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防治大棚蔬菜蚜虫、红蜘蛛、白粉虱等的方法有哪些?

蚜虫、白粉虱、红蜘蛛等刺吸式害虫一直以来都是大棚种植户的心头大患,危害种类繁多,繁殖能力极强,稍不注意就会面临毁园的风险。

防治大棚蔬菜蚜虫、红蜘蛛、白粉虱等的方法有哪些?

一、刺吸式害虫为什么难防治

1、 通常以成虫、若虫、幼虫、卵等四大形态同时存在,普通药剂只能针对某几种形态,难以斩草除根。

2、一般来说,刺吸式害虫繁殖能力极强,一年繁殖多代,世代重叠,若未能斩草除根,又会快速卷土重来。

3、 体型极小,肉眼难以发现,出现危害状况时,虫口密度已经极大,极难防治。

4、一个药剂在刺吸式害虫上连续使用半年会产生抗药性,加上由于防治难度大,大家在使用药剂中加量使用,加快了药剂的抗药性发生。

5、红蜘蛛等刺吸式害虫会吐丝结茧,为它形成了一层保护层,普通的药剂难以渗透。

6、防治时期一旦错过,虫口密度极大,很难再将其控制住。

7、害虫隐蔽性强,善于躲藏,土壤表层、叶背、草丛都是它们藏身之地,部分害虫喜欢夜间活动,加大用药时间和喷雾方式的难度。

二、防治小技巧

1、早发现早治疗,不要等到作物已经出现现象再去进行防治,尤其在扣棚后,要经常观察叶片,发生初期就要及时防治。

2、对于蚜虫、白粉虱等刺吸式害虫,可利用其趋光性设立诱虫板,引诱成虫,降低虫口密度。

3、控施氮肥等化肥,增施有机肥,增加作物自身抗病抗虫能力。

4、提前杀卵:提前杀卵,可以快速降低虫口密度,发生期加入杀卵剂斩断害虫繁殖链,轻松控制虫害。

5、及时清理残叶、病叶、老叶,减少害虫的繁殖场所,降低其虫口密度。

6、喷雾时重视土面和杂草,避免虫害再次繁殖。

7、使用烟熏剂,烟熏剂不增加棚室温度,可无缝隙杀灭害虫。

三、粉斯—同时杀灭蚜虫、螨、蓟马等不留死角

1、无缝杀灭刺吸式害虫:对大棚内蚜虫、白粉虱、蓟马、螨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有较好杀灭效果;

2、先进冷发烟技术,不增加棚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能有效阻止虫害的进一步蔓延;

3、放烟量大,杀虫彻底,防治无死角;

4、操作简便,省时省工,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

大棚蔬菜人为的营造适合蔬菜生长的环境,提高调控温度,能改变蔬菜的市场季节,调节市场需求,促进蔬菜优质高产,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大棚虫害也是比较多的,那么对于大棚主要虫害该怎么防治呢?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1、蚜虫

大棚蚜虫要有三种:瓜蚜、豆蚜、桃蚜,每年可发生20-30代,全年危害,蚜虫主要聚集在叶片背面和嫩茎上以刺吸口器吸食植物汁液,使叶片变黄、卷曲,甚至枯死,另外还会传播病毒病,危害极大。

防治方法:蚜虫可用爱卡士、氯氰菊脂、辟蚜雾等药剂喷雾防治,要注意药剂浓度,一般每隔3-5天喷1次,连喷2-3次,同时为了避免产生抗药性,要控制药剂使用次数以及交替使用。

2、白粉虱

白粉虱危害作为极为广泛,危害时群集在叶片背脊,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汁液,使叶片褪绿变黄,甚至全株枯死。另外白粉虱还分泌大量密露,引起煤污病,影响光合作用,降低产量和品质。

防治方法:可用扑虱灵、万灵、灭扫利、蚜虫啉喷雾防治,每5-7天喷1次,连喷2-3次,同样要注意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3、红蜘蛛

红蜘蛛一年可发生20代左右。高温和干燥条件下发生较严重,当温度超过30℃,湿度大于70%不利其发生,氮肥偏多时老叶片发生较重。会在叶背面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汁液,并结成丝网,受害叶片会褪绿,出现白色斑点,逐渐枯死。

防治方法:及时摘除下部老叶,并带出棚室烧毁,同时控制棚内的高温和高湿,及时浇水,抑制病害蔓延。也可以用%农克螨乳油、螨克乳油、水胺硫磷乳等药剂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4、蓟马

蓟马主要危害瓜类、茄子以及豆科等市场,一年发生15代左右,终年繁殖,世代重叠。它比较活跃,一般在叶片背面或钻到花瓣内危害,不断吸取嫩叶、嫩梢,花和幼瓜的汁液,叶片被害后呈灰白色,逐渐变黄白干枯,被害嫩梢和花变黑褪色,变硬缩小,严重影响生长。

防治方法:发生危害后,可以爱卡士、氯氰菊酯、七星包、吡虫啉等药剂繁殖,还可加入等量的增效剂,如消抗液,害立平、省钱灵等,每隔3?5天喷1次,连喷2?3次。

以上是大棚蔬菜主要虫害的防治技术介绍,希望能帮助到你,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我们。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3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