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人类为了实现土壤的可持续利用,对东北华北、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区采取什么措施

东北平原区: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防止土壤侵蚀;秸秆还田进行黑土培肥等。

人类为了实现土壤的可持续利用,对东北华北、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区采取什么措施

华平原区:营造防护林防止风沙侵蚀;合理灌溉及其他措施防止土地盐碱化;在已经盐碱化的土壤中种植泡桐、甜菜等耐盐碱植物;秸秆还田稳定和提高土壤肥力。

黄土高原区: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问题;防止风沙侵袭;秸秆还田稳定和提高土壤肥力。

南方低山丘陵区: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问题;施加熟石灰中和红壤酸性;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加沙增加土壤透水性;种植能在酸性土壤中生长是农作物,如茶树、马尾松等。

过度的开垦会导致江南丘陵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出现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现象,从而使人类、动物、植物的生存条件发生恶化。要想改变环境破坏造成的后果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的。

过度开垦造成江南丘陵中的不可逆转环境破坏,如罗布泊曾经是水草丰腴的地区,一度被认为是黄河的源头。在1958~1960年,新疆农垦发展迅速,此间孔雀河灌区也进行了大规模农垦,为灌溉这些新垦土地,在孔雀河上修建了普惠和阿克苏甫两座大坝和水库。沿河还建泵站24座,有上百台抽水机扬水,使得孔雀河水几乎全部消耗在灌区中,再无水下泄,罗布泊称为世界上著名的干旱中心之一。

过度开垦造成江南丘陵中的可逆转环境破坏,1956年至1961年间,在华北平原大搞引黄灌溉便是一例。冀、鲁、豫三省平原有老盐碱地320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l0%左右(滨海区除外)。解放后,不少老盐碱地经过排水冲洗,挖沟种稻,引洪放淤,结合适当的农业措施,得到了改良利用。但是自50年代末期在黄淮海平原上大量引黄河水灌溉和平原蓄水而忽视了排水,曾导致平原北部大面积土壤盐渍化,使盐渍土面积由2800万亩增加到4800万亩,经过10年的治理才得到恢复。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4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