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的地方特产
茶叶
松阳茶叶,史载三国时即已形成规模,至明清,产茶名声愈盛。松阳县在继承茶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创制开发出银猴、玉峰、万寿茶等七个名茶。松阳所有的名优茶具有共同特点:采摘细嫩,加工精细,外形内质各具特色。
松阳薄饼
端午节吃薄饼是松阳传统的饮食习俗之一。松阳的薄饼以皮薄、馅料精细著称,每逢端午节,人们多用木耳、香菇、金针菜、竹笋、豆芽、黄瓜、春分豆、豆腐干、煎鸡蛋、猪肉、田螺头等等切丝、切丁拌炒煮熟当馅,以面粉和水烙制成薄薄的圆皮,放上各种菜肴馅料,将饼皮卷包成竹筒形状作为食品。
清明果
清明食青果,能驱邪避毒。此果用鲜嫩蓬蒿捣成糊与米粉和匀作皮,包入笋丝、粉丝、豆腐、咸菜等馅或用赤豆、芝麻末等甜味馅料,捏成椭圆果状或饺子形状,两面贴上箬叶或柚子叶,放锅中蒸制而成。
麦豆饭
麦豆饭:清明过后,松阳当地麦豆陆续上市。农家会选取新鲜麦豆粒和上等糯米,加入松阳竹叶烟熏火腿心或腊肉切碎的肉丁,放入盐、味精等调料在锅中稍炒入味,再加水焖熟。
宋时“有五乡、松阳一镇”。
元至正十年(1350年),置26都,每都10保,都有长,保有正,分任其事。
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置6乡。移风乡管7里5都,旌义乡管5里4都,布和上乡管4里4都,布和下乡管4里4都,九芝乡管5里3都,惠洽乡管4里6都。
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仍置6乡。移风乡辖里7都5图31,旌义乡辖里5都4图13,布和上乡辖里4都4图14,布和下乡辖里4都4图22,九芝乡辖里5都3图14,惠洽乡辖里4都6图26。乾隆三十三年(1768),原设都图顺编为142庄。宣统二年(1910年),实行地方自治,分设城区、厦田、五都、大竹溪、古市、玉岩、靖居、石仓8自治区,下辖都、图、庄。
民国初沿清制,置8自治区,辖都、图、庄。民国十七年(1928年),实行村里制,县辖区、村(里)、闾、邻。在城为里,在乡为村(或联合村)。时松阳县置城区、厦田、五都、大竹溪、古市、玉岩、靖居、石仓8区。民国十八年(1929年),改置5区。将城区、厦田、五都3区划为第一区,辖4里35村;改古市区为第二区,辖3里37村;以原玉岩区为第三区,辖1里19村;改大竹溪区为第四区,辖31村;原靖居区、石仓区并为第五区,辖40村。时松阳县辖5区、8里、162村、619闾、3046邻。民国十九年(1930年)2月,实行乡镇制,里编为镇,村编为乡。县城4里为4镇,古市3里缩编为1镇,玉岩里编为乡。改编后,第一区辖4镇35乡,第二区辖1镇37乡,第三区辖20乡,第四区辖35乡,第五区辖40乡,时松阳县辖5区、5镇、167乡。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调整原设乡镇,松阳县设180余乡镇,乡镇名佚。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推行保甲制,县辖区、乡镇、保、甲。时松阳县辖5区、5镇54乡、313保、3269甲。县城称城镇。
1949年5月,松阳解放,废除保甲制,原城竹、古市、靖居、玉岩各区分设办事处。5月26日,撤销各区办事处。分别建立第一、第二、第三、 第四区人民民主政府。时松阳县辖4区、21乡镇,各乡镇辖区依旧。
1950年,顺编4区分别更名为城关、古市、靖居、玉岩区、原编21乡镇扩编为43乡镇。1952年5月,增设石仓区,辖石仓、百步、横樟、五部、安民乡。时松阳县置城关、古市、靖居、玉岩、石仓5区,仍辖43乡镇。
1952年8月撤销城关区,建江南、江北区和县直属西屏镇。置王村乡,属江北区。10月撤销石仓区,原辖百步乡并入石仓乡,五部乡并入横樟乡,划归靖居区;安民乡划归玉岩区。时松阳县辖1直属镇,江北、江南、古市、靖居、玉岩5区41乡镇。
1956年3月,撤区并乡。撤销江北、江南、古市3区,所辖24乡镇合并为14乡镇,与西屏镇同为县直属镇。其中,项溪乡并入阳溪乡,四都乡、王村乡和寺口乡一部并入望松乡,寺口乡大部并入岗寺乡,竹溪乡并入水南乡,划横樟乡的大岭头、后畲并入竹源乡;万寿、赤寿乡合并为赤寿乡,南源、新处两乡全并为庄后乡,周源乡并入谢村乡;新兴、庄门两乡区划不变;余叶乡一部并入玉岩乡,另一部并入交塘乡,根下、高吉两乡并入枫坪乡,安民乡区划依旧。横樟、石仓、靖居、板桥乡区划依旧,象溪乡并入雅溪乡,裕溪、霭溪并为联溪乡。西屏、古市两镇编制居民委员会,下辖居民小组,旋改称居民区。时松阳县辖15直属乡镇,2区10乡。
1958年11月21日,撤销松阳县建制,原松阳县辖境并入遂昌县,行政区划不变。1959年4月,原红旗、红光、先锋、红星、卫星公社分别改称西屏、古市、靖居、石仓、玉岩公社,生产大队改称管理区。
1961年7月,撤销庄门管理区,辖境并入赤寿、岗寺两管理区。口管理区划归玉岩公社。9月,恢复区级建制;以原“管理区”改置人民公社;原生产队改称生产大队。同月,撤销石仓人民公社,所辖石仓、汶东、横樟管理区改置公社后并入靖居区。12月,叶村公社分置叶村、斋坛两公社。
1962年1月,石仓、汶东、横樟人民公社合并为县直属石仓人民公社。1964年6月,析望松公社塘后、庄河、榔树、西坑、陈家铺、下包、午岭、汤城、平田9生产大队,三都公社章田、柘坑2生产大队置塘后公社。时,原县境内置4区、2镇、25人民公社和1县直属人民公社。
1983年10月后,实行政社分设,原人民公社先后复改为乡,生产大队改为行政村。同月,撤销县直属石仓人民公社,置大东坝区,辖大东坝、石仓和原玉岩区安民乡,置蛤湖乡,隶属大东坝区。时松阳县辖2直属镇、5区、25乡、399行政村。
1984年8月,塘后、庄后、联溪乡分别更名为四都、新处、裕溪乡,板桥乡改建板桥畲族乡。
1985年5月,斋坦乡更名为斋坛乡,撤玉岩乡建为玉岩镇。时,松阳县辖2直属镇、5区、25乡(镇)、400行政村。
