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科学日记

<<天问:我是谁>>植物克隆

科学日记

克隆抗盐碱的作物

我国的盐碱地有27万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占1/4,能不能克隆抗盐碱作物,让荒芜的盐碱地变废为宝呢?

自然界中有少数的植物,生来就喜欢盐碱地;而且,它们只能生长在盐碱的土壤上,这就是海蓬子、大花罗布麻、盐吸、后藤和盐爪爪成为盐碱土壤指示植物的原因;也是盐角草、盐节木、盐穗木、有叶盐爪爪等成为盐渍化土壤指示植物的原因。

对于黄须、胡杨、碱蓬、盐角草和胡颓子等抗盐植物来说,盐碱地就是它们的乐园。

我们有理由相信:所有植物的体内都有抗盐碱的基因,因为我们最早的植物是从海中走来的。大海盐性的血液就是植物们喜嗜盐碱的血液。只是植物们在后天不同生存的环境与进化中不再把盐当做生命最基础的营养了。

在昔日的南大荒辽宁省盘锦市,有一片红海滩。

这红海滩是仙鹤们诗意的栖息地;那里——辽河三角洲的最南端,有一条人工拦海大堤;这大堤如长龙般蜿蜒横卧在离退潮海面只有1000米的海滩上。这里的潮间带堤内堤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堤内是绿色的,堤外则是一望无际的红,而这红和绿的世界就是由我们耐盐碱的盐碱菜创造的;盐碱菜因为长在海水边,在海水的浸泡中长势旺盛,所以也叫碱蓬草。

不经海水浸泡的碱蓬草是绿色的,那由海水涨潮不断冲刷而变得火红的碱蓬草就成了我们看到的红海滩。红海滩引来了吉祥的丹顶鹤,洁白的仙鹤在红海滩上翔舞着,成为是盘锦人的骄傲;而据考证这盘锦鹤就是古诗人笔下的辽东鹤。

是红海滩是红海滩上的碱蓬草让远去的辽东鹤又回来了。

这在海水的浸泡下变红的碱蓬草也叫鹤漆草;不是吗,如果你事先不知道这红海滩是因为盐碱菜在海水的侵蚀下变红,你肯定会以为红海滩是仙鹤嘴里遗落的一粒粒草种……鹤漆草是过去道家的称呼,碱蓬草还因为它喜欢生长在浅水中,也称水荭;碱蓬草还有火蓼、水蓼、辣蓼、冰红、石龙、游龙等名。

这火焰一样红的碱蓬草全草都可以入药,它的性情温和、可以解毒利湿,能够治疗痢疾、泄泻;外用还能治疗皮肤湿疹和顽固的皮癣……

碱蓬草为什么能在海水的浸泡下生长呢?白花花的盐碱地,植物们是难以生存的。因为土壤中的盐分过多,渗透压很高的盐水会占据植物组成根的细胞,给根的吸水造成很大的阻力,久而久之,植物就会渴死;土壤中积累过多的可溶盐类,还会毒害植物的根细胞,使植物的根部受到伤害。

碱蓬因为有肉质的茎和叶,细胞里的细胞质能和盐类结合,所以不至于发生毒害作用,它们的细胞含水量甚至高达95%,因此具有高度抗盐能力。不同的抗盐植物在不同环境的适应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妙招。胡杨、怪柳和匙叶草的茎叶上密布泌盐腺,可以把盐碱地中吸收的过多的盐分从泌盐腺排出体外。瓣鳞花能把吸收的盐分溶解在水里,通过叶面分泌出去,水分干了,盐的结晶留在叶面,风一吹就纷纷散落。艾篙、田菁和胡颓子的根细胞透盐性极小,盐分不容易渗透进去,另外,它们的细胞内含有较多的糖类和有机酸,这样就增加了细胞吸水的能力。

众多的抗盐植物中,黄须的抗盐能力最强。黄须又叫盐吸,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它的叶子肥厚而多汁,呈棍棒状,上面长了许多茸毛。黄须的根系极为发达,能使土壤变得疏松,渗透力加强。人们曾在盐碱地上种过一年黄须,结果75厘米深的土壤内含黄须盐量只剩0.1%。难怪黄须有吸盐器的外号。

英国萨里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从可在盐碱地生长的植物中筛选相应的基因,然后将这些基因植入水稻,基因改良的水稻一方面使大量废弃了的盐碱地得到利用,另一方面可以逐渐吸收土壤中的盐碱成分,从而改良土壤。

