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的毛尖茶好
比较好的毛尖茶产地如下:
1、信阳毛尖。信阳毛尖产于河南省信阳市,该地区山势高峻,生态环境得天独厚,高档毛尖茶以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为主,中档茶以一芽二三叶为主,茶色泽嫩绿隐翠,香气清高带熟栗子香,滋味浓厚耐泡,叶底细嫩绿亮。
2、都匀毛尖。都匀毛尖主要产地在贵州省都匀市团山、哨脚、大槽一带,该去年平均气温为16℃,年平均降水量在1400多毫米,加之土层深厚,土壤疏松湿润,土质是酸性或微酸性,内含大量的铁质和磷酸盐适宜茶树的生长。
3、黄山毛尖。黄山毛尖茶产于安徽省黄山区新明乡,该乡地处举世闻名的黄山北麓山脉,境内高山耸立,群峰环抱,溪流纵横,土地肥沃湿润,翠竹、花木香气飘逸,日照短,日夜温差大,漫射光丰富,空气新鲜无污染,平均海拔500~800米,种茶历史悠久,现有茶园9500亩,太平猴魁茶叶产量约占全区总量一半左右。
4、紫阳毛尖。紫阳毛尖产于陕西汉江上游、大巴山炉的紫阳县近山峡谷地区,系历史名茶,条索圆紧,肥壮匀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茶香嫩香持久,汤色嫩绿清亮,滋味鲜醇回甘,叶底肥嫩完整,嫩绿明亮,所用的鲜叶采自绿茶良种紫阳种和紫阳大叶泡,茶芽肥壮,茸毛特多,加工分为杀青、初揉、炒坯、复揉、初烘、理条、复烘、提毫、足干、焙香十道工序。
5、五峰毛尖。五峰毛尖产于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系云贵高原东延部分的尾翼地带,有“中国茶叶之乡”的美称。五峰毛尖是绿茶的一种,高档茶以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为主,中档茶以一芽二三叶为主,茶色泽嫩绿隐翠,香气清高带熟栗子香,滋味浓厚耐泡,叶底细嫩绿亮。
紫阳县所在的安康市产茶历史悠久,至少有3000多年历史。茶祖神农氏在陕西形成了最早的饮茶习俗,开创了陕西5000年“茗饮之风”,陕西更是开启了“茶马互市”的先河,将“茗饮之事”推广至大江南北,形成了举国饮茶之风,陕西茶文化是中华茶文化的源头,它的发展史基本上代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史。而作为陕西茶树最佳生长区和茶叶主产区的安康更是中国最早栽培茶树、最早生产贡茶的地方,一直处于茶树原产地与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中间地带。
据《华阳国志·巴志》载:“北接汉中,南极黔涪。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苎、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灵龟巨犀,山鸡台雉,黄涧鲜粉,皆纳贡之。其果实之珍者,树有荔枝,蔓有辛蒟,园有芳蒻香茗。”其中香茗即指茶叶。这说明包括今紫阳茶区在内的巴国,茶叶的栽培已十分普遍。
佛教的传入,对茶叶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古文献载,东汉中期佛教已传入紫阳。由于僧侣们讲究坐禅戒酒,就在寺院旁开辟茶园,以供饮茶之需。在民间,专为进贡而兴植的茶园也陆续出现。
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大批流民涌入大巴山区,促进了山区的开发和茶叶的发展。此后数百年间,汉水流域一直比较安定——这是唐代金州成为当时有名的富庶之区的重要原因。金州境内的“西城、安康二县山谷”(即今紫阳、安康、岚皋一带),成为唐山南茶区的一部分,陆羽《茶经》有载。朝廷还将茶叶列为仅次于金的第二位贡品。《新唐书》载:“金州……土贡麸金、茶牙、椒、干漆、椒实、白胶香、麝香、杜仲、雷丸、枳壳、黄檗。”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01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