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

1、种植环境和基础条件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

目前我国进行有机农业产品的种植都需要针对产品的种植环境(主要指土壤和大气)、种植应用水源等基础条件进行有机环境检测,通过相关单位的科学监测,能够保证种植环境和基础条件中不含有农药残留以及化学物质污染,避免在生物循环体系中影响有机农业产品的品质。

2、选用优良品种或者种苗

进行有机农业产品种植需要保证品种的品质,其能够对种植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品种的选择应当符合本地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特征,有机种植需要减少生物制剂的使用,因而种子或者种苗还需要针对病虫害具有一定的自身抵抗力,能够具有较高的自愈性和活性。在播种之前需要对种子进行栓选,尽量避免不合格种子的应用,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对种子进行提前育苗工作,进而保证种子的成活率。

3、采用轮作、立体种植等多样种植方式

有机农业种植对于土壤的要求较高,有些种植区域的土壤环境可能在初始阶段不具备种植有机产品的条件,因而可以采用作物轮种的方式对土壤环境进行改良,增强土壤的肥力和通透性,在土壤监测符合有机种植条件之后,再进行产品种植。种植周期结束之后,需要及时对作物残茎、根等物质移除,减少次年种植过程中病虫害发生几率。有机种植方式的产品产量与传统种植方式具有一定的差距,种植户可采用作物套种的方式进行立体种植,能够有效提高种植收益,还能够通过植物根迹之中携带的不同微生物物质,减少病虫害现象,有机立体养殖技术已经在全国诸多区域得到应用和推广。

4、有机农业种植施肥技术

有机农业种植的施肥环节也是关键环节,选用的肥料主要为生物菌肥以及各种有机肥料,禁止应用人工化学合成肥料,种植户可以选用人畜粪便、秸秆还田肥料,也可以自行进行微生物酵素的制作,增强土壤的微量元素含量,保证作物的生长需求,其中生物有机肥料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有机肥产品。在产品种植之前进行土壤翻耕时,便需要进行底肥的使用,保证作物在生长初期的肥料供应,在作物生长到一定程度之后,还需要进行追肥,或者施用有机叶面肥,保证作物继续生长的肥力供应。

农业部推进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都有哪些政策支持

由于玉米秸秆还田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和害处一时得不到有效解决,所以这项技术被种植户广泛接受、普遍推广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为玉米秸秆找到其他更合适的出路,比如说用它生产加工商品肥料或燃料或饲料还是比较现实的,要比直接还田效果更好。

玉米秸秆还田时由于粉碎不彻底,严重影响了土地的耕种。

玉米收获后剩下的秸秆成了废物,烧火做饭用不着,生产青贮饲料已老化,收砍秸秆费人工,运到地外无处放,一火焚之不允许,没有出路的秸秆着实让农民犯了难。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农技专家研制出了玉米收获还田一体机,本着“秸秆来源于田间回归于田间,通过还田肥田实现废物再利用”的原则,看似很好地解决了玉米秸秆的去向问题。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秸秆体量大、粉碎的细度不够,致使粗糙的秸秆蓄积于田间,给耕作耙耢播种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使耕翻后的土层悬空透风跑墒,严重影响了下季作物的种植和生长。

如果玉米秸秆能有其他更好的利用价值、更好一点的出路,我看最好还是不要走还田的路。

玉米秸秆还田后由于长期不腐烂,严重影响了作物的生长。

玉米收获于秋季,秸秆还田于秋季,但秋后到第二年的春季一般都是玉米主产区干旱少雨而且是气温较低的时期。

玉米秸秆还田之后由于没有发酵腐烂的条件,只能是干巴巴地分布于土层中。

不仅当季种植的小麦、油菜等越冬作物发挥不了肥效作用,而且对于夏季作物也因腐烂度不够而产生不了应有的肥效作用。

不仅还田秸秆物料不能及时肥田,而且在秸料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还要消耗土壤中的氮素养分,不仅没有起到蓄肥保水的功效,而且还因悬空土壤造成跑墒失水加重干旱。