2002年8月山东师范大学,在测定了1755个碱蓬基因的序列后,从碱蓬中克隆出一个耐盐的关键基因。这种由耐盐基因决定的一种有运输功能的蛋白,能使植物免受盐害。

通过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手段将这种耐盐基因导入作物,我们可以培育出新型耐盐园林植物和农作物。转基因拟南芥,就能够在1/2海水浇灌条件下完成生活史。

意大利、日本等国都在试用海水直接浇灌农田,实验证明:用海水浇灌白菜、田菜不仅长势好,而且含糖量增加;用海水浇灌苜蓿的产量是淡水浇灌苜蓿的9倍还要多。

我国盐渍化土壤面积超过8000万公顷,大量的土地荒芜,克隆碱蓬的耐盐基因,让植物们在盐渍化的土地上成长,在海水的浇灌下成长,我又一次想起了辽河三角洲的红海滩。

微风拂动,红海滩如静止的飞翔。

它抖动红色如洗的羽毛,使我想起庄子笔下的鹏;那是从海而来的巨大的鲲鱼所化,它化而为鸟,名字叫鹏。据说:鹏飞起来的时候,翅膀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你看,这几十平方公里的红海滩不就是展开翅翼的鹏吗?你看它燃火的红,不正是飞的凝结?鹏鸟展开它由绿而红的羽毛,离开北海向南而飞;它对大海它对土地的眷恋,使它的身体抖动成海的波涛、抖动成生命的绿和血液的红;背负青天,什么是它真正的颜色?

红,无限涌动的太阳和太阳光;我们怎样解释它水湿的生命和盐碱洗炼的筋骨。我知道碱类水溶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的道理,而这在蓝色海水洗浴下的植物,对于一岁一枯荣的生命,我们怎样言说它绿色的生命和火红欲燃的舞蹈?碱蓬草,我亲爱的朋友,有什么比你更为感人地告诉我们,苦难是生活的摇篮,我们的美丽源于苦涩的洗炼。

当然,我们在培养和克隆植物的抗逆性的同时,也应该想及植物的侵略性和报复性。

让植物有很高的抗逆性,存在不存在潜在的危险?1993年中国科学院的一位专家写过一篇《绿色温疫》的科幻小说,小说中写到一种叫“绿霸”的克隆植物。

为了控制中国沙漠化的加速,研究治理沙漠的科研人员,培育出一种能抗高度干旱,能抗沙暴侵袭的转基因植物——“绿霸”。

绿霸在沙漠中有极旺盛的繁殖和蔓延能力。在沙漠播种绿霸后,沙漠像人们希望的那样变成了绿洲!

然而,不幸的是,绿霸开始吞没沙漠之外的地方。

绿霸所到之处,别的植物就无法生存。耕地、果园、草园,甚至是荒山、沼泽也被绿霸所吞没!为了抢救土地,抢救除了绿霸之外还能长出粮食和棉花的土地,人们用推土机除,用灭草剂杀,然而,什么也阻止不了绿霸向整个地球覆盖……

这绝不是无稽之谈,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就存在着紫茎泽兰这种让人痛恨的植物吗?被称做“马的杀手”的紫茎泽兰,生长在我国的热带地区,它紫红色的茎干上,被着灰色的茸毛,果实上,长满刺状冠毛,沾在人和牲畜身上,便跟随着到处安家。它落地就能生根,开花结果繁衍后代。

紫茎泽兰既能耐干旱,也能耐贫瘠和低温,能够适应山地酸性土、棕色森林土、紫色土、砂石地,甚至能够在墙缝中生长,它们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角落。

紫茎泽兰对人和动植物都有极大的害处。人若吸入紫茎泽兰的花粉,便会出现鼻塞、口痒、打喷嚏,流鼻涕,导致咳嗽、气喘和胸闷。牲畜误食了紫茎泽兰或是吸入了紫茎泽兰的花粉,就会引起腹泻、气喘、鼻腔流脓溃疡。如果是马吸入了紫茎泽兰,十有八九都会死亡。

曾有人想将紫茎泽兰斩尽杀绝,然而这正帮了紫茎泽兰的忙。紫茎泽兰的不定根正好趋着这个机会扎入地下,形成新的植株。人们发现无论是火烧,还是割除、刨挖,都不能使紫茎泽兰断子绝孙。

