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果实什么时候成熟?
橄榄油在地中海沿岸国家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西方被誉为“液体黄金”,“植物油皇后”,“地中海甘露”,原因就在于其极佳的天然保健功效,美容功效和理想的烹调用途。可供食用的高档橄榄油是用初熟或成熟的油橄榄鲜果通过物理冷压榨工艺提取的天然果油汁,是世界上唯一以自然状态的形式供人类食用的木本植物油。它原产地中海沿岸诸国。人类对它的栽培历史已有数千年之久。有人统计,《圣经》中,“油油橄榄是长寿之树,栽种4-5年后开始结果,盛果期可长达50年到100年.果实为核果,外形很像我国的枣.每年的3至6月,是油橄榄树开花坐果的时间,7至10月果实开始发育并且成熟, 果实从绿色,过渡到红色,紫色,最后变黑.11月是果实的采摘季节。
一、油橄榄在植物系统学中的分类地位
油橄榄别名:洋橄榄、木犀榄、棕榄树、齐墩果。
油橄榄在植物系统学上属本犀科( Oleaceae ),齐墩果属( Olea ) ① ,学名:( Olea europaea L )在世界上与油橄榄同属的植物有 30 余种。中国有一种野生植物名叫尖叶木犀与油橄榄橄榄同科同属不同种。别名:印度木犀榄、吉利树、岩刷子。学名:( Olea ferruginea Royle )是油橄榄的近缘种。它各部分的形态与油橄榄很接近相似,而且用它作砧木或杂交,亲和性都很高。尖叶木犀榄果实榨取的油,称木犀榄油,它的理化特性及脂肪酸组成与油橄榄佛奥品种的油基本类似,都是以不饱和脂肪为主要成分。其差异在于尖叶木犀榄油的饱和脂肪酸中的硬脂酸含量较高,不饱和脂肪酸中的油酸含量较低。
尖叶木犀榄与油橄榄相比较,人们称尖叶木犀榄为油橄榄在中国的近缘种,是中国的野生油橄榄,这对中国引种栽培油橄榄成功增强了信心。
尖叶木犀榄主要分布在四川省木里县、盐源县、盐边县、云南省建水、元江、蒙自等地。海拨 600-2300 米地带,属金沙江及红河河谷。
二、油橄榄形态特征
油橄榄属常绿乔木,一般高 5-7 米;枝近于圆柱形,无刺。单叶对生,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 2.7-8 厘米,表面暗绿色,背面密被银白色鳞片。圆锥花序,腋生,较叶为短;萼短小,4 齿裂;花冠短, 4 裂几达中部;雄蕊 2 ;子房 2 室,每室有胚珠 2 颗。核果近形或长椭圆形,长 1.5-4 厘米,内果皮硬,成熟时黑色有光泽;种子一颗,胚乳肉质,含有油分,胚直。
根: 油橄榄种子萌发的初生根是主根,主根上分生出的根叫侧根。主根生长快,苗木 5-10 厘米高,主根深入土中可达 15-24 厘米。随着植株年龄的增加,主根生长逐渐缓慢,茎部逐渐膨大,形成根包,并迅速萌发侧根组成庞大的根团。随之取代主根。油橄榄的根系具有很强的更新能力,老根枯死后,新根很快形成。在西昌海河淘起的泥土上栽植的油橄榄,其根系非常发达,根幅大大超过冠幅,水平根深入土壤一般在 40-60 厘米之间,最深可达 100 厘米以下。油橄榄根系穿透能力较弱,根好气,忌水湿,在板结粘重和排水不良以及地下水位在 150 厘米以上的土壤上种植,根系发育不好,植株生长很差。
油橄榄树干基部与根系连结处,常生有“树瘤”,又称“营养包”。其成因,是树干与根系连结地方的输导管因扭结,造成树液流动减缓,致使该处细胞形成层营养积累过盛,而且又不断扩展使薄壁组织扭曲变形所致。这种“树瘤”不影响油橄榄树的正常生长,还可用于繁殖油橄榄苗木之用。
