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如何对植物整形修剪?

一、整形修剪时期

如何对植物整形修剪?

对园林植物整形修剪工作,随时都可以进行。但有些植物因伤流等原因,应在伤流最少的时期进行。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因此多以休眠期和生长期进行整形修剪。

(一)休眠期修剪(又称冬剪)

树木落叶后至第二年早春树液开始流动前,这段时间的修剪称为休眠期修剪或称为冬剪(一般在12月至次年2月)。这段时间因树木生长缓慢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树体内的养料大部分回归根部,修剪后营养损失量最少,且修剪后的伤口不易被病菌感染,对树木生长影响最小。因此,大部分木本植物及多量的修剪工作在此时间内进行。休眠期修剪的目的,主要是培养骨架和树形。有些在生长期修剪后易产生伤流的树种,例如,核桃、葡萄、槭类、猕猴桃、樱花、四照花等宜在冬季修剪。

(二)生长期修剪(又称夏剪)

自萌芽后至新梢或副梢生长停止前,这段时间的修剪称为生长期修剪或称为夏剪(一般在4~9月)。这段时间因处于生长季节树体消耗的养分大,贮藏的养分较少,修剪时又剪去了带叶的枝条,减少了光合产物,对树体生长抑制作用较大,所以一般修剪强度要从轻,以免妨碍树木整体的生长。夏季修剪的目的是控制竞争枝、内膛枝、直立枝、徒长枝的发生和长势,以集中营养供给主要骨干枝的旺盛生长之需。对于夏秋季进行花芽分化的树木以集中营养供花芽分化之需。

修剪时期的确定,除受地区条件、树种生物学特性及劳动力的制约外,主要着眼于营养基础和器官情况及修剪目的而定。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分析,确定合理的修剪时期和方法,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二、修剪方法

由于修剪时期和修剪部位不同,采用的修剪方法也不一样。归纳起来,无论是休眠季修剪,还是生长季修剪,采用的方法概括为五个字:“截、疏、放、伤、变”。

(一)休眠期的修剪方法

1.截

(1)截又称短截(如图3-2所示),即剪去一年生枝的一部分。短截的作用是刺激侧芽萌发,分枝数加多,增加枝叶密度,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从而促进花芽分化,调节枝势的平衡,控制树冠的大小和枝梢的长短;有利于营养生长和更新复壮。短截程度影响枝条的生长,短截程度越重,对单枝的生长刺激量越大。根据短接的程度可分为轻短截、中短截、重短截、极重短截。

1)轻短截:剪去枝条的1/5~1/4。

2)中短截:剪去枝条的1/3~1/2。

3)重短截:剪去枝条的2/3~3/4。

4)极重短截:剪去枝条绝大部分,仅剩基部2~3个“瘪芽”。

短截应注意留下的芽,特别是剪口芽的质量、位置等因素,以正确调整树势的平衡。

(2)缩剪又称回缩。缩剪与短截相似,将一个枝条的上部剪除,以缩短大枝的长度,故又称回缩(如图3-2所示)。主要发生在两年生以上枝条上。缩剪有双重作用,一是减少树体的总生长量,二是缩剪后,使养分和水分集中供应剪枝部位后部的枝条,刺激后部芽的萌发,重新调整树势。特别是重回缩,对复壮更新有利,又称更新修剪。

图3-2 短截与疏枝、缩剪A—短截;B—疏枝;C—缩剪

2.疏(又称疏删或疏剪)

把枝条从分枝点处剪除(如图3-2所示)。生长季应用的抹芽、摘叶、去蘖等也属于疏的范畴。其作用是控制旺长,调节植株整体和局部的生长势;改善树冠内的通风透光状况,增加同化作用,有利于树冠内部枝条的生长,促进花芽分化。疏剪的主要对象是弱枝、病虫枝、枯枝、交叉枝、过密枝、萌蘖枝、徒长枝及扰乱树形的其他一切枝条。但疏剪对附近枝条的刺激作用不如短截,不会造成大量分枝,另外,对低于剪口的枝条有增强生长势的作用,而对高于剪口的枝条,则有削弱生长势的作用。故疏枝时应注意避免伤口过多,削弱树势。