美国曾经把葛藤作为恢复被虫害侵蚀和大萧条破坏的棉田植物,因为葛藤能在破坏了的、瘠薄的土地上繁茂地生长,它抗虫害,耐干旱,不需土壤和肥料的准备工作,尤其长得快,美国人把它称为“令人惊奇的藤本植物”。二战结束前,美国东南部种植了20万公顷的葛藤。

然而,在葛藤疯长十年后,人们不得不意识到葛藤是一种威胁,而把它当成杂草论处。它会拉倒电话杆,使当地的电源变压器过热跳闸,使远距离输电塔上的高压线短路,导致一些地区断电。以前由公路部门种植以稳定路基的葛藤,后来遮没了交通信号,覆盖到桥上。在铁路路坡上,葛藤长过了轨道,而当列车把葛藤压扁时,这讨厌的葛藤就使铁路变滑,最后使机车丧失牵引力。事实说明:葛藤会覆盖并包围一切的固体——停放着的汽车、铁路侧线的车辆、废弃的住宅,甚至不省人事的醉汉。

葛藤抢占全部的潜在林地,它攀援在其它树上,使被攀援的树由于见不到阳光而枯死,佛罗里达的自然资源科学家没有意识到,沿着沿着佛罗里达州南部渠道蔓延的葛藤,竟然蔓延到了另一方座城市以南,葛藤不仅覆盖了余下的本地植被,甚至淹没了佛罗里达州南部大沼泽以前的攻击性入侵者,使平原几乎成了庞大的葛藤生长地。现在,美国人已经把葛藤隔离了起来。

我们相信科学相信科学家,会做出有益于地球生命有益于我们人类的选择!

让我们回到红海滩,回到仙鹤们诗一样美好的栖居地!

梦一样的鹏鸟,它巨大的羽翼下,我们走来了,走进它火红的精神,走进它盐碱洗炼的品格;让海水浸润,让海风梳理,我们忘记最初的原色,融入万物,融入生命;碱蓬草,纯美而坚强的象征;红尘如潮,什么正被淹没?让我们像碱蓬草一样,在生活和科学的洗炼中,让植物们像碱蓬草一样,让血液的颜色与大自然的美好同在,与仙鹤同在!

逍遥游出自《庄子》,乃是全本三十三篇之第一篇。文章流传久远,妇孺皆知。《逍遥游》的想象奇特怪诞,洋溢着浪漫色彩,追求顺其自然无所依,最终获得无穷的自在自由。

庄子(前369-前286),汉族,姓庄名周,字子休,享年84岁。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辩论家。祖上系出楚国公族,后因吴起变法楚国发生内乱,先人避夷宗之罪迁至宋国蒙地。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物我合一”和“无为超然”。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精神还是皈依于老子的哲学。庄子曾做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对于庄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封建帝王尤为重视,在唐开元二十五年庄子被诏号为“南华真人”,后人即称之为“南华真人”,被道教隐宗妙真道奉为开宗祖师,视其为太乙救苦天尊的化身。《庄子》一书也被称为《南华真经》。其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深远影响。

原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è)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tiáo)与学鸠笑之曰:“我决(xuè)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huìgū)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yàn

)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néng)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shuò)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líng)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jué)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jiāoliáo)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反。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连叔曰:“其言谓何哉?”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chuò )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cī

lì)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女也。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穅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

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qù)然丧其天下焉。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xiāo)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pǒu)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píng pì kuàng )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yù)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

chū )。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人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wǎng gǔ )。今夫斄(lí

)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译文

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作鲲。鲲的巨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鲲变成鸟,它的名字叫作鹏。鹏的背,不知道它有几千里。鹏鼓翅奋飞,它的翅膀象天边的云。这只鸟啊,在大海翻腾的时候就飞往南海,南海,就是天池。《齐谐》这本书,是记载怪异事物的。这本书上说:“当鹏飞往南海时,水浪击起达三千里,借着旋风盘旋直上九万里,离开北海六个月的时间到达南海才休息。”野马般奔腾的雾气,飞扬的灰尘,以及生物都是被风所吹而飘动的。天色深蓝,难道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太远太高,看不到它的边际呢?鹏往下看,也是这样罢了。再说,水蓄积得不深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起大船。把一杯水倒在堂上的低洼之处,一根小草就可以成为船。如果把一个杯子放上去,就会被粘住,这是因为水浅而船大了。风力积蓄得不大,就没有力量承载巨大的翅膀。所以鹏高飞九万里,那风就在它的下面,然后它才可以乘风而行。鹏背负着青天而无所拦阻,然后才开始向南飞行。

