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有什么作用?
制造氧气:
绿色植物是二氧化碳的消耗者和氧气的生产者。通常一公顷阔叶林一天可以消耗1000千克的二氧化碳,释放730千克的氧气。
净化空气:
实验证明,林木在低浓度范围内,吸收各种有毒气体,使污染的环境得到净化。
例如,一公顷柳杉林每月可以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美人蕉、月季、丁香、菊花以及银杏、洋槐也能够吸收二氧化硫。
过滤尘埃:
森林吸附粉尘的能力比裸露的大地大75倍。一公顷的山毛榉树林,一年之内吸附的粉尘就有68吨之多。
此外,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护沙、调节气候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国内外的经验证明,如果一个较大的国家或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而且分布比较均匀,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环境就比较优越,农牧业生产就比较稳定。
杀灭细菌:
据调查,闹市区空气的细菌,比绿化区多7倍以上。原因之一就是有些植物能分泌强大的抗生素,如橙、柠檬、圆柏、黑核桃、法国梧桐等植物,都有较强的杀菌力。
消除噪声:
成片的树木能吸收、阻挡声音,因此,在城市大量植树可以有效地降低噪声。
森林的作用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森林指的是地球上那些长满了树的区域。这些区域给早期的人类生活提供了食物、燃料、木料、药材和其它生存物质。人类的文明有起源与森林密不可分,那时人类制造工具、房屋、城池、车轮、木船的所有原料都来自森林。森林还萌发了人类的美感,使人类做出了无数艺术创造。森林对人类生存的影响,虽然不像粮食和水那样,一旦缺少就会很快致命,但森林作为一种"调节剂",却在诸多方面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制约着人类的安危。
一、森林是空气的净化物。随着工矿企业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生活用矿物燃料的剧增,受污染的空气中混杂着一定含量的有害气体,威胁着人类,其中二氧化硫就是分布广、危害大的有害气体。凡生物都有吸收二氧化硫的本领,但吸收速度和能力是不同的。植物叶面积巨大,吸收二氧化硫要比其他物种大的多。据测定,森林种空气的二氧化硫要比空旷地少15-50%。若是在高温高湿的夏季,随着林木旺盛的生理活动功能,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还会加快。相对湿度在85%以上,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是相对湿度15%的5-10倍。
二、森林有自然防疫作用。树木能分泌出杀伤力很强的杀菌素,杀死空气中的病菌和微生物,对人类有一定保健作用。有人曾对不同环境,立方米空气中含菌量作过测定:在人群流动的公园为1000个,街道闹市区为3-4万个,而在林区仅有55个。另外,树木分泌出的杀菌素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例如,一公顷桧柏林每天能分泌出30公斤杀菌素,可杀死白喉、结核、痢疾等病菌。
三、森林是天然制氧厂。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人体每时每刻都要呼吸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一个健康的人三两天不吃不喝不会致命,而短暂的几分钟缺氧就会死亡,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文献记载,一个人要生存,每天需要吸进0.8公斤氧气,排出0.9公斤二氧化碳。森林在生长过程中要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据研究测定,树木每吸收44克的二氧化碳,就能排放出32克氧气;树木的叶子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一克葡萄糖,就能消耗2500升空气中所含有的全部二氧化碳。照理论计算,森林每生长一立方米木材,可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约850公斤。若是树木生长旺季,一公顷的阔叶林,每天能吸收一吨二氧化碳,制造生产出750公斤氧气。