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植保网黑皮甘蔗种植技术
黑皮甘蔗种植技术
一、生理特性 黑皮甘蔗又称水果甘蔗(果蔗) 、食用肉蔗。属禾本科蔗属。原产地热带、亚热 带。对光、热、水要求高。不耐寒、旱、荫,适宜种植海拔 800 米以下的区域。它 具有皮薄茎脆、汁多味甜、清凉解毒、解渴充饥,营养丰富,以及产量高。经济效 益好。故深受消费者和广大种植户青睐。但黑皮甘蔗和其他作物一样不宜太长时间 连作,这是由于其产量高地力消耗大,加上施肥不平衡,易造成缺素而影响其产量 和品质。 另外蔗根的分泌物经微生物分解后产生醇类和酚类有机物。 不利甘蔗生长, 必须采取措施防范。
二、选地、整地 1.选地:必须选择海拔 800 米以下。无霜期有 300 天以上。阳光充足、土层深厚、 土壤肥沃、质地疏松、排灌良好、交通方便的沙壤土田块。要求 2-3 年轮作一次。 Ph 值 6-7 2.整地:前茬作物采收后应及时将残渣处理。如是早地作物,应设法灌水淹田一周 (7-10 天)以上。以消灭残渣及土壤中害虫、病菌,待水干后再深耕翻。深度要求 在 30 厘米以上;且晒白让土壤充分风化,同时亩施生石灰 25-50kg。待定植前 7-10 天,进行碎土、开沟、起畦,畦宽 1.5-1.8 米种植行距 1-1.2 米;沟深宽 20 厘米。确 保每米有芽 15-20 苗左右。保证亩有效茎在 4000-5000 株之间。土壤肥沃管理到位。 肥料能跟上者,株数可少些,反之则多些。处理好个体与群体关系。有些地方为防 风害。采用穴种。每穴确保有效苗 8-12 株。每亩有穴 380-450.
三、施肥。 由于黑皮蔗作为水果吃用。必须要求皮薄、茎脆、汁多,为此对肥料要求高。 不但氮、磷、钾、硼、锌、锰、铜、钼、铁等多种化学元素和有机营养。还要各种 营养成分保持平衡。氮素过多不论是化学氮素或有机氮素甚至人粪尿类,味碱或有 异味;如钾肥过多,则皮厚茎硬汁少。尤其是氯化钾过多。 当前蔗农种果蔗,由于农家肥有限,施用量又多故多采用化肥。由于其浓度高, 怕烧根伤叶,故采用勤施薄施方法。每 10 天或半月撤施一次。劳动力消耗大,且在 在蔗茎附近表土,这很不科学。其实不论何种作物,其根系都有向水性、向肥性, 哪里有水、有肥,根系就会往哪里伸展,所以我们施肥,不但只供作物营养和土壤 微生物利用还要吸引根系伸展,让它有大的营养面,以获得更多的营养物质。 另外,土壤中的营养液是利用质流和圹散原理。向作物根际移动的,因此施肥 稍远些且集中些,才能发挥肥效。为此我公司根据果蔗的营养特点特配制含有机无 机、营养全面,且不易流失的果蔗专用肥。每 kg 肥可产蔗 60-80kg,即亩产 10t 果 蔗用肥约 120-150kg, 分基肥。 亩用 25kg 与农家肥和沟 (穴) 土搅均; 苗肥亩用 35kg。 施于距植株 15—20 厘米远(或距穴边 10 厘米) ;余下作促茎肥、壮茎肥。一次或二 次施于行间或穴间; 施肥深 15-20 厘米, 盖土; 另外, 还需在苗期喷 4—5 次叶面肥。 让叶面吸收养分,促根系快长快壮。早日从土壤中吸取大量养分,以便茁壮生长, 同时可避免清明前后。3—5 片叶时,高温烈日造成的的卷叶现象(当时根系幼小不 发达, 吸取水分不够叶片蒸腾的耗水所至的作物自我保护措施) 从而制约了它的生 , 长。如果此时其根系壮大,能吸取足够的水分,就不怕蒸腾耗水,反而利用光、热、 相配合而加快叶片生长。为以后茎叶生长,储备物质基础。也可用专用肥做淋施。 浓度为 1∕400-1∕200。
