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及分布?
书本上讲的不全面,而且同意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有不同名称。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分布
农业就是种植作物和饲养牲畜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不仅能获得食物,还可获得饮料、纤维、工业原料、药物、花卉等。农业与人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息息相关,但是各地的自然条件的差异,可种植和饲养的动植物不同,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也不一致,使各地的农业差别很大。先进的农业已成为高度多样化的生产活动。就目前世界的情况来看,大体可以分为十二种不同类型的农业。它代表着环境条件、动植物种类、发展阶段与生产方式的不同组合。现分述如下:
(一)(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迁移农业(shifting cultivation)这是一种古老的比较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这种耕作方式没有固定的农田,农民先把地上的树木全部砍倒,对一些大树有时先割去一圈树皮,让它枯死,然后再砍倒。已经枯死或风干的树木被火焚烧后,农民就在林中清出一片土地,用掘土的棍或锄,挖出一个个小坑,投入几粒种子,再用土埋上,靠自然肥力获得粮食。当这片土地的肥力减退时,就放弃它,再去开发一片,所以称为迁移农业。
在过去,这种农业分布比较广泛。如今,只在南美洲、非洲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地区中的低地与丘陵地区还能见到,是由一些土著部族中进行着的一种农业耕作类型。我国海南岛和云南的某些少数民族也还有采用这种耕作方式的。我国称这种生产方式为“刀耕火种”,它生动而又形象地表述了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
用这种方式种植的作物各地并不相同,在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的印第安人,种的是玉米、木薯、豆子和土豆;居住在东南亚山区的丛林的部族,种的是山药、旱稻等。迁移农业的耕作十分粗放。在一片土地上种的作物的品种不一,种植的方式杂乱无章,不成垄也不成行,作物长的有高有矮,看上去是一种落后现象,其实也是对热带雨林环境的一种适应。热带雨林雨量大,雨点密集。混杂种植,作物高矮不齐,高的植株遮盖和保护了下面低矮和脆弱的植株,多层植物又逐层地阻止了热带暴雨对作物及对地面的袭击和冲刷。另一方面,多种作物混杂,成熟的时间各不相同,可供食用的时间先后交错,避免了储存粮食的困难。但是这种耕作方式是种上以后,不加任何管理,任其自然生长。由于不向土地施肥,经过二三年或三四年,土地的养分除了作物吸收,雨水冲刷和细菌快速分解,使由焚烧植被留下的灰分营养元素消耗殆尽。结果,农民们不得不被迫转移到另一块土地上去,开辟新的农田代替已衰退的那片耕地。被废弃的土地就依靠自然植被的演替的力量使地力慢慢地恢复,这一般需要10—20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如果农民们周围的土地充裕的话,就等待植被基本恢复以后再行刀耕火种;如果土地不充裕,就只好加速其更替的速度,不等植被恢复,就再行刀耕火种。这样,火烧后留下的灰分营养就逐步减少,维持生长的年限就不断缩短,更替的速度就更快。如此恶性循环,最后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农民们就只好迁往他处。
影响更替速度的因素还有人口数量。人口数量增加就需要扩大其耕地面积。与其他农业生产方式相比,刀耕火种式的迁移农业每人需要的土地面积更大。迁移农业是一种自给性的自然农业,它只能满足人们最低限度的食物需要,没有剩余的产品进行交换。在迁移农业中,饲养动物很少。所饲养的动物只是在宗教性节日或其他节日才能食用,所以人们的营养构成缺乏蛋白质。捕鱼和狩猎可以部分地补充其不足。
这种农业生产方式虽然落后,但它是长期生活在该环境中的人对这种环境适应的结果,也是长期实践的总结。
(二)热带定居农业
在热带迁移农业的周围地区,逐渐发展起来的定居农业,称为热带定居农业。在非洲,热带定居农业分布在西非几内亚湾沿岸及其北部副热带较干旱地区与东非高原;在拉丁美洲玻利维亚以北的安第斯山区高原与墨西哥南部与尤卡坦半岛的南部地区。值得指出的是,墨西哥南部及其附近地区与秘鲁的高原是美洲古代印第安人的三个文明起源地——墨西哥文明(阿兹特克文明)、马雅文明和印加文明。那里农业很早就有发展,并且是世界重要的作物(如玉米、土豆、花生)与家禽(如火鸡)的起源地。马里尼日尔河流域也是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古代文明起源地之一。
这种农业分布区的自然条件与赤道附近的热带迁移农业地区相比,在气候上,雨量与温度都有下降,并有干湿季之分;在地形上,多属高原与山区和少量的河谷低地。低地比较少。土壤淋溶作用弱,有机质被分解的速度减小,有机质含量较多。总的说来,农业条件比较有利。这里的农田是固定的,不经常迁移。在作物方面,西非主要是高粱、小麦、棉花、花生;东非是玉米、高粱、小麦等;在墨西哥主要是玉米、小麦、棉花;秘鲁则是玉米、小麦、土豆。在牲畜方面,除绵羊是共同饲养的牲畜以外,非洲有牛和驴;南美有独特的驼羊,其体型比驴小,作役用每只能负重数十公斤,日行几十里。驼羊毛是重要的毛纺织原料。这类农业大多处于干旱地区,灌溉是提高农产品产量的重要措施。在部分雨水较多的低地,亦可发展水稻。
