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养猪股票有哪些龙头股

为您推荐八个猪肉龙头股

养猪股票有哪些龙头股

1. 牧原股份

2. 海大集团

3. 双汇发展

4. 温氏股份

5. 新希望

6. 大北农

7. 正邦科技

8. 顺鑫农业

排名不分先后,内容就仅供参考!

牧原股份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生猪的养殖与销售。公司主要产品为种商品猪、仔猪及种猪;公司拥有一条集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等多个环节于一体的完整生猪产业链,凭借生猪育种优势,2010年,公司核心场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公司研制的“早期断奶的乳猪用饲料组合”,具有适口性好、易消化吸收、成本低、转化率高等优点,目前公司该项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海大集团

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围绕动物养殖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进行产业链业务布局,已形成相对完整的水产品产业链,畜禽产业链也在逐步构建中。主要产品包括优质动物种苗,饲料,动保,生猪养殖。

双汇发展

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以屠宰业和肉类加工业为核心,向上游发展饲料业和养殖业,向下游发展包装业、商业,配套发展外贸业、调味品业等。主要产品是高温肉制品、低温肉制品、生鲜品冻品。2020年,双汇入选“BrandZ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中国品牌价值500强”、“主板上市公司价值100强”,荣获“金箸奖”2020年度食品标杆企业等多项荣誉。

温氏股份

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肉鸡、肉猪的养殖和销售。主要产品为商品肉鸡和商品肉猪,其他产品为肉鸭、原奶及其乳制品、鸡蛋、肉鸽、肉鹅、生鲜肉及其加工肉制品、农牧设备和兽药等。公司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紧紧围绕鸡猪主产业,坚持创新,不断积累,在竞争和发展中构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步步奠定了公司在行业中的龙头地位。

新希望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业务包括饲料、白羽肉禽、猪养殖、食品。主要产品为猪料、禽料、鱼料等;猪产业主要产品包括种猪、商品猪;禽产业主要包括种禽、商品禽、禽屠宰等;食品主要包括畜屠宰、肉制品深加工、中央厨房等。公司荣获中国饲料行业扶贫先进企业、2019年度“中国益公司”等荣誉。公司饲料销量位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三,饲料生产销售现已覆盖了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

大北农

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主要为饲料科技产业和养猪科技产业。主要产品为饲料产品、养殖产品、种业产品、植保产品、疫苗产品、兽药产品等。公司参与的“猪健康养殖的饲用抗生素替代关键技术及应用”、“家禽养殖数字化关键技术与智能饲喂装置创制及应用”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正邦科技

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饲料、生猪、兽药的生产与销售,并为养殖户提供产品、养殖技术服务等综合服务。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全价料、浓缩料、预混料、生猪养殖、禽类养殖、食品、兽药、农药、原料贸易。一家以农业为基础、在农业产业化领域内不断进行产业拓展经营的农牧企业。公司主营业务是饲料的生产和销售及养殖、良种繁育.饲料以猪禽饲料为主,水产饲料为补充;养殖、良种繁育包括畜禽及水产品育种、养殖.公司主要产品按用途分为猪饲料、禽饲料、水产饲料、其他料等。

顺鑫农业

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为白酒酿造与销售;种猪繁育、生猪养殖、屠宰及肉制品加工;房地产开发。公司现已形成了以白酒、猪肉为主的两大产业。公司种猪繁育、生猪养殖、屠宰及肉制品加工业务产品,主要包括“小店”牌种猪及商品猪、“鹏程”牌生鲜及熟食制品,公司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和科学的食品安全控制管理体系,是北京菜篮子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和重大赛事活动的猪肉产品供应商,“鹏程”品牌不仅获得北京消费者的信任和青睐,也是中国受消费者喜爱的十大猪肉品牌之一。

配售孖展冰火两重天,这家养猪央企如何玩转市场?