四、种植 果蔗种植在广西各地、大多在 2 月中旬-3 月底,过早温低,过晚生长期不够影 响产量。其实只要气温稳定在 15℃以上便可进行种植。种植前首先要进行选种:应 选蔗茎粗大、均匀、节间长短一致,无裂缝,叶片宽大青绿。蔗稍粗壮,无病虫害 的新鲜蔗稍作种。如蔗种隔置较长。可用 1%-2%浓度的石灰水浸种。可提早出苗, 出壮苗。即使用新鲜蔗稍作种,也不要忘记消毒和喷叶面肥。种植时肥料必须与底 土充分搅匀于最底层,上面放农家肥或细土厚 5-6 厘米,然后再排种。蔗芽朝两侧, 盖细土厚 3-5 厘米淋足水或淡肥水。气温尚低盖土厚些,反之则簿。如能盖上薄膜 保温利于出苗。出苗后气温稳则可去膜。也有的地方习惯用浆土来保湿,盖土很薄, 这只能适宜于晚种,可据当地情况选用。
五、田间管理 1.幼苗期:植株小弱,靠蔗茎内营养维持生长,2-3 片时为其断奶期蔗茎营养耗尽, 根系发育不完全,吸水吸肥能力弱小,注意进行叶面喷施为主。淋施淡肥水为补。 可 3-5 天喷一次叶面肥,保持地面不至太干旱即行。如果太湿,不利于幼根伸展。 同时进行除草松土保持土壤通透,还注意间苗;除弱、留壮。且保持间距不可太密, 也不可断垄,及时补苗,一般采用移密补稀,不够苗时才用备用苗。另外注意保水 防旱。也要排除及时因雨造成的积水。随着幼苗的生长,不时进行中耕培土。逐渐 用细土培高。同时保持表土润湿。 2.分蘖期:果蔗与糖蔗一样有分蘖、但种果蔗不像糖蔗那样促分蘖,反而是控制其 分蘖,应及时拔除分蘖苗。 3.伸长期:是果蔗生长最快时期,每旬可长 1-2 节。肥、水都要确保,否则茎粗、 节长不等,可适时适量喷些 920 与澎大素促茎粗、节长。同时还要配合应用细土进 行多次培土。千万不可用大块湿泥培土。土壤也不可太湿,否则由于根系缺氧而易 生气根,既消耗养分又影响品质。此时也是病虫害多发期,特别要着重防治棉芽虫。 7-9 月分是广西台风季节。有风害的地区要注意气象信息及时采取措施如捆扎等。 万一有倒状发生, 应及时扶正用脚踏实蔗蔸基部; 其上部则将 4-6 条蔗株交叉托起, 并进一步高培土。 另外为了增强透光通气还要及时剥除枯老叶片, 每次剥叶 3-4 片, 过多剥叶影响植株营养状况妨碍生长,剥叶不及时影响上粉,降卖相。 4.合理灌水:果蔗汁多,自然需水多,用水量大,应注意及时灌水,但要避免大水 慢灌,提倡轻水灌溉,保持土壤干干湿湿,以润为主。表土过湿,有害无利。 5.培土定苗:果蔗株株高大。一般每年应培土 3-5 次。每次间隔约 30 天做到耕培薄 薄培。不可一次培土过高。切忌用大块泥作培土。结合培土同时进行间苗定苗,保 持合理的密度,以增加群体优势。
六、病虫害防治 果蔗的病害除由于施肥不全面,长期连茬易产生缺素性病害。传染病害有风梨 病、稍腐病、及黑穗病和叶茎病,是由于受风、雨和土壤的传染而感上的真菌和细 菌性病害,应加强防治及早用药,由于它作为水果生吃禁用高毒性、高残留的药物。 虫害主要有棉芽虫,钻心虫、粉蚧、蔗龟等。在防治时应采取联防共控,综合防治 措施: 1. 农业防治:主要做到合理布局定期轮作,规范种植,清洁田园,加强田间科学管 理,选择无病种苗并进行消毒处理,以促进蔗株生长,增强抗性、通过自身来抑 制病害发生。 2. 物理防治: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设立光波诱杀成虫,在正常天气情况下,一盏频 振式杀虫灯,每晚开灯 10 小时,可诱杀穿心虫 300-500 头,蔗龟 200-300 头, 以及共他多种虫害。一般 50-60 亩左右装一盏,灯架要高出作物 20 厘米左右。 并能调节升降,以随植株生长变化。 3. 生物防治,充分利用害虫天敌如赤眼蜂,红蚂蚁,螳螂、蜻蜓、瓢虫等来控制害 虫的发生和发展。为禁用高毒性、高残留的农药,以免伤害到益虫,做到以虫治 虫。 4. 建立果蔗协会共防统施,在采用农药杀虫灭病时,做到共同统一,为了达到快速 高效的控制效果。必须抓住病虫的高发期(3-4 月,6-7 月、9-10 月)做到三统一; 统一药剂、统一时间,统一行动。