资料介绍,10平方米的森林或25平方米的草地就能把一个人呼吸出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供给所需氧气。诚然,林木在夜间也有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特性,但因白天吸进二氧化碳量很大,差不多是夜晚的20倍,相比之下夜间的副作用就很小了。就全球来说,森林绿地每年为人类处理近千亿吨二氧化碳,为空气提供60%的净洁氧气,同时吸收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 有极大的提高空气质量的能力;并能减少温室气体,减少热效应。
四、森林是天然的消声器。噪声对人类的危害随着公元、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城镇尤为突出。据研究结果,噪声在50分贝以下,对人没有什么影响;当噪声达到70分贝,对人就会有明显危害;如果噪声超出90分贝,人就无法持久工作了。森林作为天然的消声器有着很好的防噪声效果。实验测得,公园或片林可降低噪声5-40分贝,比离声源同距离的空旷地自然衰减效果多5-25分贝;汽车高音喇叭在穿过40米宽的草坪、灌木、乔木组成的多层次林带,噪声可以消减10-20分贝,比空旷地的自然衰减效果多4-8分贝。城市街道上种树,也可消减噪声7-10分贝。要使消声有好的效果,在城里,最少要有宽6米(林冠)、高10米半的林带,林带不应离声源太远,一般以6-15米间为宜。
五、森林对气候有调节作用。森林浓密的树冠在夏季能吸收和散射、反射掉一部分太阳辐射能,减少地面增温。冬季森林叶子虽大都凋零,但密集的枝干仍能削减吹过地面的风速,使空气流量减少,起到保温保湿作用。据测定,夏季森林里气温比城市空阔地低2-4℃,相对湿度则高15-25%,比柏油混凝土的水泥路面气温要低10-20℃。由于林木根系深入地下,源源不断的吸取深层土壤里的水分供树木蒸腾,使林正常形成雾气,增加了降水。通过分析对比,林区比无林区年降水量多10-30%。国外报导,要使森林发挥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其绿化覆盖率要占总面积的25%以上。
六、森林改变低空气流,有防止风沙和减轻洪灾、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出于森林树干、枝叶的阻挡和摩擦消耗,进入林区风速会明显减弱。据资料介绍,夏季浓密树冠可减弱风速,最多可减少50%。风在入林前200米以外,风速变化不大;过林之后,大约要经过500-1000米才能恢复过林前的速度。人类便利用森林的这一功能造林治沙。
森林地表枯枝落叶腐烂层不断增多,形成较厚的腐质层,就像一块巨大的吸收雨水的海绵,具有很强的吸水、延缓径流、削弱洪峰的功能。另外,树冠对雨水有截流作用,能减少雨水对地面的冲击力,保持水土。据计算,林冠能阻载10-20%的降水,其中大部分蒸发到大气中,余下的降落到地面或沿树干渗透到土壤中成为地下水,所以一片森林就是一座水库。森林植被的根系能紧紧固定土壤,能使土地免受雨水冲刷,制止水土流失,防止土地荒漠化。
七、森林有除尘和对污水的过滤作用。工业发展、排放的烟灰、粉尘、废气严重污染着空气,威胁人类健康。高大树木叶片上的褶皱、茸毛及从气孔中分泌出的粘性油脂、汁浆能粘截到大量微尘,有明显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据资料记载,每平方米的云杉,每天可吸滞粉尘8.14克,松林为9.86克,榆树林为3.39克。一般说,林区大气中飘尘浓度比非森林地区低10-25%。另外,森林对污水净化能力也极强,据国外研究介绍,污水穿过40米左右的林地,水中细菌含量大致可减少一半,而后随着流经林地距离的增大,污水中的细菌数量最多时可减至90%以上。
八、 森林是多种动物的栖息地,也是多类植物的生长地,是地球生物繁衍最为活跃的区域。所以森林保护着生物多样性资源;而且无论是在都市周边还是在远郊,森林都是价值极高的自然景观资源。
由于人们对森林的木材资源的大量消耗,地球上的森林面积在逐年变小,这引起了多方面的环境问题,例如:干旱少雨、气候变暖、动植物资源减少、水土流失、沙尘暴和空气污染加重等。因此,森林对环境和生态的价值远远高出了它提供木材的价值。
因此,植树造林,扩大森林面积,增加森林资源,是关系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及人类能否生存的大事。
森林的作用
--------------------------------------------------------------------------------