疏剪强度分为轻疏(疏去全树枝条的10%)、中疏(疏去全树枝条的10%~20%)、重疏(疏去全树枝条的20%以上)。疏剪强度依树种、树龄、长势而定。对于萌芽力和成枝力较弱的树种少疏枝。枝条轮生的油松、马尾松、南洋杉等尽量不疏枝。萌芽力和成枝力强的树种可多疏,例如,悬铃木、馒头柳、槐树等。幼树轻疏,成年树适当中疏,老年树只疏去必须疏去的枝条。

图3-3 刻伤

3.伤

凡把枝条用各种方法破伤皮部、韧皮部和木质部,削弱枝条生长势为目的做法。例如,环剥、折裂、扭梢和拿技等。而刻伤的方法在休眠季常结合其他修剪方法综合运用。刻伤又分为目伤、纵伤和横伤(如图3-3所示)。

4.变

改变枝条的生长方向,缓和枝条生长势的方法。例如,屈枝、弯枝、盘枝、拉枝、支撑、压平等技术措施都可以改变枝条角度和方向,使先端优势转位、加强或削弱。例如,西府海棠枝条开张角度太小,可用支撑的方法改变枝条生长方向,以扩大树冠。某些杯状开心形花灌木整形方式可采用拉枝的方法进行。

5.放

营养枝不剪,称甩放或长放。放是利用单枝生长势逐年递减的自然规律。对部分长势中等的枝条长放,抽生的枝条相对增多,致使生长前期养分分散,而多形成中短枝;生长后期积累养分较多,能促进花芽分化和结果。对于长势过旺的枝条不宜采用放的方法。

(二)生长期的修剪方法

1.摘心

将新梢顶端剪除的措施,称为摘心(如图3-4所示)。摘心可使养分集中在下部的叶片和枝条内,促进花芽分化和坐果;有利于提高枝条的抗寒力和花芽的发育;促发分枝,增大冠幅等作用。

2.抹芽

把多余的芽从基部抹除,称为抹芽或除芽。其目的是可改善留存芽的养分供应状况,增强其生长势。例如,行道树每年夏季对主干上萌发的隐芽进行抹除,在保证为主干通直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营养消耗,保证营养供给树冠,使之宽广浓郁。

3.摘叶

将叶片及叶柄剪除,称为摘叶。摘叶可改善树冠内的通风透光条件。对观果的植物,利于果实着色,增加果实的美观程度,提高观赏效果;通过摘叶可降低防止病虫害的发生;通过摘叶,还可以进行催花。

4.去蘖(又称除萌)

去除主干基部或大伤口的萌蘖枝条称为去蘖。嫁接繁殖的植物,易在根部萌生砧木的萌蘖条,这不利于嫁接苗的生长,应及时除去。

5.疏花、疏果

摘除过多的花、果实称为疏花(如图3-4所示)、疏果。花蕾或幼果过多影响开花质量和坐果率。例如,月季每次花后要剪除残花,以免结果后消耗过多的营养,影响下次开花。

图3-4 摘心与疏花A—摘心前;B—摘心后;C—疏花6.扭梢(枝)和折梢(枝)

两者都是将枝梢扭伤的措施。扭梢就是将旺梢自中上部向下扭曲(如图3-5所示),折梢是将新生枝条折伤而不折断(如图3-5所示)。扭梢和折梢都是伤骨不伤皮。目的是阻止养分的运输,从而使生长势缓和。促进中短枝的形成,有利于花芽的分化。此法在盆景制作中经常应用。

图3-5 扭梢

7.环剥将枝干的皮层和韧皮部剥去一圈的措施,称为环状剥皮,简称环剥。环剥可以中断了有机物质向下运输,增加环剥以上部位糖分的积累,有利于花芽的形成和坐果率的提高。环剥时不宜过深或过浅,以深达木质部为宜。宽度以一个月伤口愈合为限,一般为枝粗的1/10。有伤流的植物不宜采用此方法。