主要有以下几个龙头股。

1、京基智农:猪肉龙头股。

公司2021年第二季度实现总营收5,53亿,同比增长31,64%;净利润为8382万。

深圳市康达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达尔”或“康达尔集团”)创立于1979年,前身为深圳市养鸡公司。

2、罗牛山:猪肉龙头股。

2021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52亿元,同比增长-27,98%;实现扣非净利润-1303万元,同比增长-138,16%;罗牛山毛利润为6219万,毛利率15,18%。

在建的罗牛山十万头现代化养猪场,是海南首个成套引进美式智能化生产线的超大型环保智能化规模养殖场。

3、顺鑫农业:猪肉龙头股。

2021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7,06亿元,同比增长-7,26%;实现扣非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47,45%;顺鑫农业毛利润为6,387亿。

将探索猪肉业务单独上市机会。

猪肉概念股其他的还有:大北农、天邦股份、温氏股份等。

生猪养殖行业进入低谷期,预计上市公司三季度迎来全面亏损,由于全行业前期产能扩张过剩,有行业人士预计未来半年猪价仍将维持低位,但上市公司成本有较大改善空间,经营拐点有望在未来显现。

可以看到,虽然生猪养殖行业景气度大幅回落,但随着周期见底预期的上升,部分个股股价出现明显反弹。东莞证券分析师魏红梅认为,由于股价具有一定的先行性,复盘以往的猪周期,在猪周期下行的情况下,股价出现反弹的情况并不少见。短期主要系受多因素催化,生猪养殖公司的股价出现反弹。

首先,10月10日国家开展本年第四次收储,共收储3万吨中央储备猪肉,猪价上周有所回暖。但收储并不会从根本上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只有非政府干预的缩减产能,才能使猪肉供给出现好转。其次,步入四季度,腊肉等需求增加,使猪价短期回暖。此外,以牧原股份为首的生猪养殖企业近日陆续公布了三季度业绩预告,三季度持续亏损。其中,牧原股份三季度亏损8,33亿元。但从亏损程度来看,牧原股份的业绩亏损程度小于市场预期。

作为中粮集团旗下第10家上市公司,中粮肉食(01610)即将登陆港交所主板。

 智通财经获悉,此次上市,中粮肉食发行9.756亿股,其中90%为国际配售,10%为公开辟售,另有15%超额配股权。每股发行价2.00至2.65港元,每手1000股,预期11月1日上市。按招股价中位数计算,所得款项净额为21.58亿港元。

 从中粮肉食前两天的招股情况来看,虽然国际配售已获足额认购,但是孖展情况并不热烈,19日?展仅录得73万港元,20日更是浮现“抽飞”的情况。两日下来,中粮肉食孖展认购累计增至168万港元。

 国际配售与孖展情况的冰火两重天,也从侧面反映了投资者对中粮肉食未来发展的疑虑。

 事实上,在中粮肉食宣布上市后,就绿澍有分析人士对其业绩状况、盈利能力和业绩易受猪肉价格影响等问题提出质疑。甚至有媒体报道指出,先前连亏两年的中粮肉食在中粮集团内部显得越来越鸡肋,此番IPO也是为了尽快让该板块陷入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并且除盈利能力外,该集团旗下的部分养猪场还存在竣工手续不尽整的情况。

 若IPO后,上述质疑若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主意,或将成为影响中粮肉食未来业绩的隐忧。

 连亏两年2015年扭亏为盈

 资料显示,中粮肉食旗下的业务包括猪肉业务和国际贸易业务。猪肉业务主要利用垂直整合平台养殖生猪、生产鲜猪肉及肉制品,国际贸易业务主要为寒冻肉及副产品的进口和销售。

 上述两大类业务可细分为生猪养殖、畜肉、肉制品和国际贸易四个分部。中粮肉食自称其垂直整合的业务模式笼罩了猪肉行业价值链——生猪养殖分部生产的生猪大部分供应赠畜肉分部,剩下生猪售予外部客户;畜肉分部向肉制品分部提供生鲜猪肉作为原材料;国际贸易分部进口的寒冻肉类也会向肉制品分部进行对内销售,供后者生产相关产品。

 截至2016年9月19日,中粮肉食在国内共有47个生猪养殖场、2个屠宰加工工程及2个肉制品加工工厂。该集团的肉制品分为“家佳康”和“万威客”两个核心品牌。“家佳康”主要推销小包装生鲜猪肉产品,在华中、华东及华北地区销售。“万威客”主要是高端低温肉制品,在华南和华东地区销售。