森林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森林是人类的资源宝库。森林除了提供大量木材以外,还能生产松香、栲胶、紫胶、樟脑、桐油、橡胶等具有很大经济价值的产品。森林中有极其丰富的物种资源,仅热带雨林中的物种就占地球上全部物种的50%。在我国的森林中,既有大量的食用植物,如枣、栗、柿、猕猴桃等,又有很多油料植物,如油茶、油桐、文冠果等,还有丰富的药材资源。近年来在我国森林植物中发现了三尖杉酯碱、美登木素、喜树碱等抗癌药物。森林中还拥有大量的奇花异草和珍禽异兽,更是不胜枚举。
森林是土壤的绿色保护伞。茂密的枝叶能够截留降雨,减弱水流对土壤的冲刷;林下的草本植物和枯枝落叶层,如同一层松软的海绵覆盖在土壤表面,既能吸水,又能固定土壤;庞大的根系纵横交错,对土壤有很强的粘附作用。另外,森林还能抵御风暴对土壤的浸蚀。我国的有关观测结果表明,有林地水土流失量比荒坡地小得多。
森林是庞大的氧气制造厂。所有生物(包括人)的生活都离不开氧气。生物的呼吸作用不断地消耗大气中的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的氧气,这样才能使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平衡,人们才不会受到缺氧的威胁。森林制造氧气的能力比草地、农田中的植物高数倍到数十倍。1公顷阔叶林每天可吸收1000公斤二氧化碳,释放730公斤氧气,这些氧气可供近千人1天的呼吸所需。
森林是巨型蓄水库。降雨落到树下的枯枝落叶和疏松多孔的林地土壤里,会被蓄积起来,就像水库蓄水一样。雨过天晴,大量的水分又通过树木的蒸腾作用,蒸发到大气中,使林区空气湿润,降水增加。森林对于减轻旱涝灾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森林是良好的吸尘器。携带各种粉尘的气流遇到森林,风速就会降低,一部分尘粒降落地面,另一部分就被树叶上的绒毛、粘液和油脂等粘住。每公顷森林平均每年能吸收粉尘50~80吨。城市中绿化地带空气的含尘量,要比非绿化地区少一半以上。
森林是自然界的卫生保健医生。每一片树叶就是一个滤毒器。在光合作用中,叶面上的气孔敞开着,空气中的有毒物质随着空气进入叶组织,储存在植物体内;而光合作用释放出来的气体则是纯净而无毒的。据统计,每公顷柳杉林每年能吸收M氧化硫720公斤;l公斤龙柏树叶,95小时内可吸收氟化氢1.57克。森林还能杀灭细菌。很多树木能分泌杀菌素,直接杀死空气中的细菌。例如,l公顷柏树林,1昼夜能分泌植物杀菌素50公斤,可以杀死白喉、肺结核等多种病原菌。在城市里,闹市区的空气中含菌量要比绿化区(如公园)高数倍至上百倍。
森林是绿色的隔音墙。噪声是一种物理污染,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枝叶茂密的树冠,表面粗糙的树干,对噪声有很强的吸收和消减作用。声波遇到坚硬而平整的建筑物表面,就会受到强烈的反射,而一旦遇到森林,就像皮球落在松软的沙滩上,不会再弹起来。交通要道的绿化带,对降低汽车噪声具有明显的效果。林带宽20~30米时,汽车噪声可降低10分贝;40米宽的林带,可使噪声降低10~15分贝。
总之,森林既是一座绿色的宝库,又是人类生存环境的绿色屏障。那么,我们人类应该怎样对待它呢?
森林生态系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健康
经济与生态,二者是相 辅相成的关系。经济活动取之于自然并还之于自然。经济发展过程一刻也离不开生态系统这个基础。从世界上看,1996年由于生态破 坏造成的直接和部分间接经济损失已占世界GNP总量的14%;从我国看,全国每年因为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因洪涝灾害减产粮食100多亿公斤。可见,经济要想求得可持续发展, 必须保护和建设好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是控制全球变暖的缓冲器
由于近期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和森林大面积减少,导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迅速增大,产生了“温室效应”,使全球发生气候变暖的趋势。研究结果证明,在当 前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因素中,森林面积减少约占所有因素总和作用的30 %-50%。温室效应的后果是惊人的。一、是会引起降雨格局的变化。二、是会导致海平面上升。三、是会导致陆地现在生长的许多植物群落因温度的变化而死亡。这样的变化又会进一步推动温度的上升,形成生态系统 全球范围内的恶性循环。
◎森林生态系统是防洪保土的根本