蝉和小斑鸠讥笑鹏说:“我们奋力而飞,碰到榆树和檀树就停止,有时飞不上去,落在地上就是了。何必要飞九万里到向南海去呢?”到近郊去的人,只带当天吃的三餐粮食就可当天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外的人,就要准备一宿的粮食。到千里外的人,要聚积三个月的粮食。蝉和小斑鸠这两只小虫又知道什么呢。

小智比不上大智,短命比不上长寿。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朝生暮死的小虫不知道黑夜与黎明。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寒蝉,不知道一年的时光,这就是短命。楚国的南方有一种灵龟,它把五百年当作一个春季,五百年当作一个秋季。上古时代有一种树叫作大椿,它把八千年当作一个春季,八千年当作一个秋季,这就是长寿。可是活了七百来岁的彭祖如今还因长寿而特别闻名,众人都想与他相比,岂不可悲!

商汤问棘,谈的也是这件事。汤问棘说:“上下四方有极限吗?”棘说:“无极之外,又是无极!在草木不生的极远的北方,有个大海,就是天池。里面有条鱼,它的身子有几千里宽,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作鲲。有一只鸟,它的名字叫作鹏。鹏的背像泰山,翅膀象天边的云;借着旋风盘旋而上九万里,超越云层,背负青天,然后向南飞翔,将要飞到南海去。小泽里的麻雀讥笑鹏说:‘它要飞到哪里去呢?我一跳就飞起来,不过数丈高就落下来,在蓬蒿丛中盘旋,这也是极好的飞行了。而它还要飞到哪里去呢。’”这是大和小的分别。

所以,那些才智能胜任一官的职守,行为能够庇护一乡百姓的,德行能投合一个君王的心意的,而能够取得全国人信任的,他们看待自己,也象上面说的那只小鸟一样。而宋荣子对这种人加以嘲笑。宋荣子这个人,世上所有的人都称赞他,他并不因此就特别奋勉,世上所有的人都诽谤他,他也并不因此就感到沮丧。他认定了对自己和对外物的分寸,分辨清楚荣辱的界限,就觉得不过如此罢了。他对待人世间的一切,都没有汲汲去追求。即使如此,他还是有未达到的境界。

列子乘风而行,飘然自得,驾轻就熟。十五天以后返回;他对于求福的事,没有汲汲去追求。这样虽然免了步行,还是有所凭借的。倘若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着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的境地,他还要凭借什么呢?所以说:修养最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

尧要把天下让给许由,说:“太阳月亮出来了,而小火把还不熄灭,它的亮度,要和日月相比不是太难了吗!及时雨降下了,还要灌溉田地,对于滋润禾苗,不是徒劳吗!你如果成了君王,天下一定大治,而我还徒居其位,我自己感到惭愧极了,请允许我把天下交给你。”许由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治理好了,而我再接替你,我岂不是为名而来吗?名,是依附于实的客体,我难道要做有名无实的客体吗?鹪鹩在深林中筑巢,只要一根树枝;鼹鼠饮河水,只要肚子喝饱。请你回去吧,天下对于我有什么用!厨子虽然不下厨,主祭的人却不应该超越权限而代行厨子的职事。”