茎: 油橄榄具有明显的主干、主枝和分枝。幼茎呈方柱形,小枝被银灰色鳞片,嫩枝表皮灰绿色,有许多纵裂的皮孔,当嫩枝逐渐增粗,木质化程度加强,表皮由灰绿变为灰色,皮孔便变成园点状。树干上的“树瘤”能萌生枝条,部分品种除长“树瘤”外,还出现梭沟。枝、干均具有较强的萌芽能力,为更新、修剪提供了有利条件。
叶: 单叶对生,偶有互生或三叶轮生,近革质。全缘,边缘反卷,长卵园形,长椭圆形或披针形,因品种而异。叶长 2.1-8.5 ( 12 )厘米,宽 0.8-2.5(3.2) 厘米,叶柄长 0.3-0.5 厘米,先端稍钝,有小凸尖,基部渐窄或楔尖。叶表面深绿色,背面银灰白色或银灰绿色。主脉向下凹陷,背面隆起,侧脉不明显;叶片两面都被有盾状的表皮毛,称为鳞毛,表皮层外,有较厚的角质层。
油橄榄的叶片从萌发到脱落,一般需要 300 —— 600 天的时间,西昌气候特殊,小范围内气候多变,部分品种或同一品种,在不同地段种植,常出现旱生型扭曲状叶片;叶面颜色有浅绿、绿、深绿,并具有较厚的绒毛。
花: 花为圆锥状花序,花序长 2 —— 8 厘米。品种不同,花序大小和花数量有差异,一般每个花序上着生十几朵到三十几朵小花。花序主要为腋生,少数可由顶芽抽生。两性花,但常有雌蕊发育不全的不完全花(雄蕊正常,雌蕊退化),或称退化花,畸形花。不完全花的比例因品种和植株的营养状况而不同,在西昌一般结果好的品种,完全花的比例都在 80% 以上。大多数油橄榄品种有自交不亲和性,自花授粉结实率低。
油橄榄的花很小,每朵花的下面具有较短的花柄和一个很小的苞片,花柄顶部膨大形成花托。萼片四个结合成为漏斗状。花冠上部为四裂片,下部成筒状。雄蕊两个,分别着生在花瓣愈合处。雌蕊由两个心皮组成,着生在花托上,子房上位绿色,花柱短,长 0.4-0.6 毫米,柱头分叉,子房二室,各着生两个胚珠,但一般仅有一个发育,成熟后形成一粒种子。
果: 油橄榄果实为核果。每个花序结果 1——2 个,多达十几个。果实的形状和大小及含油率等,品种不同而有明显差异。果实由果皮、果肉、果核组成。果皮是一层膜质的薄皮,表面具有白色蜡粉。果肉是肥厚的肉质层,富含油脂。果核通常称种子,内含种仁。核壳是由石细胞构成的硬壳,表面有沟棱。因此,果实和果核的特点,是鉴定品种的重要依据之一。果实的形状有卵圆形椭圆形、长椭圆形、圆形等。果核的形状有肾形、圆形、心脏形或卵圆形等。果实成熟时,一般呈紫黑色。在西昌种植区,油橄榄果实成熟期为 9-12 月。贝拉品种最大果重 15 克,西班牙大果品种平均果重 10 克,小果卡林品种最大果重 2.8 克,多品种混合平均果重 5-8 克。
杈杷果种植条件
大家都觉得橄榄树种在地里或者山里,树很大。其实橄榄树也可以盆栽。现在很多人都开始在家里培养。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讲讲橄榄树的栽培技术。盆栽橄榄树是属于木犀科的亚热带常绿乔木,在古希腊被视为神圣,象征和平、勇气和胜利。橄榄树高6-8米,对生叶,卵圆形或披针形,长7-8厘米,叶深绿色,稍有银白色鳞毛,叶背面被银白色鳞毛覆盖,全株。芽为裸芽,圆锥状聚伞花序,腋生,花小黄白色,微香,钟形花萼,花冠深4裂。5月开花,9-12月果实成熟。果实为近球形或椭圆形肉质核果。采收前果实为绿色,成熟时多为深褐色,有光泽或布满白色粉末。橄榄树是世界上珍贵的优质木本油料树种,具有“高产、优质、高效益”的特点。