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沼液如何处理才能达标排放
所谓沼气池,就是环保上称的厌氧池,养猪场废水沼气池处理,也就是养猪废水经过厌氧处理。如果养猪废水要达标排放,其处理效果要根据排向决定,对于排入江河、景观、河道、湖泊、河流、咸水湖、海湾、土地、国家要求达到一级A标,采用的废水处理工艺最好在沼气池后面加上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和微生物发生器即可达到处理目的。对于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养猪场废水 、只需在沼气池后面加上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即可完成任务。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充分借鉴了曝气生物滤池法、接触氧化法、生物膜法、间隙曝气法、人工快滤法、沉降分离法、硝化返硝化法、给水快滤法等八者设计手法,并结合二级或三级污水处理工艺而研制出来的污水处理新工艺、新技术。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在我国的北京、山东、河北、贵州、山西、四川、内蒙古、黑龙江、江苏、吉林、河南、湖北、天津、新疆等地已有工程实例,案例涉及生活、医院、化工、屠宰、食品、亚麻、酒精、制药、榨菜等领域的污水处理。大量的应用证明:出水水质CODcr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5.95mg/L;BOD5一般在10mg/L以下,最低3.50mg/L;SS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6.55mg/L。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使污水在同一个处理池内,完成两次曝气,两次沉淀、两次过滤,解决其它污水处理需要四个池子才能完成的工艺流程,特别是在连续进水条件下,实现间隙曝气,活性污泥回流,整个运行没有闲置,其优点较传统处理方法较为突出,处理效果尤为显著。2009年8月,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创新项目”;2009年12月,该产品被国家环保部列为“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2010年5月,被国家科技部、国家环保部、国家商务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审查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2012年7月,又被国家环保部列为十二五期间“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
微生物发生器主要根据生物净化和流体力学原理,利用微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将废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及部分不溶性有机物有效地去除,技术先进、性能稳定、使用安全,特别适合各种废(污)水处理和微污染治理具有以下优点:
1、该设备采用三级发生、交替运行、逐级衍生、对数增长技术,致使发生器产生微生物的密度高达达到1.8×1020CFU/ml,高密度微生物释放进入生化池后,池中生物量迅速提高到2.0×104mg/L以上,能将污水中的污染物彻底分解成CO2和H2O,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
2、该设备为比较理想的污水生物处理设备,可根据不同种类、不同性质、不同环境的污水处理需要,生成不同种群、不同菌属、不同温度、不同污水处理需要的微生物,特别适合城镇生活污水、农村生活污水、医疗污水、工业废水、畜禽养殖废水、高盐废水、高氨氮废水、有毒有害废水、重金属废水、垃圾渗滤液等废(污)水处理的需要。
该设备还可直接与接触氧化法、AB法、A/O法、氧化沟、SBR等旧污水处理工程配套,在既不变动污水处理工艺,也不改动土建工程的条件下,实现污水处理升级扩容、污泥减量、脱氮除磷、中水回用等多种用途。该设备还可用于景观、河道、湖面、河流、咸水湖、海湾、土地等领域去除微污染,保护公共环境。
3、该微生物发生器产生的是高密度优势微生物菌群,能快速食掉污水中的污染物和淤泥,且不产生臭味,不用污泥脱水机、污泥传输机、泥饼外运车、废气处理设备和大功率的鼓风曝气设备,与传统方法比较,能耗是活性污泥法的1/8,设备投资可节约百分之七十,还可在浅层水池上运转,从而使污水处理池体积缩小、深度减浅,大大降低了一次投资费用和长期管理费用。
