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家在东营

楼上的这位仁兄一看就是对东营充满仇恨的, 要么就是在东营受了委屈的东营人,要么就是没挣到钱无法谋生的外地人.但是鄙人觉得你的这些言论太没有深度,太肤浅!!下面的文章希望你仔细阅读以改变你对东营的基本的错误认识!

家在东营

东营火车站自1972年初建成投入使用,多年来基本上没有进行过大的改造建设。去年6月东营火车站也已经完成了新规划。站址将建在现车站南侧,黄河路以北,云门山路以西,西五路以东。设计站房10000平方米,广场50000平方米,站内三条客运线,建设两个站台,预留第三站台。站房改造旨在使主站房创造出一种新的城市象征,与周围的城市规划相结合,体现东营市飞速发展新形象的现代化建筑造型将成为该地区的视觉中心。由于客流的问题,东营火车站没有必要设立那么多班次和站台!

东营机场在海航的托管下预计在今年新增新疆、西安、武汉、广州等新航线,同时东营机场现在正在扩建阶段,扩建后由4C级提升为4D级,预计总投资8亿多元。

东营港可不是给客船用的!!它始建于1984年5月,开始主要是为胜利油田浅海石油勘探开发服务。目前,东营港扩建和港区建设正在紧张进行,东营港计划2007年底投入使用,设计年吞吐能力300万吨,引桥年通货量2000万吨。港口或码头不是以是否能进客船的!预计到2010年,东营港吞吐能力将达到3500万吨。挤身全国区域性大港行列。

天鹅湖,虽然我去过很多次,带客户去,玩到自己没什么兴趣了,但也不至于到“啥都没有”这个程度。天鹅湖本身是胜利油田广南水库。它占地39平方公里,库容1.14亿立方米,兴建于1982年10月,水源来自50公里外的黄河,是目前亚洲最大的一座人工平原水库。其面积比杭州西湖大5倍,号称黄河三角洲上的“地中海”。每年春节过后,800余只疣嘴大天鹅、近千只丹顶鹤和许多东方白鹳、灰鹤、白鹭、鸬鹚、大雁、野鸭等鸟类在黄河口“天鹅湖”栖息敬问这位仁兄,全世界哪个城市能把这么大个水库放在市中心啊!?“坐车去还那么远!”总比济南到东营近吧?你从济南到东营有没有嫌远啊,嫌远就不要到东营来啊!

前几年石油企业严重亏损时,按当时的“减员增效”政策,自愿被裁减下来的胜利油田职工当时以买断工龄方式,与油田解除劳资合同。油田方面分别以十多万元人民币不等的标准,向职工一次性支付了买断工龄费用,这批人员约有数万人之多,其中百分之六十五以上是被称为“油大嫂”的油田职工家属合同工人,百分之二十左右是提前离岗人员,其他是买断工龄的职工。买断的费用远远高于其他国企!但是近年全球石油价格急涨,加上其他因素,使中国大陆的石油企又获得显着利润,在职员工收入可观,而这部分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或因没有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或其他原因造成生活贫困,与油田在职员工生活差距拉大,于是就提出要求,恢复职工待遇。 这已经不是胜利油田的的个案了,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国有企业改革一定碰到的问题。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鞍钢离岗居家休息职工聚集游行上访。鞍钢4万多名离岗居家职工并不是当地最困难的群体,人均发给月生活费1000多元,相当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水平,远远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每月205元的标准。然而,随着鞍钢经济效益的增长和在岗职工收入水平的提高,拉大了与离岗居家人员收入差距,逐渐引发离岗居家人员的不满,进行群体上访要求重新上岗。

曾在2002年发生有偿解除劳动关系人员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大庆油田,也是源于在岗人员的待遇、收入越来越高,而买断的人大多数只能在家吃补偿金,心理产生不平衡。记者今年初到大庆调研,发现这部分群体基本稳定,而稳定的代价是企业将这部分人重新管了起来,并在企业内部安置重新上岗。目前,在企业内部就业的有2.39万人,企业一年仅这一项支出就达2.7亿元。减员没有增效,反而增大了企业成本和社会压力。

国有企业改革产生的社会问题开始发酵,将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新因素,胜利油田反映出来的仅仅是一方面。这位仁兄反倒很开心啊!不知您是何用意?

