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绿化种植要求

道路绿化种植设计的7大要点:

绿化种植要求

1、行道树绿带设计

行道树绿带种植应以行道树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形成连续的绿带;在行人多的路段,行道树绿带不能连续种植时.行道树之间宜采用透气性路面铺装,树池上宜覆盖树池箅子;行道树定植株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树冠为准,最小种植株距应为4m;行道树树干中心至路缘石外侧最小距离宜为0.75m;种植行道树苗木的胸径为快长树不得小于5cm、慢长树不宜小于8cm,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行道树绿带应采用通透式配置。

2、停车场绿化设计

停车场周边应种植高大庇荫乔木,并宜种植隔离防护绿带;在停车场内宜结合停车间隔带种植高大庇荫乔木;停车场种植的庇荫乔木可选择行道树种。其树木枝下高度应符合停车位净高度的规定,即小型汽车为2. Sm、中型汽车为3. 5m、载货汽车为4.5m。

3、道路绿化与架空线

在分车绿带和行道树绿带上方不宜设置架空线;必须设置时,应保证架空线下有不小于9m的树木生长空间;架空线下配置的乔木应选择开放形树冠或耐修剪的树种;树木与架空电力线路导线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相关的规定。

4、道路绿化与地下管线

新建道路或经改建后达到规划红线宽度的道路,其绿化树木与地下管线外缘的最小水平距离宜符合相关的规定;行道树绿带下方不得敷设管线。

5、树种和地被植物选择

道路绿化应选择适应道路环境条件、生长稳定、观赏价值高和环境效益好的植物种类;寒冷积雪地区的城市,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种植的乔木应选择落叶树种;行道树应选择深根性、分枝点高、冠大荫浓、生长健壮、适应城市道路环境条件,且落果对行人不会造成危害的树种;花灌木应选择花繁叶茂、花期长、生长健壮和便于管理的树种。

绿篱植物和观叶灌应选用萌芽力强、枝繁叶密、耐修剪的树种。地被植物应选择茎叶茂密、生长势强、病虫害少和易管理的木本或草本观叶、观花植物,草坪地被植物应选择萌蘖力强、覆盖率高、耐修剪和绿色期长的种类。

6、分车绿带设计

分车绿带的植物配置应形式简洁,树形整齐,排列一致;乔木树干中心至机动车道路缘石外侧距离不宜小于0. 75m;中间分车绿带应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 6~1. 5m之间的范围内,配置植物的树冠应常年枝叶茂密,其株距不得大于冠幅的5倍;两侧分车绿带宽度大于或等于1. 5m的,应以种植乔木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两侧乔木树冠不宜在机动车上方搭接;分车绿带宽度小于1. 5m的,应以种植灌木为主,并应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被人行横道或道路出入口断开的分车绿带,其端部应采取通透式配置(即绿地上配置的树木,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 9~3. 0m之间的范围内,其树冠不遮挡驾驶员的视线)。

7、道路绿化与其他设施

树木与其他设施的最小水平距离应符合相关的规定。

1、规则式绿地、连续或重复图案绿地的放线。(1)图案简单的规则式绿地,根据设计图纸直接用皮尺量好实际距离,并用灰线做出明显标记即可。(2)图案整齐线条规则的小块模纹绿地,其要求图案线条要准确无误,故放线时要求极为严格,可用较粗的铁丝、铅丝按设计图案的式样编好图案轮廓模型,图案较大时可分为几节组装,检查无误后,在绿地上轻轻压出清楚的线条痕迹轮廓。(3)有些绿地的图案是连续和重复布置的,为保证图案的准确性、连续性,可用较厚的纸板或围帐布、大帆布等(不用时可卷起来便于携带运输),按设计图剪好图案模型,线条处留5厘米左右宽度,便于撒灰线,放完一段再放一段这样可以连续的撒放出来。

2、图案复杂的模纹图案。对于地形较为开阔平坦,视线良好的大面积绿地,很多设计为图案复杂的模纹图案,由于面积较大一般设计图上已画好方格线,按照比例放大到地面上即可;图案关键点应用木桩标记,同时模纹线要用铁锹、木棍划出线痕然后再撒上灰线,因面积较大,放线一般需较长时间,因此放线时最好订好木桩或划出痕迹,撒灰踏实,以防突如其来的雨水将辛辛苦苦划的线冲刷掉。

3、自然式配置的乔灌木放线法自然式树木种植方式,不外乎有两种,一为单株的孤植树,多在设计图案上有单株的位置,另有一种是群植,图上只标出范围而未确定株位的株丛、片林,其定点放线方法一般为:(1)直角坐标放线。这种方法适合于基线与辅线是直角关系的场地,在设计图上按一定比例划出方格,现场与之对应划出方格网,在图上量出某方格的纵横坐标、尺寸,再按此位置用皮尺量在现场相对应的方格内。(2)仪器测放法。适用于范围较大,测量基点准确的绿地,可以利用经纬仪或平板仪放线。当主要种植区的内角不是直角时,可以利用经纬仪进行此种植区边界的放线,用经纬仪放线需用皮尺钢尺或测绳进行距离丈量。平板仪放线也叫图解法放线,但必须注意在放线时随时检查图板的方向,以免图板的方向发生变化出现误差过大。

4、施工放线准备工作。(1)了解设计意图。全面而详细的技术交底是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放线的必要条件。一个设计图纸交到施工人员手里,应同时进行技术交底,设计人员应向施工人员详细介绍设计意图,以及施工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使施工人员在施工放线前对整个绿化设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2)踏查现场,确定施工放线的总体区域.施工放线同地形测量一样,必须遵循“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局部”的原则,首先建立施工范围内的控制测量网,放线前要进行现场踏查,了解放线区域的地形,考察设计图纸与现场的差异,确定放线方法。(3)清理场地。在施工工地范围内,凡有碍工程开展或影响工程稳定的地面物或地下物都应该清除。

5、施工放线的准点、控制点的确定。要把种植点放得准确,首先要选择好定点放线的依据,确定好基准点或基准线、特征线,同时要了解测定标高的依据,如果需要把某些地物点作为控制点时,应检查这些点在图纸上的位置与实际位置是否相符,如果不相符,应对图纸位置进行修整,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则须和设计单位研究,确定一些固定的地上物,作为定点放线的依据。测定的控制点应立木桩作为标记。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4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