(三)热带种植园农业
在热带地区有许多特殊的植物资源,它们在世界的经济作物上占有重要地位。在饮料方面,有咖啡、可可、茶;在果品方面,有香蕉、菠萝、芒果;在原料方面,有橡胶、油棕、剑麻、烟草、棉花和黄麻,此外像甘蔗、椰子等既可作水果食用,也可作工业原料。随着世界各国对这些产品需要量的增加,在热带地区出现了新型的,大规模的、单一作物型的集约化农场——各种种植园。
这些产品的生产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分布。茶主要分布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和印度、斯里兰卡;咖啡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和非洲;香蕉集中分布在中美洲;橡胶集中分布在东南亚;油棕分布在西南非洲与马来西亚;剑麻多数分布在东非,可可则主要在西非南部。种植园的产品都是作为出售的商品,而销售市场大多是较远的世界各地,所以种植园多选址在交通方便的沿海及其附近地区,特别是距市场较近的沿海地区,以利外运和销售。
种植园的发展与欧洲的殖民主义有紧密的联系。它起源于15世纪的西非热带海岸外为葡萄牙人占据的岛上。而后,种植园又传到美洲。虽然现在种植园的生产方式已遍布热带各地,但是最集中的还是美洲的热带地区。在美洲种植园最初是利用当地的印第安人或非洲的黑人作为奴隶,种植宗主国需要的奢侈食品与纤维原料。现在这些种植园占据了大片的土地,实行集约化生产某种作物。吸收当地大量的劳动力,居住在农场附近,以便集中管理。这些工人的工资低,生活条件差;而农场主与负责管理的白人收入高,生活条件优越。这就形成对比鲜明的两个不同的社会阶级。由于美洲的种植园的主人多是外国人,其所获得的大量利润被转移到国外,使当地的经济处于停滞落后状态,影响当地经济发展。为了解决这种与当地经济发展上存在的矛盾,一般对这种出口到西方工业国家的产品进行就地半加工,以提高其产值。但是,如果遇到产品丰收,市场饱和,或西方市场经济处于衰退时期,对产品需要下降,这些都对种植园经济带来影响。
(四)水稻种植农业(季风水田农业)
水稻农业是潮湿的热带和副热带地区一种独特类型的农业。如水热条件适合水稻种植,也可扩大到暖温带的某些地区。但它的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亚洲,从日本开始,经朝鲜、中国的南部、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孟加拉,一直到印度的恒河流域,以及斯里兰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由于水稻在生长期间需要的水量大,所以需要土地平整、排灌方便。在平原地区,水稻田多集中在河流两岸与三角洲地区;水源充足的丘陵地区,多依山势沿等高线建成层层梯田。不论是在平原还是在丘陵地区,一块块平整的由田埂围筑成的稻田,碧绿的稻苗、潺潺的流水,加上颇具特色的村落,与常绿的树丛或竹林形成一种色调明快而又别具风采的文化景观。
水稻种植地区的北部温度较低,冷热季节性较强,大都实行水旱两作,即冬季种麦,麦收后种水稻。往南,可以一年种两次水稻,如果水肥和人力都充裕,则可一年种收三次。在水稻种植地区,往往兼种其他经济作物,如茶、甘蔗、蚕桑、黄麻等。在牲畜方面,养有猪、牛和家禽等。在多水的湿热地带多养水牛。在我国及其他地方还在水田中养鱼。印度人由于信仰印度教,忌吃牛肉,所以牛只用于耕作和运输。在我国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创造出的“桑基鱼塘”和“蔗基鱼塘”,这是一种适合热带地区,而且生产水平相当高的农业生态系统工程。水稻耕作与旱地不同,不仅一块地每年可以收种几次,而且在田间耕作管理方面,如灌水、排水、土地平整、修整田埂、育种、插秧、中耕除草、防病除虫等,其劳动强度要比旱地大得多。虽然机耕可以减除一部分繁重的体力劳动,但受地形、地块等限制,耕作的进展也比较慢。在稻米生产占重要地位的国家,现除日本在稻田机械方面取得较大的进展外,其他国家和地区,还多靠人力和畜力。
水稻农业是一种需要投入大量劳动的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同时,水稻是单位面积产量很高的农业。所以水稻农业地区也是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一般也大于其他地区。例如,我国的人口密度比较高的潮汕地区,每个农民平均只有几分地。在亚洲地区,许多水稻耕作区,每户只有少量的耕地,所以小农制度也是水稻地区的一个普遍特征。
由于水稻是一种高产作物,往往受到很多国家的重视,其分布的范围在不断地扩大。如非洲的埃及、尼日利亚;欧洲的西班牙、意大利;美洲的古巴、委内瑞拉、巴西等国家水稻农业也都占有一定的地位。在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发展了大片稻田,那里采用科学的大规模的旱地直播技术进行生产。由于,饮食习惯,美国的大米大多用于出口。在我国的北方地区,选育耐低温品种,利用地下水进行灌溉,使水稻的分布向北扩大到华北、东北,甚至黑龙江省。
(五)谷物家畜农业
谷物家畜农业是一种种植旱作谷类与饲养家畜相结合的农业类型。谷物家畜农业基本上也集中在亚洲,它包括中国东部的华北与东北,中南半岛的高原地区,印度的南部高原和西部地区,巴基斯坦、阿富汗以及西亚的两河流域的附近地区。在非洲只出现在埃塞俄比亚高原和南非的莱索托及其附近地区。