肩吾问连叔说:“我听说过接舆讲的一段话,言辞夸大而不切实际,漫无边际而无法验证;我听了他的话又惊奇又害怕,就象天上的银河看不见边际。相去极远,不近人情。”连叔说:“他讲了些什么呢?”肩吾说:“他说,在遥远的地方有一座藐姑射山,上面居住着一位神仙,皮肤象冰雪那样洁白,体态姑娘那样柔美,不吃五谷,只是吸清风、喝露水,乘着云气,驾着飞龙,遨游于四海之外。他的精神凝聚,使万物不生恶疾而年年五谷丰收。我认为这是狂言而不可信。”连叔说:“是这样,盲人无法让他欣赏有文采的东西,聋子无法让他欣赏钟鼓之乐声。岂只是形体上有瞎眼和耳聋的,在智慧上也有人是瞎子聋子。这些话,就象是针对你的。这位神人,他的品德,广施于宇宙万物可为一体,世人争功求名,纷乱不已,他哪里肯辛辛苦苦以治理天下为己任?这位神人,什么东西都伤害不了他:滔天洪水淹不着他,大旱时金石熔化、烧焦土山而热不了他。用神人身上的尘垢糟粕就能将儒家尊崇的尧、舜陶铸出来,他哪肯纷纷扰扰以治理天下作为自己的事业!有个宋国人采购了一批帽子到越国去卖,越人的风俗是剪断长发,身刺花纹,帽子对他们毫无用处。尧治理天下百姓,使海内政治清平,如果他到遥远的姑射山、汾水的北面,见到四位得道的人,他一定会神情怅然而忘掉自己所拥有的天下。”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大葫芦的种子,我种下后结出的葫芦大得可以容纳五石。用它来盛水,它却因质地太脆无法提举。切开它当瓢,又大而平浅无法容纳东西。这不是嫌它不大,因为它无用,我把它砸了。”庄子说:“你真不善于使用大的物件。宋国有个人善于制作防止手冻裂的药,他家世世代代都以在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客人听说了,请求用一百金来买他的药方。这个宋国人召集全家商量说:‘我家世世代代靠这种药从事漂洗丝絮,一年所得不过数金;现在一旦卖掉这个药方马上可得百金,请大家答应我卖掉它。’这个客人买到药方,就去游说吴王。那时正逢越国有难,吴王就命他为将,在冬天跟越国人展开水战,(吴人用了不龟手之药),大败越人,吴王就割地封侯来奖赏他。同样是一帖防止手冻裂的药方,有人靠它得到封赏,有人却只会用于漂洗丝絮,这是因为使用方法不同啊。现在你有可容五石东西的大葫芦,为什么不把它系在身上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呢?却担忧它大而无处可容纳,可见你的心地过于浅陋狭隘了!”

惠子对庄子说:“我有一棵大树,人家把它叫作臭椿;它那树干上有许多赘瘤,不合绳墨,它那枝岔弯弯曲曲,不合规矩。它长在路边,木匠都不看它一眼。现在你说的那段话,大而没有用,大家都不相信。”庄子说:“你难道没见过野猫和黄鼠狼吗?屈身伏在那里,等待捕捉来来往往的小动物;它(捉小动物时)东跳西跃,不避高下;但是一踏中捕兽的机关陷阱,就死在网中。再看那旄牛,它大如天边的云;这可以说够大的了,但是却不能捕鼠。现在你有一棵大树,担忧它没有用处,为什么不把它种在虚无之乡,广阔无边的原野,随意地徘徊在它的旁边,逍遥自在地躺在它的下面;这样大树就不会遭到斧头的砍伐,也没有什么东西会伤害它。它没有什么用处,又哪里会有什么困苦呢?

注释

一. 虚词1. 之(1)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2)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助词,的)(3)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4)鹏之徙于南冥也(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5)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天之苍苍,其正色邪(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7)且夫水之积也不厚(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8)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助词,的)(9)则芥为之舟(代词,小草的)(10)而莫之夭阏者(代词,它)(1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往)(12)之二虫又何知(代词,此)(1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代词,他,指宋荣子)(14)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代词,他,指彭祖)(15)穷发之北(结构助词,的)(16)汤之问棘也是已(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2.

而(1)怒而飞(连词,表修饰)(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连词,表修饰)(3)决起而飞(连词,表顺承)(4)控于地而已矣(连词,就)(5)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连词,表并列)(6)而宋荣子犹然笑之(连词,表转折)(7)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连词,表转折)(8)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连词,表转折)3.

则(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连词,就)(2)时则不至(连词,或者)(3)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连词,那么)4.

然(1)奚以知其然也(代词,这样)(2)虽然,犹有未树也(代词,这样)(3)未数数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5.

以(1)以五百岁为春(介词,把)(2)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用)(3)奚以知其然也(介词,凭)(4)去以六月息者也(凭借,用)(5)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介词,因为)6.

且(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连词,而且)(2)彼且恶乎待哉(连词,还)(3)且适南冥也(副词,将要)7.

于(1)彼其于世(介词,对于)(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介词,在)8.

