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三七种植方法是什么?
1、播种时间
三七是比较耐寒的植物,很多人不清楚三七怎么种植,平时我们可以在冬季11~12月播种,也可以在春季3~4月播种,需要根据种植地区、气候来决定,在这两个时间段播种繁殖,三七的种子成活率最高。
2、种子处理
三七每年在10~11月就可以收集种子,也可以直接购买三七的种子,需要将种子浸泡在1000:1稀释的多菌灵里消毒,这样能够防止种植的过程中患上病虫害。
3、选择土壤
每次种植三七时,千万不要用粘土种植,最好选用土层深厚、疏松排水性良好,肥沃度高的土壤里种植,我们可以将三七的种子播种到黑土里,当中可以适量的添加一些红土,增加土壤的有机质。
4、播种发芽
处理好的三七种子撒在土壤上,铺盖一层1cm左右土壤,可适量的施一点有机肥,土壤上喷洒点水分,然后铺盖一层草皮,这样可以促使三七的种子快速生根发芽。
扩展资料:
三七的种子播种后,需放在散光处养殖,还要每隔5~7天浇一次水,每隔20天左右施一次有机肥,将温度控制在15℃,等待1~2个月后,三七的种子就会生根发芽了,然后放在充足阳光处细心养殖。
三七在播种繁殖的过程中,很容易患上病虫害,我们要定期的清理周边的杂草,减少病虫害给三七造成的危害,还要将它放在通风良好处养殖,每隔一个月喷洒一次药剂,防止病虫害给幼苗造成危害。
三七怎么种植
1、播种时间
三七也是一个季节比较分明的植物,所以在种植之前一定要选好种植的时间,不然它可是有脾气的哦。如果你是在我国的南部地区,那么三七一般是在冬季播种也就是每年的十一月底到十二月份进行播种,但如果你所在的地区树我国的北部地区,那么就应该在春季播种,也就是三四月份的时候,播种的时间一般就是根据不同的地区来决定啦。
2、选种整地
三期的种子一般是现摘的比较好,所以我们会在每年种植之前将种子准备好,一般会选用颗粒比较饱满、没有被病虫害污染过的红色的成熟透了的种子进行播种,当然你也可以去购买种子,一般买来的种子都是已经处理过的,所以用起来会比较方便。三七一般会种植在地市比较高的地块,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山地,并且还带有一定的坡度,这样方便排水,其次就是最好土质是比较疏松的黑色土壤是最好的,这样渗透能力以及土壤的肥力有能得到保障。在整地的时候我们都需要做畦起沟,畦的宽度一般是一米五左右,然后将畦弄平,然后撒上五千斤农家肥和五十斤复合肥以及三十斤钾肥,最后就可以等待播种啦。
3、播种移栽
如果是自己采收的种子那么就需要进行种子处理,我们一般会将种子最外层的果皮搓掉,然后放入含有多灵菌溶液的盆中浸泡二十分钟左右,然后捞出沥干水分,最后将种子放入草木灰中搅拌均匀,使种子表层都均匀的裹上草木灰,最后放在适宜的温度中进行催芽,等种子大部分的都一斤冒出芽之后就可以进行播种。如果是买来的种子就可以直接进行播种。播种的方式都是一样的,可以用点播也可以条播,按照没住之间间隔二十厘米,每行之间间隔二十二到三十厘米的距离播种。大概是天道是五天左右,就会长出芽苗,这时我们就要开始对田间的芽苗进行移栽,有些比较密的地方我们会拔掉一些移栽到别的地方去进行栽种,移栽的密度要和播种的密度保持一致。
4、肥水管理
说到肥水管理那么我们就首先来说一下三七的水分管理,三七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所以我们种植的时候最好是悬在水源比较充足的山地,因为基本上每隔三到五天就需要给它浇一次水,要时刻保持土壤的湿度,当然如果遭遇雨季,那么我们就要进行排水,因为种植的地势是带有坡度的所以排水也是非常的简单,只要将田间的水沟疏通,水分就可以自动排出啦。三七的整个生长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所以也就需要施三次肥,第一次施肥是在每年的三月份左右,也就是三七长苗的时期,平均一亩需要五千斤复合肥,第二次施肥为三七的提苗时期,平均一亩需要复合肥三千斤左右,最后一次是三七的促根期,需要复合肥四千斤,并且还需要配合施五百斤磷肥三百斤钾肥以及一百斤硼肥。每次施肥之后一定要记得浇水,不然会被烧坏。
5、病害防治