三、修剪程序及注意事项

(一)修剪程序概括起来就是“一知、二看、三剪、四拿、五处理、六保护”。

一知:参加修剪工作的人员,必须知道操作规程、技术规范;必须知道修剪目标植物的生长习性、枝芽发育特点、开花习性等以及一些特殊的要求。

二看:树木修剪切忌上来就修,修剪前应绕树仔细观察,做到了解树形及树木周边的环境。观察树木的生长状况以及枝条的生长情况,有无枯死枝、病虫枝、折枝,有无需去除的大枝等。对剪法做到心中有数,因树制宜合理修剪。

三剪:一知二看以后,根据因地制宜,因树修剪的原则,做到合理修剪。一般来讲若必须去除大枝,应先进行,然后在对小枝进行修剪。自下而上,从里到外,顺序修剪。

四拿:修剪后挂在树上的断枝,应随时拿下,集中在一起。特别是大树挂住的枝条应及时取下,以免对树下的人员造成危险。

五处理:剪下的枝条应及时集中处理,不可拖放过久,以免影响市(园)容和引起病虫扩大蔓延。可进行粉碎沤肥,或掩埋。

六保护:即对修剪后的伤口进行保护。为防止伤口因病菌的侵入而腐烂,可使用桐油、桐油合剂、保护蜡、疏理剂涂抹伤口进行保护。

(二)修剪的技术要点

(1)剪口的位置和形状:

1)短截时,应在叶芽的上方0.5~1cm处斜剪成马蹄形,芽的正上方略高,背离芽的一面略低,呈30°左右。若需要扩大树冠,应在外向芽上方短截;若需枝条向内生长,则应在内向芽上方短截。留芽方向应根据树体具体的需要而定。

2)疏枝时,细弱枝条可在分枝点处基部剪掉。较粗(直径0.5~2cm)枝条应在皮脊(枝条基部突起部分)上方2~3mm处剪除,以便伤口早日愈合。

(2)大枝的剪除:在对大枝剪(5cm以上)剪除时,为防止枝条劈裂,可采取分布作业。首先应在剪口的上方20cm左右处,从枝条下方锯一切口,深度到达枝粗的一半,然后从上方锯断。其次,将余下的残桩锯掉。

(3)修剪时剪口不应过大,要平滑,疏剪不留桩。以免影响伤口的愈合。

(三)修剪注意事项

(1)操作时思想要集中,严禁说笑打闹;上树前不准饮酒。

(2)每个作业组,都要选派有实践经验的老工人,担任安全质量检查员,负责安全、质量的监督、检查、技术指导及宣传教育工作。

(3)劳保用具是保证工人操作安全的必需品,工作中必须要按规定穿戴好工作服、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安全绳等劳保用具和用品。

(4)攀登高大树木需使用梯子时,必须选用坚固的梯子,并要立稳。单面梯应用绳子将上顶横档和树身捆住,人字梯的中腰,应拴绳并注意开张合适角度。

(5)上树后,应系好安全带,手锯一定要拴绳套在手腕上。

(6)刮四级以上大风时,不可上树操作。

(7)截除大枝时,必须由有经验的工人指挥安全操作。

(8)在行道树上修剪作业时,必须选派专人维护现场。树上、树下要相互配合联系,以免砸伤过往行人和来往车辆。

(9)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者不准上树。

(10)修剪用的操作工具必须坚固好用。木把要光滑,不要因工具不合格而影响操作,甚至误伤人员。

(11)一棵树修完后,不准攀跳到另一树上,而应下树重上。

(12)在高压线附近作业时,应特别注意安全,避免触电,必要时应请供电部门配合。

(13)几个人同在一棵树上操作时,应有专人指挥,注意协怍,避免误伤同伴。

(14)便用高车上树修剪前,要检查好高车的各个部件,一定要支放平稳。操作过程中要派专人随时检查高车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5)上树后必须系好安全绳,安全绳要拴在不影响操作的牢固的大树枝上,随时注意收、放。

园林树木的整形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修剪和整形的原则 :

