜中毒机会少,中了毒也可以用特效解毒药(维生素K1)来抢救。慢性灭鼠药符合老鼠吃东西的习性,老鼠吃东西是断断断续续的,吃吃停停。而慢性灭鼠药多数种类老鼠吃一次,毒性不太强、吃后也无不舒服的感觉,它就可以连续吃几天,毒性积蓄起来就强了,老鼠就会死亡。慢性灭鼠药作用较慢,吃药三天以上多数鼠死亡,死前没有剧烈的症状,故临死还在取食毒饵。因此,在鼠大量死亡时,几乎所有的老鼠都已吃足了鼠药的致死量,即使有的鼠不再吃或搬家,也难免一死。不存在大批死鼠把幸存者吓跑的问题。慢性灭鼠对多种鼠类均有杀灭作用,大面积使用比较安全,灭鼠效果好,死鼠数量多,是目前灭鼠的主要武器。慢性灭鼠药主要是指抗凝血灭鼠剂,如溴敌隆、大隆等。
3、购买、投放灭鼠药注意事项
(1)要到有经营灭鼠药资格的部门购买灭鼠药。
(2)要了解所用灭鼠药的成份、安全解毒方法。
(3)要把灭鼠药放在小孩取不到的地方。
(4)万一误食时立即送医院。
4、安全使用灭鼠药
有资料显示,导致中国百姓中毒的毒物类型,农药和鼠药列为前两位,农药占29.22%,鼠药占28.62%。每年中国的农药用量比鼠药用量要多得多,所以按比例,急性剧毒鼠药是中国老百姓中毒死亡的首要因素。
在1950年以前,投放急性鼠药是消灭老鼠的主要手段,毒鼠强等是被通常使用的药物,这些药物毒性大,无解药,早已被禁用。现在通常使用以抗凝血剂为主的慢性鼠药,老鼠服药后,症状较轻,不易引起同类的警觉,而且浓度低,对人、畜较安全,解毒药是临床常用药,中毒后容易获救。
家庭灭鼠最有效的办法是捕鼠笼、粘鼠板。
家庭灭鼠应尽量使用物理方法而慎用化学方法,比如捕鼠笼、粘鼠板等,因其体表有很多寄生虫,所以避免直接用手接触老鼠,一般沙发下、柜子底、床底等边缘角落是老鼠“青睐”的地点,“老鼠不仅会带食物过去,还会用食物做老鼠窝,繁殖小老鼠,后患无穷。
老鼠的嗅觉异常灵敏,剩菜、垃圾、水果等均是老鼠喜爱的食物,所以防鼠的关键在于切断食源,最好所有的食物都放进冰箱、柜子、罐子里。其次要关好门窗,将管道的孔、洞等有可能是老鼠入侵到家里的通道堵住。
被老鼠咬伤的做法:
一旦被老鼠咬伤,第一反应就是消毒处理,一般不处理伤口的情况下,发病率仅2-4%,消毒以后就更低了,所以在被咬伤以在病毒感染之前用酒精消灭它。医用酒精是消毒效果最好的,如果伤口很小只是一层皮破了,只要用棉签擦拭即可。
如果伤口比较深,可以将酒精倒在伤口上冲洗,但不能使用创口贴等对伤口进行包扎,最好让伤口敞开,并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伤口程度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7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