所以玉米秸秆还田的地块往往会肥力不足,失水严重,致使当季及下季农作物的生长受到非常不利的影响。

如其以玉米秸秆还田通过自然腐解肥田为目的,倒不如将玉米秸秆收切后通过堆沤发酵生产土杂肥再施入田间肥效好。

玉米秸秆还田时由于未灭菌杀虫,必然导致病虫害的持续传播和蔓延。

玉米生长季易发多发的真菌、细菌、病毒病及各种虫害虽经多次施药防治,但是再好的措施也不可能防治彻底。

一些致病微生物、害虫虫体及虫卵仍会寄生依附于玉米秸秆上,在进行玉米秸秆还田时这些有害致病源也随之入土生存并继续繁衍传播。

土壤和玉米秸秆残体成为它们的温床,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增加了土壤中有害微生物和虫源的数量,必然会加重对下季及后续农作物的危害。

所以被还田的玉米秸秆反而成了污染土壤、传播病虫害的祸源。

与其将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倒不如将其粉碎堆沤通过高温发酵灭菌杀虫,然后再施入田间效果理想。

玉米秸秆还田需要机械收割粉碎,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不必要的玉米生产成本。

推行农业生产机械化是为了减轻劳动负荷、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玉米收获及秸秆还田一体机的推行,确实是解放了人力、提高了工效,但是机收机割机粉是有成本的。

尤其是秸秆还田是额外增加了支_,一亩每亩要多化费四、五十元以上,在玉米产量一定而粮价较低的情况下是否进行秸秆还田。

玉米种植户也是不得不算的一笔帐,多花的这份秸秆还田费用基本够下季作物买肥用肥的钱了。所以玉米秸秆还田的费用提高了玉米生产的成本,加重了种植户的负担。

 1.实施以县为单位畜禽粪便污染处理和资源化项目;

如近日发布的《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建设规划(2016-2020年)》提出,在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海河流域、松花江、淮河、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巢湖、洱海等重点水源保护区和环境敏感流域,以县委单位,以农业流域为核心示范区,开展畜禽养殖粪污处理工程和畜禽养殖废水农田消纳工程。

1)针对规模化养殖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前处理设施、厌氧消化设施、生物燃气利用设施、厌氧消化剩余物利用设施。

2)针对分散畜禽养殖密集区,主要结合畜禽粪便收集站,建设粪污处理中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堆肥设施、污水高效处理设施、污水转运设施等。

3)对于位于禁养区内、必须拆除的规模畜禽养殖场,对其异地重建及建设配套粪污处理设施予以补助。

截至目前,中央已累计投入310多亿元支持超过9万多个规模养殖场建设。

2.鼓励引导畜禽粪便污染处理PPP模式;

何为PPP模式?PPP模式即公私合营模式,将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采用这种模式的主要优势在于,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减小。

3.完善促进市场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

4.支持规模养殖企业和专业化企业用清洁能源;

5.统筹使用粪便污染治理基建资金;

6.积极协调配套政策,包括有机肥和沼气补贴政策,设施建设用地、农业用电等。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 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山东、重庆、天津等地陆续制定了有机肥补贴政策。补贴标准一般在每吨200-300元,单个主体补贴一般最高15-20万元。领取补贴的要求一般为对每亩使用有机肥数量的要求,比如浙江金华2017年有机肥补贴,要求亩施用商品有机肥200-300公斤以上。具体要求需以地方补贴方案为准。符合要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从事农作物生产的农业龙头企业等规模化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及一般农户都可以申请。

沼气补贴方面,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农业部联合印发了《全国农村沼气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要投资500亿元发展沼气工程。

一、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工程试点项目

每立方米生物天然气生产能力安排中央投资补助2500元,单个项目的补助额度不超过4000万元,且不超过该项目总投资的40%。

二、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

每立方米厌氧消化装置容积安排中央投资补助1500元,单个项目的补助额度不超过3000万元,且不超过该项目总投资的35%。

三、中小沼气工程、农村沼气建设项目

申报主体:养殖企业或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个体户等。

项目要求:参照各地文件(参考生猪存栏200~1000头,蛋鸡存笼1000~5000羽,肉鸡出笼5000~10000羽,奶牛存栏50~100头,肉牛出栏50~100头)。

项目补贴:20万元左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5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