1992年3月进行撤区扩镇并乡:(1)撤销松阳、古市、玉岩、大东坝、靖居等5个区公所。(2)保留四都、三都、望松、斋坛、叶村、竹源、赤寿、新兴、樟溪、新处、谢村、枫坪、安民、裕溪等14个乡和板桥畲族乡。各乡辖区不变。(3)撤销阳溪、水南乡,并入西屏镇,镇人民政府驻西屏镇太平坊路31号;撤销岗寺乡,并入古市镇,镇人民政府驻溪边路9号;撤销交塘乡,并入玉岩镇,镇人民政府驻玉岩镇车站路14号;撤销大东坝、石仓、蛤湖乡,在大东坝村组建大东坝镇,管辖原3乡辖区;撤销靖居、雅溪乡,在象溪村组建象溪镇,管辖原2乡辖区。松阳原辖27个乡镇,其中镇3个,乡24个,扩镇并乡后调整为20个乡镇,其中镇5个,乡14个,民族乡1个。
1998年,原四都乡榔树村榔阳自然村升为行政村,划归望松乡管辖,时松阳县401个行政村。
2000年,松阳县辖5个镇、15个乡:西屏镇、古市镇、玉岩镇、象溪镇、大东坝镇;赤寿乡、新兴乡、望松乡、四都乡、谢村乡、樟溪乡、三都乡、新处乡、斋坛乡、叶村乡、竹源乡、枫坪乡、裕溪乡、安民乡、板桥畲族乡。 2013年,松阳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13亿元,比2012年增长6.5%。松阳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8.19千公顷,比2012年增长1.0%,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为10.80千公顷,增长1.2%;全年粮食总产量为5.49万吨,比2012年增长3.4%。油料种植面积1.57千公顷,下降3.5%;蔬菜种植面积4.20千公顷,增长3.0%;茶园采摘面积7.71千公顷,增长2.5%。全年茶叶产量与产值分别为1.10万吨和6.05亿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2.3%和4.5%。
2013年,松阳县全年肉类总产量1.53万吨,比2012年增长8.7%,其中猪牛羊肉产量1.38万吨,比2012年增长8.7%。禽蛋产量0.11万吨,比2012年增长15.5%。生猪出栏为14.63万头,比2012年增长8.8%,2013年末存栏8.19万头,比2012年增长1.2%。家禽出栏118.27万羽,比2012年增长3.5%。 2013年,松阳县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197.72亿元,比2012年增长21.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67.06亿元,比2012年增长21.3%。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29.52亿元,比2012年增长18.1%。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166.91亿元,比2012年增长21.2%,其中出口交货值14.00亿元,比2012年增长4.0%,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为8.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6.0%,比2012年下降0.1%。利润总额9.79亿元,比2012年增长27.8%。
2013年,松阳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新产品产值44.84亿元,比2012年增长23.2%,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26.8%。全年发电量5581万千瓦时,比2012年下降19.7%,成品钢材产量18.86万吨,比2012年增长17.0%。
2013年,松阳县建筑业增加值4.95亿元,比2012年增长2.6%。资质以上建筑企业总产值12.47亿元,比2012年增长19.3%,利润总额0.44亿元,比2012年增长7.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1.32万平方米,比2012年增长31.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5.87万平方米,比2012年增长90.9%。 2013年,松阳县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24.45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9.5%,比2012年增长16.4%。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86亿元,比2012年增长15.0%。进出口总额2.05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20.1%。其中出口2.05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21.4%,进口0.04亿美元。
2013年,松阳县全年邮电业务收入1.41亿元,比2012年增长6.7%。其中,邮政业务收入0.13亿元,比2012年增长14.4%,电信业务收入1.28亿元,比2012年增长6.0%。
2013年,松阳县全年共接待境内外旅游者141.72万人次,比2012年增长33.0%。旅游总收入6.15亿元,比2012年增长39.3%。其中国内旅游者141.66万人次,比2012年增长43.0%;国内旅游收入6.09亿元,比2012年增长50.0%。入境旅游者0.06万人次,与2012年持平;旅游外汇收入101.3万美元,比2012年增长4.6%。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00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