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注意事项和建议有哪些
1、鱼最好在春节前(即大量成鱼时)选留。起捕成鱼时,水温以在6-12℃之间为好,这时鱼的摄食量减少,活动缓慢,鳞片紧,不易受伤。如果水温过高,则鱼体活动力强,鳞片松动,容易受网伤,耗氧量大,给运输带来不便。
2、如果从外地选购亲鱼,必须了解清楚亲鱼的年龄。养殖鱼类一般性成熟的年龄为:鲢鱼3-4龄,鳙鱼、草鱼4-5龄,青鱼6龄以上,鲤、鲂、鲴2龄以上。
3、应选择体质健壮、鳞片鳍条完整、无疾病、无外伤的鱼作亲鱼。
4、亲鱼越大怀卵越多。一般体重为:鲢鱼3公斤,鳙鱼8公斤,草鱼7公斤、鲤、鲴、鲂1公斤以上。
在温度较低的季节,进行水产养殖注意哪些事项?
放苗前池底清理不彻底,尤其老旧池塘,死藻底藻根部未被处理干净,一进水就容易膨胀腐烂,形成腐苔,滋生有害病菌,并作为水体中有毒底藻的附着基。苗放下去,容易摄食这些有毒藻类产生肝脏中毒,导致肠炎,进而影响营养吸收,体质下降,继发弧菌感染,特别是虾苗本身携带弧菌量过高的,发病速度更快几天就出现病虾。
清塘措施:池底清洗干净后对于局部发黄比较脏的地方,再用浓盐酸喷洒(操作时戴手套雨衣水鞋眼镜),半天后再清扫冲刷干净,可有效地清除附着在池壁或底膜上的底藻根部。如浓盐酸不容易买到,可在大虾刚捉完底藻尚未死掉之前泼高浓度漂白粉溶液,然后再洗塘晒塘。
水体消毒和解毒:
1 进水后用双氧金片消毒和解毒。每亩使用2-3袋。静放三天,彻底释放残留,以免影响后期有益菌的再生。
2、如果使用井水或者污染严重的水源,重金属含量高,须使用普得重金属降解灵。
二、 培藻方案
肥水培藻(初次肥水)已成为不少虾塘的一道难题,有些虾塘肥水花费时间过长(最长达一个月);有些虾塘尽管能将水很快地肥起来,但很快又会倒掉;即使不倒藻的塘口,也有水色过浓、PH值过高等问题,而真正能培育出适合幼虾生长的好水质的塘口少之又少。良好的水质是指水色为茶色、黄绿色和绿色(以茶色最好,其次为黄绿色,再下面为绿色),藻相稳定,PH值在7.8至8.5之间,透明度在25公分左右,有害菌含量低等状态,幼虾在这样的水体中才能健康生长。反之,如水体出现倒藻、PH值高于8.8、透明度低于15公分等现象时,幼虾则很容易出现问题。
本公司所提出的培藻方案具有肥水速度快(3至5天)、水质好(优势藻群为硅藻或绿藻、水色为茶色、透明度适中、PH值在7.8至8.5之间)、不易倒藻等优点,经数百亩虾塘的试验,肥水效果良好。
培藻方案 实施
1、材料
(1) 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以发酵鸡粪为主的有机肥(以下简称有机肥).
(2) 普得硅藻种;
(3) 普得藻精华;
(4) 普得稳藻素。
2、用量
(1) 有机肥:按包装说明,不宜超量使用;
(2) 普得硅藻种:初次肥水,1袋∕亩;
(3) 普得藻精华:2亩∕瓶;
(4) 普得稳藻素:1亩∕瓶。
3、用法:将上述产品一起用水稀释开,全池泼洒。
4、注意事项:(1)培藻应在晴天进行;(2)培藻应在消毒剂完全降解后进行;(3)如水体中重金属含量高,可使用重金属降解灵。
三、护藻方案
护藻是指保护好水体中的优质藻源、营造良好的水质环境。可以说藻是水产养殖的灵魂,良好的水质是水产养殖成功的基础。另外,良好的水质也是实施幼虾管理方案的前提,已倒藻的池塘,实施幼虾宝管理方案效果也不佳。护藻是高位池养虾的又一难题,很多的池塘在培藻后,又出现倒藻、水质过肥、PH值高等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势必影响对虾的生长。
护藻管理实施
1、材料:-冻干粉、普得藻精华、普得稳藻素、有机肥。
2、管理方法
(1)对水色不符合要求的池塘,说明水体中的藻种不是硅藻或绿藻,不适合养虾,建议排掉,重新放水后,按我们提出的培藻方案重新培育茶色水。
(2)对透明度高的池塘,应施用普得藻精华(2亩∕瓶)、普得稳藻素(1亩∕瓶)和有机肥料(用法用量参照产品说明书)以降低透明度,待透明度合适后再放虾苗,
(3)对透明度低(但在10公分以上)的池塘,应观察PH值,PH值符合要求的,可实施幼虾管理方案;PH值不符合要求的,施用普得稳藻素,待PH值合适后,
对透明度低(在10公分以下)的池塘,建议换水,至符合要求, 、
抓好池塘消毒工作
进行池塘彻底消毒,是养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应给予高度重视。生产中常采用生石灰消毒,主要优越性表现在:能消灭多种病原菌及有害生物;改良水环境;有利于鱼类生长。
制订合理放养方案鱼种放养的个体大小、密度及搭配品种,主要与自身管理水平、喂养方式、出池时间及商品鱼的要求规格等有直接关系。掌握要点:同一批鱼要求尽量整齐,还要有适宜的密度,品种搭配要合理。主养鱼与配养鱼食性不一,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
放养鱼种注意事项?1.苗种运输? 春天也是投放鱼苗的季节,鱼苗的异地运输成为养殖生产的重要环节。运输要安全、高效,应保证和提高运输成活率。运输苗种时应注意运输前制定周密的运输计划,准备好装卸、起运、消毒工具和药物。运输密度要根据鱼的种类、规格、水温、水质、运输时间、运输方法和供氧设备等综合确定。宜选择气温较低的晴天运输鱼种,起运前对鱼应停喂。?
2.放养前准备工作 鱼苗下塘前应先检查清塘后药效是否已过,早春水温低、毒性消失慢,应提前取水放实验鱼测试。?
3.注意温差? 下塘时注意装鱼苗容器的水与池塘水温差不要过大,避免产生应激反应,特别是小规格鱼苗,容易造成死亡。?
4.消毒 实践证明,对外购鱼苗实施及时消毒,可有效防止鱼病发生。早春温度低,鱼苗在起运、装卸中难免有创伤,如不及时消毒容易得霉病。消毒时要注意三点:①药物要现配现用;②药物剂量要准确,避免药量不足或用药过量;③浸洗时间要适当,发现鱼种有忍耐不住现象时,应立即加水或放入塘内。?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00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