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生姜与玉米套种有什么好处?需要什么技术?

生姜是喜阴植物,而玉米是喜阳植物,生姜与玉米种植在一起,是充分利用植物特性而采取的一种高矮植物套作间种的一种种植方式。事实上,农村人对间作套种技术掌握得十分成熟,如水稻田埂种大豆、棉花地边种高粱、小麦地套作西瓜、红薯地边播种豇豆、辣椒地边种黄瓜等。套种间作技术的应用,让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作物,得以充分利用生长,让有限的资源产生更大的效益。

生姜与玉米套种有什么好处?需要什么技术?

在一块土地上,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隔行、隔畦或隔株栽培称为"间作";不规则的混合种植称为“混作";前作作物生育后期,在其行间或株间种植后茬作物,前后共生期较短,称为"套作"。合理间套作,就是将不同生态特征的植物种植在一起,发挥它们之间相互利用的作用,有效地利用光能与地力、时间与空间,造成"相互有利"的环境,甚至减轻病虫害,达到增加复种指数和花色品种,提高作物单产,节省劳力,均衡供应,缩小季节矛盾的作用。但如果掌握不好,就会适得其反。因此要掌握以下原则:

1、合理搭配作物的种类与品种——一般可采用高杆与矮生、直立与塌地的种类搭配,如玉米与辣椒、生姜、毛豆、大蒜和菠菜等。深根性与浅根性种类相搭配,如果菜类的行间种苋菜、小白菜。生长期长的与短的、生长快的与慢的、成熟期早的与晚的间作,人如甘蓝与小白菜、番茄与冬瓜间作,胡萝卜与小白菜、四季萝卜混作。喜光与耐萌的蔬菜或作物间作。有些蔬菜间作可减轻病虫害或杂草延蔓,更值得采用,如茄子、辣椒田块,先播小白菜、苋菜,可减轻地老虎危害茄子苗;大白菜与葱蒜类间作,可减少大白菜疫病,春甘蓝套种冬瓜,有防止香附子蔓延的效果。

2、应合理安排田间群体结构,处理好主副作物间争光、争水、争空间的矛盾。一般在保证主作密度和产量的前提下,适当安排副作密度考虑其产量;为减少两者矛盾可适当加宽行距,缩短株距,以充分发挥边行优势的作用。前后作间套种,应尽量缩短两者共生期,以不妨碍壮苗和生长为原则。

3、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如保证肥水供给,采取培土、灌水、除草、及时采收等,防止主副作之间的矛盾发生与发展,发挥其互利作用。

总之,玉米与生姜套种,是一种荫与阳、高与矮、干预湿的相互依存生长关系,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高效延伸种植模式,在我国南方地区可作为一种高效种植模式推广,促使有效的土地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步骤一、生姜种植地的准备:

生姜在种植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就是在选择种植地方面,生姜的种植可以在畦面开180厘米宽、10厘米深的两条沟,沟里一定要记得铺满畜禽粪,这也是为了促进以后生姜更好的生长,种植之后也可以适当的施加一些饼肥,适当的施加一些复合肥作为种肥,在施完肥之后要及时覆盖上一层薄土。

步骤二、生姜的种植密度:

在生姜的过程中,种植的密度要根据各方位的因素综合考虑。

1、如果是低肥水姜田的话,种植的姜块要小于50g,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行距48到50厘米,株距在十四到十五厘米,可以根据这个间距适当的进行种植,产量也会有明显的效果。

2、如果是中等肥水姜田的话,姜块大约在五十到七十五克之间,可采取行距50厘米,株距十六到十七厘米之间,每667平方米的株数大约在8000株左右,产量也会在1500到2250公斤之间。

3、如果是高肥水姜田的话,姜块在50到75克之间,就可以采用行距50厘米,株距19厘米,这样的情况下,每667平方米的株数大约在7000株,产量也会在2250公斤以上。

步骤三、生姜的定植方法:

生姜的种植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种,露地栽培或者小拱棚栽培,当然也可以适当的使用一些地膜覆盖栽培。而露地栽培也有三种形式,平畦栽、窝栽和埂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9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