该农业地区,农作物中小麦占绝对优势;其次是大麦、燕麦、黑麦、谷子、高粱、玉米、土豆等粮食作物;豆类作物中大豆占重要地位;经济作物有棉花、烟草、亚麻、大麻、甜菜。由于气候干旱,降雨不稳定,为了保证产量稳定与增长,灌溉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家畜饲养上,印度与西亚地区主要是牛和羊,在中国则主要是猪与牛、羊。此外,马、骡、驴在不同地区数量多少不一。牲畜除供劳役外,亦是肉食和皮、毛的主要来源。
上述农业分布区是世界上的两河流域的西亚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文明以及黄河中游的中国文明的起源地,农业生产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一些地方人口密度大,加上耕作强度高,丘陵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平原,特别是低洼地区,如果灌溉不当,易引起盐渍化,所以其生产的地区受到影响。
(六)地中海农业
沿地中海的周围地区,是一种特殊的气候地区。那里的气候,夏季热而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降水多与气温高的明显不一致是突出的特征。这个地区是希腊和罗马古代文明的所在地,开发历史比较久。农作物以耐旱的品系为特征。在农作物中,主要是小麦和大麦,其次是燕麦和玉米。葡萄、木本作物油橄榄,以及无花果是该地区广为种植的经济作物。饲养的牲畜有绵羊、山羊和猪。所以耐旱的农作物、木本经济作物与饲养牲畜相结合是地中海地区农业的特征。
在地中海农业中,农业、果木和牧业的生产地域空间上是彼此分离的。种植粮食作物的农田大多分布于平地和缓坡上,葡萄园和油橄榄、无花果多种植在丘陵地,高处的山坡是放牧的场所。由于牲畜放牧与农业在地区上分离,厩肥不能用于补充农田的营养元素,农田多依靠休耕来恢复地力。
在过去,农田种植提供粮食,果木供给饮料、油料和水果,牧业提供肉食、乳类和衣着用的毛皮,使地中海的三位一体式农业几乎提供了全部生活中的必需品。现在,欧洲成为工业国家的集中地,对地中海地区有很大影响。因为,这里冬季温和,对柑橘类果品及蔬菜的生长十分有利,加上市场需要量大,各种产品临近市场等优越条件,结果对蔬菜、水果业的生产起着极大的刺激作用。葡萄业的发展为世界上重要的酒类生产提供了原料保证。因此,地中海许多地区其传统的多样化农业已被专业化的商品性农业所替代,为市场提供商品的园艺农业占据重要地位。
(七)市场园艺农业
市场园艺农业(market gardening)是为城市提供蔬菜、水果等商业性的农业。有时也称为商品园艺业(truck farming)。这种农业的兴起与发展与现代世界城市化的速度加快有关,为城市提供市民必需的食物。从事商品园艺业的农民实行的是专业化、集约化生产蔬菜、水果、葡萄等,但不饲养牲畜。他们有的只生产蔬莱,有的甚至只生产某一种专门用途的果品,以葡萄为例,甚至分食用葡萄、酿酒葡萄、制葡萄干的葡萄。为了生产与市场需要相协调,农民组织起来与销售商共同商定生产计划。
这种商品园艺业在一些大城市的周围发展起来。但是,在气候条件不利于蔬菜和水果生长的地方,城市对蔬菜与水果的需要不能不依赖于遥远的地方。特别是在长途快速保鲜等运输技术不断改善的条件下,大大刺激了远距离大型蔬菜、水果生产基地的形成。例如,美国西南部加利福尼亚与东南部的佛罗里达及其附近地区,已成为供应全国的蔬菜与水果相当部分的重要基地。
(八)商业乳品农业(乳畜业)
与市场园艺业一样,商业乳品农业也是随着城市发展而产生的另一种商业性农业。影响这种农业生产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市场的远近;二是饲料的供应。商业乳品农业其产品是为城市而生产的,城市需要流质的牛奶、乳酪、黄油等各种乳制品,共中新鲜的流质牛乳特别重要。因此,以生产牛奶为主的农场多分布在大城市的附近,以利用其距离近的优势。而生产加工的乳制品的农场则受地理距离条件的影响较少,可以分布在离开城市较远的地方。在饲料方面,乳牛既需要多汁的青饲料,也需要含蛋白质较多的精饲料。为了保证青饲料供应,农场多自种优质牧草。现在农场主为提高生产效率而采用围栏饲养的办法,饲料从别处购买,甚至乳牛也改变过去自己繁育良种的办法,改从市场购买。在美国,这种大规模的自动化的工厂式的生产,在竞争中超过了家庭式的乳业农场,使家庭式的乳业农场处于没落中。
从世界范围来说,商业乳品农业分布在美国与加拿大连界的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和中欧地区,以及澳大利亚的东南与新西兰等地。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由于距欧美市场较远,乳品经加工为制品后运销国际市场。在欧洲,商业性乳品农场现仍以家庭式农场为主。
(九)商业牲畜育肥农业
商业牲畜育肥农业是指专门靠购买仔畜经过短期育肥,即可供市场肉食的商业性经营农场。其饲养的牲畜是牛和猪。城市的规模扩大,人口增加,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食的需要大量增加。这些条件大大促进了专门育肥牲畜的农场的发展。