其(1)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表选择,是……还是……)(2)其名为鹏(代词,它的)(3)其负大舟也无力(代词,它,指水)(4)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代词,他们)二.

实词1.通假字1.北冥有鱼—— 冥:通“溟”,海色深黑。2.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反:通“返”,返回。3.小知不及大知

——知:通“智”,智慧。4.旬有五日而后反 ——有:通“又”,用于连接整数与零数。 反:通“返”。5.而御六气之辩 ——辩:通“变”,变化。6.此小大之辩也

——辩:通“辨”,区别。7.而征一国 ——而:通“能”,才能。8.知效一官 ——知:通“智”,智慧。9.犹然笑之 ——犹:通“繇”,喜。10.而后乃今培风——

培:通“凭”,凭借。11.其翼若垂天之云

——垂:通“陲”,边际。12.汤之问棘也是已——已:通“矣”,句末语气词。2.古今异义(1)虽然,犹有未树也。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用于上一个分句,今多用于虽然···但是···(2)众人匹之古义:一般人今义:多数人,大家(3)腹犹果然古义:食饱之状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连词,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4)之二虫又何知古义:泛指动物今义:虫子(5)穷发之北古义:毛,草木今义:头发(6)小年不及大年古义:寿命短的今义:农历腊月;节日,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旧俗就在这天祭灶。古义:寿命长的今义:丰收年;农历十二月有30天的年份;春节(7)而征一国者古义:取信今义:远行或用武力制裁(8)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义:海动今义:泛指海上运输(9)南冥者,天池也古义:天然形成的水池今义:高山湖泊名[6](10)蟪蛄不知春秋古义:指四季今义:春天和秋天[6](11)神人无功古义:无功利今义:无功劳[6]3.一词多义辩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而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知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小知不及大知(名词,智慧)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圣人无名(名词,声名)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其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代词,代指风)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表选择)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代词,他们)[7]以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凭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用)以八千岁为春(介词,把)奚以知其然也(介词,凭)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介词,因为)[7]4.词类活用(1)彼于致福者(使动用法,使……到来)(2)而后乃今将图南(名词用作动词,往南飞)(3)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名词用作动词,往南飞)(4)德合一君(使动用法,使……满意)(5)而征一国者(使动用法,使……信任)(6)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名词用作动词 称赞)三.文言句式1.

判断句(1)此小大之辩也(“也”表示判断语气)(2)《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3)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2.

省略句(1)翱翔(于)蓬蒿之间(省略介词“于”)(2)且举世誉之而(宋荣子)不加劝(省略主语“宋荣子”)(3)众人匹(于)之(省略介词“于”)(4)众人匹之,(众人)不亦悲乎(省略主语“众人”)3.

疑问句(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表示疑问语气)(2)奚以知其然也(“奚以”,表示疑问语气)(3)彼且奚适也(“奚”,表示疑问语气)4.

变式句(1)而莫之夭阏者(夭阏之,宾语前置)(2)彼且奚适也(适奚,宾语前置)(3)奚以知其然也(以奚,宾语前置)(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于坳堂之上覆杯水,介宾短语后置)(5)翱翔蓬蒿之间(<于>蓬蒿之间翱翔,介宾短语后置)(6)之二虫又何知(知何,宾语前置)(7)彼且恶乎待哉(待恶乎,宾语前置)[7](8)去以六月息者也(以六月息去者也,介宾短语后置)5.