江河泛滥造成的损失不亚于战争给人类带来的难。1998年我国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 的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550.9亿元,如果加上灾后重建的开支, 则经济“付费”的数额就更惊人了。这样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我们总是跳不出只顾经济发展而不顾保护生态,而生态的破坏又必须由经 济来承担的恶性循环圈。
◎森林又具有巨大的水土保持功能
据研究,林地土地只要有1厘米的枯枝落叶层,就可以使泥沙流失量减少 94%。有林地每公倾泥沙 失量为0.05吨,无林地2.22吨,相差44倍。森林生态系统是防风固沙的屏障。
◎森林具有防风固沙的功能
其防风效益是从降低风速和改变风向两个方面表现的。一条疏透结构的防护林带,迎风面防风范围可达林带高度的3-5倍,背风面可达林带高度的25倍,在防风范围内,风速减低20%-50%,如果林带和林网配 置合理,可将灾害性的风变成小风、微风。乔木、灌木、草的根系可以固着土壤颗粒,防止其沙化,或者把固定的沙土经过生物作用改变成具有一定肥力的土壤。
◎森林生态系统可满足人类健康和精神的需求
经济发展的目的,还在于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精神生活的质量。由于环境污染造成 人们健康的恶化,还是要由经济来承担。森林、林木和草地具有净化空气、减轻和治理污染、满足人类身心健康和精神享受的功能,可以 说,森林、草地是人们健康的身体和高质量生活的保护神。
森林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绝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几个方面,还有许多。比较突出的还有:
是振兴山区经济的根本出路。我国山区占国土面积的69%,山区人民占我国总人口的1/3。山区综合开发、扶贫攻坚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战场之一。根据山区的特点,治水必先治山,治山必先兴林,抓好林业这个龙头,山区经济和生态的一盘棋就搞活了。
是国民经济重要的产业部门。木材是世界公认的四大原料一,用途极为广泛。
是天然的蓄水库。据科学测算,树木在土壤中根系达到1米深时,每公顷森林可贮水 500 -2000立方米,每平方公里森林每小时可吸纳雨水20-40吨,大约为无 林地的20多倍。雨水多时,森林可贮水;雨水少时,森林可慢释放水分,简直就是一座巨大的天然水库。
绿叶奇功—植物对环境的作用
北京植物学会 殷学波 助理研究员
雨露滋润禾苗长,万物生存靠太阳。优美环境哪里来,植物绿叶立奇功。这里让我讲讲绿色植物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尤其是对城市环境的重要作用。
利用光能,制造氧气。据估算,地球每年入射太阳光能5.4x1024焦耳,绿色植物年固定太阳能大约为5x1021焦耳;这些能量就是地球包括人类和各种动物在内的所有异养生物赖以生存能量基础。此外30亿年前地球上CO2含量约91%,几乎没有氧,是根本不适应人类生存的。只是到了距今约3亿年才达到现代的水平,这些都是绿色植物的作用。据测定,每公顷森林和公园绿地,夏季每天分别释放750公斤和600公斤的氧气。全球绿色植物每年放出的氧气总量约为1000多亿吨。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2万多次,吸入空气15-20立方米,消耗氧气约0.75公斤。依此推算,城市居民每人需要10平方米的林地提供所需的氧气,由长势良好的草坪提供,则需要25平方米以上才行。
固定CO2,合成有机物。据测定,每公顷森林和公园绿地,每天可分别吸收固定1050和900公斤CO2(绿色植物也进行呼吸作用放出CO2,但白天光合固定的比呼吸放出的要多20倍以上)。地球全部植物每年净生产干有机物约为1500-2000亿吨,这是全球人类和异养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物质。现在地球空气中CO2的浓度为0.036%多,而100年前为0.028%,但今后浓度加速升高,温室效应将使海平面上升,并且多种灾害频发。