它是一种很强的遮荫树,喜欢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地块,耐旱,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可在微碱性砂壤土和钙质粘土中生长,根系较浅,耐寒。一般品种能耐受-12的低温,耐寒品种能耐受-18的低温,这就是生长能力。公元前3000年,橄榄树在希腊克里特岛被种植,然后传播到地中海周边国家。现在,它们已在欧洲、亚洲、美洲和大洋洲的一些国家广泛种植。中国自20世纪60年代从前苏联和阿尔巴尼亚引进,在中国南方各省广泛种植。橄榄种植繁殖,或用土球移植。可以种在地上,也可以盆栽。全世界栽培的橄榄树品种多达500种,广泛种植的品种约有140种。橄榄枝叶子茂密,可作为遮荫树、行道树或观赏树。橄榄果实药食两用,可制成罐头和蜜饯。橄榄易管理而难种植的原因是:主根发达,侧根须根少,根皮层薄,易折断腐烂,导致幼苗移栽后难以从土壤中吸收足够的水分和养分,以维持地上长叶和地上部的生长需要,保持根系吸收和叶片蒸发的水分平衡。种植A.种植大苗:种植时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树干可以埋6厘米深。顶部涂黄泥,树干用稻草包裹,防止风吹日晒失水。稻草应高出地面10厘米,不与土壤接触,以免白蚁侵害。栽植后浇水,注意:起苗栽植时要十分小心,不要弄断根皮,损伤根点;穴内不施基肥,只用易生根的红**表土;土壤必须压实,这是生存的关键;种植后应搭建防护架。b.苗木种植:种植时间:谷雨至长夏。油橄榄种植方法:穴内用火烧土和豆科绿肥作基肥,每个穴内撒1斤石灰,防止白蚁入侵。种植时,将表层细土加入穴中,加水搅拌成浆,将幼苗植入浆中,使侧根自然伸展,再将细土覆盖压实,使根土充分接触。规格:66米或67米,每亩20株左右。维护1。翻耕除草:a.每年3-4次,即在清明、小暑、秋分、初霜。b.喷洒除草:草甘膦,一种通过内吸传播的异型茎叶除草剂。百草枯:接触除草剂。注意:除草剂对橄榄枝叶有明显的伤害,喷洒时不能碰枝叶。一般喷洒时间在春草开花结籽之前,夏草在6月下旬长时间旺盛。2.覆盖范围:一般在高温干旱、暴雨季节和秋冬干旱季节进行。用各种杂草盖住树盘。3.套种:距树盘50厘米。4.培土:一般来说
杈杷果,又名健身果,因其果核细小食用起来基本感觉不出有果核,故又名无核杈把果、无核樱桃。
是忍冬科植物苦糖果Lonicera fragrantissima subsp. standishii的栽培果实。
多年生丛生小灌木,植株平均高1—2米,冠径1.5米左右,嫩梢绿色,对生单叶.长披针形,叶背叶脉明显突起,上有白色短刚毛。易成花,一般基生枝从基部第三节起往上均可开花结果,先花后叶,每节双花蕾,各单开四朵花,花具芳香。果实为合生果,分杈状;单果纵径1.8厘米,横径(合生)约2厘米,平均单果重2.5克,最大可达3.5克以上,果实皮薄,艳红色或略带不明显的探红色纵纹,成熟后果实呈现悦目的半透明状,果味浓甜芳香。
杈把果在我国豫西秦岭余脉海拔1000米左右有零星少量分布,喜光照,半阳坡或阳坡的地块生长较好。喜疏松肥沃的土壤,但根系抗逆性较强,在山地瘠薄干旱乱石堆中也能顽强生长。杈把果抗逆性强,对于干旱、水雨、冰雹、高温、贫瘠均有很好的抵抗能力,且未发现明显的病虫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7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