七、砍收 果蔗全生育期为 260 天左右, 即从出苗后通过 260 天以上的生长期, 才能达充分 成熟,此时产量最高,品质最优,抓住机遇砍收,否则过早或过迟都将影响产量和 品质,尤其晚砍,还影响下茬的整地。
每一 种植 物的营养特点及施肥的技术都是不一样的,你知道甘蔗的营养特点及施肥的技术是什么吗?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介绍的甘蔗营养特点与施肥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甘蔗营养特点与施肥技术
一、甘蔗营养特点
(一)需肥量大。甘蔗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都很大,每生产1吨蔗茎,需吸收氮1.5 - -2千克 ,磷1?1.5千克,钾2 ?2.5千克。一般亩产蔗茎3吨以上,高产可达7吨。
(二)生育中后期需肥量大。在整个生育期需肥总量中,幼苗期占1%左右,分蘖期占8%--12%,伸长期占50%以上,成熟期占20%--40%。伸长期吸收氮量占总吸收量的50%--60%,磷和钾各占70%;成熟期吸收氮占30%--40%,磷和钾各占20%左右。因此,伸长期吸收氮、磷、钾最多,对产量的形成和影响也最大。
(三)对钾素的需求多。甘蔗对钾素需求最多,所以增施钾肥可明显增产,并能促进成熟、提高糖分。
二、甘蔗施肥技术
(一)施足底肥。施足底肥能够提高土壤肥力,为蔗芽早生快发、根系发达、分蘖早而壮创造良好的条件。如果底肥不足,只靠追肥,则苗不壮,基部细,容易上粗下细,根基不牢,易倒伏。一般每亩施有机肥1000 --1500千克、尿素2.5 - -5千克 、过磷酸钙15 --20千克、钾肥5 ?7.5千克。肥料充足时可在耕地时将一部分肥料撒施后翻压,留一部分肥料在下种时施于蔗沟中,下种后盖土。如肥量不多,则宜集中在下种时施于植蔗沟中。为了更好地发挥底肥的作用,宜在施用前将磷肥与有机肥均匀混合后堆沤半月以上,再与氮、钾速效肥混合均匀施用。播种后,每亩再浇施清水粪1500 --2000千克。
(二)早施提苗肥。苗期根系大量生长,叶片和分蘖不断产生,早施提苗肥既促进蔗苗和根系的生长,又促进叶片生长,使叶面积不断扩大,提高光合作用,从而促进分蘖早生快发。提苗肥以速效性氮肥为主,在基本齐苗、幼苗有3叶--4叶时施用。每亩施清水粪2000 --2500千克,配施尿素2.5 - -3千克 或碳铵10千克左右,如粪肥不足,可增加化学氮肥用量。由于蔗株还没有封行,根系也不发达,吸肥力还不强,为减少肥分的挥发损失,宜结合中耕培土进行穴施、对水施,特别在干旱时更应对足水穴施。
(三)稳施攻蘖肥。分蘖肥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施用量和施用次数。如果底肥和提苗肥比较充足,蔗苗壮,可在分蘖期1次施完,施肥量宜少。若底肥不足,提苗肥又不够,幼苗长势弱,应增加施肥量,并分2次施用。1次在分蘖初期施用,用以促进分蘖,称攻蘖肥;1次在分蘖盛期施用,保证分蘖生长壮,称壮蘖肥。分蘖肥一般每亩用人畜粪液肥1500 --2000千克加尿素5 ?7.5千克,对水穴施。
(四)重施攻茎肥。伸长期是甘蔗一生中生长量最大的时期,吸肥量最多,攻茎肥是增产的关键,必须重施。由于磷、钾肥主要作底肥和前期施用,因而此期主要是追施氮肥,使蔗株有充足的氮素营养,叶色浓绿,光合作用强,生长快,生长量大。攻茎肥一般在伸长初期和伸长盛期分2次施用,每次每亩用尿素5千克?7.5千克或碳铵15千克沟施或穴施,并结合中耕培土施入,以促进蔗根生长,增强吸收功能,加固蔗株,增强抗倒力。如果前期磷、钾肥施用不足,应在此期补施,使之既能达到最大的限量,又不致因氮肥过多而降低含糖量和产量。