该类型农业在欧洲,从爱尔兰、英国、一直分布到前苏联,在北美洲则从阿巴拉契亚山到密西西比河两岸,以及南非,澳大利亚东南和新西兰的局部地区。这种农业是把饲养牲畜与谷物生产结合起来,所以也有人称其为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在美国,这类农场除种植牧草以外,更主要是播种玉米和大豆用作饲料。由于机械化水平高,所以从播种到收获都已不用人力,大大提高了效率,加上化学肥料、新的杂交玉米品种、除草剂、杀虫剂等用于田间管理,使谷物产量有所提高,而成本却随之下降。在牲畜方面,牛是从专门繁育的农场中买来的幼畜,有的猪则是农场自己繁育的。为了加速牲畜的生长,采用栏饲的办法进行饲养。由于选用优良品种,加上科学的饲养方法,牲畜生长速度很快,育肥时间缩短,为农场带来较大的收益。美国每年生产的2亿吨玉米、5000—6000万吨大豆,除一部分供出口外,大多用作优质饲料,转化成肉类和乳类供应市场。为了使围栏育肥取得更大的效益,有的则向专门生产育肥饲料的公司购买,自身不再生产饲料。在地域分布上,为了避免冬季低温对育肥的不利,专门进行牲畜育肥的农场则向冬季温暖的地区转移。
在欧洲,由于气温低,其饲料大多是低温型的饲草、土豆与甜菜。在农场的经营规模上要比美国的小些。
(十)商业谷物农业(商品谷物农业)
商业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谷物农业,其作物以小麦占绝对优势,玉米和水稻的比例各地不同。这种农业的分布区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和前苏联。应当指出,前苏联与其他国家不同。它的谷物农场是属于国营或集体经营性质的。
这种农业的特征是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生产的小麦是世界粮食市场上的主要谷物。该类型农业的分布区原来是大片的旷野,到了近代才开发成为谷物生产基地,加上这些国家人口较少、工业发达,所以采取大规模的经营方式,每个农场所占的面积都相当大。以美国大平原上家庭经营的谷物农场为例,一般都有400公顷(即4平方公里)或6000市亩。农业机械的不断改善与动力的加大,为商业性谷物农场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但是伴随而来的是成本的大大提高。为发挥机械的效率、农场主们在农业地带由南到北购买几个农场,彼此相距一定距离,这样可利用南北气候的差别,赢得小麦种植、收获等田间作业上的时间差,可以使农业机械由南向北一个农场,一个农场地进行作业,通过增加农业机械利率,降低成本。这类农场,不仅农场主不在农场居住,就是农场用的工人除适耕的劳动季节来到农场外,平时也不在农场居住。这种农场由于经营的方式独特,被称为农业企业。由于这样组织生产效率高,这类农场,通过合并,其范围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在美国,商业谷物农业生产的小麦,总产量达7000多万吨。其中50%以上是供出口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小麦出口量在世界小麦贸易中占绝对优势。这类商业谷物农场多数生产的是小麦,在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也有经营水稻的,不过所占比重甚微。
(十一)游牧业
游牧业(nomadic herding)是指靠放牧牲畜为生的一种自给性农业。这种生产方式适于难以进行定居农业的干旱气候地区。虽然现在从事游牧的人数在世界上并不多,据估计,只有1500万人,但其所占据的面积却很大,大约有3000万平方公里,几乎等于世界农业面积的2倍。在世界上用于游牧业的干旱地区主要分布于北非、中东、中亚等地。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印人(Bedouins),东非的马赛人(Masai)都是世界著名的以游牧为生的民族。
从历史上看,游牧业过去被认为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阶段。它比狩猎采集阶段先进,但是比定居农业落后。现在认为游牧业是定居农业的一个分支,而不是其前驱。它是农民通过放牧牲畜以适应降水不足的干旱地区的一种经营方式。
游牧业虽然驱赶牲畜,逐水草而流动,但是它绝不是随机的漫游。牧民们是根据多年对当地的地理条件、牧草生长情况等因素的变化所积累的经验为依据而迁移。大体上,每一个游牧部落或民族都有其放牧的一定范围。
由于各地气候与植被条件不同,所放牧的牲畜也有所不同。在北非和中东,骆驼为其最重要的牲畜,其次是绵羊和山羊;在中亚以马为主;东非以牛为主。在放牧的牲畜中,最耐渴的是骆驼,最耐粗饲料的是山羊,最耐寒的是在北极地区牧民们放牧的驯鹿。
牧民虽然从牲畜的放牧中获得大部分生活必需品,但是,他们必须与农业民族进行物物交换,以获得粮食、衣着等生活必需品。在历史上,游牧民族由于具有强大的机动性,经常侵袭农业地区,建立一个个王朝,在世界历史上有过很大影响。但是,今天的游牧民族则因缺乏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正处于衰落之中。很多地区的牧民已转向定居,家庭成员中只有个别人随牲畜到远处放牧,其他成员则过着常年定居生活。中东地区石油工业迅速发展,牧民们大都放弃其传统生活,转向城市,只有边远地区,牧民们仍保持其原来的生活方式。
(十二)大牧场放牧业
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地区,有大面积的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那里,植被稀疏,只能用于放牧牲畜,适于经营大牧场(livestock ranching)。
虽然这里放牧着大批的牲畜,可是它却与传统的游牧业有很大不同。大牧场上的牲畜不是牧民的私有财产,而是牧主为出售而经营的一种商品。放牧人不拖家带眷,而是受雇于牧主不带眷属的个体劳动者,一般称为牛仔或牧童。
