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花木之乡是哪个城市(中国花木之乡是哪里)

1、江花木之乡是指江苏省沭阳县颜集镇、新河镇、庙头镇。位于沭阳县偏西方向,距县城22多公里,是徐州、连云港、淮安三市交汇处。全县共有60万亩花木产地;在多数行政村中,村村种花育苗,专业村占几十个,共有8000多个种花大户,花卉品种共2000余种,是江苏省面积最大的花卉种植基地。

花木之乡是哪个城市(中国花木之乡是哪里)

2、颜集镇为什么在历史上盛产花木呢?据研究,同这里古老的文化历史有关。据《东南文化》载:颜集境内古遗址甚多,如大墩子为新石器时代、春秋时代遗址;张寒墩为商、周时代遗址。还有点将台、虞姬庙、霸王桥、项宅墩、段墩等,均为汉代至宋代遗址。对于这里盛产花木,有一种更直接的见解认为:由于颜集是西楚霸王项羽爱姬虞姬的故乡,人们世代悼念爱戴这位壮烈英杰美人的高洁灵魂,逐渐养成了爱美的品性,以致通过栽花植木,表达了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感。说来也奇怪,这儿许多关于虞姬的遗迹,都与花木紧紧联系在一起,而且也是生产花木最繁盛的地方。例如虞姬沟:此河发源于江苏新沂市荻邱山,从时集乡东南部,流经沭阳县颜集境内,接蔷薇河人海,全长100多公里。据《沭阳乡土地理》记载:“虞溪村为虞姬故乡。”虞姬沟正因虞姬故乡而得名。

创造性实施创新兴绿、创业富民’’战略,辩证地将绿地养护管理与员工的现实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兴绿是使命,富民是愿景,寓民生发展于景观改善之中,努力实现园林绿化的大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双丰收,把园林绿化处打造成富民的沃土、兴绿的乐园。《领导决策信息》以《以绿兴绿、科技促绿的濮阳样本》为题做了报道,并建议作为城市绿化管养样本在全国推广。

践行以人为本理念,不断提高员工待遇,改善员工工作条件。2004年,市园林绿化处为员工争取到每人每月80元的特殊岗位津贴,并坚持每年为临时员工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安排进行健康检查,制作安全标志服。2007年底至2008年,两次启动解决员工工资待遇问题,经积极协调、广泛沟通、助推引领和促进决策,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使员工工资达到了全市最低标准,为今后单位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为2008年该处在民生建设上的一件大事。

打造北方麦冬基地,建设兴绿富民的绿色银行。鼓励员工个人出资,在偏远地段、肥水条件较差路段及基本郁闭的树林下引种地被植物麦冬,在保证景观和生态效益的前提下,扩繁获利归员工所有,尽可能提高员工收入。昔日的责任田成了自留地,大大激发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积极性。几年来,由员工个人扩育的麦冬面积已达15万平方米,价值300余万元。

这种步步为营、滚动发展的模式,不仅大大降低了养护成本,而且使职工得到了实惠,濮阳园林真正成为兴绿富民的绿色银行,比如,该处种植的22万平方米麦冬,有2/3是靠园林职工自育扩繁完成的。《中国花卉报》以《濮阳成为我国重要麦冬基地》为题对这一做法进行了报道,社会反响良好。

把民生发展做为科学兴绿的最终愿望。改革扶贫模式,变输血’’为造血,以植物材料代替现金分发给困难职工,通过分栽、扩繁和单位回购,引导和鼓励员工依托自身优势走合法创业与诚实劳动之路。科研工作实行投入多元化,引入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同时将科研所作为信息平台和资源流通渠道,让员工引种的新优品种尽快实现增值和创收。员工得利,收入增加,工作积极性更高;城市长期得绿,环境更美更优,实现人的发展与环境改善的和谐共赢。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园林绿化发展,精细化管理在园林处遍地开花。“注重细节,追求卓越”成为职工实现人生价值的追求;自制“水簸箕”,避免浇水冲坑冲根现象;补植缺株断带,起挖死树死桩,消灭辖区空白地,花坛边镶嵌麦冬,树穴内、绿篱外侧种植麦冬,消除黄土裸露,增加城市绿量;对部分花坛进行景观改造,置放景石、观赏树。不断丰富植物造型,开展盆景造型、水生植物研究,丰富水上园林景观;尝试对迎春迎夏、蜀桧、小叶女贞修剪造型等等;西环游园、综合办公楼重点绿地引进了芭蕉、棕榈、兆寿桃,营造南方“小气候。”尤其是中心广场,种植了从南方高价引进的小叶女贞造型,设置以爱护花草为主要内容的“绿化温馨提示牌”,窗口单位体现人性化服务等等,已经基本形成了处处皆景,艺术氛围浓厚的游园广场。

文化元素与艺术内涵与一个城市园林建设有机事融合在一起,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永恒追求。下一步要在现有的条件下,在园林绿化上彰显龙文化和杂技文化等具有濮阳特色的人文历史内涵,加强雕塑、浮雕、景石、盆景与植物造型工作,突出月季、国槐市花市树特色,营造投入少的精品小景观,使濮阳人文特点和城市园林有机结合,不断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园林品位,从而实现由绿化到园林的不断转变。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32646.html