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遥感地质调查与常规地质调查有什么区别

遥感地质调查和常规地质调查是两种不同的地质调查方法,它们在数据获取方式、调查范围和应用方式等方面存在一些区别:

遥感地质调查与常规地质调查有什么区别

1. 数据获取方式:

遥感地质调查:遥感地质调查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地表或地球表面特征的信息。通过卫星、航空平台或地面设备上的遥感传感器获取遥感数据,包括多光谱、高光谱、雷达等不同类型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提供地表的光谱、空间和时间信息。

常规地质调查:常规地质调查主要依赖于地质学家实地观察、采样和测量。地质学家进行现场勘查,收集地质样本,进行实地测量和分析,以了解地质结构、岩石类型、地貌特征等。常规地质调查涉及到野外工作和实验室分析。

2. 调查范围:遥感地质调查:遥感地质调查可以覆盖大范围的地区,甚至整个地球表面。通过遥感数据,可以获取地表的全球覆盖图像和数据集,进行大尺度的地貌、地质和资源调查。遥感数据可以提供大范围的信息,帮助进行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地质研究和资源评估。

常规地质调查:常规地质调查通常是在局部区域或特定地点进行的。地质学家需要实地勘查和采集样本,以深入了解特定地区的地质特征、地质历史和岩石组成等。常规地质调查通常针对特定的地质问题、矿产资源勘探或工程建设等目的进行。

3. 应用方式:

遥感地质调查:遥感地质调查可以提供广泛的地表信息,并用于地质研究、矿产勘探、环境监测、地质灾害评估等方面。遥感数据可以用于生成地质图、地形图、岩性分布图等,辅助地质学家进行预测、解释和分析。

常规地质调查:常规地质调查通过实地勘查和样本分析,用于详细描述和解释特定地区的地质特征、构造背景、矿产资源潜力等。常规地质调查结果可以用于地质图、地质报告、勘探报告等,为矿产勘探、工程规划和环境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综上所述,遥感地质调查和常规地质调查在数据获取方式、调查范围和应用方式等方面存在一些区别。它们可以相互补充,共同用于地质研究和资源评估等领域,提供全面而详尽的地质信息。

(一)地质环境遥感解译

1.地形地貌

在CO2地质储存地面规划选址中,地形地貌的解译主要包括地形坡度与起伏度和地貌划分等,坡度和起伏度直接关系到后期场地选址。地形地貌遥感解译的工作流程是:资料收集与整理→图像处理→初步解译→实地踏勘→详细解译→野外验证→综合研究。

1)资料收集与整理包括遥感数据的收集购置,地形图或DEM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图像处理需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遥感影像地图制作规范(DD2011-1)》制作影像图,并对影像图进行图像增强和信息提取。

2)初步解译以遥感影像为主要依据,根据解译内容对相关要素进行初步解译,了解其区域发育特点,对照现有资料初步建立解译标志,对所需信息进行试提取,确定具有特征解译标志要素的属性,初步建立影像单元。对前期收集的资料进行地理更新,选取合适的踏勘路线。根据已有资料对影像图进行初步解译并制作初步解译图。

3)实地踏勘需系统建立遥感解译标志,为详细解译提供依据。

4)详细解译阶段依据遥感解译标志及参考资料为依据,对影像资料进行系统、详细解译,重点区可采用三维对比方法进行解译。

5)野外验证的目的是进一步完善解译标志,对不能确定属性的遥感地质要素进行野外调查,对解译过程中遇到的地质问题进行实地观察,对遥感初步解译地质图进行系统检查和修改。

6)综合研究阶段是根据野外地质验证结果,对遥感资料作进一步解译,修改完善并形成遥感解译图。

2.大地构造

在盆地级和目标区级地面选址规划阶段进行的地质构造解译,主要是对大型和巨型构造尺度的地质构造进行解译,包括复背斜、复向斜、区域性大断裂和区域性地貌单元等。

(1)大断裂解译标志

1)岩性,地层被切割和错开;

2)构造性急沿某一界面中断或突变;

3)构造破碎带直接出露;

4)色调异常线,断层三角面、断层崖、山脊线的错动;

5)许多微地貌呈线状排列成线性负地形;

6)对口河、倒沟状、格子状、角状水系,河流局部出现异常,水系河网的整体错动,线状排列的河流异常段;

7)河湖海岸线局部出现直线或折线延伸的陡崖。

(2)活动断裂的判别标志

1)切断(穿)新生代地层或岩体的断裂;

2)有喜马拉雅期中期或晚期的岩体、岩脉灌入或火山喷发的断裂,或者是由许多活火山、温泉、热泉呈直线排列所显示的断裂;

3)图像上影像和解译标志特别清晰的断裂,大多是活动断裂,如断裂谷明显完好、断层崖整齐清楚、断层面或断层三角面保存完好的断裂,一些河流、湖泊、沼泽被错断现象显示十分清晰的断裂等。

(3)褶皱解译标志

1)图形标志。由于不同岩性风化后产生色彩、地形地貌、含水性、植被类型和疏密等差异,在遥感图像上表现为地形与色调上的条带状影像呈圈闭的或半圈闭的圆形、椭圆形、长条状并具明显对称性的图形。

2)构造地貌对称性分布。岩层三角面、单面山、猪背岭等构造地貌沿某一界面对称性重复出现。

3)影像相同或相近的岩层对称重复出现。图像上岩层的对称重复主要表现为不同色调的条带呈对称重复分布。当岩层厚度较大或岩层间岩性差异明显时,反映为植被、水系的对称重复出现。

4)水系标志。褶皱两端的大河流通常沿两坚硬岩层间的软弱岩层平行于岩层走向流动,支流则顺着顺向坡和逆向坡流下(朱亮璞等,1994)。

(二)地面选址遥感分析

根据CO2地质储存选址原则,开展遥感调查初步分析:

1)地势平坦、缓地形起伏度的平原或丘陵区;

2)尽量远离断裂、地质灾害和不良地质体的区域;

3)靠近具圈闭构造的背斜区。在此原则下,根据遥感解译结果,参考已有地质资料,在GIS平台下进行空间分析,从而获取地面选址适宜性区。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02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