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蔬菜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技术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蔬菜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技术

蔬菜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技术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冬季生产反季节蔬菜技术

冬季生产,是保证蔬菜周年供应的有效途径之一。主要是指春夏蔬菜秋延后及春季提前生产,种植时必须采取防寒措施,达到提早上市目的。

一、保温棚

二、自然光线或灯光

三、反季节蔬菜品种的选择

四、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一)地点选择:冬季反季节蔬菜生产的地区,要求选择在气候温暖、阳光充足、处于平原区域低海拔或丘陵的地方,水源方便,土壤条件适宜,并尽可能有挡风屏障(如北面高山屏障或其它建筑物),避免冷风直接袭击。

(二)品种选择:冬季反季节蔬菜生产要选择耐寒、抗病性强、早熟的品种,秋延后品种还要求苗期耐热。如辣椒有更新4号、更新5号、湘研9号辣椒、湘研10号辣椒、湘研11号辣椒、广椒2号、辣优4号,茄子有丰茄1号、丰茄2号,黄瓜有津杂三号黄瓜、津杂4号黄瓜、津春4号黄瓜,早青一代西葫芦等都是良好的保护地栽培品种。(三)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1、冬季大棚蔬菜保温防寒

营养钵育苗:黑色塑料营养钵具有白天吸热、夜晚保温护根的作用,在阳畦内摆上塑料营养钵育苗,外界气温在-10℃左右时,畦内温度在6~7℃,营养钵内温度在10℃左右,幼苗能缓慢生长,不受冻害。?

配制热性营养土:鸡粪是热性粪肥,牛粪是黏液丰富的透气性粪肥,二者腐熟后各取20%,拌细土60%。这样的营养土吸热生热性能好,秧苗生态环境佳,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植株耐冻健壮。?

分苗时用生根素灌根:生根素是用钙、磷、锌等与长根有关的几种营养元素合理配制而成的。钙决定根系的粗度,磷决定根系数目,锌决定根系的生长速度和长度。使用生根素后,根系可增加70%左右,深根增加25%。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不会因缺水缺素造成抗寒性差而冻伤秧蔓了。

足水保温防冻害:水分比空气的比热高,散热慢。冬季室内土壤含水量适中,耕作层孔隙裂缝细密,根系不悬空,土壤保温,根系不受冻害。所以秧苗冻害多系缺水所致,因此,冬前浇足水或选好天气(20℃以上可浇水)灌足水可防冻害。?

中耕保温防寒:地面板结,白天热气进入耕作层受到限制,土壤贮存热能少,加之板结土壤裂缝大而深,团粒结构差,前半夜易失热,后半夜室温低,易造成冻害。进行浅中耕可破地面、合裂缝,既可控制地下水蒸腾带走热能,又可保墒、保温、防寒、保苗。?

叶面喷营养素抗寒:冬季气温低、光照弱,根系吸收能力弱,叶面上喷光合微肥,可补充根系因吸收营养不足而造成的缺素症。叶面喷米醋可抑菌驱虫,与白糖和过磷酸钙混用,可增加叶肉含糖度及硬度,提高抗寒性。冻害后叶面呈碱性萎缩,喷醋可缓解危害程度。宜用100~300倍液,少用或不用生长类激素,以防降低抗寒性。

晴天反复放风炼苗:冬季晴天上午棚内最高温度可达32℃以上,这时应该反复放风,使室内外温差缩小,使植株缓慢适应环境,健壮生长。谨防一日猛长,十日受寒,造成闪苗和冻害。?

补充二氧化碳:碳、氮对作物的增产作用比为1:1,作物对碳、氮比的需要量为30:1,目前广大农民都认识了氮的增产作用,却忽视了碳的增产效果。冬季棚室蔬菜易徒长黄化,太阳出来后1小时可将晚上作物呼吸和土壤微生物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吸收,12时左右便处于碳饥饿状态,气温高时可将棚膜开开合合,放进外界二氧化碳,提高抗性和产量。气温低时闭棚,人为地补充二氧化碳,可增强作物抗寒力,大幅度提高产量。?