在公园绿地中,对园林树木进行适当的修剪、整形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养护管理技术。修剪、整形可以调节树势,创建和保持合理的树冠结构,形成优美的树姿,甚至构成有一定特色的园景。?在城市街道绿化中,由于地上、地下电缆和管道的关系,通常要通过修剪、整形措施来解决其与树木之间的矛盾。在有台风侵扰的地区,修剪、整形措施可以减少风害,防止倒伏。对有生产作用的树种,如果树、桑、茶、用材树种等,修剪、整形措施更具有促进丰产、优质的作用。?“修剪”是指对植株的某些器官诸如茎、枝、叶、花、果、芽、根等部位进行剪截或剪除的措施。“整形”是指对植株施行一定的修剪措施使之形成某种树体结构形态的管理技术。显而易见,整形是通过一定的修剪手段来完成的,而修剪又是在整形基础上,根据某种目的要求来实施的。因此,两者是紧密相关的,同属于一定栽培管理目的要求下的技术措施。?在对园林树木进行修剪、整形时,应遵循下述原则:

(1)?园林绿化要求?不同的修剪、整形措施会带来不同的效果,不同的绿化目的各有其特别的修剪整形要求,因此,首先应明确某一具体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的目的要求。例如,同是一种圆柏,它在草坪上独植用作观赏与培育用材林,就有完全不同的修剪整形要求,因而具体的整剪方法也各异,至于作绿篱用时则更是有大别了。?(2)?树种的生长发育习性?明确目的要求后,具体整形修剪时还必须根据该树种的生长发育习性来实施,否则会步入事与愿违之窘境。一般地,应注意以下两方面问题:①树种的生长发育和开花习性。不同树种的生长习性有很大差异,必须采用各不相同的修剪整形措施。例如,很多呈尖塔形、圆锥形树冠的乔木,如钻天杨、毛白杨、圆柏、银杏等,顶端优势特强,形成明显的主干与主侧枝的从属关系。?对具有此类习性的树种就该采用保留中央主干的整形方式,使之呈成圆柱形、圆锥形。对一些顶端优势不很强,但发枝力很强,易于形成丛状树冠者,诸如桂花、栀子花、榆叶梅、毛樱桃等,可修剪整形成圆球形、半球形等形状。?对喜光的阳性树种,如梅、桃、樱、李等,如果目的是为了让它多结实,则宜采用自然开心形的修剪整形方式。而像龙爪槐、垂枝梅等,则应采用盘扎主枝为水平圆盘状的方式,以使树冠呈开张的伞形。?各种树种所具有的萌芽发枝力和愈伤能力的强弱,与耐整剪力有着很大的关系。萌芽发枝力强的树种,大都能耐多次的修剪,例如水蜡、悬铃木、大叶黄杨、圆柏、女贞等等。相而应之,萌芽发枝力弱或愈伤能力弱的树种,如梧桐、桂花、玉兰、枸骨等,则应少修剪或轻修剪。

园林中要经常运用剪、整形技术来调节各部位枝条的生长状况,以保持均衡的树冠,这就必须根据植株上主枝和侧枝的生长关系来运作。?按照树木枝条间的生长规律而言,在同一植株上,主枝愈粗壮则新梢就愈多,新梢多则叶面积大,制造有机养分及吸收无机养分的能力亦愈强,因而使该主枝生长粗壮。反之,相对较弱的主枝则因新梢少、营养条件差而生长愈渐衰弱。欲借修剪措施来使各主枝间的生长势近于均衡时,则应对强主枝加以抑制,使养分转至弱主枝上来。故整剪的原则是对强主枝强剪?(?即留得短些?)?、弱主枝弱剪?(即留得长些?)?,这样就可获得调节生长,使之逐渐趋于均衡的效果。

对调节侧枝的生长势而言,应掌握的原则是对强侧枝弱剪、弱侧枝强剪。这是由于侧枝是开花结实的基础,侧枝如生长过强或过弱时,均不易转变为花枝,所以对强者弱剪可产生适当的抑制生长作用,集中养分使之有利于花芽的分化。花果的生长发育亦对强侧枝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对弱侧枝行强剪,则可使养分高度集中,并借顶端优势的刺激而发出强壮的枝条,从而获得调节侧枝生长的效果。

树种的花芽着生和开花习性有很大差异,有的是先花后叶,有的是先叶后花,有的是单纯的花芽,有的是混合芽,有的花芽着生于枝的中下部,有的着生于枝梢。这些千变万化的差异均是在进行修剪时应予考虑的因素,否则很可能造成不利后果。?

