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沱茶的辉煌历史
重庆沱茶1980年出口
重庆沱茶1980年起出口日本、意大利、香港等 1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3年8月在罗马举行的第22届世界食品评选会上,经大会常务组织委员会评定:峨眉牌沱茶,经实验室分析测验及独立评判委员会对产品有机生化、工艺过程、外观和产品商品的审定证明,本品完全符合有关规定,被授予金质奖章。1985年12月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
解放初期
刘邓大军在重庆组建了西南区茶叶公司,成立不久后,1951年8月改建成重庆茶厂。这是当时全国最大的茶叶加工企业,其投资达到了1000多万元,职工2000多人,年产量7000多吨。作为全国最大的茶叶加工企业,当时的重庆茶厂享尽了计划经济的各种好处。西南地区的茶原料云集重庆茶厂,由国家实行统购统销,重庆茶厂从来就不缺茶叶原材料,更不用担心生产出来的茶叶没有人买,就连自己的职工想买茶叶也得找主管部门批条子。1952年,国家曾用了 4000吨重庆茶叶与苏联换回了136架战斗机,这让他一直觉得很骄傲。据他回忆说,当时的大米才几分钱一斤,而茶叶则可以卖到两三元一斤。这样的价格差距,凸显了茶叶对当时以农业为主的中国经济的重要性。 “那个时候,中央号召要建立500个年产量1万担(一担相当于现在的100斤)以上的茶叶基地。”阙成清告诉信报记者说,最初重庆有茶园10万亩,到上个世纪70年代,茶叶种植面积翻了一番,达到20万亩。
上个世纪50年代初
重庆茶厂开始研制生产重庆沱茶,这款茶叶以川东、川南地区14个产茶区的优质茶叶为原料,经精制加工而成,属于上乘紧压茶。当时的加工技术比较落后,茶叶生产基本上属于半作坊式。直至上世纪70年代,重庆茶厂才拥有了一条立体生产线, “这条立体生产线是从意大利进口,当时的价值约为700万元左右。”据了解,在那一时期,全国只有两条立体生产线,除重庆茶厂外,另一条生产线也落户在重庆。获得立体生产线对于重庆茶厂而言意义重大,这使得重庆茶厂在当时快速超越了其他茶叶生产企业。当时大多数茶叶生产企业仍然是手工作坊生产,相对于这些企业而言,重庆茶厂的立体生产线大大提高了生产速度,而且标准化程度更高:“每一包成品茶叶的大小、重量以及口味都差不多,这是手工作坊难以做到的。”阙成清说。这条生产线极大地提高了重庆沱茶的质量,技术改造使重庆沱茶将其他茶叶远远落在了后面。到上世纪70年代末,重庆茶厂的沱茶年销售量已达8000 多吨,数倍于云南“下关”沱茶产量。
经过近30年的发展
重庆沱茶声名远扬。1983年8月23日,在意大利罗马举办的第22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大会上,重庆茶厂生产的“峨眉牌重庆沱茶”获得金质奖,这是建国后中国获得的第一块茶叶类世界金奖。获奖后,重庆沱茶的发展更是如日中天,其他各种奖项也纷至沓来,其口碑声名,再一次远超“下关”沱茶。与此同时,重庆沱茶的生产能力也达到一个顶峰,最高时年产量达到2000吨,其营业额若以如今的市值计算,已经达到了近1亿元。而且,随着国际声誉的建立,重庆沱茶已经走出国门,出口到欧洲、日本等30多个国家,出口金额每年达到了600万美元。
国际金奖
重庆沱茶获得这枚国际金奖,对重庆茶厂并无意外可言,阙成清对当时的重庆沱茶充满信心:“这款积聚了计划经济时代所有宠爱的茶叶,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远远超过了其他茶叶。”那一时期,对重庆市民而言,外形酷似圆面包、底下看似厚壁碗的重庆沱茶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了:“当时,火车、轮船到达重庆时,广播里最先介绍的特产就是重庆沱茶”。