防风固沙,加速降尘。在风害区营造防护林带,在防护范围内风速可降低30%左右;有防护林带的农田比没有的要增产20%左右。内蒙古赤峰市40年造林11万亩,固定了近千个沙丘,年沙暴日数由3.7天减少到1.5天,年扬沙日数由54天减为20天,最大风速由40米/秒下降到17米/秒。森林的叶面积总和可达它占地面积的75倍,一棵成形的白皮松大约拥有针叶660万个,一棵成年椴树的叶总面积30000平方米以上,一株165年的松树针叶的总长度可达250公里。这样大的叶面积,加上叶片上一些毛状结构,对尘埃有很大吸附作用。据测算,在绿化的街道上,空气中的含尘量要比没有绿化的地区低56.7%;草地上空的粉尘量只有裸露地的1/6到1/3。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在林木茂盛的地区,地表径流只占总雨量的10%以下;平时一次降雨,树冠可截留15-40%的降雨量;枯枝落叶持水量可达自身干重2-4倍;每公顷森林土壤能蓄水640-680吨;5万亩森林相当于100万立方米贮量的水库。科学家们观测发现森林覆盖率30%的林地,水土流失比无林地减少60%;还有人对坡度为13度的山地做过观测,发现每年流失的土沙量,裸地是林地的48倍。据北京林业大学在密云水库流域研究,在天然降雨下,荒坡产沙量是刺槐林地的4-12倍,是油松林地的19-44倍。四川苍溪县龙王公社大跃进中森林砍伐殆尽,1964年三天降雨250毫米,冲毁土地1000亩;经造林,覆盖率恢复到30%,1981年两天降雨290毫米,没有成灾。1996年河北邢台邯郸等地暴雨成灾,使太行山区许多农田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而邢台的前南屿村等地由于营造了乔灌草结合的水土保持林以及经济林果梯田,大灾之年仍是一派丰收景象。
调节气候,增加降水。一棵中等高大的桉树,一年要从土壤中吸水近4吨;一个夏季每棵树平均要蒸腾2吨水分;森林上空的空气湿度比无林区高达10-25%左右,比农田高5-10%;按每公顷生长旺盛的森林,每年向空中蒸腾8千吨水分计算,大约要消耗40亿千卡热量。据测定,夏天绿地中地温一般要比广场中白地低10-17度,比柏油路低12-22度;冬季草坪地表平均气温高3-4度。据统计,林地的降雨量比无林地平均高16-17%,最低多3-4%。在俄罗斯的森林地区,一般年降水量可增加1%-25%,在印度南部的平原地区,造林使当地的年降水量增加12%(约150毫米)。我国的观测证明,森林能使降水量平均增加2%-5%,如果把森林增加大气凝结水也估算在内,则森林能提高平均降水量的10%。有的学者认为,我国西北绿化后,降水量可增加110毫米,届时西北干旱缺水状况就能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吸收毒物,杀灭病菌。每公顷柳杉林每月约可吸收60公斤的二氧化硫,柑橘林的吸收量比柳杉还要高一倍;每公顷刺槐林和银桦林每年可吸收42公斤氯气和12公斤的氟化物。据报道,通常在污水暂存池放养小球藻48小时,被净化的污水可用于农田灌溉;把芦苇栽培在实验水池中,结果它们能使水中的磷酸盐、有机氮、氨和悬浮物分别减少20%,60%,66%和30%;1公顷凤眼莲一昼夜能从水中吸收锰4公斤,钠34公斤,钙22公斤,汞89克,镍297克,锶321克,铅104克等。中科院植物所的专家用植物清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现已发现有300多种植物能分泌出挥发性的杀菌物质;1亩松柏林每天可分泌2公斤杀菌素;拥挤的商场内每立方米空气中有细菌400万个,林荫大道上为58万个,绿化公园1000个,而林区只有55个。新鲜的桃树叶可驱杀臭虫;黄瓜的气味可使蟑螂逃之夭夭;洋葱和番茄植株可赶走苍蝇;木本夜来香或罗勒能驱蚊。
指示植物,监测环境。利用敏感度高的植物,可监测大气污染及污染物质。空气中SO2浓度达到1-5ppm时,人才能闻到气味,而紫花苜蓿在0.3ppm时就会出现症状。在清洁环境中桃树叶片的氟含量在10mg/kg左右,但含量达到50mg/kg以上,就会出现伤害症状。唐菖蒲对氟化物特别敏感,用它可监测磷肥厂周围大气的氟污染。
减弱噪音,利人健康。实验证明,1.5公斤TNT炸药的爆炸声,在空气中能传播4公里,而在森林中只能传播40米。实验结果表明,10米宽的林带可降低30%噪音;250平方米草坪可使声音衰减10分贝;据测定,城市公园的成片树林可减低噪音26-43分贝,绿化的街道比没有绿化的减少10-20分贝;沿街房屋与街道之间,留有5-7米宽的地带种树绿化,可以减低车辆噪声15-25分贝。
五颜六色,美化生活。植物是绿化美化城乡的最佳材料。五颜六色的植物花朵、许多植物散发的芳香,给人以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感觉。例如菊花的香味对头痛、头晕和感冒均有疗效。此外绿地和森林里的新鲜空气中含有丰富的负氧离子,在森林里每立方米空气中高达2万个以上,而在城市室内空气中只有40-50个。负氧离子能给人以清新的感觉,对肺病有一定治疗作用。据调查凡是环境绿化美好的地方,事故发生率减少40%,工作效率可提高15-35%。优美的环境还能极大地激发人的创造创作灵感。
城市森林对城市影响有什么效益?
