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对果园土壤管理、施肥、灌溉排水有什么样的经验?
我国古代,在果园土壤管理、施肥、灌溉排水等方面,创造了一定的经验。
对于果园土壤管理,《齐民要术》对黄河中下游栽培的多种落叶果树的论述中反映,古代在果树栽植后,一般不耕翻土壤,但对中耕锄草却相当重视。对常绿果树也是这样。例如《避暑录话》便主张柑橘园中要常年耘锄,令树下寸草不生。
元代《农桑衣食撮要》提到,农历正月果树发芽前,在树根旁深掘土,切断主根,勿伤须根,再覆土筑实,则结果肥大,称为“骗树”。
其后的典籍中也常有此记述,只是“骗”或写作“善”。方法有点像后来辽南果农在苹果栽培中应用的“放树窠子”。
对于果树施肥,《齐民要术》提到,桃树施以腐熟的粪肥,可以增进桃果的风味。宋代《橘录》说,橘树在冬、夏施肥,则“叶沃而实繁”。
明清时期的典籍如《竹屿山房杂部》、《花镜》等对果园施肥有较全面的论述。指出在果树萌芽时不宜施肥,以免损伤新根;开花时不宜施肥,以免引起落花;坐果后宜施肥,以促进果实膨大;果实采收后宜施肥,以恢复树势;冬季应施肥,以供来年树体发育。
古代果园施用的肥料主要为有机质肥料,如大粪、猪粪、河泥、米泔等。
对于果树灌溉排水,古籍中这方面的论述虽不多,内容却比较切实。例如宋代《橘录》中提到,干旱则橘树生长受碍,雨水过多则果实开裂或风味淡薄。所以橘园应开排水沟以防雨涝,遇旱应及时浇灌,并且指出,可结合灌溉进行施肥。明代《群芳谱》则针对无花果的需水特性,提出要“置瓶其侧”,进行滴灌。清代《广东新语》提出要在果树休眠期“通灌之,以俟其来春发。
清代《水蜜桃谱》中指出,桃“喜干恶湿”,在多雨地区栽培,需开排水沟,以利排水。
有机花生根系发达,吸水能力强,是比较耐旱的农作物,有机花生 遇到干旱时,叶片的气孔并不完全关闭,仍能进行一定的光合作用并产生光合产物。遇干旱时,有机花生的生长发育会暂时受到影响,一旦恢复水分供应,会很快恢复到原先生产光合产物 的水平。据测定,有机花生每合成1克干物质需消耗水分450- 500毫升。但有机花生怕涝,又怕田间积水,水分过多,土壤中缺少氧气,根系发育不良,影响养分吸收,根瘤菌少,固氮能力弱,影响有机花生产量和品质。因此,有机花生高产栽培,应遵循有机花生需水规律浇水和排水。不同生育阶段需水总趋势是两头少、中间多,即幼苗和饱果期需水较少,开花结果期需水多。各生育期需水量占全生育期的需水量为:播种至出苗期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3.2%-7.2%,齐苗至开花期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11.9%-24%,开花至结荚阶段中熟大有机花生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48. 2% -59. 1%;早熟有机花生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52.1%-51. 4%。饱果成熟阶段中熟大有机花生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22.4%32.7%;早熟种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14.4%-25. 1%。有机花生需水临界期为盛花期,需水最多的时期为结荚期。即盛花期是有机花生一生中对水分最敏感时期,一旦缺水,对有机花生产量造成的损失最大,而结荚期为有机花生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缺水干旱造成的产量损失很大。故这两个生育期要保证水分供应,不能缺水。在高产田管理措施中,被视为两次关键水。试验证明,这个时期土壤的含水量对有机花生的开花量、开花高峰期的早晚、果针的形成人土及幼果的膨大充实都有影响。
有机花生的水分管理应该是既要保证有充足的水分供应,又要防止干旱和水分过多对有机花生的危害,一般以保持土壤最大持水量的50%-70%为宜。当持水量低于40%以下时,应注意灌水。有机花生从出苗到开花这一阶段,是有机花生生根发棵的营竹生长阶段,需水量占全生育期的11.9 %-24%,一般不必浇水,土壤适当干燥,促进根系深扎和幼苗矮壮;浇水过多反而影响根系下扎,使有机花生抗旱能力减弱。从开始开花到单株开花最多的这一阶段,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阶段,需水量逐渐增多,遇旱时花量减少并停止,下针慢,人工受阻,光合作用减弱,这时期土壤不能干旱。开花下针期宜浇水,土壤较湿润,可促进开花下针;从盛花到荚果形成,这一阶段是有机花生营养生长的旺盛期,叶面积最大,茎叶封行,这时如果受旱,会形成大量小果、批果,严重影响产量,这个阶段要保证土壤湿润。既满足荚果发育需要,又防止水分过多引起失叶徒长和烂果。饱果成熟阶段,营养体生长基本停止,茎叶贮藏的养分大量向荚果运输转化,植株中、下部叶片大量脱落,蒸腾作用减弱,对水分的消耗减少,只要保持地表潮湿。土壤湿度过大,通气不良,反而不利于荚果发育,甚至造成大量荚果霉烂变质。苗期土壤水分控制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左右,开花下针期在70%左右,结荚期在60%左右,饱果成熟期在50%左右较为适宜。
灌溉方法:高产有机花生多为起垄栽培,浇水时适宜小水漫灌,将水浇于俏沟内,由垄沟向两侧及底层浸润,以浸透垄埂为度。在平原有机花生区,一般采用2米1畦,1畦种5行或6行有机花生的方法;麦套有机花生还保持原来的小麦畦,畦灌是主要的灌溉方式。春播地膜覆盖区及起垄种植有机花生区,常采用沟灌;灌后适当时间要对垄沟进行一次深中耕,有利于保墒防旱。
排水:在有机花生生育期间,都要经过多雨季节,要做好排水准备,田间排水不畅,地面积水,土壤中的氧气缺乏,会严重影响有机花生的生长和发育。苗期田间积水,造成根系发育不良,根瘤菌着生减少,植株黄化矮小、细弱;中期田间积水,影响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固氮能力差,开花、受精率低,结实率下降,后期幼果多,荚果不饱满,甚至造成大量烂果,严重影响有机花生产量和品质。发现田间积水后要及时排出,否则很容易发生涝害,造成减产。田间排水方法应根据地势、土质和降水量等具体情况而定。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32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