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水田最适合养什么?

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生态共养的模式。生态共养能节约资源,使得混养动植物互利互惠,降低种植成本和养殖成本,从而提高农户的经济效益,而且共养也能提高动植物的品质。稻鱼混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生态养殖模式,稻田适合养什么鱼?稻田养鱼又有什么好处呢?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水田最适合养什么?

一、稻田适合养什么鱼?

稻田适合养的鱼有:草鱼、鲤鱼、鲫鱼、罗非鱼,这些都是稻田养鱼中的好品种。

二、稻田养鱼有哪些好处?

1、鱼能消灭和抑制稻田里的杂草生长:比如说草鱼可以吃掉稻田中的轮叶黑藻、菹草、苦草、小茨藻浮萍等杂草。鲤鱼、鲫鱼能吃掉田中的草种子,因此在稻田中养鱼可以减少杂草,同时也就减少了杂草对稻田的肥料消耗,节省在稻田中除草的人工。

2、稻田养鱼能消灭部分害虫:鱼可以吃掉锅中害虫,比如说螟虫、浮尘子、稻象鼻虫稻飞虱、金花虫等,这些害虫一旦掉入水中,就有可能被雨吃掉,从而可以大大减轻水稻虫害。

3、稻田养鱼能松土活水:鱼在游动觅食时会使表层土壤和肥料随水翻起,从而加速肥料和土壤有机质分解。同时鱼在用嘴挖掘泥中小虫和草根时,可起到松土和中耕的作用。

4、稻田养鱼能增肥:鱼吃掉田中的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等这些消耗田中的大量肥料的生物,这样就可以减少肥料的损失。同时鱼在吃食消化后还会排出大量粪便,有利于增肥。

以上就是稻田适合养的鱼以及稻田养鱼的好处,值得注意的时,在养殖过程中,要设立防护措施,避免鱼外逃以及其他生物的侵害。养殖期间,稻田尽量避免使用化学药物,避免对鱼群造成影响,而且也要根据情况适当的对鱼群进行补饲。想了解更多养殖、种植技术,请关注莫停农业。

增强土壤通气性,促进微生物活动,提高有机质的分解速度及养分的有效性。防止土壤通气不良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形成氢,氢能引起富含氧的盐类以及三价铁和四价锰的化学还原作用。使土壤中有足够的氧气,土壤中氧少,二氧化碳多时,会使土壤酸度提高,适宜于致病霉菌的发育,易使作物感染病虫害。良好的通气性是作物吸收大量水分必不可少的条件。

1.土壤通气性是指土壤空气与大气进行交换的能力,以及土壤内部气体扩散的特性。土壤通气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土壤肥力的有效利用,进而影响作物生长。土壤通气不良,则氧气不足,将抑制作物根系的呼吸作用,进而削弱根系吸收水肥的功能。

2.不同的作物对氧气的需求有差异。如油菜、大麦幼苗在土壤含氧量低于9.5%时,生长就大受影响,而水稻幼苗在土壤含氧量为3%时仍能正常生长。这说明不同作物对氧的需要量有差异,但任何作物所需要的氧气得不到满足,其生长都将受到影响,缺氧越严重影响越大。

3.土壤的通透性与水有直接关系,水又是影响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土壤体系中,水具有两面性:没有水,植物无法吸收到土壤中的养分;水分过多,造成土壤通气性差、氧气不足,冬春季还会使土温过低,有毒物质积累,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4.土壤的通气状况对土壤中微生物的影响。在通气不良的情况下,嫌气性微生物占优势,有机质分解速度变慢,释放有效养分少,同时形成一些对作物有害的物质如硫化氢,低价铁锰和有机酸等。如果土壤通气过强(如旱地的粗砂土),则好气性微生物占绝对优势,有机质分解强烈,影响土壤有机质的有效利用与不断积累。

5.调控措施:人工划锄、中耕等增加土壤通气性。增施有机肥,如腐熟的动物粪便,作物秸秆等,增土壤通气状况。增施微生物菌肥。一般来讲,对通气性良好而保肥性能较差的砂性土,基肥可多施用一些如牛粪一类的冷性肥料或腐熟程度较差的有机肥料;追施氮素应掌握“少量多次”原则,以减少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后期要适当补施氮肥,防止作物因早衰而减产。对于通气性较差而保肥性能良好的黏性土,基肥可施用马粪一类的热性肥料或腐熟程度较好的有机肥料,后期氮素追肥不宜过多、过晚,以免作物贪青晚熟或倒伏。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2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