4、该设备产生的高密度微生物菌群通过射流进入处理池后,能迅速减少污水中的生物耗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和固体悬浮物(TSS),并有极强的脱氮除磷功能,还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使5类水转变成3类以上,7天内消除污水中的臭味,10天内吃掉污水中50%左右的淤泥,每天降解20%的BOD,10-15天内实现达标排放或中水回用。
采用该设备处理污水无污泥膨胀之忧,也不受操作员学历年龄限制,管理方便,安全可靠。
5、随着高密度微生物菌群发生量的不断增加,污水中的生物耗氧量(BOD)也越来越少,大量的微生物因缺少BOD而失去存活能源自灭,变成二氧化碳和水,未自灭微生物还可成为鱼类和浮游生物的饵料,进而形成良性的生态处理净化过程,没有臭味、不产生污泥、无二次污染,营造绿色环境。
6、采用传统的生化法处理污水,受到气候及水温变化影响,当温度每降低10度,微生物的酶促反应速度就降低1-2倍,气候导致微生物的活性不足,造成污水处理效果不好,不但威胁着北方污水处理厂,对于南方冬天的污水处理厂也是严俊的考验,贵州长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专利产品生物发生器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该发生器产生的高浓度微生物菌群释放进入曝气池后,其生物量讯速达到2.0×104mg/L以上,使曝气池中生物浓度较活性污泥提高10倍,填补了因水温低而导致生物量不足,污水处理效果差的技术难题。
7、采用传统的生化方式处理高浓度、高氨氮、高盐量、有毒性、重金属废水,由于微生物在这些污水中的成活少、数量小、致使污水处理后出水水质差、效果不稳定、难以达标排放。微生物发生器以独特的方式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该发生器能将生产出的1.8×1020CFU/ml以上的高浓度微生菌群源源不断地送入曝气池,较其他污水处理提高10倍以上的生物量,强大的微生物菌群加速对污水中污染物的降解和消化,同时曝气供氧又显著加速了污染物被分解成CO2和H2O,硝酸盐、硫酸盐成为微生物生长的养分,至使微生物又得到进一步的衍生,即使受天冷、低温、冲击负荷影响,和高浓度、高氨氮、高盐量、有毒性、重金属抑制,也无法阻止群雄逐鹿、前仆后继的微生物大军,形成对污水处理的强大阵容,进而降解和消化污水中污染物,最终实现废水达标排放或中水回用。
8、传统河道治理离不开闸坝、断水、清淤等处理过程,工程耗资大、工期长、淤泥量大。生物发生器直接安装在景观、河道、湖面、河流、咸水湖、海湾、土地等微污染源上游,从源头切断和堵住污染源头,并通过微生物降解污染、吃掉污泥、去除嗅味、除磷脱氮等作用实现彻底治理,为微污染治理提供了可靠的设备。
文 | 华商韬略 吴苏
能有什么比互联网还赚钱,答案是养猪。
千亿猪王、牧原股份的掌门人秦英林,身价持续飙升,已经超越了拼多多的黄峥、丁磊,位列中国第6。
而这源于牧原股份亮眼的半年报。
得益于二季度生猪销售的快速增长,牧原股份今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210.33亿元,同比增长193.76%;净利润107.84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56亿元,同比增长7026.08%。
相比之下,昔日“老大”温氏股份今年上半年的表现要逊色得多,预计公司上半年净利润为40亿元至42.5亿元,同比增长189.24%至207.32%。这意味着, 牧原股份成为了“猪老大”,稳坐猪企霸主宝座。
牧原股份之所以业绩暴涨,主要源于“量价齐升”。
上半年,牧原股份销售生猪678.1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16.61%。价格方面,上半年全国活猪均价为33.9元/公斤,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136.95%。
靠着去年的猪周期,秦英林不仅是中国十大富豪,牧原更成了猪肉茅台,6年股价暴涨50倍。
有量有价,牧原股份的盈利能力自然强悍,但赚了“大钱”,公司没有大方分红,而是不断加大养猪场的建设。
1
2017年,牧原股份对在建工程的投资力度开始加大,2017年末在建工程账面价值同比增长76.06%,2018年末及2019年末的同比增速都在100%以上。
今年上半年,在建工程账面价值123.5亿元,同比增长186%。加上固定资产,两项总计429.27亿元,相较于年初增加154.64亿元,增长178%。