名茶是对优质的高等级茶叶的尊称。重庆是我国茶叶主要发源地,也是优质茶叶的盛产之地。重庆名茶在国内外一直有着较高的美誉度。重庆十大名茶的称号由来已久,每隔几年,重庆茶叶学会和商会都会进行十大名茶的评比。
南川金佛玉翠茶:主要指南川区内生产的“金佛玉翠”牌茶叶,为优质名优绿茶。“金佛玉翠”已获得过国际、国内、省市等各个级别的20多个奖项。金佛玉翠茶品质特征为外形条索紧细匀直,色泽翠绿,峰毫显露,汤色黄绿明亮,香气鲜嫩持久,滋味鲜醇回甘,叶底黄绿嫩匀。“金佛玉翠”选用福鼎大白茶、巴渝特早等茶树品种为原料,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鲜叶。
龙珠翠玉茶:开州的龙珠茶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唐朝、清朝时就被列为皇廷贡品茶,如今产品远销十多个国家。产地位于重庆市开州敦好镇龙珠村龙珠寺大巴山一带,海拔800左右,土壤肥沃、环境优美、山清水秀、云雾缠绕,属天然的野生态环境。龙珠翠玉茶,形美、色绿、香浓、味醇,味绝佳、无杂卉。
云岭永川秀芽:永川秀芽是针形名茶,属于绿茶类。产于重庆市永川区,主要包括永川区云雾山、阴山、巴岳山、箕山、黄瓜山五大山脉的茶区。永川秀芽由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1959年研制生产,1964年经国内著名茶学专家陈椽教授正式命名为永川秀芽。其加工工艺于2004年获国家发明专利。
四面绿针茶:“四面绿针”产自江津海拔800米的猫山茶园,硒元素含量丰富。产品采用独芽或者一芽一叶初展为原料,传统手工工艺制作,外形紧卷多毫,嫩绿色润,汤色清,滋味鲜,馥郁回甘。
太白银针茶:产于长江三峡一带,早春三月采摘高山幼嫩茶芽,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精制而成。太白银针茶的特性是润绿显毫,条索紧秀,匀直若针,香高清纯,汤绿明净,味鲜醇爽,叶绿鲜亮,嫩匀成朵,乃名优绿茶之珍品。“太白银针”产品连续荣获“中绿杯”、“三峡杯”等全国及重庆市的名优茶评比大奖10余次;2008、2010年荣获“重庆十大名茶”提名奖。
鸡鸣贡茶:重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名优茶。早在清高宗乾隆十六年,鸡鸣贡茶就是贡茶。产地在城口县大巴山,这里峰峦叠翠,云雾缭绕,植被丰腴,是天然的名茶产地和宜茶种植区域。鸡鸣贡茶采摘大巴山富硒富锌带万亩高山无污染野生茶树鲜叶为原料,沿袭260多年采制工艺,采摘、制工更加精细。
涪陵白茶:因外形油润金黄,自然呈丫,冲泡后汤色清澈明亮,叶底似兰花盛开,叶色绿白相间(叶脉翠绿,叶片乳白),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涪陵白茶最大的特点就是鲜度特别好,氨基酸含量特别高。有专家表示,经过检测,涪陵白茶的氨基酸含量是普通名优茶的2到3倍,茶多酚仅为普通绿茶的一半,色香味俱佳,在茶叶界堪称国宝级稀有资源。
盛鼎玉露茶:产地位于重庆市万盛区青年镇更古村。
西农毛尖:产于重庆西南农业大学实验茶场。其形美、色绿、显毫,香气芬芳馥郁,滋味鲜醇爽口。西农毛尖茶以高山云雾之早春毛尖茶和洁白芬芳的茉莉鲜花为原料,运用现代茶叶加工工艺,精心制作而成。西农毛尖茶的外形紧细有毫,汤色黄亮清澈,香气鲜灵持久,滋味鲜醇隽永,叶底黄绿柔软。这个茶获得过第十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特等奖、重庆市“三峡杯”名优茶评比金奖等多项荣誉。
林海翠茗茶:主要有优质名茶"翠屏银峰"、"翠屏竹叶青"、"翠屏铁花"、"翠屏玉叶"、"翠屏碧绿"等10余品种。林海翠茗茶成茶色泽翠绿光润,汤色碧绿,芽叶嫩绿,内质香气清香浓郁,滋味醇厚鲜爽,全芽整叶,条形紧秀。“林海翠茗”获过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2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