1.关于植树造林的诗句
1、白头种松桂,早晚见成林。——唐 白居易《种柳三咏》
译文: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日复一日地种树,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种出了一片树林。
2、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唐 白居易《东坡种花二首》
译文:花钱买了些花草树木,并把它们栽种在城东的山坡上。
3、萦萦窗下兰,密密堂前柳。——东晋 陶渊明《种树郭橐驼传》
译文:窗前的兰花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堂前的柳树生长的也极其茂密。
4、奉乞桃树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唐 杜甫 《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
译文:奉命前来讨要桃树一百株,并在春天到来之前送往浣花村。
5、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东晋 陶渊明 《读山海经》
译文:夏天草木生长旺盛,围绕着屋子长着很多树,树木枝叶浓密。鸟儿们很高兴的有了歇息的地方,鸣唱着,我也更加喜爱我的房子了。
6、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译文: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
2.有关植树造林的诗词你好,我来为你解答:
植树节的诗歌
把三月攥在手中
然后遐想
你会感觉
那是一朵神奇的荫凉
只是这个三月很长很长
一个民族将它灌溉喂养了数千年
数千年后的又一个三月呵
依然呈荒芜光秃状,走进
林业部长或党报的号召文章
而这朵荫凉也很重很重
几代人都幻想将它搬进阳台、屋场
然而气力总是半途而废
荫凉无奈,惋惜着
竟自躲进人们焦虑的渴望
也许顺为和煦中续着冬天的雪霜
也许因为阳春里窥伺着夏日的骄阳
更何况有短浅的镐锄舞弄着贪婪
更何况有无知的锯齿狰狞着摧残
而企望又不能缩短三月的漫长
而等待又不能减轻荫凉的重量
还是把三月攥紧手心
然后思想
你会感觉
心坎萌动着艰辛的呐喊
植树节
种下一棵树苗,
在那山水佳地.
越长越高越大,
但愿越长越美.
那一个星期天,
跑来看树.
眼泪哗哗不停,
小树被人折断.
我准备埋了它,
但总那么不舍.
我轻轻抚摸它,
它是我的朋友.
植树节
我在心里
种下了梦想即将收获成功
你在心里
种下了希望即将收获幸福
我在虹桥
你在斜桥不知不觉
种了同一棵树叫做美好未来
植树节
在目所能及的地方种一棵树吧,
首望着它,
在春风中发芽,
在夏雨中成长,
在金秋中硕果累累,
在寒冬中孕育希望.
春华秋实,
树长轮,
人添岁.
在必经的路旁种一棵树吧,
不为别人,只为你自己.
你需要畅快地呼吸,
你需要歇脚纳凉,
你需要蓝色天空,
你需要绿色灵感.
没有索取,
只有回报,
这就是绿色的精灵.
植树节小诗一首
植一个生命
我也无法选择这土地的肥沃与贫瘠
阳光和风雨给了你
从此你就要承受磨砺
挣扎 你把根钻进缝里
希冀 你把梢向着天际
你或许枯瘦
你或许丰腴
历沧桑有多少辛酸
你却是默默无语
谁能解你百年千年的屹立
在今天请种一棵树吧,
仅为证明你曾来过这个世界.
既然没有曹雪芹的才华,
既然没有爱因斯坦的大脑,
既然没有则天皇帝的胆魄,
既然没有居里夫人的勤奋.
平凡的你起码可以种一棵树,
一棵在你百年之后,
仍郁郁葱葱的树.