及时盖苫保温:一般棚室,白天吸热贮温,晚上释放能量占室内总量50%~60%;土壤吸热放热量占20%~30%;空间存热占20%~30%。根据当天气温,盖苫后1小时室温就可能保持到18℃左右。若高于18℃可迟些盖苫,若低于18℃则要早些盖苫。

选用稻草苫:稻草苫导热率比蒲草苫的导热率低,护围防寒性能好,加之稻草苫质地软密,可减少传导失热,室内夜间最低温度可提高2~3℃。

盖多层膜保温:大棚内育苗,苗床上覆盖薄膜,再于1米高处支撑一小拱棚,晚上在小拱棚外或距大棚内20厘米处,再覆盖一层薄膜。这样不加温也可育成各类秧苗。

为什么在蔬菜育苗中强调培育壮苗?

作用: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意义:

1、育苗的发现可谓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2、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繁衍生息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同疾病和自然灾害斗争的历史,控制传染性疾病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预防,而接种疫苗被认为是最行之有效的措施;

3、事实证明也是如此,威胁人类几百年的天花病毒在牛痘疫苗出现后便被彻底消灭了,迎来了人类用疫苗迎战病毒的第一个胜利,也更加坚信疫苗对控制和消灭传染性疾病的作用。

育苗的首要任务是适时培育出高质量的秧苗,使秧苗在定植大田后,生长发育旺盛、高产、优质。实践证明,应用不同素质的蔬菜秧苗进行生产,在早熟性和丰产性方面的表现有明显的差异,壮苗的早熟性和丰产性都较好,大大超过徒长苗和老化苗。这在茄果类、瓜类和豆类等果菜类蔬菜以及产品器官要求严格的叶、花菜类蔬菜上的表现更为突出,因为果菜类蔬菜的秧苗在苗期就开始进行花芽的分化,如番茄在三叶期生长点就分化花芽了,黄瓜第一片真叶开始分化花芽,菜豆是第一复叶期分化花芽。如果此时秧苗生长较弱,则花芽分化的质量受到影响,也就直接关系到早期的开花结果情况,以至最终影响产量和质量。花椰菜、甘蓝、结球白菜等秧苗素质也影响到产品器官的形成,如早熟花椰菜秧苗老化,很可能出现小花球。所以,应该把培育壮苗作为蔬菜育苗的一个主要目标和基本要求。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很好地掌握蔬菜育苗的基本技术和管理水平技术,抓好每一个环节,从控制和调节育苗过程中的环境条件着手,满足蔬菜秧苗生长发育的要求,培育壮苗。

那么,什么是壮苗呢?所谓壮苗是指培育的秧苗株体健壮、生长旺盛、无病虫危害、抗逆力强,在移苗或定植后能迅速恢复生长。壮苗应该有两方面的标准来衡量,一是形态标准,即长相;二是生理标准,即适应力。

形态标准是指叶片(包括子叶)完整无损,无病斑,无虫害;秧苗长势健壮,茎秆粗,节间短,着色深;叶厚色绿,叶柄短粗;根系粗壮、洁白,枝根发达。生理标准是指根茎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对露地环境的适应性和抗逆力较强,生命活动旺盛,移苗或定植后能迅速恢复生长。

苗龄是壮苗标准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虽然不同苗龄的秧苗都有健壮与不健壮之分,但壮苗一般是在同龄苗之间判断是否健壮。从生产角度看,虽然都是健壮的秧苗,如果苗龄不同,最终的效益就不一样。另外,苗龄还与适应力和抗逆性有关。苗龄有绝对苗龄和形态苗龄之分,绝对苗龄是指从播种出苗到秧苗定植大田的绝对时间,而形态苗龄是指秧苗外部形态特征,即有几片真叶,是否现蕾等。一般在生产上常用的是绝对苗龄,因为这种苗龄能与生产季节联系起来。但在壮苗特征中两种苗龄都要考虑,也就是形态指标能与育苗时间很好的联系在一起。比如根据生产实际,黄瓜一般的苗龄在25~35天,移栽时秧苗的形态标准是子叶完整,茎秆粗壮,真叶数达到4~5片,并出现卷须,叶色深绿,无病虫危害;其生理标准是秧苗挺拔,生命活动旺盛,清晨有明显的吐水现象(即叶尖有小水珠)。这样的秧苗定植大田后,生长良好,早期产量和总产量都较高。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0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