在美国,大牧场上放牧的牲畜是牛。早期在政府的土地上放牧。后来,由于条件稍好的土地被政府出售给农场主种植作物,大牧场乃向西迁移,面积缩小,而且需付给政府租金后才能放牧。原先放的是长角牛,这种牛耐粗饲,而且经长途驱赶不掉膘,但其缺点是易长牛蜱,肉质差。后来,改饲养欧洲的海福特肉用牛,在饲料等饲养条件上要求比较高,遂改变早先粗放式的放牧。有的牧场则不再把牛养肥后送去屠宰,而是在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卖给农场育肥。
在阿根廷,由于潘帕斯草原植被非常优越,加上距海港近,放牧牛的大牧场比美国的效益高。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的大牧场上,养羊占重要地位,羊毛的产量超过世界羊毛产量的一半以上。
(十三)混合农业
混合农业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相互结合、兼而有之的综合性农业。即个别地区和个别农场,同时生产农作物和牲畜两种产品。该农业类型由来已久,是在经历了植物培育和动物驯化后开始出现的。在生产力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以栽培农作物、从事农耕活动为主,把经营畜牧业放在次要地位,将牲畜放牧在天然草地或农耕休闲地上,以此满足自身对农畜产品的需要。在工业化带动下的农业大发展时期,发达国家开始专门种植饲草料,使种植业和畜牧业愈益向专门化方向发展。
混合农业生产有多种方式。世界上最主要的混合农业是将饲养牲畜和谷物生产有机结合起来的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这种类型的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地,种植小麦、玉米等谷物以及牧草和饲料作物,饲养的牲畜主要是牛、猪、羊等。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市场,还是世界最大的羊毛生产国和出口国. 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因地制宜,将甘蔗、果树、桑蚕的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形式新颖的混合农业。 目前,在欧洲和北美的英、法、美、加等国,混合农业仍是主要的农业类型。中国东部农业区和中西部半农半牧区也多属混合农业范畴。在其它第三世界国家,这种农业是自耕农业的基础。
今天给各位分享白花菜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白花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1、白花菜有什么营养2、白花菜的作用3、白花菜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4、白花菜有什么作用白花菜的功效与作用5、白花菜的功效6、白花菜的功效与作用白花菜有什么营养白花菜有什么营养
白花菜有什么营养,白花菜的口感让很多人都非常喜欢,但是很多人反而不知道白花菜有什么营养,如果你不知道的话,请接着往下看吧,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看看吧。
仅让大家参考哦。
白花菜有什么营养1
1、补充营养
平时人们多吃些白花菜,能为身体补充丰富营养,因为白花菜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和丰富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人们在食用以后能尽快把这些营养吸收和利用,能增强身体多器官功能,也能维持人体正常代谢。
2、活血化瘀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也是白花菜的重要功效,平时人们因外伤导致体内出现淤血时,及时使用白花菜就能让症状减轻,另外人们出现跌打损伤,引发淤血肿痛时把白花菜刀碎以后外敷在伤处还能快速消肿,也能让疼痛症状尽快减轻。
3、预防高血压
白花菜中含有丰富生物碱和黄酮素,这些物质都能直接作用于人类的心血管,它能提高心血管韧性与弹性,并能促进血液循环,可防止人体血压升高对人类高发的高血压有明显预防作用,生活中那些已经出现高血压的患者,在服用白花菜以后,还能让血压慢慢恢复正常。
白花菜的禁忌
白花菜虽然营养丰富,保健功效出色,但在食用时也有一些禁忌,因为它是一种略带毒性的野生蔬菜,在日常生活中禁止过量食用,不然会导致食物中毒,另外它还是一种性质寒凉的保健食材,那些脾胃虚寒和经常腹泻便糖的人禁止服用白花菜。
上面带大家了解了白花菜的功效与作用,能让大家知道平时多吃白花菜对维持
白花菜有什么营养2
1、白花菜的功效
白菜花它具有很好的容易吸收与消化的作用,它特别适合于肠胃功能不好的人来进行食用,它里面的微量元素以及矿物质还是比较丰富的,并且包含有蛋白质以及碳水化合物,其次,它里面还含有抗氧化的物质,能够有效的减缓衰老,同时对于癌症的防范也起到一定的效果与作用,长期使用能够降低患有乳-腺癌的几率,同时能够起到降低患有中风的几率。
2、孕妇能吃白花菜吗
怀孕的女性是可以食用白花菜的,白花菜中的蛋白质以及脂肪含量都是有的,并且微量元素与矿物质也是非常的丰富,这就满足了孕妇在怀孕期间对营养的需求量,能够有效的补充孕妇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以及微量元素,同时它还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与抗癌物质,对于女性常见的乳-腺癌能够起到很好的防范功效,同时对于身上的一些磕磕碰碰产生的淤青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3、痛风可以吃白花菜吗