主要有立枯病和疫病。立枯病可以使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每隔两三天喷一次最多三次就可治愈,疫病则用70%代森锰锌500至600倍液喷雾,每隔3天进行一次,连续3次。当然三七有时也会出现黄锈病和白粉病等等病害,我们可以使用波尔多溶剂进行喷施,如果还有一些别的病害可以及时询问有关的专业人士。三七最常出现的虫害就是红蜘蛛和蚜虫,我们可以使用敌百虫或者是吡虫啉1溶剂进行防治,效果非常的好。
1选地、整地:宜选坡度在5-15度的排水良好的缓坡地,富含有机质的腐殖质土或砂壤土。农田地前 三七规模种植作以玉米、花生或豆类为宜,切忌茄科作前作。地块选好,要休闲一至半年,多次翻耕,深15~20厘米,促使土壤风化。有条件的地方,可在翻地前铺草烧土或每亩施石灰100千克,作土壤消毒。最后一次翻地每亩施充分腐熟的厩肥5000千克,饼肥50千克,整平耕细,作畦,畦向南,畦宽1.2-1.5米,畦间距50~150厘米,畦长依地形而定,畦高30-40厘米,畦周用竹竿或木棍拦挡,以防畦士流坍,畦面呈瓦背形。 2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 (1)选种种子处理:每年10-11月,选3—4年生植株所结的饱荫成熟变红果实,摘下,放人竹筛,搓去果皮,洗净,晾干表面水分。用新高脂膜800倍液浸种10分钟消毒处理(可与种衣剂混用),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三七种子干燥后易丧失生命力,因此,应随采随播或采用层积处理保存。 (2)播种:用工具划印行,以行株距6厘米×5厘米进行点播,然后均匀撒一层混合肥(以腐熟农家肥或与其它肥料混台),畦面盖一层稻草,以保持畦面湿润和抑制杂草生长,每亩用种7万-10万粒,折合果实10~12千克。 如播种浇水后采取覆盖银灰色地膜的方法,可起到明显的增产和良好的保水节肥等效果。 (3)苗期管理和移栽:天气干旱时,应经常浇水,雨后及时排去积水,定期除草。苗期追肥一般以磷肥为主,通常追施3次,第一次在3月份苗出齐后进行,后2次分别在5月、7月进行。苗期天棚透光度要根据不同季节的光照度变化加以调节。三七育苗一年后移栽,一般在12月至翌年1月移栽。要求边起苗、边选苗、边移栽。起根时,严防损伤根条和芽胞。选苗时要剔除病、伤、弱苗,并分级栽培。三七苗根据根的大小和重量分三级:千条根重2千克以上的为一级;千条根重1.5~2千克的为二级;1.5千克以下的为三级。移栽行株距:一、二级为18厘米×15~18厘米;三级的为15厘米×15厘米。种苗在栽前要进行消毒。多用300倍代森锌浸蘸根部,浸蘸后立即捞出晾干并及时栽种。 3田间管理 (1) 除草和培土:三七为浅根植物,根系多分布于15厘米的地表层,因此不宜中耕,以免伤及根系。幼苗出土后,畦面杂草应及时除去,在除草的同时,如发现根茎及根部露出地面时应进行培土。 (2) 淋水、排水:在干旱季节,要经常淋水保持畦面湿润,淋水时应喷洒,不能泼淋,否则造成植株倒伏。在雨季,特别是大雨过后,要及时除去积水,防止根腐病及其它病害发生。 (3) 搭棚与调节透光度:三七喜阴,人工栽培需搭棚遮荫,栅高1.5~1.8米,棚四周搭设边棚。棚料就地取材,一般用木材或水泥预制行条作棚柱,栅顶拉铁丝作横梁,再用竹子编织成方格,铺设棚顶盖。棚透光多少,对三七生长发育有密切影响。透光过少,植株细弱,容易发生病虫害,而且开花结果少;透光过足叶片变黄,易出现早期凋萎现象一般应掌握“前稀、中密、后稀”的原则,即春季透光度为60%~70%,夏季透光度稍小,为45%~50%,秋季气温转凉,透光度逐渐扩大为50%~60%。 (4)追肥:三七追肥要掌握“多次少量”的原则。一般幼苗萌动出土后,撒施2-3次草木灰,每亩用50~100千克,以促进幼苗生长健壮。4-5月施1次混台有机肥(厩肥、草木灰2:1),每亩用2000千克,留种地块加施过磷酸钙15千克,以促进果实饱满。冬季清园后,每亩再施混合肥2 000-3 000千克。 (5)打薹:为防止养分的无谓消耗,集中供应地下根部生长,于7月出现花薹时,摘除全部花薹,并向叶面上喷施药材根大灵,促使叶面光合作用产物(营养)向根系输送,提高营养转换率和松土能力,使根茎快速膨大,药用含量大大提高,提高三七产量。打薹应选晴天进行。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6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