(五)补施壮尾肥。为促进和维持甘蔗的后期生长,养育地下部蔗芽,为翌年宿根生产打好基础,应补施1次壮尾肥。壮尾肥一般在成熟前2个月施用,每亩用碳铵5千克?7.5千克对水后施用。施用时间不宜过迟,施肥量也不宜过多,以免延迟成熟和降低糖分。肥料施用后进行高培土。收获前1个月若出脱肥现象,应进行叶面喷肥,每亩用磷酸二氢钾200克、尿素500克,兑水100千克稀释后喷雾。
甘蔗喜钾可早施
甘蔗生育期分为苗期、分蘖期、伸长初期、伸长末期、工艺成熟期。各生育期氮磷钾需求量约占总量的百分比为:苗期6%、分蘖期16%、伸长期70%、工艺成熟期8%。苗期需氮较多、分蘖期需磷多、伸长期需钾多。甘蔗喜钾,氮磷钾需求约1∶0.24∶1.23。磷钾肥可早施,在植物体内易被转移,供后来需求。苗期吸收养分虽少,但能促根发育,早分蘖、多分蘖,提高有效蔗茎;伸长期2~3个月是吸肥高峰,要重追肥。
甘蔗喜热,华南地区以及四川等为主产区,亩产蔗茎一般为5000~7000公斤。按这个产量水平,每亩施肥量建议:1.基肥:尿素10公斤,普钙50~75公斤,氯化钾25~30公斤,优质有机肥100~200公斤;2.分蘖肥:尿素7~12公斤;3.攻茎肥:尿素20~25公斤,分1~2次施。氯化钾可全作基肥,或基肥和分蘖肥各半。产量偏高施肥量取上限,偏低取下限。广西农科院甘蔗大田试验,在相同氮磷用量时,施钾比不施钾:蔗茎增44%,蔗糖和纯度各增8.7%和4.8%,还原糖和纤维素各减16%和4.8%。说明氮磷钾均衡施用,能优质高产。
甘蔗基肥在下种前施于植沟中,下种后盖土;追肥时对苗肥或壮尾肥可对水淋施,或根外喷施,其他时间采用穴施或沟施,结合田间培土。甘蔗除施用含钙、镁养分的肥料外,有时也增施硅肥能坚固茎叶,减轻虫害和倒伏。中微量元素和硅肥,要因地制宜,可隔2~4年施一次;施肥多采用根外喷施,少用土施,省肥、省钱又显效。甘蔗产区雨量大,施用适量氯基肥,不会出现土壤含氯明显增加。
黑皮甘蔗生长中后期如何管理
黑皮果蔗生长中后期的管理目标主要是进行增粗和积累糖分,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具体技术 措施 如下:
施肥。黑皮果蔗生长中后期每15天施一次肥,以氮磷钾完全肥和钾肥为主,每次每亩施氮磷钾复合肥50-60公斤,硝酸钾20-30公斤,对水淋施,或雨后撒施,或对蔗地灌一次?跑马水?后撒施。
培土。施肥后,将畦沟内的稀泥土铲起培在黑皮果蔗植株周围,以加厚表土层,既能稳定加固植株,防止倒伏,又能促发新根和保护新根,增强吸收功能,还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减少土壤水分损失,保持土壤湿润。
蓄水。黑皮果蔗生长中后期对水分的需要量很大,必须要将畦沟蓄满三分之二以上的清水,以保证有充足的水分供应,使黑皮果蔗能够正常生长发育。
叶面追肥结合喷施激素。在黑皮果蔗生长中后期,必须每15天叶面喷施一次1000倍阿维菌素、1000倍啶虫脒、600倍噻菌铜、300倍蔗丰宝、1000倍KT-30、300倍硝酸钾混合液,或1000倍甲维盐、1000倍吡虫啉、1000倍甘蔗病无踪、1000倍蔗苗乐、1000倍天然芸苔素、300倍磷酸二氢钾混合液,以利增粗和积累糖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5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