痛风吃白花菜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白花菜中首先营养成分非常的丰富,那不仅有蛋白质还有脂肪同时微量元素以及矿物质都含有,而且最大的特点是容易被人的肠胃吸收与消化,特别适合于一些肠胃不舒服,或者肠胃消化不良的'人使用,同时它还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抗癌症的特效,并且对于人身体出现的中风或者心脏类的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对于痛风也起到辅助缓解效果。
4、白花菜有毒吗
白花菜没有毒而且营养还非常的丰富,含有多种的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对人的身体非常的有益,对于女性而言,要多吃一些白花菜能够有效的防止女性出现乳-腺癌的几率,同时它对于老年人而言非常的好容易被老年的肠胃所吸收,不会加重老年人的负担而且还容易补充到营养,此外,它还有具有很好的防止出现中风和心脏类疾病的功效,对于一些常见的身体淤青也有缓解效果。
白花菜有什么营养3
白花菜含有多种维生素、17种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人体必需的钙、铁、镁、锌等元素。
白花菜广域分布种,在中国自海南岛直分布到北京附近,从云南直到台湾,可能原产古热带,现在全球热带与亚热带都有。
是低海拔村边、道旁、荒地或田野间常见杂草及药用植物亚洲、非洲少数地区偶有栽培以供蔬食,亦可腌食。
种子碾粉功似芥末,供药用。
全草入药,味苦辛微毒。
白花菜性喜向阳温暖,耐热性强,适炎夏栽培。
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8-30度,生长最适温度为30度左右。
喜光,耐肥,抗逆性强,抗病,不怕暴雨,但不耐干旱。
白花菜一次食用多量,或少量多次食用后易引起中毒,会有选择性地损害四肢运动神经和视神经。
曾有6例食用白花菜后12小时左右,先后发生头晕,恶心,呕吐,多汗,视物模糊,四肢麻木等。
其中3例病情较重,发现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腹微隆起,肠鸣音减弱。
经常规处理,3天后恢复。
孕妇可以吃白花菜吗?
患者好,孕妇是可以吃白花菜的,但一次不要吃太多。
白花菜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以及铁、钙。
孕妇能从中获取所需的营养素,白花菜还有提神生津、开胃健脾的功效。
孕妇适量吃是有很多好处的。
但白花菜属于寒性食物,吃多了容易引起腹泻以及消化不良,因此,为了腹中的胎儿孕妇千万不要贪嘴。
查看详细
白花菜子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祛风散寒,活血止痛,主治风寒,筋骨麻木,腰背酸痛,腰痛,腿寒,外伤淤肿疼痛,骨结核,痔疮瘘管。
白花菜的作用白花菜的作用
白花菜的作用,花菜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蔬菜之一,而且花菜的种类有很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白花菜,白花菜又称珍珠菜,是一种天然的野菜,那么你知道白花菜的作用有什么吗?
白花菜的作用1
白花菜功效与作用
野生白花菜是一种常见的野生草本植物,属于白花科,人们将这种才通过烹煮、炒、凉拌等等制作工艺,做成不同的食物让大家吃。
尤其因为这种菜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所以医生也建议大家可以日常适当吃些。
常年服食白花菜导致的肌肉萎缩,瘫痪,在安陆乡村,有这样的不少案例。
白花菜不能多食,会导致胃寒。
其中表现之一就是人脾气大,心高气傲,不服输。
好斗气。
这其实是脾病。
少量食用无碍可升脾气,食用后精神奕奕有气壮山河压倒一切之感。
白花菜不可生食,常年食用此物者会缓慢中毒且无药可解。
因为其多为盐腌制,否则不会有其独特香气,而盐属于矿物质,是调肾精的,常年食用毒会渐渐入骨,轻则痛风,重则导致瘫痪肌肉萎缩。
它主要是对脾的毒性。
而脾主肌肉,继而伤肝,久而伤肾。
久而久之脾的功能被损坏而导致上述症状。
其实它是一味有偏性的中草药,只可以在有症状的时候利用其偏性食用。
你看到有谁把中药一年四季当菜吃的?平时还是适时适量食用为佳。
任何植物都有保护自己的本能,而这种只在少量地方生长的。
野生白花菜有什么功效?
防癌抗癌花菜含维生素C较多,是大白菜的4倍,西红柿的8倍,芹菜的15倍,尤其是在防治胃癌、乳腺x方面效果尤佳。
研究表明,患胃癌时,人体血清硒的水平明显下降,胃液中的维生素C的浓度也显著低于野生白花菜的功效。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花菜的维生素C含量极高,不但有利于人的生长发育,更重要的是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促进肝脏解毒,提高人的体质,增加抗病能。
白花菜不但能给人补充一定量的硒和维生素C,同时也供给丰富的胡萝卜素,起到阻止癌前病变细胞形成的作用,抑制癌肿生长。
据美国营养学家研究,花菜内还有多种吲哚衍生物,此化合物有较肯定的降低人体内雌激素水平的.作用,可预防乳腺x的发生。
此外,研究表明,
白花菜的作用2
吃白花菜有什么好处?