三月随想
—写给3.12植树节
就在三月
就在今天
风是绿的
笑声是绿的
歌声是绿的
用心植一片草
就会翠绿一片大地
用爱种一棵树
就会留下一片绿荫
曾面对荒芜的沙漠
听肆虐的风沙
埋葬了多少执着的梦想
曾面对贫瘠的山头
看无情的山洪
冲毁了多少美丽的希望
当缠绵的春雨在眼中湿润
当惊蛰的雷声在天空炸响
于是—
一个绿色的梦想
又一次在三月酝酿
一个绿色的希望
又一次在今天启程
3.关于保护环境,植树造林的名人名言1、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马克思《***宣言》
2、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达尔文《进化论》
3、人们常常将自己周围的环境当作一种免费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甘哈曼《第四次浪潮》
4、大自然是善良的母亲,也是冷酷的屠夫。——雨果《百年孤独》
扩展资料: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物种的共同家园,然而由于人类常常采取乱砍滥伐、竭泽而渔等不良发展方式,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大大加快。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正使生态系统滑向不可恢复的临界点,如果地球生态系统最终发生不可挽回的恶化,人类文明所赖以存在的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将不复存在。
世界环境日的意义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要求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来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百度百科—保护环境
百度百科—世界环境日
4.关于绿色环保的古诗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出自:北宋诗人林逋《山园小梅》。
译文:梅花疏疏落落,斜横枝干投在水中的影子。黄昏后的梅花散发的清幽香味在飘动。
2、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竿头乞活鱼。
出自:唐朝王建《寄旧山僧》。
译文:猎人拿箭猎大雁,渔家直接用竿钓鲜鱼。
扩展资料:
人们为了安坦地生活,会储粮存钱;企业为了顺利开展生产,会储存资金和资源;人类为了维护生态安全,则要储存“绿色资本”。 因为绿色既是生命与健康的象征,也是文明与环保的标志,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基色。
如果没有了绿色,就会威胁到我们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地球也将面临物种灭绝。所以,携手共存“绿色资本”,已成为世界各国应对生态危机的共识和责任。
储存“绿色资本”,就是植树护绿,扩展绿化。要储存更多的“绿色资本”,最有效的直接方法就是植树造林。植树造林,不仅能美化生活环境,预防水土流失,而且还能更有效地减少地球臭氧层的二氧化碳,为人类提供清洁、新鲜的空气,改善生态环境和调节气候。
人类已意识到了储存“绿色资本“的重要性。世界上很多国家为此设立了植树节,通过植树护绿等活动,增强人们的环保和绿化意识,促进人们植树护绿的激情,以此达到储存“绿色资本”、保持生态平衡的目的。
搜狗百科-绿色环保
5.有关植树的诗句1、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但购有花者,不限桃李梅。——白居易
2、楼东一株树,枝叶拂青烟。桃树我所栽,别来向三年。——李白
3、东风二月苏堤路,树树桃花间柳花。——苏东坡
4、奉乞桃树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杜甫
5、更作世间儿女态,乱栽花竹养风烟。——王安石
扩展资料:
植树指种植树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植树的传统,涌现出了许多崇尚植树造林的趣闻佳话。植树以清明时节为最佳,此时气候温暖,春雨飞洒,利于树苗成活。植树造林对于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减轻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3月12日为中国的法定植树节。
6.关于植树的诗句或名言1、白头种松桂,早晚见成林。
——唐 白居易《种柳三咏》 译句:一位头发白了的老人种着树,早出晚归,逐渐的种出了一片树林的雏形。 2、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
——唐 白居易《东坡种花二首》 译句:挣了钱买些花草树木,在城东的坡上栽下。 3、萦萦窗下兰,密密堂前柳。
——东晋 陶渊明《种树郭橐驼传》 译句:窗前的兰花散发着幽幽的香气,堂前的柳树长的茂茂密密。 4、奉乞桃树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
——唐 杜甫 《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 译句:奉命讨要一百颗桃树,春天到来之前送到浣花村。 5、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蹊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北宋 王安石《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译句:茅草房庭院因经常打扫,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
