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泥鳅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泥鳅养殖技术如下:
1、修建池塘。
泥鳅养殖可以选择向阳、排水便利的地方修建池塘,一般由砖、石砌成,池深在1米左右为宜,池子砌好后,用水泥抹平,池塘周边保持干净。在池塘底部铺上土壤,厚度0.5尺,注入清水1尺,并在池塘底部栽种上水葫芦、浮萍等水生植物,水温保持在15-30℃左右。
2、放养准备。
在放养泥鳅的前20天,对池塘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并在进水口和排水口用铁丝网封住,以防泥鳅逃跑,同时施有机肥150-250千克每亩,用于培肥水质。
3、种苗投放。
泥鳅种苗的投放量按照每平方米放1-1.5斤计算。种苗可选择人工培育的或野外自行捕捉的优质种苗,主要表现为体壮无伤、大小均匀、活动敏捷,并按三雌一雄的比例搭配。
泥鳅鱼吃什么能养大:
1、泥鳅一般吃蝇蛆、鱼粉、猪血粉、蚕蛹粉、米糠、麦麸等食物就能长大,在饲喂时需要以动物性饲料为主,植物性饲料为辅,并根据它的进食情况合理调整投喂量。
2、泥鳅能够很好的消化动物蛋白、淀粉和脂肪等物质,却几乎不能消化植物性蛋白和纤维素,因此它对于植物性饲料多为迫食性,但在规模养殖中还是需要给它提供适量的植物性饲料。
3、因为与野生泥鳅相比,人工养殖的泥鳅更容易获得食物,而且吃的也好,因此投喂一定量植物性饲料能够帮助它消化,提高摄食强度。除了投喂动物性饲料以及植物性饲料之外,还可将猪肺、牛肺等内脏作为补充饲料,不过因为内脏容易腐败,因此投喂量不能过多。
1、鱼塘:鱼塘需要建造在水源充足、排水系统好的地方。2、消毒:建好后需要进行全面消毒,保持鱼塘干净、无污染。3、放鱼:在鱼塘中加入适量的水,再放入鱼苗,提供充足的营养。4、温度:环境温度需要控制在25℃左右,冬季需要做好保暖措施。
为了减缓海洋捕捞产量高速增长对资源造成的压力,对海洋渔业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自1999年开始,首次提出海洋捕捞产量“零增长”的目标,后又进一步提出“负增长”的目标对海洋捕捞强度实行了严格的控制制度。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00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