白花菜是一种野生草本植物,它的全草可以入药,是一种功效出色的中药材,只是生活中很多看到白花菜时,总是会把它与黄花菜联系一起,会认为它是一种蔬菜,对白花菜有什么作用也不了解,白花菜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及人体必须的钙、铁等元素。
这种菜具有独特的风味,是闻名遐迩的地方特产。
其茎叶腌制后可食用,是夏季主要的一种腌菜,可炒肉、蛋炒或单炒。
其味清香鲜美,能提神生津、开胃建脾、增进食欲。
全株还能作药用。
传统方法腌制的白花菜,香味独特,口感丰富,回味无穷,是当地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和佐料。
市场的白花菜产品开袋开瓶即食,它的生产、加工采用传统和现代科技相结合腌制而成。
1、白花菜的功效
白花菜可以入药,它味苦、辛,性质温和,而且有小毒。
活血止痛和祛风散寒是它最重要的功效,平时多用于人类的关节炎、痔疮以及骨结核和跌打损伤等多种疾病的治疗,在使用时既可煎汤内服,也可以捣碎以后外用。
2、白花菜可治风湿疼痛
白花菜对人类的风湿性疼痛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能去除风湿,起到不错的止痛效果,具体用法是把白花菜十二克加入二叉苦根十五克以及虎姆根三十克,与适量的猪排骨一起炖制后服用,炖制时需要加入适量的白酒,炖好以后食肉喝汤,治疗效果良好。
3、白花菜能治男子遗x
白花菜对男性的遗x和白浊也有很好的治疗功效,治疗方法简单,只需要把六十克新鲜的白花菜与猪瘦肉一起炖制,炖好以后食肉喝汤,每天一次,连用三到五天以后,男性的遗x症状就会明显减轻或者完全消失。
白花菜的作用3
白花菜子的功效与作用
白花菜子的功效
性味苦;辛;温;小毒
归经心;脾经
功能祛风散寒;活血止痛。
主治主风寒筋骨麻木;肩背酸痛;腰痛;腿寒;外伤瘀肿疼痛;骨结核;痔疮漏管。
①《纲目》:"煎水,洗痔;捣烂,敷风湿痹痛;擂酒饮,止疟。
"
②《安徽药材》:"散风去湿,活血止痛。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白花菜的作用:
1、治风湿痛痹:白花菜12克,三叉苦根15克,虎姆根30克,猪排骨水煎和酒少许服。
2、治遗x、白浊:鲜白花菜60克和猪赤肉炖服,每日1剂,连服3-5次。
3、治淋浊、带下:白花菜根15-24克,水酒各半煎服。
4、治白带:白花菜15克,猪赤肉水煎服。
5、止下痢、治跌伤:白花菜叶15-24克,水煎服。
6、治健胃、助消化:白花菜种子1-1.5克,水煎服。
7、治痔疮肿痛:白花菜全草水煎,熏洗患处。
8、治风湿痹痛:白花菜全草捣烂外敷患处
9、偏方预防月子里的疾病:产妇第30天。
取白花菜少许,熬水,取其水,打入鸡蛋7个,产妇一次服下,卧床休息一天。
可预防产妇,在月子里留下的各种疾病。
白花菜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白花菜是在低海拔村边、道旁、荒地或田野间常见杂草及药用植物,具有散风祛湿、活血止痛的功效,外用于痔疮、风湿痹痛、疟疾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白花菜的功效与作用吧.
白花菜的药用价值
性味味苦、辛,性温,有小毒。
归经肝经。
功效活血通络、祛淤消肿,治肾亏内伤、肠炎痢疾、发烧、白带、下消、淋病、跌打损伤、发育不良。
白花菜的功效与作用
1、全草:味苦、辛,性温,具有祛风散寒、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的功效,用于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痔疮、带下病、疟疾、痢疾。
2、种子:味苦、辛,微毒,具有散风祛湿、活血止痛的功效,外用于痔疮、风湿痹痛、疟疾。
白花菜的药用选方
1、小便白浊
方剂白花菜30.0克,磨盘草头30.0克,白粗糠37.3克,倒爬麒麟18.8克,白肉豆根37.5克。
用法水4碗,酒4碗,煎2碗,去渣。
加公猪小肚炖烂,早晚饭前各服1碗。
2、妇女白带
方剂白花菜30.0克,白刺杏30.0克,盘龙参18.8克,龙眼花18.8克,白果11.3克。
用法水3碗,酒3碗,煎2碗,去渣。
加猪粉肠,炖烂,早晚饭前各服1碗。
3、小便尿量少
方剂白花菜37.5克,车前草18.8克,凤尾草30.0克,白鹤灵芝草30.0克,海金沙藤18.8克。
用法水4碗,加猪小肠,炖烂,分2次服。
4、急性乳腺炎、红肿剧痛
方剂白花菜30.0克,蒲公英30.0克,武靴藤18.8克,黄水茄22.5克,接骨草22.5克,鱼针草18.8克。
用法将六味青草洗净,加酒5碗炖1小时服。
5、子宫癌
方剂白花菜18.8克,夏枯花30.0克,钮仔茄30.0克,倒地铃根30.0克,蒲公英18.8克,忍冬花15.0克,武靴藤15.0克。
用法水8碗煎2碗,早晚各服1次。
6、寒性白带多、下腹冷痛
方剂白花菜37.5克,公猪小肚1个
用法共炖烂服之。
7、糖尿病
方剂白花菜18.8克,龙眼根18.8克,白龙船根18.8克,红骨含羞草头30.0克,白肉豆根18.8克,番仔刺18.8克,白粗糠30.0克,玲珑仔草30.0克,消渴草30.0克,腰尺草11.3克。
用法水6碗煎1碗,渣以水5碗煎1碗,两次煎汤合并,分2次服。