东营的旅游景点饮食特色上面也说的差不多了,概括起来东营的景点有新世纪广场、孤东海堤、黄河水体纪念碑、东营胜利油田科技展览中心、胜利黄河大桥旅游、广饶关帝庙、东营历史博物馆、孙武故里与古齐文化游、天鹅湖公园、黄河口生态农业观光园、黄河口生态旅游区

东营的特色饮食有:肴驴肉、黄河口刀鱼、东方对虾、三疣梭子蟹、文蛤、黄河口毛蟹、黄河口鳖、面鱼、冬枣、广饶无刺黄瓜、益母草、以色列144西红柿

东营是座年轻的城市从83年11月建市以来,东营已经连续七年人均GDP山东省第一,从2004年开始一直全国第三。2006年东营人均GDP为80572元,省内高于第二威海近一倍!全国比第二大庆89962,少一点。胜利油田05年产值过千亿元,中国的企业,过千亿的具体有几家我不知道,但肯定不多。中石化60的收入来自胜利油田。

这就是东营,这就是胜利油田。没啥特点,简单的两个字:牛叉!

我是东营生的外地人,现在也不在东营。但并不表示不喜欢这个城市。每个城市都有其好坏两面,看你用什么心去包容她,城市的好坏不是评判是来的,是感觉出来的!

发展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有可为

在河北沧州,经过多年盐碱地整治和小麦品种选育,旱碱麦种植面积超过百万亩;在江苏如东,当地于沿海滩涂推广油菜种植,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让盐碱地变成农民的“增收田”……

盐碱地的改良研究及开发利用不断取得新进展,曾经的不毛之地正变成新绿洲。

耕地扩容提质增效的重要来源

盐碱地在世界范围广泛分布,一度被视为土壤的顽疾、贫瘠的代表。

当土地含盐量超过6‰时,作物出苗率将低于50%,产量将减少90%。

作为人口大国,中国耕地后备资源总体有限,可开垦并能稳定利用的后备耕地资源尤其有限。

而盐碱地数量多、潜力大,全国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5亿亩具有开发利用潜力。盐碱地已成为耕地扩容提质增效的重要来源。

中国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集聚优势资源,全力攻克盐碱地利用难题。

从开展土壤盐渍化治理示范,到推进专项普查摸清“家底”,从组建国家盐碱地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到成立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中国协同推进盐碱地治理和综合利用,使得盐碱地面积不断减少,重度盐碱地面积比例逐年降低。

从秋收情况来看,经过综合治理和改良后的中轻度盐碱地,平均单产水平能够达到正常地块的80%到90%。

要用好科技和市场力量

挖掘盐碱地的增产潜力,需要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盐碱地的形成有其内在复杂机制,对它的治理利用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

中国治理利用思路逐渐由“改地适种”向“改种适地”转变,从耐盐碱粮油、经济等作物品种选育上进一步寻求突破口。在此基础上,用好耐盐植物、咸水、盐碱土等盐碱地独特资源,依托降盐、控盐等技术集成,打造盐田生态系统养殖、经济盐生植物等特色产业,有助于从更大的广度挖掘农业生产潜力。

盐碱地治理离不开资金投入,需要引导各方面力量参与进来。

国家在盐碱地治理方面下了很大力气,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配套体系。

实现盐碱地治理更大成效,需要在关注技术创新的同时,不断提升社会资本治理盐碱地的积极性,加强引导和规范。

只有更好运用市场力量,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盐碱地治理才会形成更大的梯次带动效应。

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

盐碱地综合利用,有序推进是原则。用好盐碱地,不是说要把所有盐碱地都开发为耕地,也不是说所有可开发的盐碱地都同步开发。有序推进,实质是尊重生态规律。

无论节水控盐,或是种稻改碱,还是以渔治碱,都要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尤其是水资源保障能力,落实生态保护,实现人地协调。按照“节水优先、绿色发展”原则,推进过程应与高标准农田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与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相融合。

中国14亿多人口,一天就要消耗约70万吨口粮、9.8万吨油。

开发利用盐碱地,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通过治理赋能、生态赋能、科技赋能和产业赋能,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定能让更多盐碱地变身新粮仓,“长”出更多好产品、好产业,助力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00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