固定句式(1)奚以……为?(表示反问,译为“哪里用得着……呢?”)(2)其……?其……?(表示选择,译为“是……呢?还是……呢?”)四.文化常识(关于纪日法)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望:农历每月的十五;十六为既望。朔: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1)尧:我国历史上传说时代的圣明君主。许由:古代传说中的高士,宇仲武,隐于箕山。相传尧要让天下给他,他自命高洁而不受。(2)爝(jué)火:炬火,木材上蘸上油脂燃起的火把。(3)时雨:按时令季节及时降下的雨。(4)浸灌:灌溉。(5)泽:润泽。(6)劳:这里含有徒劳的意思。(7)立:位,在位。(8)尸:庙中的神主,这里用其空居其位,虚有其名之义。(9)缺然:不足的样子。(10)致:给与。(11)子:对人的尊称。(12)宾:次要的、派生的东西。(13)鹪鹩(jiāoliáo):一种善于筑巢的小鸟。(14)偃(yǎn)鼠:鼹鼠。(15)休:止,这里是算了的意思。(16)为:句末疑问语气词。(17)庖人:厨师。(18)尸祝:祭祀时主持祭祀的人。樽:酒器。俎:盛肉的器皿。“樽俎”这里代指各种厨事。成语“越俎代庖”出于此。(19)肩吾、连叔:旧说皆为有道之人,实是庄子为表达的需要而虚构的人物。(20)接舆:楚国的隐士,姓陆名通,接舆为字。(21)当(dàng):底,边际。(22)反:返。(23)河汉:银河。极:边际,尽头。(24)迳:门外的小路。庭:堂外之地。“迳庭”连用,这里喻指差异很大。成语“大相迳庭”出于此。(25)藐(miǎo):遥远的样子。姑射(yè):传说中的山名。(26)淖(chuò)约:柔弱、美好的样子。处子:处女。(27)凝:指神情专一。(28)疵疠(lì):疾病。(29)以:认为。狂:通作“诳”,虚妄之言。信:真实可靠。(30)瞽(gǔ):盲。文章:花纹、色彩。(31)时:是。女:汝,你。旧注指时女为处女,联系上下文实是牵强,故未从。(32)旁礴:混同的样子。(33)蕲(qí):祈;求的意思。乱:这里作“治”讲,这是古代同词义反的语言现象。(34)弊弊焉:忙忙碌碌、疲惫不堪的样子。(35)大浸:大水。稽:至。(36)秕:瘪谷。穅:“糠”字之异体。陶:用土烧制瓦器。铸:熔炼金属铸造器物。(37)资:贩卖。章甫:古代殷地人的一种礼帽。适:往。(38)

断发:不蓄头发。文身:在身上刺满花纹。越国处南方,习俗与中原的宋国不同。(39)四子:旧注指王倪、啮缺、被衣、许由四人,实为虚构的人物。阳:山的南面或水流的北面。(40)窅(yǎo)然:怅然若失的样子。丧(sàng):丧失、忘掉。(1)惠子:宋国人,姓惠名施,做过梁惠王的相。惠施本是庄子的朋友,为先秦名家代表,但本篇及以下许多篇章中所写惠施与庄子的故事,多为寓言性质,并不真正反映惠施的思想。(2)魏王:即梁惠王。贻(yí):赠送。瓠(hù):葫芦。(3)树:种植、培育。(4)实:结的葫芦。石(dàn):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5)举:拿起来。(6)瓠落:又写作“廓落”,很大很大的样子。(7)呺(xiāo)然:庞大而又中空的样子。(8)为(wèi):因为。掊(pǒu):砸破。(9)固:实在,确实。(10)龟(jūn):通作“皲”,皮肤受冻开裂。(11)洴(píng):浮。澼(pí):在水中漂洗。?絖(kuàng):丝絮。(12)方:药方。(13)鬻(yù):卖,出售。(14)说(shuì):劝说,游说。(15)难:发难,这里指越国对吴国有军事行动。(16)将(jiàng):统帅部队。(17)裂:划分出。(18)一:同一,一样的。(19)或:无定代词,这里指有的人。以:凭借,其后省去宾语“不龟手之药”。(20)虑:考虑。一说通作“摅”,用绳络缀结。樽:本为酒器,这里指形似酒樽,可以拴在身上的一种凫水工具,俗称腰舟。(21)蓬:草名,其状弯曲不直。“有蓬之心”喻指见识浅薄不能通晓大道理。(22)樗(chū):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但木质粗劣不可用。(23)大本:树干粗大。拥(拥)肿:今写作“臃肿”,这里形容树干弯曲、疙里疙瘩。中(zhòng):符合。绳墨:木工用以求直的墨线。(24)规矩:即圆规和角尺。(25)涂:通作“途”,道路。(26)狸(lí):野猫。狌(shēng):黄鼠狼。(27)卑:低。(28)敖:通“遨”,遨游。(29)跳梁:跳踉,跳跃、窜越的意思。(30)辟:避开;这个意义后代写作“避”。(31)机辟:捕兽的机关陷阱。(32)罔:网。罟(gǔ):网的总称。(33)斄(lí)牛:牦牛。(34)无何有之乡:指什么也没有生长的地方。(35)莫:大。(36)彷徨:徘徊,纵放。无为:无所事事。(37)夭:夭折。斤:伐木之斧。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12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