 因主营业务大多与猪肉有关,近三年中粮肉食的纯利润受生猪及饲料的价格波动影响,起伏较大。2013至2015年,中粮肉食分辞录得收益37.33亿人民币(下同)、37.46亿及50.56亿,重合年均增长率为16.4%。

 相较于增长中的收益,利润的表现就显得不尽人意了。招股书透露,2013及2014年,中粮肉食分辞录得亏损2.4亿和4.1亿,2015年扭亏为盈录得1.5亿元纯利。

 中粮肉食表示,2013、2014年的亏损主要是销售渠道拓展产生项目销售开支、生猪价格下跌、生猪业务提升等缘故所致。

 截至2016年4月,中粮肉食录得收益19.68亿元,较2015年同期增长43%;录得纯利约4.65亿,2015年同期则录得1.66亿元的亏损。

 为上市剥离亏损业务

 2016年前四个月的纯利远超2015年全年,还未上市,中粮肉食就先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就单。

 不仅如此,据智通财经知道,为了让上市后的财务报表更好看,中粮肉食可谓煞费苦心——2016年2月,中粮肉食投资的全资附属公司中粮禽业注册成立。紧继而,中粮肉食将旗下的中粮肉食(宿迁)、中粮肉食养殖(山东)及中粮肉食(山东)各自100%的股权转让赠中粮禽业。4月18日,中粮肉食与群合(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群合(香港)”)订立股权转让协议,将中粮禽业100%股权转让赠群合(香港)。尽成转让后,中粮禽业成为群合(香港)的全资附属公司,不再是中粮肉食的一部分。

 对于抛售上述三家公司,中粮肉食在招股书中解释说,为精简产品供应令集团专心于贯通整条猪肉产业价值链的业务,考虑到禽肉业务的财务占比,集团决心将中粮肉食(宿迁)、中粮肉食养殖(山东)及中粮肉食(山东)淘汰。

 智通财经获得的资料显示,上述被中粮肉食抛售的三家公司在过去三年的盈利状况都表现不佳。招股书披露,2013至2015年,中粮肉食(宿迁)、中粮肉食养殖(山东)及中粮肉食(山东)三家公司下属的生鸡养殖、屠宰及销售业务共录得亏损1.62亿、6160万及5880万。

 实际上,这也不是中粮肉食唯独一次“抛弃”表现不佳的业务。2014年时集体并入中粮集团的华孚集团旗下的肉食业务此次也未能与中粮肉食集体上市。然而,就在今年3月,曾有媒体报道,华孚集团的肉类业务已并入中粮集团的子公司中粮肉食投资有限公司。

 中粮肉食则在招股书中表示,目前华孚集团的生猪业务由孤立于中粮肉食的管理团队管理,中粮肉食在对华孚猪肉业务进行审查后以为,该业务的资产质素及财务表现不符合集团请求的标准,因此集团决心不向中粮集团收购华孚猪肉业务。

 肉价仍不稳定 易影响业绩

 上市前的整装待发能否帮助中粮肉食潞傍维持盈利?它又将面对一个怎样的行业现状?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及消费市场,2015年猪肉产量及消费量分辞占全球生产及消费市场的49.2%及50.2%。我国的猪肉产量预计将以2.5%的重合年均增长率从2015年的5490万公吨增长至2020年的6220万公吨。猪肉消费量则预计以2.4%的重合年均增长率从2015年的5570万公吨增长至2020年的6260万公吨。

 随着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增添、中产阶级群体崛起及饮食习惯相应地更加西化,国内的肉制品消费量也在稳步增长,预计将自2015年的1450万公吨增值2020年的1940万公吨,重合年均增长率为6%,较2010至2015年的数据增添1.4个百分点。

 消费者需求不断增大对中粮肉食而言无疑是利好消息。但生猪价格通常呈周期性变动,尤其近几年波动幅度较大,或将赠中粮肉食的业绩带来许多不稳定因素。数据显示,国内年度均匀生猪价格由2013年的每公斤14.91元下降至2014年的每公斤13.19元,之后又上升至2015年的每公斤15.23元,2016年4月国内均匀生猪价格进一步上升至每公斤20.08元,但8月时又下降至18.51元。

