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怎样在生产中合理使用农药?

①对症用药。各种农药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和防治对象。只有对症,才能做到经济有效,果树病虫害发生以后,要认真诊断。确诊是对症下药的基础,也是提高防治效果的关键。

怎样在生产中合理使用农药?

②熟知农药。掌握农药主要品种的性能、特点、防治对象和使用范围,是正确用药的保证。

③喷药要适时。果树病、虫害种类多,发生蔓延条件不同,为害有迟有早,受害程度有轻有重。因此,要根据它们的发生规律和为害程度,确定防治适期。

④配药要适量。配药量必须按照农药使用说明和要求进行。

⑤施药要得法。要根据药剂特点和防治对象,采用适当的施药法,并根据果树虫害的为害特点,掌握重点防治部位。

⑥药次要适当。病害以防为主,应根据情况,每隔15天左右喷1次,连喷2~3次。而虫害以治为主,发现虫害再用药1~2次即可。

⑦混用要得当。弱酸性或中性农药不能与碱性农药石硫合剂等混用,碱性农药石硫合剂不能与波尔多液混用,含有钙元素的硫酸钙、石硫合剂等农药不能与乳剂农药混用,化学农药不能与微生物农药混用。

⑧天时要有利。药效与温、湿、雨、露、光等气象因子有密切关系。如使用乳剂农药,施药后至少在未来的24小时内无雨,效果才好。使用胃毒、触杀剂农药,最少需要两天内无雨,才可较好地发挥药效。因此,应根据气象预报,择有利天时施药,才会发挥最大的药效。

如何合理使用农药?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农药对于农民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了,因为在种地的时候经常会使用到农药。那如何合理使用农药?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第一点选择合适的剂型。根据不同的病虫害防治类型和使用方法选择合适的剂型。防治蛀虫和地下害虫,以及防治多年生杂草,应选择缓释、长效和具有内在吸引力的农药颗粒。不同剂型的农药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有的缓释但药效长,有的快速但药效期短,有的粒径大,有的粒径小。

第二点选择合适的使用方法。熏蒸和熏蒸可用于预防和控制在温室等封闭环境中生长的作物病虫害,使用期一般根据病虫草害等害虫的发育期、作物生长进度和农药品种确定。使用农药的方法有很多,防止地下害虫或危害地面作物基础的害虫。任何种类的农药必须按照农药标签的推荐用量使用,不随意增减。

第三点掌握用量和喷涂质量。随意增加剂量容易造成药物损害,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还应注意喷涂质量,必须均匀喷涂才能达到控制效果。尽量避开天敌对农药的敏感期,即不能早用或晚用,不能错过防治病虫草害的有利时期。如果在疾病早期使用该药物。必须按照农药标签的推荐用量使用。

第四点注意药物轮换以延缓耐药性的发展。长期连续使用单一农药品种很容易使害虫和杂草等对药物产生抗药性。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品种轮换是延缓害虫抗性、保证防治效果的有效方法。严格遵守间隔规定。农药间隔是指从一次施用到作物收获的天数。为确保农产品残留量不超标,农产品不能在此期间收获。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30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