7.关于保护环境,植树造林的名人名言1、手下留情,足下留青,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2、植树造林,功在千秋。 3、爱祖国,护绿化,保清洁,爱家园。
4、保持地球生态平衡,就是保护人数自身。 5、保护环境,就是爱惜生命。
6、兴我中华,爱我昆山。爱护家园,人人有责。
7、那里有绿色,哪里就有生命。 8、地球只有一个,失去它,我们到哪里去寻找家园。
9、绿化做得好,染污就减少。垃圾分类放,环境有保障。
10、爱护环境,保护地球,让我们托起双手共同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11、请高抬贵脚,听,小草在哭泣! 12、谁能忍受每天戴着防毒面具过日子?——还空气清新吧! 13、天空是小鸟家,河流是鱼儿的家,地球是我们的家。
14、让地球妈妈永远年轻美丽。 15、把绿色带到世界每一个角落,让绿色流入人们心中。
16、废气,stop!废水,stop!染污,go away! 17、绿树成荫,花香扑鼻——理想家园靠大家。 18、破坏环境的人终将得到大自然的惩罚。
19、节约能源,人人有责! 20、用好你的手,垃圾无处溜。
8.关于植树的诗★ 白头种松桂,早晚见成林。——白居易
★ 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但购有花者,不限桃李梅。——白居易
★ 大地回春,植树造林,植树诗话,启迪后人,植树爱树,绿化家园。——李华 ★ 大将西征人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左宗棠
★ 东风二月苏堤路,树树桃花间柳花。——苏东坡
★ 奉乞桃树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杜甫
★ 更作世间儿女态,乱栽花竹养风烟。——王安石
★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倚杖柴门口,墟里上孤烟。复直接舆醉,狂歌五柳前。——王维
★ 江州司马日,忠州刺史时。栽松遍后院,种柳荫前墀。——白居易
★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里,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
★ 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冯玉祥 ★ 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张谓
★ 柳州柳刺史,种树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渐作惠化传。——柳宗元
★ 楼东一株树,枝叶拂青烟。桃树我所栽,别来向三年。——李白
★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蹊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
★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陶渊明
★ 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苏东坡
★ 生态平衡说,当今大课题。林稠花有信,土固水无泥。四野千山绿,周天万类齐。全民勤垦植,伊甸乐园兮。——《植树节遐思》
树木能吸收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降低城市空气温度,抑制“
温室效应
”的发展,起空调作用。
城市防护林还具有减缓风速的作用,其有效范围在树高40倍以内,其中10~20倍范围内效果最好,可降低风速50%。在城镇房屋的迎风面,种植10行高大松树,风速可降低60%。由于
林内
与
林外
温度的差异可以形成
空气对流
增加一级风,所以,在
炎热的夏天
,在林内则倍感舒适。
城市森林
可增加城市
空气湿度
,一个树种选择、结构配置合理的城市森林,
空气相对湿度
可增加54%。
城市的树林具有蒸散作用,一株成年树,一天可蒸发400千克水,所以树林下空气湿度明显上升。城市的片林、林带和
绿篱
都有降低噪音作用。绿篱、
乔灌木
混合结构
带、30米宽的林带,可以分别降低噪音3~5分贝或6~8分贝。
城市树木可以利用庞大的叶面及其柔毛和粗糙的干皮,吸附飘浮在城市空气中的悬浮
尘粒
,借降水将其冲刷到地面,净化城市空气,提高空气质量。城市森林可以提供清凉饮用水,如美国东部的一些城市,由于城市森林的作用,出现了清凉饮用水源头。
城市森林在美化市容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以树木的绿色为基调的五颜六色,为城市增添自然美;
(2)森林和树木有丰富的线条,是曲线美的典型;
(3)树木打破了建筑物僵硬的棱角,烘托建筑物的美,从而展示城市的美。
赤泥
从
铝土矿
提炼氧化铝后排出的废渣,外观出现赤色或棕色,称为赤泥。这是一种碱性废渣,主要成分是硅、钙、铝、铁、锰、镁、钠、钾和铊等的氧化物。如不适当处理即会污染地下水源与地表水,危害渔业生产和
农业灌溉
。如长期堆放,干燥后随风飘扬,还会污染大气。为了防止赤泥的污染,赤泥堆场底部应采用不透水材料,并在赤泥堆上铺土种植植物。最合理的处理方法是把它当做资源,开展综合利用,如
生产建筑
材料、
土壤改良剂
,或作为炼钢用的萤石的代用品和回收赤泥中的铁、钛、铝等金属物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01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