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底质在水产养殖有什么作用?应该如何正确的改底

一、底质在水产养殖的作用

底质在水产养殖有什么作用?应该如何正确的改底

有害之处:养殖池塘的底泥存在大量残饵、粪便和死亡生物残骸等有机物,底泥不断在池塘中积累,所含的多种有机物质在腐败菌的作用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氧,使整个池塘,尤其是底部缺氧,导致水体变黑发臭,并产生氨氮、亚硝氮、甲烷、硫化氢等有毒物质,造成水产动物缺氧浮头、易暴发疾病、生长缓慢,死亡率高等。

有益之处:水产养殖池塘底部有适宜厚度的淤泥层是有利的,底泥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需要经过有益微生物的转化才能被藻类吸收,从而转变为有用的肥。一定厚度的淤泥能起到供肥、保肥及调节和缓冲池塘水质突变的作用。

二、养殖户如何正确的改底?

1、使用微生物制剂(分解底改王)。(1)通过竞争性抑制达到减少腐败有害菌的目的,进而减少有毒物质的排放;(2)通过益生菌的分解作用较少有机质的积累,减少底质和水质的恶化;(3)利用益生菌将底部潜在肥(有机质)转化为藻类营养盐,提升基肥的利用率。(4)促进“菌藻平衡”,可使水体长期稳定,利于养殖动物健康生长。

2、配合生物制剂使用增氧底改。使用增氧底改可以促进底部有机质的彻底分解,减少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气体,尤其是硫化氢的排放。当底部污泥过多或长期不清淤的老塘,适时多开增氧机减少底部恶化导致倒藻、浮头等问题发生。

3、当水体长底长期处于恶化状态,水体中的有害菌数量较多,先把底部水体的有害菌减少,然后再使用生物制剂或者生物底改产品,更利于有益菌形成菌群优势,改底效果更好。

4、培养好有益藻类。随着排泄物、残饵等有机物越来越多,要降解这些有机物必须有充足的溶解氧。水体和底泥的的有机质在溶解氧充足的情况下,进行氧化反应,有机物越来越少;在缺氧的情况下,是进行还原反应,有害物质越来越多。池中溶解氧80%来源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培养好的藻相是稳定池塘生态环境的核心,也是改良底质的有利条件。

这几年,感觉渔光互补项目很吃香,既能并网发电,底下也可以养鱼,今年准备和朋友一起做个渔光互补的项目,但是由于我们都对水产品养殖业不是很懂,想问一问各位大咖,水产养殖业未来发展的走势是什么样子的?当前进入行业的风险大吗?

曾经听过一句话叫“家财万贯,长毛的不算”,从网上查得的资料显示,养殖业的风险非常大,比如有人养螃蟹,一次大水就可以让几年的投入白白打了水漂。其他的各种病啊什么的,不胜枚举。但是从另外一个方向看,养殖业搞好了真的可以发家致富,所以我想问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水产养殖,养什么对新人比较友好,技术含量不是特别的高,哪怕回报率低一点都可以,主要是积累经验。需要什么审批手续,或者说需要走什么流程才可以。

第二个问题就是,各类常见水产品前期投入大概有多少,比如说饲料机、增氧机之类的,有哪些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

第三个问题就是,销售渠道一般怎么开拓,如何能够及时跟得上市场变化?

虽然是新人,但是也做了很多功课,朋友想着回家创业,我跟着投一点,始终觉得养殖业风险很大,讳莫如深,不怕投入的多,也不怕赚得少,就怕不理解行业内部真实情况白白吃了亏,这几年各地都在发展高科技农业,比如什么大棚农业啊、无土栽培啊、稻田里养鱼啊,感觉水产方面没有什么大的技术革新,可能还是因为没进入这个行业的原因。

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是我对这个行业的唯一印象,有没有做了很多年的大咖能帮忙指点一二,毕竟也是好朋友的梦想,我也想能够支持一下。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6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