 据智通财经知道,生猪价格一方面反映了市场供需变幻,若当年生猪产量增添,均匀生猪价格将随之下降,反之亦然。另一方面,相应价格受到饲料原料的价格、爆发猪疾病或媒体报道猪疾病等多因素影响。而近几年,生猪主要饲料原料玉米的国内均价也在不断波动。

 中粮肉食坦言,集团的经营业绩受到生猪及肉类产品的售价及主要原材料的采购价影响,而集团无法保证能及时将中粮肉食的任何成本增幅所有或部分转嫁赠客户,或者根本不能转嫁,约摸对集团的经营业绩造成重要不利影响。

 盈利能力亟待提高

 从中粮肉食近三年的业绩来看,可以说是亏也肉价、赚也肉价,集体业绩受行业状况影响较大。那么中粮肉食自身的盈利能力在行业内是什么水平?

 兴许这一组数据可以说明:2013年至2015年和2016年前四个月,中粮肉食的毛利率分辞为5%、3.2%、2.3%和1.1%。纯利润率方面,因2013和2014年的亏损业绩而录得负值,2015年纯利润率为4.1%,2016年纯利润率为23.4%。

 智通财经查询同行业内的双汇和温氏股份的财务数据获悉,2015年,双汇实现营收约447亿,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2.56亿,净利润率约为10%。温氏股份的营业收入约为482亿,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62.05亿,净利润率约为13%。相较之下,同期中粮肉食的纯利润率仅为4.1%,盈利能力相对较弱。

 有分析人士以为,与其他同行业企业相比,中粮肉食最大的特点是产业链尽全打通。但是全产业链的布局反而降低了各环节效率最大化,同时增添了成本。这也导致中粮肉食的盈利水平低于同行企业。

 对于自身的盈利能力,中粮肉食表示,除生猪价格等行业大环境带来的影响外,影响其盈利能力的另一个主要缘故是业务提升,增添新的生产厂房导致集团产生固定成本及开支,而新生产厂的产量及利用率依然较低,提升产量及降低单位经营开支仍需要一定光阴。并且中粮肉食绝大部分生猪养殖场自2011年开始成立,或正在建设当中。

 随着产能的提升,生猪养殖效率的提高,单位经营开支减少及均匀饲料成本降低,该集团的盈利能力或将得到改善。

 部分养猪场存环保瑕疵 或成隐患

 截至2016年10月9日,中粮肉食有5个在建的新生猪养殖项目,所有预期在2016年底前尽工,预计到年底该集团生猪年产能将提高到约350万头。中粮肉食的目标是到2020年底将年产能扩大至550万头,实现2015至2020年19.3%的重合年均增长率。

 为实现这一目标,中粮肉食此次集资所得款项的65%(约14亿元)将潞傍用于建新的生猪养殖场及饲料加工厂。

 中粮肉食称,集团以为中国猪肉行业价值链上游,尤其是生猪养殖的发展机会更大,因此,近年来中粮肉食花了较多的精力扩大生猪产能且将潞傍发展生猪养殖业务,进一步强化垂直整合业务模式,以此来提高其维持质量控制及确保食品安全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旗下的工厂在环保领域存有瑕疵。例如,旗下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河北省张北县、吉林省长岭和江苏省盐城的猪场,投入运营前未办妥环保竣工验收手续,同样赤峰、张北和盐城的猪场还未领取污染物排放允许证。

 此外,该公司亦在东台沿海经济产业区及盐城国家自然保护区附近拥有总年产能35万头的生猪养殖场,目前仍在办理环保竣工验收手续。

 尽管中粮肉食表示,上述不合规事件受行政处罚的约摸性极低。但该集团也在“风险因素”一栏坦言,倘若遭堤湫政处罚,或将对集团的业务、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

 如此看来,上市后,中粮肉食既要想着如何提高盈利能力,还要想着保证养猪场建设、运营的合规合法,着实有一番忙碌。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3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