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园林的规格
元明清园林的总体格局,呈现出一“大”一“小”的特点。这种特点,使这一时期的园林呈现出两大类别。大,指北方的皇家园林,富丽堂皇,与气势雄伟的帝王宫殿、陵寝结为一体。皇家园林大都建于都城郊外,其总体布局,有的是在自然山水的基础上加以改造,有的则是靠人工兴建。其建筑宏伟,色彩丰富,且十分重视园林景面的布置,使建筑、山水、花木等巧妙地集于一处。北京是明清两代都城,是皇家园林集中之地,不仅有圆明园、颐和园等著名的大型园林,还有值得称道的北海、玉泉山、谐趣园等极具特色的皇家园林。 元明清时期皇家园林的建造的数量大,特别是清朝。园林艺术装饰豪华、建筑尺度大、庄严,园林的布局多为园中有园。在有山有水的园林总体布局中,非常注重园林建筑起控制和主体作用,也注重景点的题名,形成清代建筑宫苑的明显特点。这种园林艺术的代表作,如北京西郊的圆明园,利用西山泉水制造水景;颐和园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相映形成主景;、承德的避暑山庄以山林景色见长以及故宫中的乾隆御花园。
简言之,有主要的三点:
1. 规模宏大。(1)占地面积大。
(2)天下美景,兼收并蓄。
2. 真山真水。 皇室大权在握,财力雄厚,山林湖沼都可以根据帝王的喜好成为造园的元素。避暑山庄在这方面是集大成者。山庄虽是一座园林,却最大程度上保持了大自然的原生环境。
3. 皇权寓意浓厚。(1)布局宫苑合一,政治色彩浓厚。
(2)建筑物体量高大雄伟,威严壮观,体态雍容华贵,色彩金碧辉煌。
(3)布局上,遵循中轴对称原则,采取前殿、中殿、后殿格局,突出皇权的至高无上。
知网上有几篇相关的,我百度HI 你
[1]李聿川,崔志民,何民本. 掀起岭南古文化的盖头——记南越国王宫御花苑遗址发掘[J]. 科技潮,2000,(10).
[2]高大伟 ,岳升阳. 南越国宫苑遗址文化价值的研究[J]. 古建园林技术,2005,(2).
[3]冯永驱,陈伟汉,全洪,李灶新. 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1995-1997年发掘简报[J]. 文物,2000,(9).
[4]曾玲,刘管平. 从南越国御苑遗址考古发现谈秦汉时期园林的特点[A]. .[C].: ,1999:271-272-273.
[5]孟兆祯. 同臻千古风景之胜 独创盛世园林之新——赞建国六十年来的广东园林[J]. 广东园林,2009,(4).
[6]孟兆祯. 同臻千古风景之胜 独创盛世园林之新——赞建国六十年来的广东园林[J]. 广东园林,2009,(S1).
[7]王兆东. 岭南园林文化特色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2).
[8]本报记者 李明. 南越国宫署将建世界级遗址公园[N]. 深圳特区报,2006-06-18(A14).
[9]曹劲. 南越王宫苑遗址与日本早期造园共同特色初探[J]. 古建园林技术,2008,(3).
[10]刘庆柱. 评《南越宫苑遗址——1995、1997年考古发掘报告》[J]. 考古,2009,(12).
[11]本报见习记者 张奇锋. 南越王宫:曲水流觞的千年皇家园林[N]. 广东科技报,2010-11-19(015).
[12]梁明珠. 广州古迹旅游资源开发新探[J]. 经济地理,2000,(6).
[13]陆琦,郑洁. 广州古园林札记[J]. 南方建筑,2001,(4).
[14]陆琦,郑洁. 广州古园林札记[A]. .[C].: ,1999:126-127-128-129-130-131.
[15]邹伟初. 广东古代造园史概述[J]. 广东史志,2003,(3).
[16]陈小媛. 从画像石及南越王宫署看汉代园林[A]. 顾森,邵泽水,傅国亮.高等教育出版社(Higher Education Press)[C].: 高等教育出版社(Higher Education Press),2008:88-89-90-91-92-93.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4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