8、小儿发育不良
方剂白花菜根37.5~75.0克,猪肠1条
用法加水共炖熟,分2~3次服。
9、跌打损伤、内伤
方剂鲜白花菜75.0克,(洗净)米酒适量(温热)。
用法将白花菜绞汁半碗,冲入温热酒服用。
10、新伤
方剂鲜白花菜30.0~60.0克,猪瘦肉120.0克。
用法水炖服。
11、跌打肿痛、酸痛
方剂鲜白花菜37.5克,米酒少许。
用法将白花菜捣烂,酒炒热,待微温时外敷痛处。
猜你喜欢
1.白花菜的功效与作用
2.白花菜的功效和作用
3.百合的功效与作用
4.白茶花怎么养
5.白花地丁的价值、作用与功效
6.辣木籽的功效作用及吃法
7.产妇花菜怎么做好吃
白花菜有什么作用白花菜的功效与作用功效:
1、白花菜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茎、叶和根都是较好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降湿、开胃健脾、增强食欲、防病治病等多重功效。
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疟疾,痢疾,白带,痔疮。
2、其茎叶腌制后可食用,是夏季主要的一种腌菜,可炒肉、蛋炒或单炒。
其味清香鲜美,能提神生津、开胃建脾、增进食欲。
全株还能作药用。
作用:
传统方法腌制的白花菜,香味独特,口感丰富,回味无穷,是当地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和佐料。
经腌制的白花菜味美甘甜,其综合营养成分可与豆类相媲美,具有降胆固醇、软化血管、降血压、抗衰老等作用。
注意事项:白花菜一次食用多量,或少量多次食用后易引起不适,所以要适量食用!
白花菜的具体药用价值
1.抗癌防癌:
菜花含有抗氧化防癌症的微量元素,长期食用可以减少乳腺癌、直肠癌及胃癌等癌症的发病几率。
据美国癌症协会的报道,在众多的蔬菜水果中,菜花、大白菜的抗癌效果最好;
2.清化血管:
菜花是含有类黄酮最多的食物之一,类黄酮除了可以防止感染,还是最好的血管清理剂,能够阻止胆固醇氧化,防止血小板凝结成块,因而减少心脏病与中风的危险;
3.丰富的维K:
有些人的皮肤一旦受到小小的碰撞和伤害就会变得青一块紫一块的,这是因为体内缺乏维生素K的缘故。
补充的最佳途径就是多吃菜花;
4.解毒肝脏:
多吃菜花还会使血管壁加强,不容易破裂。
丰富的维生素C含量,使菜花可增强肝脏解毒能力,并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可防止感冒和坏血病的发生。
白花菜的功效白花菜富含对人体有益的17种微量元素,有氨基酸及人体必须的钙,铁等元素。
这种菜具有独特的风味,是闻名遐迩的地方特产。
其茎叶腌制后可食用,是夏季主要的一种腌菜,可炒肉,蛋炒或单炒。
其味清香鲜美,能提神生津,开胃建脾,增进食欲。
扩展资料:
广域分布种,在中国自海南岛直分布到北京附近,从云南直到台湾,可能原产古热带,现在全球热带与亚热带都有。
是低海拔村边,道旁,荒地或田野间常见杂草及药用植物亚洲,非洲少数地区偶有栽培以供蔬食,亦可腌食。
种子碾粉功似芥末,供药用。
全草入药,味苦辛微毒。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白花菜白花菜的功效与作用核心功效
保护血管、调节月经、开胃健脾
简介
白花菜富含氨基酸和钙等有益的成分,是具有食用的价值,而且是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白花菜性喜向阳温暖,耐热性强,适炎夏栽培。
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8-30度,生长最适温度为30度左右。
喜光,耐肥,抗逆性强,抗病,不怕暴雨,但不耐干旱。
功效作用
1、保护血管,白花菜中含有大量的类黄酮和一些维生素e这些物质都能净化血液,而且能保护血管,增加血管弹性与韧性,可以防止胆固醇在人体血管中过度氧化。
2、调节月经,白花菜含有丰富的类黄酮,它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和调节月经的作用。
3、开胃健脾,白花菜是夏季一种比较常见的腌菜,既可以炒来吃,还可以直接下饭下粥,十分开胃,能够提神生津、开胃健脾、增进食欲。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适宜
禁忌人群
无特殊禁忌人群
不宜同食
无特殊同食禁忌
食用方法
炒白花菜:花菜撕成小朵,放在淡盐水中浸泡5分钟后洗净沥干;锅热后,加入少许橄榄油;放入豆瓣酱和蒜,中小火煸炒一下;加入花菜,大火炒至变软;加入红椒继续翻炒几下,加入盐,糖,生抽调味,加入葱段翻炒均匀即可。
白花菜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白花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白花菜的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2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