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国际茶城的发展规划
信阳国际茶城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性茶叶及茶关联产品交易聚散地。信阳国际茶城一
期工程总投资6亿元,占地170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拥有店面4000多个,预计2011年上半年全面封底,2012年上半年市场开业运营。素有中国茶都之称的信阳市是“中国名茶之乡”,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其孕育而出的信阳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品质优良享誉海内外。信阳茶叶年产量已达3.6万吨,综合产值超过40亿元,拥有四个茶叶类中国驰名商标。
该项目被确定为省、市“十二五”重点工程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茶叶交易集散地。 全国有8000万茶农,每年产茶约130万吨,而鲜茶产业产值仅有300亿元人民币,消费者付出的茶叶采购成本却高达1000亿元。由于营销和流通环节不畅通,世界上最大的种植面积和最大的产量并没有给中国的茶产业带来最大效果。如何破解这一困局?正在兴建的信阳国际茶城将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
信阳国际茶城由五云茶叶集团开发建设,项目地处信阳市羊山新区北环路以北、中心大道以西,是河南省、信阳市确定的“十二五”重点工程、惠农工程、利民工程。项目总占地面积约2000亩,预计总建筑面积将达500万平方米。项目一期工程占地170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总投资6亿元。一期工程正在建设之中,预计今年上半年全面封顶,2012年上半年开业运营。整个工程预计将在“十二五”期间完成。
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国际性的茶叶交易集散地,并形成大仓储、大流通、功能完善、设施齐备的现代物流体系,每年可创造5000亿元的商机,实现500亿元的利税,增加50万个就业岗位,发展50000家明星企业,带动信阳GDP增长8%至10%。
该项目建成后,将大力推动全国茶产业集约化、工业化、标准化、商品化、品牌化、企业化、便利化和多样化发展,对于做大做强中国茶产业,增加茶农收入,带动茶农致富,具有非常重要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信阳毛尖的渊源与历史
全发酵茶有信阳红茶、祁门红茶、正山小种、金骏眉、九曲红梅、泉城红茶、日照红茶等。信阳红茶:原料是信阳市浉河区核心茶山的高纬度的鲜嫩茶叶,汤色清澈,香气芬芳,滋味醇厚、清爽。祁门红茶:简称祁红,茶叶原料选自当地的槠叶种茶树,是中国历史名茶,著名的红茶精品。正山小种:又称拉普山小种,与人工小种合称为小种红茶。
全发酵茶有信阳红茶、祁门红茶、正山小种、金骏眉、九曲红梅、泉城红茶、日照红茶等。
1、信阳红茶:原料是信阳市浉河区核心茶山的高纬度的鲜嫩茶叶,汤色清澈,香气芬芳,滋味醇厚、清爽。
2、祁门红茶:简称祁红,茶叶原料选自当地的槠叶种茶树,是中国历史名茶,著名的红茶精品。
3、正山小种:又称拉普山小种,与人工小种合称为小种红茶。源于福建省崇安县桐木地区,是世界上最早的红茶,亦称红茶鼻祖。
4、金骏眉:原料是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内的高山原生态小种新鲜茶芽,经过萎凋、摇青、发酵、揉捻等步骤制成,是难得的茶中珍品。外形细小紧密,叶面伴有金**的茶绒、茶毫,汤色金黄,入口甘爽。
5、九曲红梅:又称九曲乌龙,简称九曲红,是西湖区的传统产品,为红茶珍品。
?
信阳毛尖,亦称“豫毛峰”。
产于河南大别山区的信阳市信阳县(现为平桥区),因条索紧直锋尖,茸毛显露,又产于河南信阳,故取名“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品质高上,外形细秀匀直,显峰苗,色泽翠绿,白毫遍布。
内质汤色嫩绿、鲜亮,香气鲜嫩高爽,叶底嫩绿明亮、细嫩、匀齐。
特级品展开呈一芽一叶初展。
常饮绿茶的人,无人不知“信阳毛尖”的品牌。
当绿色食品风靡全球的时候,“信阳毛尖” 以不可 抗拒的魅力,令人津津 乐道。
“信阳毛尖”系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因质佳味浓久负盛名。
茶圣陆羽在其《茶经》中把光州茶(信阳 毛尖)列为茶中上品,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又有“淮南茶信阳第一”的千古定论。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 上,“信阳毛尖”在各类饮品中一枝独秀,荣获金奖。
1990年,全国名优绿茶评比,“信阳毛尖”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荣获国家金奖,名扬世界。
历史上, “信阳毛尖”茶一直作为朝庭贡品,时至今日,仍然是贤士名流的首选饮品。
信阳地区优越的气候与土地 壤条件,是绿茶生产的理想环境,千百年一脉相承的手工制茶工艺,使“信阳毛尖”的独特风味无与伦比.利 用这一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信阳地区扩大茶叶种植面积,加强科技投入,提高单产;保持传统工艺,提高质量。
全区 茶园种植面积大,产量高,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 一。
靠名茶搭台,传信阳美名。
从1991年开始,信阳地区每年举办一 届“中国信阳茶叶节”,吸引了大批中外客商前来品茗,优质“信阳 毛尖”走出深山,漂洋过海,成为信阳外贸的主要出囗产品和友好交 往的珍贵礼品。
如今,“信阳毛尖”已不单纯是一种饮品,她包含着民风、民俗的深刻内涵, 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性与精神寄托。
信阳地区茶文化村、中国信阳茶叶城和遍布城 乡的毛尖茶市,几多风景几多情,茶乡的韵味尽在其中。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7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