从数字来看,养猪的牧原股份有些“建筑狂魔”的意味。
更关键的是,牧原股份对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的投资,每年都远超公司的利润规模。以今年上半年为例,公司销售收入210.33亿元,净利润107.84亿元,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却高达429.27亿元。
赚的钱,大把投入兴建猪场,不够还得借钱,难怪媒体提到这一点时,称“尤其值得注意”。
为何牧原股份要竭力扩建“猪圈”?简单来说,是为了扩大产能。
这也是牧原能击败温氏的原因之一。
温氏采用的是“公司+农户”运作模式——公司提供种苗、饲料,委托农户或农场养殖,农户则提供基础设施、人力,并完成养殖的全过程,而育肥之后,温氏将以签订的价格进行收购。
而牧原采用的是自繁自养运作模式,拥有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生猪屠宰等环节于一体的生猪产业链。
后者资产模式很重,但有利于规模化养殖,更容易上出栏量。并且防疫猪瘟上有明显优势,养殖的成本也可以控制得很低,优势相对更大一些。
半年报显示,牧原股份的在建工程主要是新增养殖项目。公司加快在南方省份布局,包括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浙江、海南等,截至6月30日,建成的产能大致在3500万头,年底可能达到4000-5000万头。
对此,媒体判断,“为未来几年出栏放量奠定了产能基础”,“从中看到了牧原的扩张野心”。
2
如果说牧原股份兴建养猪场力度之大,只是让人觉得意外的话,那么,牧原股份因此产生的关联交易,就有点逆天了。
这种“逆天”的感觉,首先体现在养猪场的建设方。
牧原股份要建猪场,谁来建?
主要是牧原股份实控人秦英林100%控股的河南牧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牧原建筑)。
这家公司成立于2016年9月,旗下有四家分公司,包括唐河分公司、邓州分公司、宁陵分公司、社旗分公司,从工商企业年报看,2016年至2019年,公司参保人数分别是4人、13人、22人及52人。
一个参保人数不到60人的建筑公司,牧原股份对其工程劳务采购的金额,却逐年暴涨。从2017年到2019年,牧原股份对牧原建筑的采购金额分别是1.33亿元、10.18亿元、47.38亿元。
算起来,牧原建筑的年人均创收能力,达到千万级别。是不是很逆天?
谁曾想,牧原建筑的净利率却相当低。2018年,牧原建筑营收13.32亿元,净利润737.42万元,净利率仅有0.55%。2019年1至9月,营收11.04亿元,净利润277.60万元,净利率只有0.25%。
有意思的是,2020年4月1日,一位投资者向牧原股份董秘提问,2019年牧原股份与牧原建筑的关联交易金额达47.38亿元,“请问截至目前,哪些项目已完成?总投金额多少?尚有多少计划项目未投入资金,或者处于停滞状态?”
对于这个问题,董秘回复称,“公司在建工程较期初增加133.65%,主要系公司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建设规模增加所致。截止目前公司不存在建设项目停滞状态。年后,除东北受气候影响外,其他各地均已开工建设。”
一边是低到不忍看的净利率,一边却是承接的工程越来越多,网友直呼“反常”。
有作者分析后认为,“牧原股份的在建工程及与牧原建筑的关联交易,可能存在猫腻”。网友跟帖表示,“既然猪圈给谁都是盖,这样给关联方做,还把利润留在了上市公司,这样的猫腻还挺厚道。”
7月10日,有投资者直接追问牧原股份:“深交所回复函中,50亿关联交易为什么全是大股东的?为什么不说明招标流程、招标合同等要素,问询回函为什么含混不清?”
对此,牧原股份回应:“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关联交易金额随之增加,控股股东企业可为公司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产品和服务,为辅助公司日常运营所需,有助于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
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是在公平、互利的基础上进行的,经过了董事会、股东大会的审议,并签订了相关采购合同。 公司会根据证监会、深交所等相关规定严格履行审议程序,同时公司制定了《关联交易决策制度》,保证关联交易的公允性。”
——END——
均来自网络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7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