植株的年龄?(?生命周期?)?。植株处于幼年期时,由于具有旺盛的生长势,所以不宜行强度修剪,否则会使枝条不能在秋季充分成熟,降低抗寒力,亦会带来延迟开花年龄的后果。所以对幼龄小树除特殊需要外,只宜弱剪,不宜强剪。?成年期树木正处于旺盛的开花结实阶段,此期树木具有优美完整的树冠,这个时期的修剪整形目的在于保持植株的健壮完美,使开花结实和丰产、稳产能持续保持下去。关键在于配合其它管理措施,综合运用各种修剪方法以达到调节均衡的目的。?衰老期树木,因生长势衰弱,每年的生长量小于死亡量,修剪时应以强剪为主,以刺激其恢复生长势,并应善于利用徒长枝来达到更新复壮的目的。

树木生长的环境条件特点由于树木的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间具有密切关系,因此即使具有相同的园林绿化目的要求,但由于条件的不同,在进行具体修剪整形时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同是一株独植的乔木,在土地肥沃处以整剪成自然式为佳,而在土壤瘠薄时则应适当降低分枝点,使主枝在较低处即开始构成树冠,而在多风处,主干也宜降低高度,并应使树冠适当稀疏才妥。

一、自然式整形 :

在树木本身特有的自然树形基础上,稍加人工调整与干预。所以树木生长良好,发育健壮,能充分发挥出该树种的观赏特性。

二、人工式整形 :

1、几何形体式整形:这种整形方式采用的树种必须萌芽力与成枝力均很强,并耐修剪。

2、非规则式的整形:

⑴垣壁式:在欧洲古典园林中经常可以见到此种整形方式。主要是为了绿化墙面。常见的有U字形、叉形、肋骨形、和扇形。这种整形,首先要培养一个低矮的主干,在其干上左右两侧呈对称或放射性配列主枝,并使枝头保持在同一平面上。

⑵ 雕塑式:选择枝条茂密、柔软、枝叶细小而且耐修剪的树种,通过用铅丝、绳索等用具,蟠扎扭曲等手段,按照一定的物体造型,由其主枝、侧枝构成骨架,然后通过绳索的牵引将小枝紧紧抱合,或者直接按照仿造的物体进行细致的整形修剪,从而整剪成各种雕塑形状。

三、自然与人工混合式整形 这种整形方式在花木类中应用最多。修剪者根据树木的生物学特性及对生态条件的要求,将树木整形修剪成与周围环境协调的树形,通常有自然杯状形、自然开心形、多主干形、多主枝形、有中干形等。

1、无主干形:

⑴ 自然杯状形:此形是杯状形的改良树形,杯状形既是“三股六叉十二枝”。

⑵ 自然开心形:此种树形是自然杯状形的改良和发展,留的主枝大多数为3个,个别的植株也有2或4个的。主枝在主干上错落着生(不象杯状形那么严格)。此种整形方式比较容易,又符合树木的自然发育规律,生长势强,骨架牢固,立体开花。目前园林中干性弱,强阳性树种多采用此种整形方式。

⑶ 多主干形和多主枝形:这两种整形方式基本相同,其区别是具有低矮主干的称为多主枝形;无主干的称为多主干形。目前海棠类多采用此种整形方式。

⑷ 丛球形:此种整形方式颇似多主干形或多主枝形,只是主干极短或无,留枝较多,呈丛生状。该形多用在萌芽力强的灌木类,如黄刺玫、珍珠梅、贴梗海棠、厚皮香、红花继木等。

⑸ 棚架形:这是藤本植物常用的整形方式。

2、有主干形:

⑴ 分层形:在主干上分层配列主枝,层与曾之间留有一定的层间距,每层的主枝最好是临近,不要邻接。

⑵ 疏散形:与上面的分层形整形方式不同的是其主枝配列在中干上是随意的。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2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