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如何合理施用农药?要注意哪些问题?

如何合理使用农药?要注意哪些问题?

如何合理施用农药?要注意哪些问题?

农药农作物起着有益的效果。那应该如何合理使用农药?

第一不要随意增加或减少杀虫剂的用量。混药时注意药品配置顺序。这些药需要用水稀释。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剂量或农业技术人员推荐的剂量用药。药物太少没有效果。过多的药物可能会造成药物损害,增加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从而增加使用成本。应注意杀虫剂的混合。无论混合何种药物,均应立即配置和使用。

第二不得任意增加农药浓度或一次混合多种农药。用于控制某种害虫的某种杀虫剂的浓度是田间试验的结果。一般农民在配制药水时,往往随意增加浓度,减少加水倍数,使喷洒药水的浓度过高,导致作物在安全收获期中毒。农民经常增加有机磷农药的浓度,以导致中毒事故。且不得储存超过3小时。

第三无机农药来源于自然界,易溶于环境,对人体毒性一般较低。注意天气情况。雾天、大风天、雨天在田间喷洒农药,会造成农药大量流失,当前大力提倡,;可用于生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无机农药包括无机农药、无机杀菌剂和无机除草剂,如石硫混合物、硫磺粉、波尔多液等。无机农药一般分子量小,稳定性差。大多数杀虫剂不应与其他杀虫剂混合使用。

第四这种药是次要的,是适当的。一次喷洒一般不能防治病虫害,特别是病虫害。由于细菌的萌发非常不一致。害虫的产卵和孵化相对集中,喷洒一次或两次即可消灭。混合农药时,注意不要改变外观。如有气泡、发热等现象,停止搅拌。该混合物不会引起化学作用,这可能会减少杀虫剂的作用或产生未知的药物伤害。

?选择农药时,要明确防治对象的生理机制和危害特征,以及作物的品种和生育期。田间发生的病虫害种类很多,即使是同一种农药,每一种对不同农药的反应也不同。该物种的不同种群也有很大差异。明确防治对象后,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施药前,要认真排查病虫害,把握适宜的防治期,在最佳防治期施药。否则,农药施药过早,药效与病虫害防治期不匹配,危害得不到控制。农药晚施效果差,不仅不能防治,而且造成农药浪费。

在喷洒农药时,要把握时期,选择病虫草的薄弱环节或对农药敏感的时期。一般农药从孵化期到三龄幼虫都要控制。目前使用的杀菌剂多为保护性,治疗效果较差。因此,为预防和控制疾病,应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药。如果在疾病流行后使用药物,很难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很多人误认为加大药量或增加药浓度会提高防治效果。因此,不按照说明增加剂量是很常见的。此外,农民配药时不使用量具,只用瓶盖随意量度。缺乏定量概念导致用药量超标。这样不仅会造成浪费,还容易造成药害。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危及人类和动物的安全。

?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某种农药防治效果良好,就会长期连续使用,即使防治效果降低,也不会更换。后果。例如,1978年,6000倍液对Misauli的防治效果在98%以上,而现在1000倍液的防治效果不到50%。全国已产生抗药性的害虫有30多种,病害有10多种。农民们纷纷采用增加农药用量的方法来提高防治效果。于是,人工筛选出抗药性较强的后代,农药浓度不断提高。药物进一步改良,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要注意几种农药的交替使用,或合理混合使用,以延长使用寿命,提高防治效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8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