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成苗生长期主要管理措施有哪些
蔬菜缓苗后,随着秧苗生理机能恢复和增强,以及外界温度逐渐升高,秧苗生长逐渐加快。早春育苗时,刚缓苗的一些日子外界气温比较低,秧苗生长不快,苗床管理仍以防寒保温为主。
秧苗进入迅速生长阶段后,原则上是在保证足够的营养面积条件下控温不控水,既防秧苗徒长,又能保证秧苗有正常的生长量。所谓控温主要是控制夜间气温,偏低的夜温能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使秧苗生长健壮,果菜类蔬菜花芽分化好,有利于雌花分化。降低夜间气温也蔬菜花芽分化好,有利于雌花分化。降低夜间气温也应有个限度,喜温果菜类蔬菜不宜低于l0℃,否则将影响其花芽分化及发育,番茄容易出现多心室畸形果;甘蓝、芹菜等不能连续维持较长时期的4-5℃以下的低温,否则,易引起未熟抽薹。
温度调节主要靠白天放风和夜间覆盖来实现,随着外界气温上升,温室、大棚和冷床的放风时间逐渐延长,放风量逐渐加大:无论是温室还是拱棚,在低温期都应以放顶风为主,过早放底风易使小苗受到伤害。要保持透明覆盖物的清洁与透光度,尽可能延长秧苗的见光时间,以增强秧苗的受光强度,为秧苗健壮生长打下良好的营养基础。当秧苗缺水时,应选晴天上午一次浇透,同时放风降湿,当秧苗上无水珠时,撒一层细土,或浇水次日土表稍干后用小钩子或竹签松土,均可起到保持床土水分、减少浇水次数的作用。
在成苗期水分管理上一要反对干旱蹲苗,二要反对小水勤浇,如果采用容器育苗,在条件允许时可随着秧苗长大适当拉开容器距离,这对培育壮苗、防止徒长有明显效果。进入秧苗旺盛生长阶段后,如有缺肥症状或床土营养不足,可以追肥,用尿素或磷酸二氢钾各半配成0.5%的水溶液浇水1-2次。
第一阶段:播种至出苗(7天)。该阶段主要加强夜间保温,使棚内温度能达到5℃以上,促进早出苗。出苗之前尽量不通风、不揭棚,直至出苗为止。
第二阶段:出苗后至移栽前10天。本阶段要求白天棚内温度15~20℃,不能超过25℃,夜间不低于5℃。如果棚内温度高于25℃,要进行通风。第一次通风要注意不要使幼苗受冷风伤害。通风时背风揭棚,缓慢通风、降温。幼苗对外部气温适应后进行大面积通风。特别是出苗至子叶期一定要按要求控制好温度,否则会造成胚轴过长,成为徒长苗。
第三阶段:移栽前7~10天。如夜间温度低于0℃,傍晚要盖上塑膜,保温防冻。在正常天气情况下,要昼夜敞棚练苗。如幼苗遭受冻害,第二天早上在太阳出来前、外部气温0℃以上,进行揭膜通风,在苗上盖一层纸,防止太阳直射,幼苗会缓慢恢复。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12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