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的耕作技术
科学合理的茶园耕作,是提高茶叶产量、质量的重要环节。由于耕作深度不同,茶园耕作可分为浅耕和深耕两种。 一般来说,茶园耕作深度不到15厘米的都叫浅耕。通常,每年都要进行春耕、夏锄、秋锄和冬耕。春耕和冬耕以松土为主。耕作深度春耕10厘米左右,冬耕10厘米~15厘米。夏锄和秋锄以除草为主,锄草次数常因杂草生长不同而有一定差别。锄草深度以5厘米左右为宜。新开辟茶园的第一年,为了避免带动茶籽和茶苗,距茶苗30厘米以内的杂草宜趁雨后用手连根拔除,30厘米以外的照常进行浅耕,待茶苗长大后可用手锄除草。秋后就可全面浅耕。
在茶树幼年和青年阶段,茶园行间空隙大,容易生长杂草。为了减少杂草争夺土壤水分和养分,浅耕时期,次数的安排常在追肥之前进行一次。夏秋季杂草多,浅耕后要将杂草铺在地面晒干或耙出园外,堆积一处制成堆肥,特别在多雨季节更要注意。
壮年茶园如果树冠覆盖度高,其生长好、产量高。由于采摘、施肥、除虫等作业较频繁,茶行间土壤容易板结,浅耕以疏松土壤为主,次数可适当减少1次~2次。 耕作深度超过15厘米即可称为深耕。茶树种植前的深耕,按照常规即可。种植后的深耕,由于茶园类型不同,深耕要求也有差异。下面分别就幼龄茶园、成年茶园、衰老茶园的深耕方法加以说明。
1.幼龄茶园种植前深垦过的茶园,一般结合施基肥进行深耕。深耕深度初期在离茶树根部20厘米~30厘米以外开沟30厘米左右深度。茶树长大后开沟的部位向行中间逐步转移。开垦时仅在种植行中深垦的茶园,一般要结合施基肥,在茶行间宽1米左右深耕50厘米。深挖的土壤先放置道路上,然后施基肥与心土混合,施入沟中,再将第二段表土翻入第一段,这样依次深耕,逐步完成。
2.成年茶园过去已深垦过的,如土壤疏松可不再深耕。若土壤很粘重,在尽量减少伤根的前提下,适当缩小宽度深耕30厘米左右,以后不再深耕。深耕时期,北方茶区宜在8月~9月,长江中、下游茶区宜在9月~10月,华南茶区还可适当推迟。
3.衰老茶园通常结合低产茶园改造,在秋末冬初离开茶根30厘米进行50厘米深耕。深耕时要结合施用有机肥料,将肥料与土壤混合,使土肥相融。
总之,深耕是花费劳力多,需要有机肥多的作业。通常在开垦前进行一次,如果土壤粘重可在开采初期缩小宽度再进行一次。在正常情况下,待20年左右茶园产量大幅度下降时再深耕改土一次,其他时期不再深耕 。
你好
茶作为世界几大饮品之一,受到很多人的喜爱。茶叶中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对人身体具有一定保健功效。茶水也可以对人体过多脂肪进行消解,并清理肠道垃圾。茶叶益处多多,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下茶树的种植管理技术,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探讨交流。
1、土壤条件
茶树属于喜肥的树种,所以种植的土地一般要肥力充足。通常在种植茶树前对田地翻耕两次,第一次翻地深度达到10~20cm,然后以农家肥来养土,第二次深翻在40cm以上,再次施氮、磷、钾复合肥料。此外,还要清除田地中的杂草和埋在土壤中的石头及瓦砾等杂质,这样才不会影响到茶树根部吸收营养。当清理完杂质后就将土地挖成垄状,即长条形,宽度约为1~1.2m,为后期茶树幼苗种植做好准备。
2、幼苗管理
茶树一般种植的幼苗会同时种植3~4种,按面积大小来选择,50亩以下就3种,50亩以上就是4种。幼苗在移植的时候最好将根部沾染一些稀土,利于保证存活率。3种苗按收获时间的早晚分区种植,比例在1:1:1。一般幼苗在初次种植时都需要进行防寒,即在根部加上一些干草之类的东西,给幼苗保温保湿。种植后一定要浇透水,这个对前期茶树的生长很有好处。
3、后期肥水管理
茶叶树由于根系偏浅,所以队医干旱和湿涝抗性都不强。一般夏季一定要经常施水,但是尽量不要从顶部喷洒,一般建议是从中间的过道往两边甩水,这样会直接淋到根部,雨季要时刻注意防水。施肥以多次少量为主,最好是能以混合肥的形式进行。一般施肥时间在每次采摘前3天左右,这样有利于新芽的再次成长。
4、日常管理
除草一般是茶叶树常需要做的,不过这里的除草一般是清理比较旺盛和长的比较大的草,毕竟几十亩的草不能完全清理的过来。其次对于一些落叶尽量的都清理走,因为茶叶树的叶子不是很好的肥物,最后就是一些病害的植株,一般处理不了的话最好移植走,避免感染更多的茶叶树。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18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